大马哈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马哈鱼
大马哈鱼属鲑科鱼类,是鲑鱼的一种,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它们出生在江河淡水中,却在太平洋的海水中长大。每年秋季,在我国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图们江可以见到这些大马哈鱼。大马哈鱼是肉食性鱼类,它们的本性凶猛,到大海后以捕食其他鱼类为生。而在幼鱼期则以水中的底栖生物的水生昆虫为食。大马哈鱼可以长到6公斤多重,它们是珍贵的经济鱼类,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卵也是著名的水产品,营养价值很高。素以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著称于世,历来被人们视为名贵鱼类。中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县的黑龙江畔盛产大马哈鱼,是"大马哈鱼之乡"。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大麻哈鱼
拉丁学名Oncorhynchus keta
别称:北鳟鱼、大发哈鱼、罗锅鱼、马哈鱼、鲑鱼、麻糕鱼
二名法,Oncorhynchusket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鲱形目
种,大麻哈鱼
英文名,Big pacific-salmon
【地方名】麻哈鱼、马哈鱼、大马哈鱼、鲑鱼、麻糕鱼、。
大麻哈鱼
【俗称】北鳟鱼,大发哈鱼,达发哈鱼,果多鱼,罗锅鱼,孤东鱼,齐目鱼,奇孟鱼,花斑鳟,花鳟。
【外文名】亦作calico salmon或dog salmon;俄语为Кета。
鲑科(Salmonidae)有淡色细点的北太平洋食用鱼类,学名为Oncorhynchus keta. 重达3.6公斤(8磅)。在秋季繁殖季节,沿北美育空(Yukon)河洄游上溯逾3,200公里(2,000哩)。春季幼鱼孵出数星期后即入海。
营养价值折叠编辑本段
大马哈鱼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肉味十分鲜美,大马哈鱼一般体重3.5千克,最大超过了5千克。大马哈鱼的体形如纺锤,口大嘴长,腹部呈银白色,成鱼体侧有10~12条橙赤色的横斑。
由于其繁殖习性的不同,分春、秋二型。进入我国的属秋型,故又称秋鲑,通常比一般的大马哈鱼要大得多,最大的个体达7.5千克。它不仅肉味鲜美,鱼籽比鱼肉更为珍贵,其直径约7毫米,色泽嫣红透明,宛如琥珀,营养价值极高,7粒大马哈鱼籽就相当于一个鸡蛋。用它制成的鱼子酱盛到盘子里犹如红色的珍珠,闪闪发光,能引起人的食欲,故"身价"极高。所以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
生活环境折叠编辑本段
贝加尔湖中的大马哈鱼数量比较多,捕获量很大。
大马哈鱼是溯河性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和北冰洋中,主要有6种:大马哈鱼、驼背大马哈鱼、红大马哈鱼、大鳞大马哈鱼、孟苏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在这些种类中,除孟苏大马哈鱼只产于亚洲海岸外,其余几种在美洲海岸和亚洲海岸均有分布,从渔获量来看,无论亚洲沿岸还是美洲沿岸,驼背大马哈鱼均占据首位。
驼背大马哈鱼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北部,但在美洲海岸也分布很广,从北冰洋的科尔维
驼背大马哈鱼利河直到加利福尼亚的圣洛林士河。
驼背大马哈鱼在海中主要摄食鱼类和甲壳类,食欲特别鲜美,生长也很快,2~4龄可达到性成熟。
到达性成熟后,驼背大马哈鱼便开始洄游到河中产卵。在洄游过程中,它们逐渐完成精卵的发育,来到产卵场时,精卵已经成熟,两颌显著扩大,背部明显隆起(驼背大马哈鱼的名字便由此而来),体色改变。产卵时,先在砾石底质的河床上建起一坑状巢,然后将卵产于其中,产完后,便用沙石将卵埋藏起来。尽管如此,驼背大马哈鱼的鱼卵还是大量地被凶猛鱼类如红点鲑所吞食,而且由于产卵巢被后到的鱼在产卵时又挖掘起来,以及封冻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后能孵化成仔鱼的已经微乎其微。驼背大马哈鱼的产卵量极少。幼鱼一般在同年的12月份孵出,一直等到第二年春天,都在产卵巢中生活。幼鱼离开产卵巢后,便开始向海中洄游,并在那里长肥长大。
大马哈鱼的鱼子和幼苗只能在淡水中生存,它们一般把卵生在淡水系统的江河上游的沙砾区域。卵孵化出幼苗并生长一段时间后然后顺流而下进入咸水系统的海洋之中,在物质富饶的海洋中生长发育积蓄能量,经过4年左右的生长达到性成熟后,又会洄游淡水江河中产卵。大马哈鱼主要栖息在北半球的大洋中,以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海区最多
形态特征折叠编辑本段
大马哈鱼一般体长60厘米左右而侧扁,略似纺锤形;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背鳍起点
是身体的最高大麻哈鱼点,从此向尾部渐低弯。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口裂大,形似鸟喙,生殖期雄鱼尤为显著,相向弯曲如钳状,使上下颌不相吻合。上颌骨明显,游离,后端延至眼的后缘。上下颌各有一列利齿,齿形尖锐向内弯斜,除下颌前端4对齿较大外,余齿皆细小。眼小,鳞也细小,作覆瓦状排列。脂鳍小,位置很
后。尾鳍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时体色银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则变得非常鲜艳,背部和体侧先变为黄绿色,逐渐变暗,呈青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2条橙赤色的婚姻色横斑条纹,雌鱼较浓,雄鱼条斑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腹鳍为灰白色。到了产卵场时,体色更加黑暗。而北美的大麻哈鱼产卵时体色变红。
【原形态】大麻哈鱼,体稍侧扁,一般长约60cm。头大,吻长,突出,微弯,尤其雄鱼在生殖期吻弯曲如钩状,使上下颌不相吻合。眼距吻端比距鳃孔为近。口大,牙扁而尖锐,顶端向内微弯,上下颌各具1列大牙。鳃孔大,鳃耙19~25。体被细小圆鳞。侧线明显。侧线鳞132~148(19~26/18~24)。背缘自头后渐次降起直至背鳍基部。背鳍3~4,9~11,起点距吻端与距尾鳍基约相等。脂鳍小,和臀鳍相结,臀鳍2~4,12~15。胸鳍1,41-16,较小,位低,腹鳍1~2,8~11。尾鳍叉形。头背和体背青黑色,腹部银白色,成鱼体侧有10~12条橙赤色的横斑。臀鳍、腹鳍灰白色。
生活习性折叠编辑本段
大麻哈鱼为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原栖息于太平洋北部,在海洋里生活了3~5年后(通常4龄达性成熟)才在夏季或秋季成群结队进入黑龙江作生殖洄游,根据溯河时间可分为两个生物群,夏型和秋型;上溯进入中国境内的仅为秋型。大部分在下游产卵,到达上游产卵的仅为少数。它们沿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辞辛劳,每昼夜可前进30~35公里,不管是遇到浅滩峡谷还是急流瀑布,都不退却,冲过重重阻扰,直到目的地。成鱼进入淡水生殖期间后便不摄食。
大麻哈鱼对产卵场的条件要求很严,环境要僻静,水质澄清,水流较急,水温5~7℃,底质为砂砾地。产卵期为10下旬至11月中旬。产卵前雄鱼用尾鳍拍打砂砾,借水流的冲击,形成一个直径为100厘米左右,深约30厘米的圆坑,称为"卧子";雌鱼产卵于卧子内,同时雄鱼射出精液。雌鱼并以尾鳍反复拨动砂砾,将卵埋好。产卵后雌雄鱼长期徘徊于产卵场周围。它们由于经过长途而艰辛的洄游,洄游其间又不再进食,加之筑"卧子"产卵,体力消耗殆尽,产卵后的大麻哈鱼,体色黑暗,体质消瘦,遍体是伤,已经失去食用价值。因此产卵后7~14天即死亡,艰苦地完成了繁衍后代的任务。终生只繁殖一次,产卵量在4000粒以上。受精卵孵化出的仔鱼喜欢潜伏在石砾间黑暗的地方,长至50毫米左右,便开始降河下海,沿途摄食小型浮游生物或死去的母体;到达海口时,逗留一段时间,即向远岸迁移;到达性成熟时
再归入淡水河川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大麻哈鱼大麻哈鱼为凶猛性的肉食性鱼类,幼鱼时吃底栖生物和水生昆虫,在海洋中主要以玉筋鱼和鲱等小型鱼类为食。大麻哈鱼的生活习性非常有趣,正象黑龙江渔民所说:"海里生,江里死"。大麻哈鱼是一种海河洄游性鱼类,它栖息于北太平洋育肥、生长。当它达到性成熟时,为了繁殖后代,一定要历尽千辛万苦,进入江河,上溯到产卵场生殖。在我国江河中产卵的大麻哈鱼,每年秋季(9~10月)来临时,成群结队渡过鄂霍次克海,绕过库页岛,溯黑龙江而上,日夜兼程,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不断前进,每昼夜前行30~35公里,不管是遇到浅滩峡谷或急流瀑布,它从不退却,冲过重重阻挠和越过层层障碍,直至游到目的地,找到合适的产卵场所。大麻哈鱼在前进中为了越过瀑布或障碍物时,以其尾部竭力击水,借高速游泳而向前上方斜跃出水面,跳往空中高可达2~2.5米。由于它善于跳跃,古拉丁文名取Salire,即跳跃之意,并衍化为英语Sal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