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非洲大蜗牛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东方科技学院班级:13级动植物检疫2班姓名:戴铃辉学号:201341918105
课程论文题目:非洲大蜗牛
课程名称:入侵生物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非洲大蜗牛
学生:戴铃辉
(东方科技学院13级动植物检疫2班,学号:201341918105)
摘要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的一种陆生螺,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大部分湿热地区. 非洲大蜗牛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现已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及港澳台地区均有分布,并在农业生产、病虫传播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通过文献查阅,研究分析了非洲大蜗牛在我国的发生历史、分布现状、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和防治方法以及今后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非洲大蜗牛入侵生物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
一、非洲大蜗牛的形态特征
1.非洲大蜗牛的生态界分类地位
2.非洲大蜗牛的生物学特性
1)鉴定特征
非洲大蜗牛是腹足纲动物,是一种中大型的陆栖蜗牛,通常体长7-8厘米,最大20厘米,体重可达32克。壳略呈纺锤形,高约8厘米,壳质稍厚,有光泽,呈卵圆形。非洲大蜗牛有6.5~8.0个螺层,整个螺壳呈圆锥状,螺旋纹与生长纹相交错,体螺层大,螺旋纹不明显。壳顶尖,螺层间缝合线较深;呈现黄或深黄底色的壳面有焦褐色雾状花纹,因此俗名又称褐云玛瑙螺、花螺、菜螺、东风螺、法国螺。
壳口呈卵圆形,其可将整个身体缩入壳内。壳顶尖,缝合线深。胚壳一般呈玉白色。其他各螺层有断读的棕色条纹。生长线粗而明显,壳内为淡紫色或蓝白色,体螺层上的螺纹不明显,中部各螺层的螺层与生长线交错。壳口呈卵圆形,口缘简单,完整。外唇薄而锋利,易碎。内唇贴缩于体螺层上,形成“S”形的蓝白色的胼胝部,轴缘外折,无脐孔。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黑色,遮面呈灰黄色,其粘液无色。螺体色泽变化很大,一般为黑褐色,但也有白色且能稳定
遗传的变异品种,螺体色泽不能作为鉴定的依据。
2)不同时期的特点
卵:卵为椭圆形,色泽乳白或淡青黄色,外壳石灰质,富含碳酸钙,长4.5-7mm,宽4-5mm,体积约35-85mm3 。
幼螺:刚孵化的螺为2.5个螺层,各螺层增长缓慢,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似成螺。其鉴定特征为有壳,外形呈长卵圆形。
成螺: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则可长到超过20厘米。
3)生活习性及生活史
非洲大蜗牛食性广而杂,幼螺多为腐食性,主要取食动植物残体、地衣、藻类和真菌,成螺一般取食各种瓜果蔬菜的叶片和各种草本植物以及真菌,饥饿时也可取食纸张和同类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坚硬的物体。其摄食量很大,每日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十分之一。
非洲大蜗牛具有昼伏夜出性、群居性等特点,一般晚上20:00以后开始爬出活动,晚上21:00---23:00点为活动高峰期,次日凌晨5:00 左右返回原栖居地或就近隐藏。
非洲大蜗牛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繁殖能力强,生长5个月即可交配产卵,交配时间一般在晚上21:00~ 23:00,卵产于腐殖质多而潮湿的的土层中或较潮湿的枯草堆、垃圾堆中。从交配到产卵需5~7 d,一次可产卵150-300粒,孵化仅需7~10 d;初孵幼螺一般在3~4 d后开始取食。在我国南方,非洲大蜗牛每年可产卵4次,平均寿命5~6年,一生产卵可达6000余粒。
4)生长环境
适于生长、繁殖的地区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潮湿温热地带,栖息于阴暗潮湿的杂草丛、农田、菜园、果园、房屋墙角等隐蔽处,以及腐殖质多而疏松的土壤表层、枯草堆中、乱石穴下、枯枝落叶层下。非洲大蜗牛生活的适宜气温为15-38℃。土壤湿度为45%-85%:最适宜的气温为20-32℃,土壤湿度为55%-75%。当气温低于14℃,土壤湿度低于40%或气温超过39℃.土壤湿度达90%以上时。非洲大蜗牛会产生蜡封进行休眠或滞育,即非洲大蜗牛会将整个身体缩回壳中,并通过分泌黏液形成保护膜而进入休眠或滞育状态。其耐饥能力惊人,在无水、无食物的条件下可存活8个月之久。
三、非洲大蜗牛的发展史
1.传播历史
原产于东非的马达加斯加。18世纪英国的传教士将它们带到印度,东南亚一带。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从南洋引进了一些植物物种,无意之中将隐藏在植物根部等处的非洲大蜗牛带进了厦大。由于厦门热带、亚热带的气候非常适合它们的生长,非洲大蜗牛成为一种野生的物种在厦门落户。非洲大蜗牛在厦门定居后,逐渐在闽南一带扩散,并散布到福州地区;大约在1935年进一步散布到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雷州半岛、海南岛、广西南部。于1932年传人香港和澳门地区,1933年传人台湾省;1979 年从越南传人云南省的河口、金平和西双版纳等地区。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人为方式传播,一是通过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随观赏植物、苗木、板材、集装箱、货物包装箱传播;二是非洲大蜗牛个体大,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而被人们作观赏品和食物直接引入。
3.目前国内的分布状况
非洲大蜗牛传人中国后,政府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1992年我国先后将大蜗牛列入《进境运输工具动植物检疫疫区(暂行)名单》和《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作为国家进境的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2012年,在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口岸累积截获非洲大蜗牛达1235批次。
根据已有报道记载(截至2014年7 月资料),在我国,非洲大蜗牛现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云南和广西的西部、南部,在港澳台地区也有分布。在我国最南端分布于海南省的崖县,最北端分布于广西的宾阳县和广东省的英德市一带,最东端分布于福建省的福州市和台湾省的基隆。根据对其越冬越夏界限、生物气候相似距和有效积温的综合分析,在28。±2。N以北,占我国面积85%的地区为非洲大蜗牛非适生区。
4.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现状
太平洋地区:萨摩亚群岛、圣诞岛、马里亚纳群岛、波尼西亚群岛、关岛、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努瓦阿图、新喀里多尼亚、玛丽安娜岛北部、
社会群岛、小笠原群岛、新赫布里群岛、沙捞越、帝文岛、爪哇、
加里曼丹、图瓦卢、马绍尔群岛;
亚洲:中国、印度、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西孟加拉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新加坡、斯里兰卡、缅甸、越南、
泰国、柬埔塞、老挝、土耳其;
北美洲:美国(夏威夷、佛罗利达、加利福尼亚。但已有报导佛罗利达和加利福尼亚已铲除了该螺);
中美洲:危地马拉、马提尼克岛;
南美洲:巴西;
非洲:科特迪瓦、摩洛哥、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留尼汪、塞舌尔、坦桑尼亚、科摩罗群岛、奔巴岛、加纳。
人类活动货物的流通、人为的携带,是非洲大蜗牛传播的主要途径;生产、生活垃圾的堆积,为非洲大蜗牛的栖息、繁衍提供了场所。
四、危害
1.取食性危害
非洲大蜗牛属于杂食性动物,幼螺多为腐食性,主要取食死亡动植物的腐殖质、地衣.藻类和真菌;成螺取食一般以绿色植物和真菌为主,喜食肉质的叶子、水果和幼嫩植物的皮,主要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园林植物、园艺花卉等500多种植物。由于非洲大蜗牛个体硕大(最重可达750 g),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寿命长,摄食量大,因而对农作物的危害非常严重。人们常称之为“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