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王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生物xx
——xx
贵州发育了厚达35km,形成时间约14亿年的沉积地层,覆盖了贵州国土面积的80%以上。
也许造物主慧眼独具,亘古以来,就让众多的生命形态在这块土地栖息繁衍,使贵州成为古生物化石的王国。
上部:
资源篇
一、化石类型多
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分子化石样样均有。
埋藏类型齐全,有原地或准原地埋藏的,也有异地埋藏的。
化石类型也极其丰富,有陆生的、海生的及陆海交互环境的生物或生物群。
海生的还可再分为底栖和浮游两大类型,前者有底栖、固着、底栖爬行、底栖潜游等;浮游类型则包括漂浮、假漂浮、悬浮、游泳等。
多样的生活方式与贵州各时代多样而复杂的海域及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二、时空分布广泛:
自中元古代中期到第四纪沉积和浅变质沉积地层,乃至松散沉积物中都产有化石。
中元古界梵净山群铜厂组发现的疑源类化石(距今约10亿年)是贵州最古老的化石。
震旦系中藻类化石相当丰富,并且出现了动物化石,包括有争论的胚胎化石。
早寒武世生物大爆发后,带壳动物蓬勃发展,除小壳动物、三叶虫占据主导地位外,其他生物还有海绵、古杯、腕足动物、蠕虫动物、软体动物、触手动物水母状化石、棘皮动物、半索动物。
除苔藓动物外,无脊椎动物主要门类化石在贵州寒武系中均有发现。
贵州奥陶系的头足类、笔石、三叶虫、腕足类、珊瑚类化石均很多,仅以这5个门类划分的生物带总数就达61个,为各系之最。
贵州志留系发的各类化石较多,笔石、腕足类占优势;志留系生物群中
值得注意的是凤冈硐卡拉维管束植物化石群。
贵州泥盆系发育较全,所含化石以腕足类、珊瑚为主,另有层孔虫、菊石、牙形石及鱼类和陆生植物等。
石炭系、二叠系的筳及有孔虫化石很多,筳是石炭、二叠两系的最主要的建带化石。
此外,腕足动物、珊瑚化石仍很多,次为苔藓虫、双壳类、菊石、海绵等门类化石,陆生植物化石亦屡见不鲜。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贵州的三叠系化石组合产生十分明显的变化,昔日古生界的三叶虫、腕足类、四射珊瑚化石优势已不复存在,代之为双壳类及菊石、爬行动物、裸子植物化石、次要门类化石有六射化石、腹足类、腕足类。
兴义顶效的贵州龙、关岭的海生爬行动物,均显示爬行动物已成为脊椎动物中的主宰门类;关岭的海百合保存完整,形态优美,不仅是三叠系的珍贵化石,亦是贵州各时代最珍贵的化石之一。
侏罗系为内陆盆地沉积,以爬行动物恐龙为特征,属禄丰龙动物群。
平坝、大方、息烽、郎岱等地,均发现侏罗系恐龙化石。
贵州的白垩系、古近系及新近系发育较差,化石较少,以轮藻和介形虫较为常见,另有少量的脊椎动物。
第四系除人类的化石及活动遗迹(如石器)外,哺乳动物常见,属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散见于全省各地溶洞之中。
三、门类齐全、属种繁多
初步统计,贵州各时代地层已发现的化石,计有原生动物(有孔虫、几丁虫、放射虫)、古杯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层孔虫、水螅纲、珊瑚纲)、蠕形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单板类、腹足类、软舌螺)、苔藓动物、节肢动物(三叶形虫、三叶虫、甲壳纲、介形纲)、棘皮动物(海百合亚门、海扁果亚门、海胆亚门)、笔石动物、半索动物、脊椎动物(鱼纲、爬行动物纲、哺乳动物);植物界包括菌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几乎涵盖了古生物门类中的主要门类。
共计20多个门类、200多个科、2000多个属及亚属、4000多个种及亚种,从低等的菌藻到复杂的哺乳动物化石及至人类化石,均有其代表。
四、保存精美、数量丰富
黔北地区及黔东北地区的寒武系、奥陶系的三叶虫、头足类化石随处可见;黔西及黔西北地区石炭、二叠系的筳类、菊石类化石顺层密布;黔西南紫云、贞丰等地的二叠、三叠系的珊瑚、腹足类、双壳类化石保存精美;黔南独山地区的泥盆、石炭系珊瑚、腕足类、层孔虫化石俯拾皆是。
五、珍贵的化石群多
长期的地质普查及研究,发现贵州到处都有化石分布,并有许多珍贵的化石群。
由老至新有:
早震旦世的翁安生物群、下寒武统底部戈仲伍组或桃子冲组的小壳动物群,下部牛蹄塘组生物群、顶部台江生物群,中寒武世早期的凯里生物群;晚奥陶世末的赫南特贝生物群;早志留世凤冈硐卡拉维管束植物群;晚泥盆世的乌克曼菊石群;中二叠世的饼菊石群;下三叠统的遗迹化石群,中三叠统的青岩生物群、盘县动物群,上三叠统的贵州龙动物群、关岭动物群;下侏罗统珍珠冲组中的禄丰龙动物群;上白垩统茅台组中的安陆轮藻植物群等等。
这些生物群都是贵州古生物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早震旦世的翁安生物群、寒武纪凯里生物群;志留纪凤凤冈植物群;三叠纪的盘县动物群、贵州龙动物群和关岭生物群等尤为重要。
1、xx化石群
发育于贵州瓮安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5.51-6.35亿年)含磷地层中的一个多门类、种属丰富、类型多样、保存完美的化石群。
它是磷酸盐化呈立体状态保存,以底栖多细胞藻类,大型带刺疑源类为主,包含丝状、球状藻类、后生动物休眠卵、胚胎及动物硬体的多门类化石生物群。
被誉为动物世界的黎明时代。
2、凯里生物群
凯里生物群是贵州寒武系中一个重要生物群。
它产于剑河县(原台江县)革东镇八郎村中下寒武统凯里组中上部,是以三叶虫为主,富含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和水母状化石为特色的多门类化石生物群。
现已分辨出12个大门类共120多个属,可分别归属于多孔动物、刺细胞动物,蠕形动物、腕足动物、软件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宏观藻类及疑源类等。
该生物群除有众多的动物硬体化石之外,还包括有相当数量的软躯体化石,凯里生物群的时代为中寒武世早期,位于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与中寒世中期的布尔吉斯页米型动物群之间,在早期后生、动物演化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风冈植物群
指产于贵州凤冈县硐卡拉早志留世(兰多维列世)晚期地层中,由多种维管植物化石构成的植物化石群,是目前已知的层位最低的维管植物群。
它的发现和研究,对探讨陆生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古植物学研究上将是一次重大突破。
4、xx动物群:
是产于贵州盘县中三叠世安尼期的Pelsonian亚期(约2.35亿年),以保存完整精美、数量丰富、分异度高的海生脊椎动物为特色,多门类无脊椎动物如腕足类、双壳类等共生的化石群。
它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中三叠世最老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群。
已报道了7属7种:
最为原始的混鱼类分子(盘县混鱼龙,Mixosaurus panxianensis Jiang et al., 2006a)、存在于特提斯动物分区也存在于太平洋动物分区的混鱼龙属Phalarodon(Jiang et al.,2007)、最老的鸥龙属分子(红果鸥龙,Lariosaurus hongguoensisJiang et al.,2006b)、第二老的幻龙科分子(羊圈幻龙,Nothosaurus yangjuanensis Jiang et al., 2006c)、东特提斯(中国为代表)首次发现的遁齿龙亚目的代表(Jiang et al., in press)、真正适应水生生活的原龙类(东方恐头龙,Dinocephalosaurus orientolisLi,2003)、具有水生特征的初龙类(混形黔鳄,Qianosuchus mixtusLi et al., 2006),以及一些未报道的鳍龙类新类型和原始的鱼龙类等。
它们与欧洲发现的相似类群具有较近的的亲缘关系,表现出了很强的西特提斯生物属性和跨特提斯洋对比意义。
是古海洋生态系经历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绝灭后,恢复和重建的实证,是链接西特提斯古动物分区(欧洲为代表)和东太平洋古动物分区(北美和加拿大为代表)的纽带),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是我国继辽西热河小恐龙—鸟珍稀化石群、云南澄江动物群之后中国古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又一重大发现,是古生物学界近年兴起的又一出创新成果的平台。
5、xxxx动物群
是产于贵州兴义地区上三叠统法郎组竹杆坡段(2.27-2.28亿年)中,以胡氏贵州龙为主的海生爬行动物与大量鱼类共生的多门类(包含菊石、双壳类、腕足类、虾、海百合及牙形石)生物化石群。
中国三叠系海生爬行动物的研究始于1958年,以胡氏贵州龙研究成果为标志。
贵州龙动物群中的海生爬行动物以真鳍龙类为主,虽数量很多,但属种较为单调。
目前仅记述有真鳍龙类和海龙类两个大类。
真鳍龙类包括:
胡氏贵州龙、兴义欧龙、杨氏幻龙、李氏云贵龙等,海龙类有乌沙安顺龙。
近年来还发现一些未报到的鳍龙类新类型、鱼龙类、原龙类和楯齿龙类化石。
贵州龙动物群中的鱼类化石目前已记述了8个属种,包括:
东方肋鳞鱼(Pletopleurus orientalis)、兴义亚洲鳞齿鱼(Asialepidotus shingyiensis)、贵州中华真鄂鱼(Sinoeugnathus Kuichouensis)、优美贵州弓鳍鱼(Guizhourmia belluala)、小鳞贵州鳕(Guizhounicus microlepidus)、秀丽兴义鱼(Xingyia gracilis)臂鳞贵州真颌鱼(Guizhoueeugnatus analilepida)及小型短体鱼(Brachysomus minor)。
其中贵州弓鳍鱼的发现不仅把弓鳍鱼历史提前约7000万年,而且对弓鳍鱼的起源和演化都具重要意义。
6、xx生物群
产于贵州关岭地区上三叠系法郎组瓦窑段(约2.25亿年)中,是以富含海生爬行动物和海百合为特征,包含鱼类、头足类(菊石、鹦鹉螺)、双壳类、牙形石、腕足类及陆生植物等多门类化石群,堪称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晚三叠世化石库。
关岭化石群中的海生爬行动物数量丰富,保存完好,以鱼龙类为主,另有海龙类、楯齿龙类及鳍龙。
其中海龙类、楯齿龙类是在我国首次发现,大量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的发现和研究,对探讨早期海生爬行动物的起源、进化、分类、迁移和古地理分区有着重要意义。
鱼龙类是关岭生物群中数量和种类最丰富的一类。
目前已发现有了7种,这其中有身长6米以上的大型鱼龙:
邓氏贵州鱼龙、梁氏关岭龙、蔡胡氏典型鱼龙、美丽盘江龙和亚洲杯椎鱼龙;也有体长2米左右的周氏黔鱼龙等。
最早的楯齿龙类标本:
新铺中国豆齿龙发表于2000年。
我国已经发现的具甲壳的楯齿龙类——豆齿龙亚目,全部产自贵州关岭已记述了3属3种,包括新铺中国豆齿龙(Sinocyamodus Xinpuensis)、多板砾甲龟龙(Psephochelys polyteodenma)、小型龟龙(Placochylys minta)及一些楯齿龙类的未定属种(Placodntids)。
关岭的海龙化石数量众多、大多为保存完好的标本,已经命名了海龙类的2科2属4种:
黄果树安顺龙(Anshunsaurus huangguoshuensis)、孙氏新铺龙(Xinpusaurussuni Yin,2000)、巴茅林新铺龙(X.bamaolinensis)和短吻贫齿龙(Miodentosaurusbrevis)等。
这其中既有与欧洲相近的迷龙科分子,又有与北美相亲的海龙科分子。
是链接西特提斯古动物分区(和东太平洋古动物分区的纽带。
鳍龙类是鳍龙类中较原始的一类,也是关岭生物群中最具争议的一类。
关岭化石群中已记述的鳍龙类化石有:
黄氏新中国龙(Neo sinasarus hoangi)、朱氏瓦窑龙(Wayaosaurus geei)、美丽瓦窑龙(Wayaosaurus bellus)。
龟类
关岭生物群中的龟类化石为半甲齿龟(Odontochelys semitestacea),属于齿龟科。
半甲齿龟的生存年代约为2.2亿年前,早于同为三叠纪晚期的原颌龟,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乌龟。
半甲齿龟的上下颌具有牙齿,腹部具有甲壳,背部无壳。
除了嘴部的牙齿、缺乏背甲以外,半甲齿龟还具有许多原始特征,很可能是龟类演化的过渡类型。
鱼类
关岭化石群中的鱼类有硬骨鱼类和软骨鱼两大类。
前者以空棘鱼、伯吉鱼为代表。
软骨鱼的骨骼仍未硬化,除牙齿、棘刺、鳞片和部分锥骨外,其余为软骨骨架。
xx
关岭生物化石群中保存最精美、数量最多、最具观赏性的化石就是海百合。
但关岭生物群中的海百合化石属种单一、分异度低,目前仅发现有创孔海百合一个属2个种:
许氏创孔海百合、关岭创孔海百合和新铺创孔海百合。
关岭化石群中的海百合,通过根部所长出的蔓枝附着在漂浮的树木上营假漂浮生活。
7、xx的三叠纪
特色
分布
研究
海生爬行动物其它化石
保护xx圣乔治山
以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为主体
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
分布于xx的6个行政区及xx
的部分地区
150年
xx类、鳍龙类、楯齿龙类和海龙
类四大类共计30种
80种鱼类,大约100种无脊椎动物
和无数微型化石
2003年,列为世界自然遗产xx三叠纪
以三叠纪地质遗迹为主体的地区,蕴藏大量珍稀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分布于贵州的4个地、州、市,7个县、市
50年,重点研究自2000开始鱼龙类、鳍龙类、楯齿龙类、海龙类、原龙类、初龙类、龟类七大类,27种。
仍有大量标本未研究。
15种鱼类,数百种无脊椎动物和无数微型化石。
鱼类仍有大量标本未研究三个国家地质公园,一个省级地质公园。
计划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下部:
保护篇
贵州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改革开放以前
古生物化石资源的仅在科研和地质工作中展现了科学价值的一面,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未能展现,社会对其关注度不高,古生物化石资源基本未受到破坏,所以基本处于无保护或民间自发保护阶段。
如:
兴义的xxxx化石。
二、改革开放以后至上世纪末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交流的增强,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古生物化石作为极具潜力的收藏品,其经济价值得到社会的认知。
由于当时没有有力的法律保护,也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此期间古生物化石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为此地质矿产部,1995年《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明确将古生物化石作为地质遗迹资源加以保护,但由于保护并没有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所以一些经济价值高的古生物化石资源的盗采盗挖现象仍十分猖獗。
三、进入21世纪
随着世界地质公园计划的开展,地质公园以其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开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的认同。
2002年,为加强对贵州古生物化石的保护管理工作,成立了“贵州省文物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委员会”,并将建设地质公园列为贵州古生物化石保护的发展方向。
2004年,以关岭生物群和贵州龙动物群为核心资源的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和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我省第一批国家地质公园。
2005年,盘县动物群所在的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获国土资源部批准,2009年,凯里生物群所在的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国土资源部批准。
通过建立古生物研究工作站、博物馆、化石保护站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古生物化石资源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仅有效地保护古生物化石资源,同时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另外,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分别于:2004年批准了以保护奥陶纪古生物化石群为主的乌当省级地质公园;2005年批准了以保护泥盆纪石炭纪古生物化石资源为主的独山省级地质公园;2006年批准了以保护三叠纪遗迹化石群为主的花溪省级地质公园。
结语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这对于贵州古生物王国丰富的古生物资源来说,仅仅是一个的开端。
要做好贵州古生物化石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充分发挥其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