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离骚》优秀ppt课件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代表楚辞的最高成就,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
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 “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 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 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 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离 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 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 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屈原 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 是屈原面临 个人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 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 魂的自传。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 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 到汉赋的形成。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 景仰和热爱的诗人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后因屈原 投江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所以这个节日的 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也称“诗 人节”。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还在屈原沱上赛 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灵的古俗世代相传并 延至今日。
1.了解“楚辞”及有关屈原和楚辞 的文学来自百度文库识。 2.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 爱国情感。 3.疏通生字、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学习重点与难点:
1.比喻、对偶。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离骚》全诗372句,2464字,。《离
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 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 “离骚”为“遭忧作辞”;故班固、应劭以及 后来的一些注家,也有释“离骚”为“忧愁” 或“遭遇忧愁”的。王逸则说:“离,别也; 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 说均可通。近人游国恩、郭沫若等或以为“离 骚”是联绵词,意同“牢骚” . 无论怎么解 释,屈原之《离骚》,既“恐皇舆之败绩”, “哀民生之多艰”,又“恐修名之不立”, “哀朕时之不当”。这忧国忧民,且感慨于自 己生不逢时的双重乃至多重忧愁,实在是《离 骚》创作的触媒。同时,<离骚>也是屈原的思 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
吾路
将漫
上漫
下其
而修
——
求远
屈 原
索
兮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沉思高举洁白清忠, 汨罗江上万古悲风.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字原,
自名正则,字灵钧, 是楚国的同姓贵族。祖先 封于屈,遂以屈为氏。屈原年轻时受到楚怀王 的高度信任,官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 记》本传),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据 推算,他当时仅二十多岁,可谓少年得志。后 有上官大夫在怀王面前进谗,说屈原把他为怀 王制定的政令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于
齐、韩、魏的围攻,陷入困境。大约在怀王二十五年左右,屈原一 度被流放到汉北一带,这是他第一次被放逐。
怀王三十年,秦人诱骗怀王会于武关。屈原曾极力劝阻,而怀 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结果怀王被扣不得返回,三年 后死于秦。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 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 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 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 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 王十三年前后。
是,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 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这以后,楚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一系列问题。先是秦使张仪入楚, 以财物贿赂佞臣靳尚和怀王宠妃郑袖等人,用欺骗手法破坏了楚齐 联盟。怀王发现上当后,大举发兵攻秦。可是,丹阳、蓝田战役相 继失败,并丧失汉中之地。此时屈原曾受命使齐修复旧盟,但似乎 没有结果。此后由于怀王外交上举措失当,楚国接连遭到秦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 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 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的一度兴旺的国家已 经无望,也曾认真地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不能离开故土, 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
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 《天问》、《九歌》、《九章》 等不朽诗篇。其中,《离骚》是 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 长的抒情诗,充分表现出“举贤 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 骚》)的“美政”理想。与此相关, 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 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 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 “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 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忧 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 “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 “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 “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 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 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
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 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 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 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学习目标:
屈原是中国文学
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 国诗人。 1953年, 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 文化名人之一(波兰 哥白尼、英国莎士比 亚、意大利但丁)受 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 纪念。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
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 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 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
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 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 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 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 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 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 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 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 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 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