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课前预习案

【课程目标】

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学习目标】

1、记忆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主张。

2、理解宗教改革产生的原因。

【知识梳理】

环节要求:1、根据课本内容完成填空;2、将此部分内容用笔在课本中标出;3、记忆此部分内容;4、根据此环节内容简单罗列本课知识结构;5、所有层次同学必须完成。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皇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兴民族国家的发展。

一、基督教的统治机构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地位如何?

1.在社会生活方面,从国王到农奴,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人们从出生到去世,每件事情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上,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

3.政治上,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下面有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等。由于当时各国王权软弱,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二、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1.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后,迅速发展。

2.政治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的阻碍。

3.阶级上,资产阶级要发展经济,必须要冲破束缚。

4.思想上,运动的推动。

三、宗教改革运动最先发生于哪个国家?为什么?

1.宗教改革运动最先发生于。

2.原因:16世纪的德国,国家处于的状态,是天主教世界中受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罗马教廷利用德国的分裂,把它当做重要的搜刮对象,劫走大量的财富,人们称德国为“教皇的奶牛”。

四、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又是如何拉开序幕的?

1.导火线:罗马教会宣扬称义。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教堂为名,印制大量赎罪券向教民兜售。这种无耻行径激怒了路德。

2.马丁·路德发表《》,即《》。其中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宣扬称义。

五、马丁·路德核心主张是什么?为什么说马丁·路德的主张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

1.主张:。

2.他强调人只有靠才能得救,不能靠、和神职人员。让人们在中发现宗教。它实际上使人获得和,否定了权威,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六、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有何影响?

这是反对天主教会的、、改革运动。改革后创立的新教即路德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与原来的、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七、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影响下,欧洲哪些国家还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国家:,。八.加尔文宗教改革的主张有哪些?

1.。

2.。

九、加尔文的两个主张中,哪一主张更激进?如何评价?其实质是什么?

1.。

2.评价:这一主张在具有积极作用;他从角度论证了和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的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3.实质:他的学说是为作辩护。

十、16世纪时的宗教改革运动有何影响?

1.进步性:

(1)经济上,削弱了的经济实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打破了欧洲罗马教的一统局面,动摇了权威。

(3)思想上,促进了解放,为科学扫除了思想方面的障碍,为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2.局限性:仍然披着的外衣。

十一、宗教改革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预习自测】

1.2009年7月10日是神学家加尔文诞辰500周年纪念日,他的贡献主要在于创建了新教加尔文宗,进一步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下列关于西欧宗教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②新教并非仅仅满足资产阶级的要求③天主教会是当时西欧社会的众矢之的④宗教力量巨大,资产阶级以它为思想武器进行反封建斗争

A.①③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此人最有可能是

A.但丁B.达·芬奇 C.莎士比亚D.马丁·路德

3.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形成许多新教教派,它们的共同之处包括

①拒绝了罗马教廷为基督教会当然领袖的传统②否定了罗马教会独有的解释《圣经》的权力③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④使国家的主权和社会的稳定得到了加强

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课堂探究案

环节要求:1、在预习完课本内容后,自主完成;2、针对有疑问的问题小组内合作探究解决;3、在课堂上按老师要求展示本小组完成情况;4、将老师点评完的结果及时整理记录。

【重点探究】

1.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材料2: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3:当时(1517年)还是维滕堡大学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1)据材料1、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阳明的基本主张,并概括其思想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由此引发的宗教改革运动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