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动性耳鸣患者的影像学评估

搏动性耳鸣患者的影像学评估

李胜兰;戴梦源;陶泽璋;陈始明;欧阳凰晴;杨文兵;查云飞

【摘要】目的分析搏动性耳鸣(pulsatile tinnitus,PT)患者影像学检查的异常表现,探讨PT的可能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42例PT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其中39例行颞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检查,13例行双期增强CT(dual phase CT,DPCT)检查,10例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rance imaging,MRI),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ilhouette angiography,DSA).结果42例PT患者中,10例(23.81%,10/42)未发现影像学异常,32例(76.19%,32/42)发现异常,其中,1种病变者18例,2种病变者14例;动脉源性异常2例,表现为小脑前下动脉压迫听神经;静脉源性异常39例,表现为颈静脉球高位(22例)、颈静脉球憩室(2例)、颈静脉球骨壁缺损(2例)、乙状窦前位(7例)、乙状窦骨质缺损(2例)、乳突导静脉(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肿瘤源性病变4例,包括颈静脉球瘤2例、鼓室球瘤1例和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1例.结论静脉源性异常是PT患者最常见的影像学异常表现,颈静脉球异常是本组PT患者最常见的可能病因.

【期刊名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8(026)006

【总页数】5页(P607-611)

【关键词】搏动性耳鸣;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作者】李胜兰;戴梦源;陶泽璋;陈始明;欧阳凰晴;杨文兵;查云飞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武汉 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武汉 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武汉 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武汉 43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45

搏动性耳鸣(pulsatile tinnitus, PT)约占耳鸣患者的4%[1]。PT不同于特发性耳鸣,往往具有明确的病因[2],其病因可以分为血管源性及非血管源性[3],明确病因对PT患者的治疗很关键。影像学检查对明确PT病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ilhouette angiography,DSA),还可通过血管内注射对比剂获得CT及MRI动脉期和静脉期的图像,MRI中的稳态进动快速成像(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ion,FIESTA)序列可以清晰显示听神经颅内段与血管的关系[4]。本文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近年来诊治的PT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PT影像学异常表现的认识,为PT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因PT而行颞骨影像学检查的42例P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8~65岁,平均39岁;左侧17例,右侧24例,双侧1例;病程1个月~19个月,平均9个月。

1.2 检查方法 42例PT患者中,39例行颞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

HRCT),13例同时行HRCT及双期增强CT(dual phase CT,DPCT);10例行MRI检查,其中2例仅行MRI平扫,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磁共振FIESTA序列扫描,7例同时行CT扫描(HRCT 4例,HRCT+DPCT 3例);1例行DSA并同时行MRI平扫。

1.2.1 HRCT检查方法采用GE公司64排CT (Bright Speed, CT 680)扫描。平扫:扫描体位为仰卧位,扫描范围为横断面从听眶线向上连续扫描至鼓窦盖,扫描野(FOV)为头部范围,层厚0.6 mm,层距0.3 mm;采用骨算法重建图像,并进

行多平面重组。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普罗胺,用量为1.5 ml/kg,用压力注射器静脉内注射,注射速率一般为5.0 ml/s,分别于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1.2.2 MRI扫描方法采用GE公司3.0T磁共振(MR 750, Signa HDxt)扫描。扫描序列:T1WI(TR 400 ms,TE 10 ms),T2WI(TR 4 000 ms,TE 100 ms),层厚2.5 mm,层距0.2 mm;FIESTA序列(TR 5.2 ms,TE 1.0 ms),层厚1.0 mm,层距0 mm。增强扫描:对比剂为Gd-DTPA, 用量为0.15 mmol/kg,注射速率

一般为3.0 ml/s,并追加20 ml生理盐水,扫描程序、参数与T1WI平扫相同。1.2.3 DSA检查经股动脉穿刺,以5F-MP导管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如果发现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则行DAVF栓塞术。

1.3 影像学评估由2名耳鼻喉方向的放射诊断医生进行盲法阅片,对图像的影像

学异常情况进行评估。

2 结果

42例PT患者中未发现影像学异常10例(23.81%,10/42),发现异常32例(76.19%,32/42),其中在PT同侧发现异常27例,仅在PT对侧发现异常5例(颈静脉球高位3例,乳突导静脉2例);1种病变者18例,2种病变者14例(表1)。

2.1 动脉源性异常磁共振FIESTA序列图像显示2例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压迫面听神

经(图1)。

2.2 静脉源性异常

2.2.1 颈静脉异常共发现颈静脉孔区的异常26例,其中,颈静脉球高位(图2)22

例(左侧9例,右侧13例),表现为颈静脉球高于耳蜗底回;颈静脉球憩室(图3)2

例(左侧1例,右侧1例),表现为颈静脉球局限性凸向乳突气房,可伴有颈静脉球与乳突气房间的骨壁缺损;颈静脉球骨质缺损(图4)2例(右侧2例)。

2.2.2 乙状窦异常乙状窦异常包括乙状窦沟骨板缺损、乙状窦憩室、乙状窦内充盈缺。本研究共发现乙状窦异常9例,其中乙状窦前位7例(左侧2例,右侧5例)、乙状窦沟骨质缺损2例(左侧1例,右侧1例)(图5),表现为乙状窦与乳突气房之

间骨质局部不完整。

2.2.3 乳突导静脉本研究共发现4例乳突导静脉(左侧1例,右侧3例)(图6),表

现为走行于枕乳缝前方起自乙状窦背外侧的管状结构,周围骨皮质光整。

2.3 硬脑膜动静脉瘘 1例患者行MRI发现右侧小脑后缘管状短T2信号,提示血管畸形(DAVF)(图7),行DSA发现右侧颈外静脉早显,颈内动脉与颈外静脉之间的

瘘口位于右侧横窦区和上矢状窦中部,进一步行DAVF栓塞术,术后PT症状消失。表1 32例影像学检查异常PT患者不同病变在各项影像学检查异常例数分布(例)病变检查方法HRCTDPCTMRIFIESTADSA合计构成比(%)动脉源性动脉压迫听神经0002024.76静脉源性颈静脉球异常颈静脉球高位22100002252.38 颈静脉球憩室2000024.76 颈静脉球骨壁缺损2000024.76 乙状窦异常乙状窦前位73000716.67 乙状窦骨质缺损2000024.76 乳突导静脉4100049.52动静脉瘘0010112.38肿瘤源性颈静脉球瘤2220024.76 鼓室球瘤0010012.38 巨细胞修

复性肉芽肿1110012.38

2.4 肿瘤性病变本研究共发现4例患者因肿瘤导致PT,均行HRCT及MRI增强

扫描,其中3例肿瘤性病变位于颈静脉孔区,病理证实2例为颈静脉球瘤(图8),

1例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CT表现为颈静脉孔区扩大,邻近骨质呈压迫吸收改变,CT及MRI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1例鼓室球瘤累及中耳和外耳道,呈长T1

长T2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3 讨论

目前常用的明确PT病因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MRI及DSA。HRCT能清晰显示颞骨复杂的解剖结构,尤其是骨质的改变[5];DPCT通过静脉注射对比剂,分别

于动脉期和静脉期采集图像,动脉期图像不仅能显示动脉形态结构的异常,如:颈内动脉硬化和动脉瘤,还可以显示提前显影的颈静脉,静脉期图像可以显示回流静脉管壁及管腔内的异常[6, 7],同时DPCT能清晰显示动静脉与周围骨质之间的关系,明确突入乳突及鼓室内的结构是血管还是软组织。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

对肿瘤累及范围的显示明显优于CT;在磁共振FIESTA序列图像中,脑脊液呈高

信号,神经和血管呈低信号,从而使脑脊液与血管神经之间形成强烈对比,提高图像分辨率[8],且磁共振FIESTA序列图像较常规MRI图像层厚薄、层距小,便于

观察细小血管和面听神经颅内段的走行,对内听道内微小肿瘤的显示也有明显的优势。DSA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实时观察血管形态结构的异常和血流方向,是诊断DAVF的金标准[5],在诊断的同时还可以对DAVF进行治疗。

PT的病因分为血管源性和非血管源性,血管源性PT包括动脉源性、静脉源性[2]。本研究动脉源性PT 2例,约占本组PT患者的4.76%,表现为小脑前下动脉压迫

面听神经,磁共振FIESTA序列能清晰显示听神经与小脑前下动脉之间的位置关系。文献报道的动脉源性PT还包括颅内动脉瘤、动脉狭窄等[2],DPCT对诊断此类病变有重要价值,并能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大小及动脉狭窄程度。静脉源性PT主要可以分为乙状窦区和颈静脉孔区的异常。颈静脉球异常是静脉源性PT的重要病因,包括颈静脉球高位、颈静脉球位于外侧、颈静脉球扩大、颈静脉球憩室,当颈静脉球异常累及听小骨或骨迷路时,可导致传导性聋[2]。本研究

中,发现颈静脉球异常26例,是本组PT患者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异常,但由于回顾性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未能获得压颈试验结果,尚不能确认这些异常是否确为导致PT的病因。正常情况下,乙状窦及颈静脉球周围骨板能屏蔽乙状窦血流声音,当出现骨质缺损或乙状窦前位时,血流声音更容易通过缺损部位传入气房[2, 9, 10],从而引起PT;有文献报道,乙状窦沟骨质缺损患者经乙状窦沟骨板重建术后,PT症状消失[ 9],但本研究2例乙状窦沟骨质缺损患者并未行手术治疗。本研究还发现乳突导静脉4例,乳突导静脉是胚胎时期颅内静脉向颈外静脉引流的重要途径,在出生后迅速被颈内静脉取代,当颈内静脉引流受阻时,乳突导静脉开放以缓解颅内高压[11],PT的产生可能与颅内静脉回流异常有关。然而,颈静脉球高位及乳突导静脉是并不少见的解剖异常,在无PT症状人群中也有较高的发生率,推测其可能与颈内静脉内(尤其是颈静脉球内)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程度有关,当出现颈静脉球高位或颈内静脉引流受阻时,由于局部血管管径或角度的改变,颈内静脉内的血流可出现异常的旋涡,这种涡流增加了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12],冲击力越大形成PT的概率越大,有文献提示,颈静脉球内的血流量与颈静脉球的高度呈正相关[12],那些无PT症状的颈静脉球高位和乳突导静脉人群,其颈静脉球的高度和乳突导静脉扩张的程度可能未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或者其产生的涡流对血管壁冲击力不足以引起PT。当然,这一推测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图1 FIESTA示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压迫左侧听神经图2 DPCT示颈静脉球高位,右侧颈静脉球(★)高于耳蜗底回(↑)图3 HRCT示颈静脉球憩室,左侧颈静脉球憩室(↑)向外突向乳突蜂房图4 HRCT示颈静脉球骨壁缺损,右侧颈静脉球前壁局部骨质缺损(↑)图5 HRCT示左侧乙状窦前位并乙状窦沟前壁骨质缺损(↑)图6 HRCT示左侧乳突导静脉(↑)图7 硬脑膜动静脉瘘 a.T2WI示右侧小脑后缘见管状短T2信号;b.DSA 示动静脉瘘(↑)及早显的静外静脉(★)图8 颈静脉球瘤 a.横断位DPCT,右侧颈静脉孔扩大并异常强化肿块;b~d.MRI平扫+增强,右侧颈静脉孔区见等T1等T2肿块,其

内可见迂曲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

动静脉短路导致的PT表现为难以忍受的“咆哮”声样的PT,发生于硬脑膜的动

静脉短路在CT、MRI上可能有间接表现,如:增粗迂曲的血管影,甚至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也仅能显示一些轻微的异常,所以DAVF患者一般要经过长时间

的检查和治疗后才发现病因[2],其确诊和治疗均依靠DSA。本组一例DAVF患者在MRI上发现小脑后缘异常血管影后,行DSA检查确诊为DAVF,进一步行栓塞术,PT症状消失。

文献报道,PT是位于颅底的富血供肿瘤(尤其是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表现之一[2],

本研究发现4例肿瘤性病变均有明显强化的特点,提示均为富血供肿瘤,其中3

例为副神经节瘤,1例为位于颈静脉孔区的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ait cell reparative granuloma, GCRG)。颅底的副神经节瘤一般位于颈静脉孔区和鼓室,CT表现为颈静脉孔或鼓室的扩大,骨质边缘不规则,MRI上可见典型的“胡椒盐”征。目前尚未见GCRG引起PT的报道,本例GCRG导致PT,可能与其呈膨胀性生长导致颈静脉孔区局部骨质变薄、缺损有关。

文献还报道了一些少见的导致PT的病因,如:半规管裂、胆脂瘤等。半规管裂表现为骨性半规管的缺损,最常见于前半规管,患者可同时出现听觉及前庭功能异常,HRCT是其首选诊断方法[2]。另外,本研究有10例(23.81%)患者未见明显影像学异常,与文献报道研究结果相似[2],可能是由于目前影像检查手段尚不能检测到PT所有病因。

综上所述,静脉源性异常是PT患者最常见的影像学异常表现,也是本组PT患者

最常见的可能病因,但部分异常尚未通过有效的治疗来证实其为PT的明确病因。影像学检查可以为大部分PT患者找到原因,但临床需注意的是:①PT病因的不

确定性,PT患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并不意味着这些异常就一定是导致PT的病因,如:本研究有5例患者的影像学异常位于PT对侧,提示其影像学异常并不是

PT的病因;另外,本研究发现的大部分影像学异常为良性病变或解剖异常,患者

并没有因为这些可能的病因进行有风险的手术治疗,因此这些影像学异常与PT之间的因果关系尚缺乏有力的证据,虽然如此,发现影像学异常对PT的诊断和治疗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可以明确一些必需进行手术治疗的病变[7],如:肿瘤

和DAVF。②每种影像学检查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文献报道的部分PT病因,如肌阵挛、颅内高压、高血流动力学状态[13]等,尚不能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因此,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并非一定没有异常,不能单纯依靠影像学检查明确所有PT患者的病因,PT的明确病因需根据临床综合判断,且仍需要进一步深入

研究。

4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Truesdale CM, El-Kashlan HK. Pulsatile tinnitus with imaging[J]. 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8,144:451.

2 Hofmann E, Behr R, Neumann-Haefelin T, et al. Pulsatile tinnitus: imaging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J]. Dtsch Arztebl Int, 2013,110:451.

3 侯志强, 韩东一. 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1,19:573.

4 Bauer CA. Tinnitus[J]. N Engl J Med, 2018,378:1224.

5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 搏动性耳鸣影像学检查方法与路径指南[J]. 中华医学杂志, 2013,93:2611.

6 刘兆会, 赵鹏飞, 王国鹏, 等. 颞骨双期增强CT诊断搏动性耳鸣病因的价值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 2013,93:2613.

7 Mundada P, Singh A, Lingam RK. CT arteriography and venography in the evaluation of pulsatile tinnitus with normal otoscopic examination[J]. Laryngoscope, 2015,125:979.

8 周乐, 孙梦瑶, 权俊杰, 等. FIESTA序列对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意义[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6,6:562.

9 刘兆会, 王国鹏, 赵鹏飞, 等. 乙状窦沟骨板缺损致搏动性耳鸣的CT特征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 2014,94:195.

10 Eisenman DJ, Raghavan P, Hertzano R, et 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pulsatile tinnitus associated with sigmoid sinus wall anomalies[J]. Laryngoscope, 2018.

doi:10.1002/lary.27218.[Epub ahead of print].

11 王晶瑶, 张瑞平. 乳突导静脉管的HRCT表现[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3,11:13.

12 徐嘉, 曾祥丽. 颈静脉球高位与耳鸣及听力障碍的关系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30:1796.

13 曾嵘, 王国鹏, 龚树生. 搏动性耳鸣研究进展[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1,46:957.

搏动性耳鸣相关横窦、乙状窦狭窄及压力梯度的血管造影研究

搏动性耳鸣相关横窦、乙状窦狭窄及压力梯度的血管造影研究苏天昊;金龙;韩燕京;陈广;杨泽冉;杨开兰;王振常 【摘要】目的描述搏动性耳鸣(PT)患者的血管造影表现,并评估与PT相关的静脉窦狭窄的压力梯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临床诊断为PT患者的脑血管造影资料.除常规动脉图像外,所有血管造影均包括侧重于相关静脉窦的间接二维和三维静脉造影.在筛选已知与PT相关的原因后,分析横窦、乙状窦狭窄的亚组中间接静脉造影结果,再对该亚组病例进行直接静脉造影和静脉压力梯度的测量.结果本组造影显示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病例动脉和静脉模式完全正常,其余31例均存在复杂或孤立的静脉异常.其中,9例同时合并了乙状窦憩室(SSD)、同侧上游静脉窦狭窄(SS)、同侧优势回流静脉窦(DVS)的三种静脉异常.SSD在合并或孤立静脉异常中共计15例(15/31,48.4%).在25例出现横窦、乙状窦SS(25/31,80.6%)的病例中,静脉窦狭窄的平均压力梯度为6.8±2.9(1.0~16.3)mmHg.此外,耳鸣侧的 DVS(21/31,67.7%)可能与PT也有一定关系.结论除了动脉性原因外,在PT患者中观察到高比例的横窦和乙状窦异常;伴有压力梯度的相关静脉窦狭窄或额外的同侧优势回流静脉窦可能与PT有关. 【期刊名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年(卷),期】2019(028)002 【总页数】4页(P118-121) 【关键词】搏动性耳鸣;颅内静脉窦;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狭窄;压力梯度 【作者】苏天昊;金龙;韩燕京;陈广;杨泽冉;杨开兰;王振常

【作者单位】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介入科;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介入科;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介入科;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介入科;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介入科;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介入科;10005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搏动性耳鸣(pulsatile tinnitus, PT)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普遍认为是血流首先引起血管壁振动,之后振动传导至内耳转换为电冲动继而形成PT。血管造影不仅可显示动脉及静脉血管形态,与增强CT 比较,针对性更强的发现PT 潜在的血管性原因,也是临床上PT 病因筛查的重要手段[1]。同时,可以利用造影导管作为介质直接测量压力参数,所得结果将反映局部血流的情况,也会为PT 机制的推测提供更多证据。本研究利用血管造影检查的优势,针对一组临床诊断为PT 的病例,归纳研究血管造影的相关异常表现,并在耳鸣侧出现横窦、乙状窦狭窄时,获取直接测量的压力梯度,为PT 提供更多的研究角度。 资料与方法 1.患者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 年9 月~2017 年9 月37 例临床诊断为PT 的血管造影检查资料。其入选标准:患者经我院专科临床确诊PT;经耳科专业医师检查,排除耳部及鼓膜相关的器质性病变;所有患者血管造影检查之前经凝血功能及颞骨增强CT 检查,排除了静脉窦血栓;无血管造影绝对禁忌证。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造影相关检查从每位患者取得知情同意。

搏动性耳鸣患者的影像学评估

搏动性耳鸣患者的影像学评估 李胜兰;戴梦源;陶泽璋;陈始明;欧阳凰晴;杨文兵;查云飞 【摘要】目的分析搏动性耳鸣(pulsatile tinnitus,PT)患者影像学检查的异常表现,探讨PT的可能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42例PT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其中39例行颞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检查,13例行双期增强CT(dual phase CT,DPCT)检查,10例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rance imaging,MRI),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ilhouette angiography,DSA).结果42例PT患者中,10例(23.81%,10/42)未发现影像学异常,32例(76.19%,32/42)发现异常,其中,1种病变者18例,2种病变者14例;动脉源性异常2例,表现为小脑前下动脉压迫听神经;静脉源性异常39例,表现为颈静脉球高位(22例)、颈静脉球憩室(2例)、颈静脉球骨壁缺损(2例)、乙状窦前位(7例)、乙状窦骨质缺损(2例)、乳突导静脉(4例);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肿瘤源性病变4例,包括颈静脉球瘤2例、鼓室球瘤1例和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1例.结论静脉源性异常是PT患者最常见的影像学异常表现,颈静脉球异常是本组PT患者最常见的可能病因. 【期刊名称】《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年(卷),期】2018(026)006 【总页数】5页(P607-611) 【关键词】搏动性耳鸣;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作者】李胜兰;戴梦源;陶泽璋;陈始明;欧阳凰晴;杨文兵;查云飞

搏动性耳鸣影像学检查流程

搏动性耳鸣影像学检查流程 搏动性耳鸣病因复杂,影像学检查在评估搏动性耳鸣病因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合理、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流程有助于提高病因检出率,缩短治疗等待时间。基于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优势及局限,建议对搏动性耳鸣患者按以下路径检查: 1.对于耳镜未见异常者:首选“一站式”颞骨双期增强CT(又称为颞骨CTA/CTV)检查,以同时观察动脉、静脉及骨质异常改变。动脉期CT可显示颈内动脉形态、密度异常,如颈内动脉瘤样扩张、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根据回流静脉提前显影、双侧枕动脉管径不对称、静脉窦边缘毛糙而提示诊断动静脉瘘。静脉期CT可显示脑回流静脉管壁及管腔内异常改变,如乙状窦憩室、颈静脉球憩室、乙状窦内充盈缺损。骨算法静脉期图像可显示血管沟(管)缺损、破坏等异常改变,并可显示血管与骨质异常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如怀疑动静脉瘘,可行DSA进一步检查;如怀疑肿瘤存在,可行内耳增强MRI检查。 2.对于耳镜见鼓膜后肿块者:首选颞骨HRCT检查,以评估是异位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突入鼓室还是鼓室内肿瘤;对于诊断不清或需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者加行内耳增强MR检查。 3.对于耳镜未见肿块且碘对比剂过敏患者:首选颞骨HRCT+常规头颅MRI+增强MRA/V检查,综合显示骨质和血管异常改变。颞骨HRCT可清晰显示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细微的骨质改变,MRI软组织分辨率高,增强MRA/V可清晰显示血管异常。其中增强MRA/V在一次注射对比剂的情况下,采集动脉、静脉系统的血管图像,对大、小血管显示能力均较平扫MRA/V明显提高。 4.对于HRCT、双期增强CT和增强MRA/V均没有发现异常的患

者:首选内耳MRI,该检查可清晰显示前庭蜗神经,是诊断血管压迫神经和内耳道微小肿瘤的最佳扫描方法。 5.对于怀疑静脉窦憩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或富血供性肿瘤患者:首选全脑DSA检查,该检查方法可多方位、多角度显示血管形态异常,可实时观察血液流动,是诊断动静脉瘘金标准。 以下为我们总结的搏动性耳鸣的诊断流程:

耳鸣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耳鸣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听觉紊乱现象,表现为患者主观上感觉耳内或头部有声音,但外界并无相应声源存在。耳鸣的症状多种多样,可以突然出现,也可以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更长时间。本文将详细介绍耳鸣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希望能为患者提供帮助。 一、耳鸣的症状和发病机制 耳鸣的症状表现形式多样,包括虫鸣声、流水声、嗡嗡声等,严重者可伴有听力下降、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耳鸣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耳部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内耳炎等耳部疾病,可能导致耳鸣的发生。 2、血管病变:血管病变也是耳鸣的常见原因之一,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耳鸣。 3、神经病变:神经病变也可能导致耳鸣,如梅尼埃病、噪声性耳聋等。 4、精神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在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下

出现耳鸣。 二、耳鸣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耳鸣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声音治疗等。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1、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医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生素、抗过敏药物、降压药等。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主要用于缓解患者因耳鸣引起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常用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3、声音治疗:声音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耳鸣治疗方法,通过给患者听特定的声音,以掩蔽或抑制耳鸣声音,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减少接触噪声,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缓解耳鸣症状。 三、分析耳鸣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治疗效果因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来说,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提高耳鸣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检查可能显示出耳鸣的改善或消失。然而,部

2020欧洲多学科耳鸣指南:诊断、评估和治疗(完整版)

2020欧洲多学科耳鸣指南:诊断、评估和治疗(完整版) 2020欧洲多学科耳鸣指南:诊断、评估和治疗(完整版) 耳鸣患病率高,病因复杂,缺乏规范的诊断、评估及治疗方案,在欧洲造成巨大的心理、社会和经济负担。因此,有必要为耳鸣的诊断、评估和治疗制定欧洲统一的准则。2019年3月发布了《欧洲多学科耳鸣指南:诊断、评估和治疗》,本文为指南编译版,说明如下:?①耳鸣诊断:指南建议耳鸣分为主观性耳鸣与客观性耳鸣。笔者认为,客观性耳鸣与耳鸣定义相矛盾,能够被他人听到的耳鸣是有声源的耳鸣,实际上不属于耳鸣。指南建议重视对耳鸣者进行详细病史询问、完善耳鼻喉科及听力检查,尽量寻找排查病因,对特殊情况耳鸣者进行特殊评估,这在临床上简单易行,值得重视、实践。②耳鸣评估:指南肯定了耳鸣严重程度评估的重要性,并列举了7种常见耳鸣评估工具,但未说明纳入标准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说明目前国际上在耳鸣评估领域尚缺乏统一评估标准。③耳鸣治疗:指南认为主观性耳鸣病因不明,认为目前主要的干预方法是让患者应对、适应耳鸣,CBT是指南唯一推荐且较为肯定的耳鸣干预方法,但需要具有一定资质的心理医生实施,此领域专业人才较为缺乏。指南明确反对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方法,对针灸、神经刺激无建议,但认为对伴有听力损失的耳鸣患者可使用助听器。指南对患者的转诊选择和标准、分流以及逐级干预给予了建议。最后,指南强调对患者提供科普信息和必要的支持,消除对耳鸣的错误观念,有利于耳鸣患者康复。 1.引言

耳鸣指在无外界声源时,耳内或颅内感知有一种或多种声音,分为客观性耳鸣和主观性耳鸣。主观性耳鸣无法检查到,由听觉系统中的异常活动引起,是一种很复杂的疾病,具有多因素起源。耳鸣无明确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根治方法,缺乏行之有效的标准化评估、治疗和转诊途径,在欧洲造成巨大的心理、社会和经济负担,故有必要制定统一的评估、治疗主观性耳鸣的欧洲准则。为了建立一致的成人主观性耳鸣评估、治疗方案,优化转诊路径,制定标准化流程,减少过度和不足的评估和治疗等,来自欧洲荷兰、德国、葡萄牙、希腊、法国、英国、马耳他等多个国家不同学科(耳鼻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系、临床心理科学系、实验健康心理学、康复与听力学专业、临床神经科学)的专家联合起来,经两轮协商后形成了《欧洲多学科耳鸣指南:诊断、评估和治疗》(以下简称“指南”),并于2019年3月发布。本指南适用于参与耳鸣评估和治疗的每一位健康专业人员,应用时需要识别耳鸣患者临床相关情况,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个性化治疗途径。 2.主观性耳鸣 2.1 分类根据病程可分为:①急性耳鸣:病程在3个月内;②亚急性耳鸣:病程在3~6月内;③慢性耳鸣:病程≥6个月(慢性耳鸣的耳鸣严重程度或痛苦程度的任何增加都不应该被视为新发耳鸣,而应被视为慢性耳鸣的波动)。评估耳鸣的急、慢性,与某些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关。 2.2 并发症耳鸣患者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情绪障碍、焦虑障碍、对严重压力的适应和调节障碍,最常见为焦虑、抑郁和失眠。压力越大,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怀疑存在心理并发症,应由合适的专家(心理学家、心身专家、精神科医生或神经

耳部影像学分析-王振常、鲜军舫

耳部病变的影像学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鲜军舫王振常满凤媛王冰刘兆会刘中林常青林李书玲张青于文玲陈青华张媛 (本讲座内容已在临床放射学杂志发表,详见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567-572) 耳部结构细小复杂,显示该区域的解剖及病变(图1-图35)需要采用特殊的影像检查技术及灵活的图像后处理。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快速普及应用提高了耳部的影像学诊断水平,要求影像医师及时更新知识 [1-11]。基于这种现状,下面重点讲述如何选择耳部检查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怎样掌握正常影像学表现和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现在非常热门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和术后的影像学评估。 1.影像学检查方法 1.1 不同的临床表现需要采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流程和检查技术[3,4],可有效避免误漏诊或浪费医疗资源与费用。以最常见的耳聋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首先明确耳聋是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还是混合性耳聋?是否准备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然后根据不同的耳聋类型选择检查方法。①传导性耳聋的常见原因包括外中耳畸形、中耳炎、胆脂瘤和窗型耳硬化症等,高分辨率CT(HRCT)是最佳方法,怀疑颅内并发症、侵犯迷路或神经时,同时行增强MRI扫描明确诊断;②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常见原因包括内耳畸形、听神经异常、迷路炎、耳蜗型耳硬化症及听中枢异常等,听神经或听中枢异常采用MRI显示最佳,耳蜗型耳硬化症采用HRCT最佳,迷路炎采用增强后T1WI和/或迷路水成像最佳,内耳畸形采用CT 和MRI相结合;③混合性耳聋根据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程度来选择检查方法;④准备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影像评估就比较复杂了,详见后面部分;⑤不管是什么病变,只要拟行手术治疗,均需要行CT扫描明确手术入路情况。 1.2 部分解剖结构及变异或病变需要特殊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才能明确显示和诊断[1,3,4,12-20]。颈静脉窝高位伴大颈静脉窝或颈静脉窝骨质缺损的临床和影像表现与颈静脉球瘤非常相似,运用MRV或DSA 很容易鉴别[3,4];部分听骨链及面神经(图10)需采用特殊基线扫描或三维图像才能清楚显示[12-15];内耳道内神经需要采用迷路水成像源图像及重建的斜矢状面(图11)才能明确显示[3,4,9,21,22];上半规管骨质缺损在Poschl位(基线垂直于颞骨长轴)诊断较准确,但在常规冠状面上正常上半规管的顶壁可能未显示而易误诊为骨质缺损[3,4,7];迷路炎早期在CT和MRI平扫表现正常而只在增强后T1WI表现为异常强化[3,4];较小的听神经瘤在增强后T1WI、薄层(2mm或以下层厚)重T2WI或迷路水成像显示[9,20,23],而CT或MRI 平扫易漏诊。关于不同病变选择哪些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详细情况可见相关参考文献[3-38]。 1.3 明确检查方法是否规范(检查规范详见相关文献[1,3])即选择的检查方法是否适应于临床表现,能否满足诊断要求。包括扫描参数和序列是否满足诊断需要;扫描或重建基线是否正确;层厚和层间距是否合乎要求;双侧颞骨是否对称;CT是否有符合诊断要求的骨算法和软组织算法重建图像,窗宽和窗位是否合适;MRI是否需要采用合适的脂肪抑制技术;是否有符合诊断要求的多断面图像或三维重组图像[1-20]。需要强调的是,二维图像仍然是诊断的基础和根本,三维图像可帮助显示和诊断病变,是有效的补充手段[12-18]。

主治医师考试《放射科》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

一月中旬主治医师考试《放射科》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30题,每题1分)。 1、关于眼眶爆裂骨折,下列描述哪项错误 A、眼底骨质断裂 B、碎骨片向眶外移位 C、上颌窦内密度增高 D、多数患者不需要手术治疗 E、泪滴征 【参考答案】:B 2、哪项不是化脓性肺炎的征象 A、肺气囊影 B、多发空洞 C、易并发脓气胸 D、易形成大叶实变 E、临床症状比一般肺炎重 【参考答案】:D 3、中线结构同侧移位提示同侧 A、脑萎缩 B、胶质瘤 C、脑脓肿 D、血管畸形 E、硬膜下血肿 【参考答案】:A

4、对纵隔肿瘤诊断价值最大的检查方法 A、胸透 B、胸片 C、CT D、胸部正侧位 E、体层 【参考答案】:C 5、男,52岁,头痛,一周前口角起水疱,CT显示左颞叶前中部大片低密度改变,呈脑回样增强,首先考虑为 A、疱疹病毒性脑炎 B、星形细胞瘤 C、恶性胶质母细胞瘤 D、转移瘤 E、脑梗死 【参考答案】:A 6、下列哪些征象是肝癌Gd-DTPA增强后的典型表现 A、动脉期即明显强化,门脉期开始逐渐消退 B、动脉期不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开始逐渐强化 C、自始至终都明显强化 D、自始至终都不强化 E、动脉期不强化,门脉期强化平衡期逐渐消退 【参考答案】:A 7、脑动静脉畸形是常见的脑血管畸形,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脑动静脉畸形好发于幕下 B、脑动静脉畸形好发于基底节,丘脑 C、CT平扫示等或高密度团块,可确诊 D、增强CT扫描示曲张血管增强,占位效应轻或不明显 E、MRI不能显示钙化,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不如CT好【参考答案】:D 8、与椎体压缩性骨折无关是 A、多见于胸,腰椎交界处 B、椎体呈楔形变 C、脊柱后突畸形 D、相应椎间隙狭窄 E、外伤史 【参考答案】:D 9、透视检查的缺点是 A、可转动病人体位,改变方向观察 B、了解器官的动态变化 C、不留客观记录 D、操作方便,费用低 E、可立即得出结论 【参考答案】:C 10、引起输尿管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 A、结核 B、炎症

梅尼埃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康复训练

梅尼埃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康复训练 梅尼埃病是一种以眩晕、耳鸣、听力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梅尼埃病患 者的病情经常会因为一些外部刺激而突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目前,梅尼埃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其特异的临床表现,但是由于梅尼埃病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疾病有相似之处,为了更加准确地诊断梅尼埃病,医生们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梅尼埃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提供患者的内耳结构和功 能的详细信息,有助于鉴别梅尼埃病与其他疾病的区别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为制定明确的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以下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1.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 头颅MRI可以显示患者的内耳结构和神经系统,有助于医生进一步了解患者 的病情。MRI成像技术可以分为T1加权成像和T2加权成像。T1加权成像主要用 于显示肿瘤、出血等病变,而T2加权成像可提供更好的骨骼和软组织成像,对于 内耳的诊断效果更佳。 2. 听力学检查 听力学检查包括耳鼻喉科医生的检查和审核员的听力检查。医生会使用一些耳 鼻喉专业设备进行检查,以确定患者的耳蜗、前庭和耳蜗神经等方面的功能是否受损。审核员会对患者进行听力测试,以确定双耳听力损失的较大程度和方向。 3. 前庭功能测试 前庭功能测试通过检测眼部、建立平衡和头部姿势等变化来检测前庭功能。前 庭觉醒试验(VAT)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患者需要戴着被装备上传感器的头盔,测试员会监视患者的眼部和头部运动,并通过软件分析数据,以确定患者的前庭病变程度。

康复训练在梅尼埃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康复训练旨在提高患者的平衡和 协调能力,以减轻患者症状对其生活的影响。以下是现有的一些康复训练方法。 1. 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平衡和减轻眩晕症状。平衡训练包括平衡性体位调节、平衡性目视跟踪、平衡性眼视固定和平衡性动态视觉锻炼等。通过这些训练,患者可以改善平衡掌握能力,并逐渐减轻眩晕与晕车的症状。 2. 前庭激励训练 前庭激励训练是一种利用刺激前庭系统的方法,以增加患者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并改善平衡和视力。具体来说,前庭激励训练包括头部旋转、动力学视觉反馈和电池激励等。这些方法不仅能刺激耳蜗,并使前庭系统对刺激逐渐适应,还能改善视觉处理和提高平衡掌握能力。 总之,针对梅尼埃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康复训练,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 和具体疾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并按照科学、规律的方法进行,以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以及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减轻症状措施,以达到长期缓解疾病的最终目标。

耳鸣特点各有不同

耳鸣特点各有不同 引言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患者会感到耳朵内出现连续或间歇的噪音。耳鸣可以是一种单独的症状,也可以是某种潜在疾病的表现。不同的耳鸣特点可能提示不同的病因,因此了解和识别不同类型的耳鸣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1. 持续性耳鸣 持续性耳鸣是指患者感到耳鸣声持续存在的一种情况,可以是连续不断的声音,也可以是间歇性但较长时间的声音。这种类型的耳鸣通常与内耳疾病有关,如耳蜗炎、听神经瘤等。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通常需要进一步进行听力测试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具体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 脉冲性耳鸣 脉冲性耳鸣是指耳鸣声与心脏搏动同步的一种情况。这种类型的耳鸣通常与血管相关的问题有关,如颈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患者可能会感到自己的耳鸣声像是跟随心跳节奏一样的脉冲性声音。针对这种类型的耳鸣,一般需要进行血管超声检查或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检查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干性耳鸣 干性耳鸣是指患者感到耳鸣声干燥、突然的一种情况。这种类型的耳鸣通常与听觉系统的突然损伤有关,如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或突然暴露在高音频声音(如爆炸声)中。干性耳鸣通常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听力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进行耳蜗植入等治疗方式。 4. 调性耳鸣 调性耳鸣是指患者感到耳鸣声有特定频率或音调的一种情况。这种类型的耳鸣通常与内耳病变有关,如耳蜗内淋巴液循环障碍、内耳毛细胞功能障碍等。调性耳鸣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听力测试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因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5. 耳鸣伴听力下降 耳鸣伴听力下降是指患者感到耳鸣声同时伴有听力减退的一种情况。这种类型的耳鸣通常与内耳疾病有关,如突发性耳聋、噪声性听力损失等。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听力测试、耳鼻喉科检查和相应影像学检查,以确定病因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6. 长期慢性耳鸣 长期慢性耳鸣是指患者感到耳鸣声持续时间较长且无法缓解的一种情况。这种类型的耳鸣通常与慢性耳朵感染、耳鼻喉疾病、颞颌关节紊乱等有关。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耳鼻喉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临床耳鸣疾病分类、病史问诊、快速评估、治疗方案及要点总结

临床耳鸣疾病分类、病史问诊、快速评估、 治疗方案及要点总结 耳鸣分类 耳鸣分为主观性耳鸣和继发性耳鸣。 主观性耳鸣是指没有外界声源或物理刺激时耳内或头部产生声音的主观感觉,是一种常见的难治性神经功能障碍疾病。 客观性耳鸣因为有实际的声源,而实际的声源又多数是反复出现才能持续被患者听到的,一般是有节律的。根据其节律的不同,常见的有搏动性耳鸣(与血液流动节律一致,也就是血管性耳鸣,分静脉性和动脉性)、肌肉振挛性耳鸣(与肌肉振动有关)和呼吸性耳鸣(与呼吸频率一致)。 耳鸣病史问诊 第一问:询问患者耳鸣持续时间? 按发病时长,耳鸣可分为急性期耳鸣(病程<3 月)、亚急性期(3 月≤病程<6 月)和慢性耳鸣(病程≥6 月)。

第二问:是一侧耳鸣还是双侧耳鸣? 单侧耳鸣多考虑为局部听觉病灶,部分单侧耳鸣是由严重疾病如听神经瘤及血管病变引起。主观性耳鸣多为双侧耳鸣 第三问:耳鸣是什么样的声音? 耳鸣的性质多样,有火车鸣笛声、嗡嗡声、蝉鸣音、咔声、搏动声以及其他噪声,不同的耳鸣性质提示不同的病因可能。

第四问:有无感觉听力下降? 对单侧耳鸣,或持续性耳鸣(≥ 6 个月),或伴听力障碍的耳鸣患者进行全面听力学检查。 第五问:近期睡眠和情绪情况? 第六问:耳鸣发生前有无熬夜、失眠、噪音暴露、压力大等? 第七问: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基础疾病? 耳鸣的常见病因有很多,耳部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病毒感染、噪声、焦虑、抑郁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均可以引发耳鸣,故问诊时必须明确上述情况(第五、六、七问)。 对于耳鸣患者详细病史问诊,用一张思维导图总结如下:

快速评估 第一步:检查耳朵和耳周,压迫颈部、 即使患者没有单侧耳鸣或听力下降,也应常规进行听力学检查。听力学检查最好在患者初诊4 个星期内完成。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可能同时伴有耳鸣,这种情况应在就诊当时接受听力学检查,最迟不超过2 周。听力学检查可以发现患者尚未察觉到的感音神经性聋;可以确定可以进行声治疗的患者;可以发现可为患者提供咨询和教育的机会。 第二步:根据第一步初筛结果,再进行下一步针对性的医学评估存在单侧耳鸣、搏动性耳鸣、局部神经病学异常或不对称的听力下降的耳鸣患者需进行头颈部影像学的检查。

神经内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神经内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概述 神经内科疾病是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和脊髓)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各种疾病。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选择合理治疗和管理患者至关重要。在神经内科领域,影像学诊断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辅助手段。 一、头颅CT扫描 1. 快速、低剂量 头颅CT扫描作为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在神经内科诊断中具有广泛 应用。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用来检测脑出血、缺血性卒中、肿块等结构异常,对急性及亚急性颅内损伤具有高度敏感性。 2. 负责解剖信息展示 头颅CT扫描不仅可以显示直接受累或损伤到的结构,还能提供准确解剖信息,如骨骼结构、颅底窦脑池以及血管情况。这对于神经内科疾病的定位和诊断非常重要,如脑动脉闭塞、突发性视力丧失等。 二、脑核磁共振成像(MRI) 1. 高分辨率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利用强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高分辨 率的图像。在神经内科领域,MRI已成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与CT相比,MRI提供更多解剖信息,并对软组织结构更具灵敏度。 2. 神经系统疾病显示

MRI在神经内科诊断中可显示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脑出血、癫痫等。此外,MRI还可用于评估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等慢性神经系统疾病。 三、脑血管造影(DSA) 1. 血管异常评估 DSA是一种通过向动脉注射造影剂并进行X线摄影来评估大脑和颈部血管的 检查方法。在神经内科领域,DSA主要用于评估血管异常,如脑动脉瘤、动脉狭窄、颅内出血的血管源等。 2. 高分辨率 DSA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图像,能够检测到细小血管畸形、异常扩张的血管以及血栓形成等。这对于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规划非常重要。 四、脊髓造影 1. 显示脊髓异常 脊髓造影是一种将造影剂注入患者的脊髓液中,并进行X线摄影来描绘脊髓结构和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的检查方法。它常用于评估脊柱和脊髓病变,如截瘫、间歇性跛行、神经根受压等。 2. 辅助手段 尽管MRI已经成为评估脊髓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在某些情况下,仍需要进行 辅助诊断。通过观察造影剂在患者体内流动情况,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椎动脉供血不足或硬膜囊周围陈旧性脊髓梗死等情况。 结论 神经内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在现代医学中日益重要。头颅CT扫描、脑MRI、 脑血管造影和脊髓造影是常用于神经内科疾病确诊与定位的检查手段。这些技术提

医学影像诊断原则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影像诊断原则 医学影像诊断原则 X 线、 CT 和 MRI 检查中,绝大多数诊断都是以图像改变为依据的,因此熟悉图像的正常表现,发现和辨认异常表现是做出正确诊断的前提条件。 当发现异常后,还要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异常表现所反映的病理变化。 最后,综合各种异常表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逻辑推理,才有可能提出比较客观、正确的诊断。 因此,医学影像诊断的基本原则是: 熟悉正常、辨认异常、分析归纳、综合诊断。 1. 熟悉正常影像表现熟悉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正常影像表现非常重要,这是辨认异常表现的先决条件。 人体各个系统和部位常常存在一些解剖上的变异;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器官和结构之间亦可存在差异;此外,在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中,图像上还可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伪影。 如果对这些情况不熟悉、不认识或认识不足,就有可能将图像上的正常表现误认为异常表现,从而导致错误的诊断。 例如,头颅Ⅹ线平片检查时,位于额骨中间的永存额缝为正常解剖变异,若对其不熟悉,就有可能将其误认为骨折线;胸部Ⅹ线后前位检查时,女性乳房在两下肺野形成对称性密度增高影,而在肌肉发达的男性,胸大肌可于两肺中野外带形成扇形均匀致密影, 1 / 8

右侧常较明显,如果对这些表现认识不足,就有可能误认为相应部位肺的渗出性病变;在青少年,椎体的环状骨骺及横突、上、下关节突和棘突顶端的骨骺尚未愈合,容易误认为骨折;腹部 CT 增强检查时,于动脉期,下腔静脉由于含对比剂血液与不含对比剂血液尚未均匀混合,致其内有低密度灶,而类似下腔静脉内血栓或瘤栓表现,若认识不足也极易发生误诊;在腹部 MRI 检查时,腹主动脉产生的搏动性伪影可在肝左叶外侧段内形成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初学者极易将其误为病灶。 因此,作为一名影像诊断医师,不但要熟悉各种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典型正常表现,而且还应学习和掌握诸如上述所谓不典型正常表现,避免将它们误为异常而导致错误诊断。 2. 辨认异常影像表现辨认图像上的异常影像表现是以熟悉正常影像表现为前提条件的。 在此基础上,发现受检器官和结构的形态、密度和信号强度是否发生改变。 当发现图像有不正常表现时,应进一步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确定是否代表病理改变所引起的异常表现。 例如,胸部 CT 平扫时,由于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第一肋软骨钙化常显示向后突入肺野内,肺窗观察时,类似肺内结节,然而,连续层面观察、调整窗显示技术或行多平面重组,就不难确定其并非为真正的异常表现;相比较,若肺野内有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周围有含气肺组织包绕,且直径明显大于邻近血管、支气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额颞叶变性患者的脑MRI及CT平扫影像学特征分析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额颞叶变性患者的脑MRI及 CT平扫影像学特征分析 刘玉涛; 许予明; 高远; 杨靖; 史长河; 王燕琳 【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 【年(卷),期】2018(016)005 【总页数】3页(P1-3)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作者】刘玉涛; 许予明; 高远; 杨靖; 史长河; 王燕琳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郑州4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有报道认为[1],AD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全面智能减退、精神行为异常。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因缺血性卒中或低灌注脑血管疾病所致,临床表现为执行功能障碍为主[2]。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FTLD)是一种以社会功能及人格进行衰退为特征的变异型疾病,临床表现为进展性非流利性失语及语义性痴呆,具有遗传性[3]。AD、VD、FTLD因临床基础症状相似,容易误诊。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CT及MRI广泛应用于诊断痴呆中,成为鉴别AD、VD、FTLD重要方法[3]。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分别应用CT及MRI平扫,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临床资料,其中AD患者35例,纳入AD组;VD患者34例,纳入VD组;FTLD患者31例,纳入FTLD组。AD组患者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74.59±1.47)岁。VD组患者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74.50±1.48)岁。FTLD组患者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74.51±1.47)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知情同意的患者; 2.年龄>60岁的患者; 3.未接受过脑部手术的患者。排除标准:1.先天性痴呆患者;2.因外力、药物致使智力下降的患儿;3.颅脑先天发育畸形的患者;5.脑部小动脉瘤的患者。 1.2 方法三组患者均接受MRI(西门子0.3T)平扫,遮住患者眼部及耳部,按照平 扫标准设置检查序列,选取横轴方位,调整扫描层厚(6mm),横轴位层间隔 1.8mm,扫描16层,矢状位间隔1.5mm,扫描15层,横轴位的定位平衡于大 脑前后下缘的连线处,定位线平行于大脑,冠状位垂直于海马长轴。建构测试网:以患者MRI大小为依据,将其画在10×10cm的白色方格,准确复制在透明胶片上,制作测试网。每隔测试网为1×1cm的正方形,将测试网置于MRI片上进行 测量。而后行CT平扫,由3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对结果进行评估,应用Schehens标准对患者颢叶内侧萎缩(MTA)进行评估,评估标准:(1)腔隙性梗死灶,直径<1.5cm;(2)大的梗死灶/出血灶直径>1.5cm 。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调查结果由经培训的专业工作人员筛选、收集并整理,数据 由双人双机独立录入Epidata3.1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PSS20.0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单因素分析及样本构成比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χ-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年(95)_真题-无答案

中级卫生专业资格放射医学主治医师(中级)模拟题2021 年(95) (总分70.XX01,考试时间120分钟) A1/A2题型 1. 下列关于鼻窦囊肿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黏液囊肿多见于额窦 B. 黏液囊肿可引起窦壁骨质吸收 C. 黏膜下囊肿好发于上颌窦 D. CT容易区别黏膜下囊肿和黏液腺囊肿 E. 额窦黏液囊肿可压迫眼球移位 2. 常累及骨质,有明显骨质增生的是 A. 胶质瘤 B. 脑膜瘤 C. 脂肪瘤 D. 血管母细胞瘤 E. 听神经瘤 3. 下列关于脑实质型脑囊虫病CT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多发钙化型:钙化周围水肿明显,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 B. 多发小囊型:在半球区有多发散在小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影 C. 多发结节型:增强扫描低密度影出现结节或环状强化 D. 单发大囊型:脑内圆形、椭圆或分叶状的低密度影 E. 急性脑炎型:全脑肿胀,脑室小,增强扫描无强化 4. Parkinson病多继发于 A. 脑炎 B. 脑血管病 C. 脑瘤 D. 脑外伤 E. 以上均正确 5. 下列颅骨骨折的间接征象,不正确的是 A. 乳突气房消失 B. 骨折线 C. 颅内积气 D. 软组织肿胀 E. 蝶窦气-液平面 6. 颅底凹陷采用的测量方法有

A. Chamberlain线 B. 外耳孔高度指数 C. 二腹肌沟线 D. McGregor线 E. 以上均正确 7. 关于胼胝体发育不全的MRI征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胼胝体缺如或部分缺如,合并脂肪瘤 B. 顶、枕、距状裂的汇聚点消失 C. 第三脑室扩大上移,插入两侧侧脑室体部之间 D. 侧脑室后角及体部增宽 E. 侧脑室前角呈"八"字形分离 8. 眼眶平片示眼眶普遍性增大,少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A. 泪腺肿瘤 B. 眶内炎性假瘤 C. 眶内血管瘤 D. 视神经胶质瘤 E. 筛窦囊肿 9. 关于"慢性鼻窦炎"影像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为 A. 单侧或双侧鼻窦受累 B. 骨壁增生硬化 C. 黏膜下皮质白线消失 D. 窦腔密度均匀增高 E. 窦壁黏膜增厚 10. 颈动脉海绵窦瘘影像学表现为 A. 海绵窦扩大 B. 眼球突出 C. 眼外肌增粗 D. 眼静脉增粗 E. 以上均正确 11. 有关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儿童多见 B. 成人多见 C. 多为单眼发生 D. 常有家族遗传史 E. 易侵入颅内 12. 男,29岁,CT示双侧听神经鞘瘤,右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应诊断为 A.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B.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 C. 神经纤维瘤病Ⅲ型 D. 神经纤维瘤病Ⅳ型 E. 神经纤维瘤病Ⅴ型 13. 上颌窦恶性肿瘤MRI表现为 A. 信号不均匀 B. 边界不规则

五官科系列-336专业知识-头颈部科学专业知识

五官科系列-336专业知识-头颈部科学专业知识 [单选题]1.患者,男,20岁,发现颈前正中包块十余年,近3天,包块红肿流脓,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并感染,应行处理不正确的是()。 A.立即(江南博哥)手术切除 B.抗感染治疗 C.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 D.扩大引流 E.感染控制后尽早手术切除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甲状舌管囊肿并发感染,必须先控制感染,再择期手术。 [单选题]2.关于Bell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眼睑闭合不全 B.口角下垂 C.用力闭眼时眼球转向外上方,露出白色巩膜 D.额纹消失 E.鼻唇沟变浅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用力闭眼时眼球转向外上方,露出白色巩膜,称为Bell现象,提示面神经周围性瘫痪。 [单选题]3.患者,男,40岁,右侧耳后下疼痛半年,2个月前出现面瘫。检查见右腮腺内肿块,2cm×3cm,质硬,固定。对该患者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腮腺多形性腺瘤 B.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C.腮腺多形性腺瘤继发感染 D.腮腺淋巴瘤 E.腮腺腺样囊性癌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腮腺腺样囊性癌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并向内下方移位由于肿瘤浸润血管、神经及骨组织和眼外肌所导致的疼痛麻木、上睑下垂和复视较多见,疼痛是主要临床症状。可触及眶缘的粘连性肿块,边界不清可有压痛。 [单选题]4.容易沿神经生长扩散的腮腺肿瘤是()。 A.腺淋巴瘤 B.黏液表皮样癌 C.恶性混合瘤 D.腺泡细胞癌 E.腺样囊性癌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单选题]5.患者男,25岁,额部疼痛2年,检查右额窦有轻压痛。X线及CT检查可见右额窦底部有一1.5mm×1.5mm大圆形高密度阴影,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额窦息肉 B.额窦骨瘤 C.额窦囊肿 D.慢性额窦炎 E.额窦癌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骨瘤多见于青年男性,多发生于额窦,多无症状,可引起额部疼痛,较大者可导致鼻面部急性,常在X线及CT检查时发现,影像学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骨密度影,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特征,符合额窦骨瘤的诊断。[单选题]6.在脑疝代偿期,错误的是()。 A.脉搏加快 B.中枢性高热 C.血压升高 D.呼吸明显加深或变慢 E.昏迷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当颅压急性增高时,病人会代偿性的出现心率和白波减慢、呼吸深大,血压升高,称为Cushing反应,是颅高压代偿性的生理变化。CE两项,颅高压属于终末期变化。 [单选题]7.周围性面瘫系指面神经何段以下损害所致的面肌麻痹?() A.乳突段 B.面神经核 C.鼓室段 D.迷路段 E.锥段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没有试题分析 [单选题]8.任何原因的损害均可引起面神经传导阻滞与瓦勒变性,依其程度由轻到重可分为()。 A.内膜性神经中断、束膜性神经中断、神经失用、轴索断裂、神经全断 B.神经失用、内膜性神经中断、束膜性神经中断、轴索断裂、神经全断 C.轴索断裂、神经失用、内膜性神经中断、束膜性神经中断、神经全断 D.神经失用、轴索断裂、内膜性神经中断、束膜性神经中断、神经全断 E.内膜性神经中断、束膜性神经中断、神经全断、轴索断裂、神经失用 正确答案:D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库+答案

医学影像技术试题库+答案 1、在常规SE脉冲序列中,TE是指 A、90°脉冲到180°脉冲间的时间 B、质子完成弛豫所需要的时间 C、18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D、90°脉冲到信号产生的时间 E、第一个90°脉冲至下一个90°脉冲所需的时间 答案:D 2、类风湿性关节炎初期病变主要在() A、骨组织 B、软组织 C、关节韧带 D、关节软骨 E、滑膜 答案:E 3、铌钛合金的临界场强是 A、11T B、7T C、8T D、10T E、9T 答案:D 4、梯度回波序列(GRE)的特点为 A、主要用于辅助成像 B、空间分辨力高 C、成像时间长 D、信噪比低 E、可用于获得准T1WI、准T2WI及准PDWI 答案:D 5、关于四肢急诊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规摄取正.侧位,侧位摄影采用水平侧位摄影 B、骨折后的肢体外固定装置,摄影时必须拆除 C、高处坠落致使下肢股骨干.胫腓骨骨折,加摄骨盆正位 D、关节部位的检查,应显示关节面和关节间隙 E、交通伤所受到的暴力较大,应注意传导性骨折的可能性

6、大叶性肺炎的典型影像学变化见于病变的: A、充血期 B、实变期 C、消散期之初 D、病变全程 E、消散期 答案:B 7、男性患者,30岁,搏动性耳鸣,蓝色鼓膜,传导性耳聋2年。CT示鼓室内软组织肿物,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胆脂瘤,听骨链破坏 B、血管球瘤,颈内静脉裸露 C、中耳乳突炎,听骨链破坏 D、面神经瘤,听骨链破坏 E、胆脂瘤,中耳炎 答案:B 8、X线机高压变压器的一般表示,哪组是正确的? A、初级电流以有效值,次级电压以平均值表示 B、初级与次级电流均以有效值表示 C、初级电压以最大值,次级电压以有效值表示 D、初级电压以有效值,次级电流以平均值表示 E、初级与次级电压均以有效值表示我的答案:A 答案:D 9、DR摄影是否经过A/D转换 A、是 B、最后经过A/D转换 C、否 D、不确定 E、部分经过 答案:A 10、我国电视标准规定每秒传送图像的帧数是 A、10帧 B、5帧 C、15帧 D、20帧

2022-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放射医学技术(副高)考试练习题3套带答案卷4

2022-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放射医学技术(副高)考 试练习题3套带答案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I卷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0题) 1.为规范医学影像及相关信息的交换,美国放射学会和美国国家电器制造商协会联合推出了 A、DIM(医学数字影像)标准 B、AAPM(医学数字图像通信)标准 C、GSDF(灰阶标准显示函数)标准 D、DICOM(医学数字成像与传输)标准 E、FPDM(医学数字图像通信)标准 正确答案:D 2.关于灰阶与CT值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CT值部分被转换为黑色 B、高CT值部分被转换为白色 C、X射线衰减越大,转换成灰阶后颜色越深 D、图像中X射线未被衰减,它将显示为白色图像 E、改变窗宽,也可改变被显示物体的CT值 正确答案:B 3.女,68岁,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4小时就诊。查体:患者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意识不清楚。BP:150/90mmHg。最符合临床表现的疾病有哪些 A、脑血管性病变(出血或梗死) B、脑肿瘤 C、脑膜炎 D、脑脓肿 E、脑囊虫病伴感染 F、脑结核 正确答案:A 首先应做的检查是 A、CT B、MRI C、ECT D、MRA E、TCD F、DSA 正确答案:A 还应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A、血常规检查 B、尿常规检查 C、脑脊液检查 D、心电图检查 E、囊虫补体结合试验 F、红细胞沉降率 正确答案:A,B,C,D 患者所做检查图像如下,应诊断何种疾病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硬膜外血肿 C、硬膜下血肿 D、脑室积血 E、多发性硬化 F、脑挫裂伤 正确答案:A,D 诊断依据是哪些 A、剧烈头痛4小时,BP 150/90mmHg B、脑实质内小片状高密度影境界清楚 C、侧裂池、环池、侧脑室及脑沟内铸型高密度影 D、MRI对急性期脑内出血较CT诊断价值高 E、双侧侧脑室略增大 F、脑内多发低密度灶 正确答案:A,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