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非洲大蜗牛剖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东方科技学院班级:13级动植物检疫2班姓名:戴铃辉学号:201341918105
课程论文题目:非洲大蜗牛
课程名称:入侵生物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非洲大蜗牛
学生:戴铃辉
(东方科技学院13级动植物检疫2班,学号:201341918105)
摘要非洲大蜗牛(Achatina fulica)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全球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的一种陆生螺,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大部分湿热地区. 非洲大蜗牛自20世纪初传入我国,现已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及港澳台地区均有分布,并在农业生产、病虫传播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通过文献查阅,研究分析了非洲大蜗牛在我国的发生历史、分布现状、生物学特性、危害现状和防治方法以及今后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非洲大蜗牛入侵生物生物学特性防治方法
一、非洲大蜗牛的形态特征
1.非洲大蜗牛的生态界分类地位
2.非洲大蜗牛的生物学特性
1)鉴定特征
非洲大蜗牛是腹足纲动物,是一种中大型的陆栖蜗牛,通常体长7-8厘米,最大20厘米,体重可达32克。
壳略呈纺锤形,高约8厘米,壳质稍厚,有光泽,呈卵圆形。
非洲大蜗牛有6.5~8.0个螺层,整个螺壳呈圆锥状,螺旋纹与生长纹相交错,体螺层大,螺旋纹不明显。
壳顶尖,螺层间缝合线较深;呈现黄或深黄底色的壳面有焦褐色雾状花纹,因此俗名又称褐云玛瑙螺、花螺、菜螺、东风螺、法国螺。
壳口呈卵圆形,其可将整个身体缩入壳内。
壳顶尖,缝合线深。
胚壳一般呈玉白色。
其他各螺层有断读的棕色条纹。
生长线粗而明显,壳内为淡紫色或蓝白色,体螺层上的螺纹不明显,中部各螺层的螺层与生长线交错。
壳口呈卵圆形,口缘简单,完整。
外唇薄而锋利,易碎。
内唇贴缩于体螺层上,形成“S”形的蓝白色的胼胝部,轴缘外折,无脐孔。
足部肌肉发达,背面呈暗棕黑色,遮面呈灰黄色,其粘液无色。
螺体色泽变化很大,一般为黑褐色,但也有白色且能稳定
遗传的变异品种,螺体色泽不能作为鉴定的依据。
2)不同时期的特点
卵:卵为椭圆形,色泽乳白或淡青黄色,外壳石灰质,富含碳酸钙,长4.5-7mm,宽4-5mm,体积约35-85mm3 。
幼螺:刚孵化的螺为2.5个螺层,各螺层增长缓慢,壳面为黄或深黄底色,似成螺。
其鉴定特征为有壳,外形呈长卵圆形。
成螺: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则可长到超过20厘米。
3)生活习性及生活史
非洲大蜗牛食性广而杂,幼螺多为腐食性,主要取食动植物残体、地衣、藻类和真菌,成螺一般取食各种瓜果蔬菜的叶片和各种草本植物以及真菌,饥饿时也可取食纸张和同类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坚硬的物体。
其摄食量很大,每日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十分之一。
非洲大蜗牛具有昼伏夜出性、群居性等特点,一般晚上20:00以后开始爬出活动,晚上21:00---23:00点为活动高峰期,次日凌晨5:00 左右返回原栖居地或就近隐藏。
非洲大蜗牛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繁殖能力强,生长5个月即可交配产卵,交配时间一般在晚上21:00~ 23:00,卵产于腐殖质多而潮湿的的土层中或较潮湿的枯草堆、垃圾堆中。
从交配到产卵需5~7 d,一次可产卵150-300粒,孵化仅需7~10 d;初孵幼螺一般在3~4 d后开始取食。
在我国南方,非洲大蜗牛每年可产卵4次,平均寿命5~6年,一生产卵可达6000余粒。
4)生长环境
适于生长、繁殖的地区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潮湿温热地带,栖息于阴暗潮湿的杂草丛、农田、菜园、果园、房屋墙角等隐蔽处,以及腐殖质多而疏松的土壤表层、枯草堆中、乱石穴下、枯枝落叶层下。
非洲大蜗牛生活的适宜气温为15-38℃。
土壤湿度为45%-85%:最适宜的气温为20-32℃,土壤湿度为55%-75%。
当气温低于14℃,土壤湿度低于40%或气温超过39℃.土壤湿度达90%以上时。
非洲大蜗牛会产生蜡封进行休眠或滞育,即非洲大蜗牛会将整个身体缩回壳中,并通过分泌黏液形成保护膜而进入休眠或滞育状态。
其耐饥能力惊人,在无水、无食物的条件下可存活8个月之久。
三、非洲大蜗牛的发展史
1.传播历史
原产于东非的马达加斯加。
18世纪英国的传教士将它们带到印度,东南亚一带。
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时,从南洋引进了一些植物物种,无意之中将隐藏在植物根部等处的非洲大蜗牛带进了厦大。
由于厦门热带、亚热带的气候非常适合它们的生长,非洲大蜗牛成为一种野生的物种在厦门落户。
非洲大蜗牛在厦门定居后,逐渐在闽南一带扩散,并散布到福州地区;大约在1935年进一步散布到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及雷州半岛、海南岛、广西南部。
于1932年传人香港和澳门地区,1933年传人台湾省;1979 年从越南传人云南省的河口、金平和西双版纳等地区。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人为方式传播,一是通过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随观赏植物、苗木、板材、集装箱、货物包装箱传播;二是非洲大蜗牛个体大,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而被人们作观赏品和食物直接引入。
3.目前国内的分布状况
非洲大蜗牛传人中国后,政府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1992年我国先后将大蜗牛列入《进境运输工具动植物检疫疫区(暂行)名单》和《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作为国家进境的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2012年,在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口岸累积截获非洲大蜗牛达1235批次。
根据已有报道记载(截至2014年7 月资料),在我国,非洲大蜗牛现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云南和广西的西部、南部,在港澳台地区也有分布。
在我国最南端分布于海南省的崖县,最北端分布于广西的宾阳县和广东省的英德市一带,最东端分布于福建省的福州市和台湾省的基隆。
根据对其越冬越夏界限、生物气候相似距和有效积温的综合分析,在28。
±2。
N以北,占我国面积85%的地区为非洲大蜗牛非适生区。
4.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现状
太平洋地区:萨摩亚群岛、圣诞岛、马里亚纳群岛、波尼西亚群岛、关岛、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努瓦阿图、新喀里多尼亚、玛丽安娜岛北部、
社会群岛、小笠原群岛、新赫布里群岛、沙捞越、帝文岛、爪哇、
加里曼丹、图瓦卢、马绍尔群岛;
亚洲:中国、印度、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西孟加拉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马尔代夫、新加坡、斯里兰卡、缅甸、越南、
泰国、柬埔塞、老挝、土耳其;
北美洲:美国(夏威夷、佛罗利达、加利福尼亚。
但已有报导佛罗利达和加利福尼亚已铲除了该螺);
中美洲:危地马拉、马提尼克岛;
南美洲:巴西;
非洲:科特迪瓦、摩洛哥、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留尼汪、塞舌尔、坦桑尼亚、科摩罗群岛、奔巴岛、加纳。
人类活动货物的流通、人为的携带,是非洲大蜗牛传播的主要途径;生产、生活垃圾的堆积,为非洲大蜗牛的栖息、繁衍提供了场所。
四、危害
1.取食性危害
非洲大蜗牛属于杂食性动物,幼螺多为腐食性,主要取食死亡动植物的腐殖质、地衣.藻类和真菌;成螺取食一般以绿色植物和真菌为主,喜食肉质的叶子、水果和幼嫩植物的皮,主要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园林植物、园艺花卉等500多种植物。
由于非洲大蜗牛个体硕大(最重可达750 g),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寿命长,摄食量大,因而对农作物的危害非常严重。
人们常称之为“田园
杀手”。
其取食的范围很广,主要危害农作物、经济苗木、园林植物等500多种,严重影响农业、林业等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非洲大蜗牛在福建厦门、泉州、漳州等地主要危害园艺作物,造成的损失一般可达15~30%,严重者甚至绝收。
非洲大蜗牛还会影响以农作物、经济苗木、园林植物为基础的相关领域,如牧草业的发展受到非洲大蜗牛限制后,影响了家畜的繁殖和生产。
非洲大蜗牛的入侵也会使发生地食物网结构和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如在云南边境一带的马关、麻栗坡等县的部分地区,当地长期以来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由于非洲大蜗牛危害猖獗而无法种植,只能改种红薯、芋头等根块茎类蔬菜,改变了农业生物和种植制度,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2.传播疾病
非洲大蜗牛还是许多重要的人畜寄生虫、植物病菌的传播媒介,其中包括两种危害极大的寄生虫: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脑炎的广州管圆线虫和能导致胃肠管圆线虫病的脊形管圆线虫。
此外,它还会传播肝吸虫病、结核病等。
在它的粪便中还可以检测到血吸虫、鞭虫、膜壳绦虫、粪类圆线虫等寄生虫。
由于非洲大蜗牛栖息环境同是各种鼠类频繁出没之地,因此在觅食时易摄食感染广州管圆线虫鼠类的粪便,通常随着螺龄的增长,其感染率和感染度也随之加重,其活动特性也使得其感染率常高于福寿螺和蛞蝓等。
2000和2004年对广州市非洲大蜗牛感染广州管圆线虫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非洲大蜗牛感染率分别为44.2%和27.3%;对海南省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和终末宿主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非洲大蜗牛的感染率为13.46%~ 30.00%,市场上出售的非洲大蜗牛感染率为28.43%。
已有报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区域占非洲大蜗牛发生区域的一半左右,故对其传病严重性不可忽视。
非洲大蜗牛爬行过的蔬菜和水果均可能残留病原体,其排泄物中容易存在活力旺盛的广州管圆线虫幼虫,为病原物侵入人体创造了较多的传播途径。
这些幼虫或病原容易散布于水体中,或侵入人体皮肤的嫩薄处和破损处,或被误食而引起感染。
3.污染环境
非洲大蜗牛直接对农林作物造成产量损失的同时,其爬行过后留下的白色粘液痕迹也降低了作物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其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尸体腐烂散发的臭味均成为环境的污染源。
死亡的非洲大蜗牛还会招引苍蝇,而苍蝇又能传播伤寒杆菌等病菌。
五、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垃圾堆、乱石堆等适宜非洲大蜗牛藏匿与繁衍的环境,减少其可越冬场所,降低来年蜗牛基数。
越冬前整治可降低其来年发生量。
隔离种植易被危害的作物、蔬菜,使其远离蜗牛藏身的地方。
改进田间栽培管理,根据非洲大蜗牛喜湿怕水的特性,可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改变其栖息的生态环境,直接淹死或控制其繁殖。
2.物理防治
利用非洲大蜗牛个体大、爬行缓慢的特点,可在夜间、清晨或雷雨后蜗牛觅食时,尤其在其交配季节进行人工捕捉。
在云南省麻栗坡县非洲大蜗牛危害严重的3个村落曾组织村民进行人工捕杀,在3年时间内捕捉蜗牛数量达43.8万头,有效地控制了其增长势头。
在非洲大蜗牛可能隐藏的地方,投放其喜好食物如青菜等进行诱集,到晚上再进行定点查捕,捕捉到的蜗牛集中经石灰处理后挖坑填埋,或破碎外壳后作为鸡、鸭、鹅等的饲料。
也可用3V交流电或直流电或IOV脉冲电制成双层偶极电网形成机械隔离围墙。
3.生物防治
据现有文献报道,非洲大蜗牛的寄生性天敌有10多种,捕食性天敌20多种。
目前能有效控制非洲大蜗牛危害的天敌主要有扁平虫(Platydemus manokwar) 和玫瑰蜗牛(Euglandina losea)。
在菲律宾、马尔代夫、夏威夷等地均有利用扁平虫成功控制非洲大蜗牛的报道,但引进扁平虫本身也存在潜在的入侵风险。
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利用玫瑰蜗牛可成功控制非洲大蜗牛,但玫瑰蜗牛本身也是世界100种恶性外来物种之一。
另外,甲虫、蛇、蟾蜍、龟及一些鸟类(包括鸡、鸭和鹅)和哺乳动物等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取食非洲大蜗牛,但这些动物都不是以非洲大蜗牛为主食,控制效果尚不理想,故有待于进一步研发。
4.化学防治
适度化学防治,结合初冬时节清除杂草、垃圾堆的同时,在田地周边及其它可能或适宜大蜗牛隐藏的地方,或在晚上非洲大蜗牛爬出觅食时用生石灰粉撒施进行毒杀,撒施石灰粉,可有效杀死非洲大蜗牛卵、幼螺及成螺,防效很好。
综合应用其他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有作物的地方,傍晚用5%四聚乙醛颗粒剂按6kg/hm2 撒施进行诱杀,效果达80%以上。
一般应选择在天晴时进行施药,且傍晚时施用效果较好。
5. 检疫防治
非洲大蜗牛常将卵产于腐殖质多而潮湿的1~2 cm的表土层,且初孵的幼螺个体很小,使得其卵和幼体容易随观赏植物、花卉盆栽土壤、苗木等传播,或躲藏于集装箱底部,不易被发现,给检疫和防治工作带来困难。
因此需要加强检疫,严控传播。
1)大力宣传,严禁因人工饲养或观赏需要人为贩运、携带传播非洲大蜗牛;
2)加强口岸入境检验检疫工作,对来自疫区的货物、种子、苗木及植物产品和运输工具认真检查,进行消毒处理。
如发现有非洲大蜗牛,可用溴甲烷进行熏蒸,在21℃气温以下应熏蒸24小时;
3)认真搞好疫区农产品外调检疫工作,对外运植物及其产品和运输工具进行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调运。
通过严格的海关检疫,也是截断非洲大蜗牛再次传入的重要途径。
六、研究展望
我国对非洲大蜗牛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其传播的广州管圆线虫相关病害的调查研究方面,同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面也有部分研究报道,但目前对非
洲大蜗牛的生态适应性和耐受性、入侵机制、种群增长规律、生态环境影响及综合防治等仍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由于非洲大蜗牛已对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威胁或破坏,因此开展对非洲大蜗牛的入侵机制、生态风险及生态防控研究已是当务之急。
首先,非洲大蜗牛作为一种入侵生物,势必具有许多成功入侵的机制,但目前该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
例如,非洲大蜗牛对光、温、水、旱、食物等的生态适应机制,以及对重金属、农药、化肥、酸碱等因子的耐受性和抗性机制;非洲大蜗牛是否存在适应性进化能力,其对各种逆境因子的耐性范围是否会随着入侵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扩大;在特定环境下,是否会发生种群进化和分异,其潜在入侵区域是否会随着其耐受性的增强进一步扩张等,对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利于了解非洲大蜗牛的扩散潜力和潜在入侵地的及早预防。
其次,缺乏对非洲大蜗牛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估与经济影响评价,包括非洲大蜗牛对农业(蔬菜、水果、花卉、树苗等)、林业等的生产与经济效益影响、对农田生态系统和湿生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对人畜健康和食物链安全的影响以及全方位生态风险的评价。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正确评估非洲大蜗牛导致的灾害风险以及暴发危害后的应急预案制定。
第三,急需开展有效防控非洲大蜗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方法研究。
由于非洲大蜗牛属旱生软体动物,昼伏夜出,给防治带来了一定困难。
虽然目前防治方法很多,但真正有效的方法并不多,现阶段最主要的方法仍局限于化学防治,其他措施仅作为局部防治或辅助性措施。
而化学药剂的使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会杀灭其他螺类和动物等非靶标生物,破坏生物多样性。
另一方面,化学防治施药量大,成本高,长期使用还会提高蜗牛的抗药性。
因此,探索针对非洲大蜗牛的生态、生物、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方法,将成为现阶段的研究重点领域之一。
第四,有关非洲大蜗牛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亦不可忽视。
研发有害生物的资源利用型技术,将成为控制非洲大蜗牛扩散繁衍的新型手段之一。
非洲大蜗牛蛋白质含量丰富,富含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多种无机元素,是家禽的好饲料,且能提高产蛋量,甚至可能成为儿童、老年人、缺铁性贫血患者等的营养品。
从大蜗牛的头足部和内脏团中提取的抗菌活性物质表现为广谱抗菌,有利于新的抗菌药物的提取和开发据报道,1ml非洲大蜗牛的消化液可提取100--130 mg干重的蜗牛酶 (含20~30种酶的混合酶),而蜗牛酶能溶解细胞壁,已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
因此,开展对非洲大蜗牛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研究,力求“变废为宝”,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参考文献:
[1]陈德牛,高家祥.1980.褐云玛瑙螺及其利用[J].动物学杂志,15(1):40—42.
[2]陈德牛,张国庆,张光,陈元晓,张闻.1996.非洲大蜗牛在云南境内传播危害[J].植
物检疫,10(1):12-一13.
[3]陈德牛,张卫红.2004.外来物种褐云玛瑙螺(非洲大蜗牛)[J].生物学通报,39(6):
15—16.
[4]陈元晓,张适光,张闻,张彦,李京昆.1997.褐云玛瑙螺的营养成分分析[J].昆明医
学院学报,18(2):23—26.
[5]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科学院.2003.中国第一批外来人侵物种名单[J].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公报,(23):40—46.
[6]李萍,李燕.2008.云南省非洲大蜗牛发生及防治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S1):203—205.
[7]林静.2008.非洲大蜗牛体内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8]孟锦绣,詹希美,程梅,梁瑜,李素丽,甘明,徐贵峰,李卓雅,余细勇,蒋文玲,李
运雄,何蔼.2007.广州市褐云玛瑙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调查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3(2):191一l94
[9]田宗立,黄新动,李文跃.2014.非洲大蜗牛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初探[J].农民致富
之友,(2):58.
[10]童重锦,王善青,柳坚,李雨春,吴松,何昌华,李凯杰,卓开仁,胡锡敏.2011.海
南省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和终末宿主感染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38(19):4009—4011.
[11]冉俊祥.非洲大蜗牛的传播危害和防治.植物保护, 1990 年 2 期.
[12]黄世水等.非洲大蜗牛的传播方式与防治对策初探.植物检疫,1998 年第 4 期.
[13]李喜阳.非洲大蜗牛及检疫处理.
[14]王代昌.非洲大蜗牛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中国农技推广,2005 年第 10 期.
[15]李萍,黄新动等.非洲大蜗牛在云南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植物检疫,2008 年第 3 期.
[16]许志刚.植物检疫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17]杞桑.褐云玛瑙螺的生态研究[J]生态学杂志.1985,(5):15~18.
[18]苏星,岑炳沾.褐云玛瑙螺.花木病虫害防治[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
[19]周卫川,蔡金发,陈德牛等.褐云玛瑙螺在我国的适生性研究[J]动物学报.1 998,44
《2):l 38~143.
[20]赵汝淮,聂锦勇.黄明等.褐云玛瑙螺的生态观察及其对碱度的回避性生理反应[J]动
物学杂志,1980,(1):16一18.
[21]周卫川.非洲大蜗牛及其检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12.
[22]赵晓武,朱白平。
陈昌等.4种药剂防治大豆田蜗牛试验[J]植物保护,l998,(5):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