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实验室检查
出血性疾病 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为基本的 检查。尚可做血块回缩试验、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试验 以了解血小板功能。
溶血性疾病检查 常用的试验有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Rous/试验、尿潜血(血管 内溶血);酸溶血试验、蔗糖水试验(PNH);渗透 脆性试验(先天性球成形红细胞增多症);高铁血红 蛋白还原试验(G6PD酶缺乏);抗人球蛋白试验 (自身免疫性溶贫)等以确定溶血原因。
15
病例举例
女性,22岁, 3天来头晕无力加重,面色苍白,血红蛋
白逐渐下降,红细胞形态正常,无黄疸, 无发热等其它症状,补液后头晕稍好转。 血红蛋白从10g/L下降至6g/L。
16
出血
皮肤粘膜出血、内脏出血、软组织 出血等
17
皮肤粘膜出血是由于机体止血、凝血功能障碍 引起。
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粘膜自发出血或损 伤后难以止血为特征。
贫血是症状,要寻找病因。
9
贫血的病因
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原料不足(常见 的为铁、叶酸、维生素B12),红细胞生 成障碍(再障、MDS、骨髓病性贫血)
红细胞寿命缩短:正常120天,溶血性 贫血
红细胞丢失:急性和慢性失血,慢性失 血造成缺铁性贫血
10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类型 大细胞性贫血
肿瘤热:白血病、淋巴瘤
36
感染的原因—粒细胞缺乏症
疾病本身和放化疗后可导致正常中性粒 细胞减少。<500/μl感染机会增加, < 100/μl可发生严重感染。
感染部位:皮肤、牙周组织、口咽部、 结肠、肛周是常见感染部位。
微生物学:G-菌致病力强,特别是绿脓 杆菌,致死率高。G+和真菌感染几率增 加。
14
贫血的症状
消化系统,恶心、腹胀、腹部不适、便秘。食 欲不振和厌食是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早期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表现,多尿、尿比重低、蛋白尿 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功能 障碍。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紊乱。
其它不同原因贫血的伴随症状:黄疸(溶血性 贫血)、发热(白血病)、出血(白血病)、 骨关节痛(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是肿瘤浸润的表现,非肿瘤性疾病罕见 此症状。
43
血液系统体格检查
淋巴结检查
44
淋巴结检查注意事项
部位、大小、数目、压痛、硬度、移动 性、 瘘管、疤痕等
检查次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 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 车上、腹股沟、胴窝等。
45
检查某部淋巴结时,应使该部皮肤和肌肉松弛, 以利于触摸。检查左颌下淋巴结时,将左手置 于被检查者头顶上,以便能随时改变其头位而 配合检查,使头微向左前倾斜,右手四肢并拢, 屈曲指掌及指间关节,沿下颌骨内缘.向上滑 动触摸。检查右侧时,两手换位,让被检查者 向右前倾斜。检查颈部淋巴结时,检查者站在 被检查者背后,让病人的头向前倾,并稍向检 查的一侧倾斜,然后用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 浅人深进行滑动触诊。
23
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继发性:
继发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后 感染、创伤等。
24
凝血功能障碍
许多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任何一个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不足均可
引起凝血障碍,导致皮肤粘膜出血
25
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出血表现为血液瘀积于皮肤或 粘膜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 褪色
<26
<30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
11
贫血的严重程度
轻度贫血,>90g/L; 中度贫血,60~90g/L; 重度贫血,30~60g/L; 极重度贫血,<30g/L。
12
贫血的症状
血液携氧能力的减低是贫血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贫血症状体征的有无、轻重,不单取决于血红
47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46
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时,检查者面对病人(可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右手检查病人的左锁骨 上窝,用左手检查其右锁骨上窝,检查时将示 指与中指屈曲并拢,在锁骨上窝进行触诊,并 深入锁骨的后部。检查腋窝淋巴结时,用手扶 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医师以右手检查左侧, 以左手检查右侧,触诊时由浅人深,直达腋窝 顶部。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时,以左手扶托病人 左上臂,以右手在其肱骨上髁两横指许,在肱 二头肌内侧滑动触诊。检查腹股沟淋巴结时, 受检查者仰卧,检查者用手指在腹股沟平行处 进行触诊。
有无伴发鼻出血、牙龈渗血、咯血、呕血、便 血、血尿等出血症状
有无皮肤苍白、乏力、头晕、眼花、耳鸣、记 忆力减退、发热、黄疽、腹痛、骨关节痛等贫 血及相关疾病症状
30
问诊要点
过敏史、外伤、感染、肝肾疾病史 过去易出血及易出血病家族史 职业特点,有无化学药物及放射性物质
接触史、服药史
局部因素导致出血。
18
病因及发病机制
毛细血管壁的缺陷 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 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因子缺乏或活性降低 血液中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多 纤溶亢进
19
血管壁功能异常
血管破损 → 局部小血管发生反射性 收缩 → 血流变慢,以利初期止血 → 在血小板释放的血管收缩素等血清 素作用下 → 毛细血管较持久收缩 → 发挥止血作用
血管性
皮肤粘膜出血 为主。皮肤瘀 斑、瘀点多见。
少见
血小板性
与血管性类似。 严重时可并发 颅内出血。
33
类型
源自文库
皮肤粘膜出血 其他部位出血 特点
凝血因子缺乏
少见
关节、肌肉出 血
病理性抗凝物 皮下片状出血 肌肉出血 质
纤溶亢进
皮下片状出血 肌肉出血,延 迟性出血
34
发热 Fever
35
原因
感染:占多数,主要原因为中性粒细胞 减少,少数患者为体液或细胞免疫缺陷。 如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视出血面积大小可分为瘀点、紫癜和瘀 斑
26
皮肤下出血(subcutaneous hemorrhage) 根据其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分为以下几种: 小于2mm称为瘀点(petechia) 3-5mm称为紫癜(purpura) 大于5mm称为瘀斑(ecchymosis) 片状出血伴有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
MCV(μ m)
>100
MCH MCH (pg) C(%)
>32 32~ 35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
正细胞性贫血 80~ 100
26~32 32~ 35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急性失血性贫血(acute blood loss)
小细胞低色素 <80 性贫血
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2
血小板功能异常
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thrombasthenia) (主要为聚集功能异常)
血小板病(thrombopathy) (主要为血小板第3因子异常) 继发性:继发于药物、尿毒症、 肝病、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微生物学:肺炎链球菌感染占优势,补 体活性降低增加了流感嗜血杆菌、脑膜 炎奈瑟菌、大肠杆菌感染的机会。
39
感染的原因—脾切除
脾是清除不受调理作用细菌的最有效器 官。脾切除患者不能产生起调理作用的 抗体,感染囊包细菌时,常常会出现脓 毒血症。
微生物学:肺炎链球菌感染,其次是流 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
器械检查 如超声波、CT对纵膈及腹膜后淋巴 瘤的诊断。
放射性核素 应用于红细胞寿命、红细胞破坏 部位测定,骨髓显像、淋巴瘤显像等。
7
贫血的定义
定义: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 白(hemoglobin)浓度、红细胞 (erythrocyte)计数和(或)红细胞 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
以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最为重要,红 细胞大小影响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之间的 比值。小细胞贫血患者红细胞数可正常, 血红蛋白则可显著减少。
40
感染的原因—其他因素
留置静脉导管 卧床和卧床时间 营养不良和神经功能障碍 局部肿瘤作用
41
感染性发热与肿瘤热的区别
原因 发热程度 热型 对治疗的反应
42
骨关节疼痛
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在髓腔内恶性增生 可引起骨痛,胸骨压痛。
多发性骨髓瘤:可造成骨痛,腰痛多见, 严重时可引起病理性骨折,与肿瘤骨转 移鉴别。
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血小板计数,为最基本的化验检查 网积红细胞计数,以了解骨髓增生情况。各种
红细胞平均指数的测定,对贫血患者进行形态 学分类,有助于寻找贫血的原因。 骨髓检查 包括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活体组织 检查,对某些血液病有确诊价值(如白血病、 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及参考价值(如增生 性贫血)。
蛋白降低的程度,与许多其他因素如贫血发生 和发展的速度、血液总量有无减少、患者的年 龄及其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等均有关 一般血红蛋白低于80~90g/L时才出现症状
13
贫血的症状
皮肤粘膜苍白,是各种贫血的共有特征。 呼吸循环系统表现,心悸、气短,贫血
低于30g/L持续3个月以上可发生贫血性 心脏病。心脏扩大造成杂音。 神经肌肉系统表现,头痛、头晕、晕厥、 失眠、记忆力衰退、思想不集中,严重 贫血可发生昏迷。
20
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在血管损伤处血小板相互粘附、 聚集→白色血栓阻塞伤口
血小板膜磷脂在磷脂酶作用下释放花生 四烯酸 → 转化为血栓烷(TXA2) → 促进 血小板聚集 → 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 → 促进局部止血
当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时,均可引起 皮肤粘膜出血
21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 血病、感染、药物性抑制等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
1
病史采集
血液病的常见症状有贫血、出血倾向, 发热或易感染,肿块、肝、脾、淋巴 结肿大,骨痛等。对每一患者应了解 这些症状的有无及特点。还应询问有 无药物及毒物接触史,营养及饮食习 惯,手术史,月经孕产史及家族史。
2
体格检查
皮肤粘膜颜色、出血点,皮肤结 节或斑块,黄疸,舌乳头、浅表淋巴 结,胸骨压痛,肝脾有无肿大,腹部 有无肿块等。
5
实验室检查
细胞化学染色 对诊断急性白血病的类 型有价值,如过氧化酶、碱性磷酸酶、 非特异性酯酶等。
活体组织检查 如淋巴结或浸润包块的 活检对诊断淋巴瘤或恶性血液病的浸润 有诊断价值。
6
实验室检查
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自身免疫性血液病及淋巴 系统常有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及细胞免疫功能的 异常。近年来已应用单克隆抗体对急性白血病 进行免疫学分型。
31
血皮疱肤、鼻粘衄膜、齿出衄血的伴随出血症状
深部组织出血: 血肿、关节出血、浆膜腔出血、眼底出血
内脏出血: 咯血、呕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颅内出 血
出血相关症状与体征: 晕厥、休克、心肺功能不全、压迫性症状、关 节畸形、肌肉萎缩
32
各类出血性疾病的特点
类型
皮肤粘膜出血 其他部位出血 特点
37
感染的原因—细胞免疫缺陷
疾病、抗肿瘤药物或皮质激素引起。HD 和AL缓解期,都可发生。
微生物学:细菌、分枝杆菌、真菌(隐 球菌、卡氏肺孢子虫)、病毒(水痘带 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原虫和蠕 虫(鼠弓形虫、肠内原线虫)
38
感染的原因—体液免疫缺陷
丙种球蛋白缺乏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易 发生感染,其缺少对囊包产脓细菌起调 理作用的抗体,同时多数患者存在补体 缺陷。见于慢淋、多发性骨髓瘤。
(hematoma)
27
鉴别:血管痣、蜘蛛痣 注意:大小、分布范围、其他伴随的出
血症状、病程、其他伴发疾病
28
伴随症状
四肢对称性紫癜伴有关节痛及腹痛、血尿 紫癜伴有广泛性出血 紫癜伴有黄疽 自幼有轻伤后出血不止,有关节肿痛或畸
形者
29
问诊要点
出血时间、缓急、部位、范围、特点(自发性或 损伤后)、诱因
8
诊断贫血的注意点
性别差异、居住地(高海拔和低海拔)、血液 稀释状态(妊娠中后期、低白蛋白血症)、血 液浓缩状态(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
平原地区的诊断标准: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低于 120g/L(正常值120~160g/L),成年女性 低于110g/L(正常值110~150g/L),妊娠 低于100g/L。
实验室检查
出血性疾病 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为基本的 检查。尚可做血块回缩试验、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试验 以了解血小板功能。
溶血性疾病检查 常用的试验有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Rous/试验、尿潜血(血管 内溶血);酸溶血试验、蔗糖水试验(PNH);渗透 脆性试验(先天性球成形红细胞增多症);高铁血红 蛋白还原试验(G6PD酶缺乏);抗人球蛋白试验 (自身免疫性溶贫)等以确定溶血原因。
15
病例举例
女性,22岁, 3天来头晕无力加重,面色苍白,血红蛋
白逐渐下降,红细胞形态正常,无黄疸, 无发热等其它症状,补液后头晕稍好转。 血红蛋白从10g/L下降至6g/L。
16
出血
皮肤粘膜出血、内脏出血、软组织 出血等
17
皮肤粘膜出血是由于机体止血、凝血功能障碍 引起。
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粘膜自发出血或损 伤后难以止血为特征。
贫血是症状,要寻找病因。
9
贫血的病因
红细胞生成减少:造血原料不足(常见 的为铁、叶酸、维生素B12),红细胞生 成障碍(再障、MDS、骨髓病性贫血)
红细胞寿命缩短:正常120天,溶血性 贫血
红细胞丢失:急性和慢性失血,慢性失 血造成缺铁性贫血
10
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类型 大细胞性贫血
肿瘤热:白血病、淋巴瘤
36
感染的原因—粒细胞缺乏症
疾病本身和放化疗后可导致正常中性粒 细胞减少。<500/μl感染机会增加, < 100/μl可发生严重感染。
感染部位:皮肤、牙周组织、口咽部、 结肠、肛周是常见感染部位。
微生物学:G-菌致病力强,特别是绿脓 杆菌,致死率高。G+和真菌感染几率增 加。
14
贫血的症状
消化系统,恶心、腹胀、腹部不适、便秘。食 欲不振和厌食是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早期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表现,多尿、尿比重低、蛋白尿 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功能 障碍。性功能减退,女性月经紊乱。
其它不同原因贫血的伴随症状:黄疸(溶血性 贫血)、发热(白血病)、出血(白血病)、 骨关节痛(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是肿瘤浸润的表现,非肿瘤性疾病罕见 此症状。
43
血液系统体格检查
淋巴结检查
44
淋巴结检查注意事项
部位、大小、数目、压痛、硬度、移动 性、 瘘管、疤痕等
检查次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 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 车上、腹股沟、胴窝等。
45
检查某部淋巴结时,应使该部皮肤和肌肉松弛, 以利于触摸。检查左颌下淋巴结时,将左手置 于被检查者头顶上,以便能随时改变其头位而 配合检查,使头微向左前倾斜,右手四肢并拢, 屈曲指掌及指间关节,沿下颌骨内缘.向上滑 动触摸。检查右侧时,两手换位,让被检查者 向右前倾斜。检查颈部淋巴结时,检查者站在 被检查者背后,让病人的头向前倾,并稍向检 查的一侧倾斜,然后用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 浅人深进行滑动触诊。
23
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继发性:
继发于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后 感染、创伤等。
24
凝血功能障碍
许多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任何一个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不足均可
引起凝血障碍,导致皮肤粘膜出血
25
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出血表现为血液瘀积于皮肤或 粘膜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 褪色
<26
<30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
11
贫血的严重程度
轻度贫血,>90g/L; 中度贫血,60~90g/L; 重度贫血,30~60g/L; 极重度贫血,<30g/L。
12
贫血的症状
血液携氧能力的减低是贫血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贫血症状体征的有无、轻重,不单取决于血红
47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46
检查锁骨上窝淋巴结时,检查者面对病人(可 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右手检查病人的左锁骨 上窝,用左手检查其右锁骨上窝,检查时将示 指与中指屈曲并拢,在锁骨上窝进行触诊,并 深入锁骨的后部。检查腋窝淋巴结时,用手扶 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医师以右手检查左侧, 以左手检查右侧,触诊时由浅人深,直达腋窝 顶部。检查滑车上淋巴结时,以左手扶托病人 左上臂,以右手在其肱骨上髁两横指许,在肱 二头肌内侧滑动触诊。检查腹股沟淋巴结时, 受检查者仰卧,检查者用手指在腹股沟平行处 进行触诊。
有无伴发鼻出血、牙龈渗血、咯血、呕血、便 血、血尿等出血症状
有无皮肤苍白、乏力、头晕、眼花、耳鸣、记 忆力减退、发热、黄疽、腹痛、骨关节痛等贫 血及相关疾病症状
30
问诊要点
过敏史、外伤、感染、肝肾疾病史 过去易出血及易出血病家族史 职业特点,有无化学药物及放射性物质
接触史、服药史
局部因素导致出血。
18
病因及发病机制
毛细血管壁的缺陷 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 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因子缺乏或活性降低 血液中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多 纤溶亢进
19
血管壁功能异常
血管破损 → 局部小血管发生反射性 收缩 → 血流变慢,以利初期止血 → 在血小板释放的血管收缩素等血清 素作用下 → 毛细血管较持久收缩 → 发挥止血作用
血管性
皮肤粘膜出血 为主。皮肤瘀 斑、瘀点多见。
少见
血小板性
与血管性类似。 严重时可并发 颅内出血。
33
类型
源自文库
皮肤粘膜出血 其他部位出血 特点
凝血因子缺乏
少见
关节、肌肉出 血
病理性抗凝物 皮下片状出血 肌肉出血 质
纤溶亢进
皮下片状出血 肌肉出血,延 迟性出血
34
发热 Fever
35
原因
感染:占多数,主要原因为中性粒细胞 减少,少数患者为体液或细胞免疫缺陷。 如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视出血面积大小可分为瘀点、紫癜和瘀 斑
26
皮肤下出血(subcutaneous hemorrhage) 根据其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分为以下几种: 小于2mm称为瘀点(petechia) 3-5mm称为紫癜(purpura) 大于5mm称为瘀斑(ecchymosis) 片状出血伴有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
MCV(μ m)
>100
MCH MCH (pg) C(%)
>32 32~ 35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
正细胞性贫血 80~ 100
26~32 32~ 35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急性失血性贫血(acute blood loss)
小细胞低色素 <80 性贫血
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2
血小板功能异常
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thrombasthenia) (主要为聚集功能异常)
血小板病(thrombopathy) (主要为血小板第3因子异常) 继发性:继发于药物、尿毒症、 肝病、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微生物学:肺炎链球菌感染占优势,补 体活性降低增加了流感嗜血杆菌、脑膜 炎奈瑟菌、大肠杆菌感染的机会。
39
感染的原因—脾切除
脾是清除不受调理作用细菌的最有效器 官。脾切除患者不能产生起调理作用的 抗体,感染囊包细菌时,常常会出现脓 毒血症。
微生物学:肺炎链球菌感染,其次是流 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
器械检查 如超声波、CT对纵膈及腹膜后淋巴 瘤的诊断。
放射性核素 应用于红细胞寿命、红细胞破坏 部位测定,骨髓显像、淋巴瘤显像等。
7
贫血的定义
定义: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 白(hemoglobin)浓度、红细胞 (erythrocyte)计数和(或)红细胞 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
以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最为重要,红 细胞大小影响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之间的 比值。小细胞贫血患者红细胞数可正常, 血红蛋白则可显著减少。
40
感染的原因—其他因素
留置静脉导管 卧床和卧床时间 营养不良和神经功能障碍 局部肿瘤作用
41
感染性发热与肿瘤热的区别
原因 发热程度 热型 对治疗的反应
42
骨关节疼痛
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在髓腔内恶性增生 可引起骨痛,胸骨压痛。
多发性骨髓瘤:可造成骨痛,腰痛多见, 严重时可引起病理性骨折,与肿瘤骨转 移鉴别。
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血小板计数,为最基本的化验检查 网积红细胞计数,以了解骨髓增生情况。各种
红细胞平均指数的测定,对贫血患者进行形态 学分类,有助于寻找贫血的原因。 骨髓检查 包括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活体组织 检查,对某些血液病有确诊价值(如白血病、 骨髓瘤、骨髓纤维化等)及参考价值(如增生 性贫血)。
蛋白降低的程度,与许多其他因素如贫血发生 和发展的速度、血液总量有无减少、患者的年 龄及其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等均有关 一般血红蛋白低于80~90g/L时才出现症状
13
贫血的症状
皮肤粘膜苍白,是各种贫血的共有特征。 呼吸循环系统表现,心悸、气短,贫血
低于30g/L持续3个月以上可发生贫血性 心脏病。心脏扩大造成杂音。 神经肌肉系统表现,头痛、头晕、晕厥、 失眠、记忆力衰退、思想不集中,严重 贫血可发生昏迷。
20
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在血管损伤处血小板相互粘附、 聚集→白色血栓阻塞伤口
血小板膜磷脂在磷脂酶作用下释放花生 四烯酸 → 转化为血栓烷(TXA2) → 促进 血小板聚集 → 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 → 促进局部止血
当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时,均可引起 皮肤粘膜出血
21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 血病、感染、药物性抑制等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
1
病史采集
血液病的常见症状有贫血、出血倾向, 发热或易感染,肿块、肝、脾、淋巴 结肿大,骨痛等。对每一患者应了解 这些症状的有无及特点。还应询问有 无药物及毒物接触史,营养及饮食习 惯,手术史,月经孕产史及家族史。
2
体格检查
皮肤粘膜颜色、出血点,皮肤结 节或斑块,黄疸,舌乳头、浅表淋巴 结,胸骨压痛,肝脾有无肿大,腹部 有无肿块等。
5
实验室检查
细胞化学染色 对诊断急性白血病的类 型有价值,如过氧化酶、碱性磷酸酶、 非特异性酯酶等。
活体组织检查 如淋巴结或浸润包块的 活检对诊断淋巴瘤或恶性血液病的浸润 有诊断价值。
6
实验室检查
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自身免疫性血液病及淋巴 系统常有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及细胞免疫功能的 异常。近年来已应用单克隆抗体对急性白血病 进行免疫学分型。
31
血皮疱肤、鼻粘衄膜、齿出衄血的伴随出血症状
深部组织出血: 血肿、关节出血、浆膜腔出血、眼底出血
内脏出血: 咯血、呕血、便血、血尿、阴道出血、颅内出 血
出血相关症状与体征: 晕厥、休克、心肺功能不全、压迫性症状、关 节畸形、肌肉萎缩
32
各类出血性疾病的特点
类型
皮肤粘膜出血 其他部位出血 特点
37
感染的原因—细胞免疫缺陷
疾病、抗肿瘤药物或皮质激素引起。HD 和AL缓解期,都可发生。
微生物学:细菌、分枝杆菌、真菌(隐 球菌、卡氏肺孢子虫)、病毒(水痘带 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原虫和蠕 虫(鼠弓形虫、肠内原线虫)
38
感染的原因—体液免疫缺陷
丙种球蛋白缺乏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易 发生感染,其缺少对囊包产脓细菌起调 理作用的抗体,同时多数患者存在补体 缺陷。见于慢淋、多发性骨髓瘤。
(hematoma)
27
鉴别:血管痣、蜘蛛痣 注意:大小、分布范围、其他伴随的出
血症状、病程、其他伴发疾病
28
伴随症状
四肢对称性紫癜伴有关节痛及腹痛、血尿 紫癜伴有广泛性出血 紫癜伴有黄疽 自幼有轻伤后出血不止,有关节肿痛或畸
形者
29
问诊要点
出血时间、缓急、部位、范围、特点(自发性或 损伤后)、诱因
8
诊断贫血的注意点
性别差异、居住地(高海拔和低海拔)、血液 稀释状态(妊娠中后期、低白蛋白血症)、血 液浓缩状态(严重脱水、大面积烧伤)
平原地区的诊断标准:血红蛋白成年男性低于 120g/L(正常值120~160g/L),成年女性 低于110g/L(正常值110~150g/L),妊娠 低于100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