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豫剧教学

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戏曲精粹之一的豫剧在一代又一代豫剧表演艺术家的传承和发扬中历久

弥新。作为一名教师,笔者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如何将戏曲精髓、豫剧精髓,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粹传授给学生是需要经常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经验,总结出来,以期对今后教学有一定借鉴。自20世纪50年代戏曲人才培养进入专业化之后,我国的戏曲表演艺术人才培训体系逐渐形成了一个学科规范、教材科学、教程制度化的体系。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根据大纲合理设计教学课程,同时又要传承传统,对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的演唱技巧、思想精神进行传承。本文从豫剧起源的影响、桑派的演唱艺术、吐字发声的学习技巧等方面进行一些阐述。

一、豫剧起源的影响及豫剧流派分析

有相当一部分说法认为,豫剧由河南梆子戏发源,并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至今。河南梆子戏,是人民大众的艺术,为大众所创作,为大众所欣赏。据史料记载,梆子戏系由工农大众所发起,源于一种强悍而又大气磅礴的劳动,因此节奏感极强,感情极浓烈。豫剧正因此,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深层文化心理上与广大民众有血肉联系,也因此具有了激昂豪放的阳刚美、强大的情感力度等特点。豫剧中有不少“打朝戏”,这些戏塑造的是忠勇之士、清官贤吏、英雄好汉,即使以女角为主的戏,也多洋溢着阳刚之气,如《花木兰》《拷红》《樊梨花》等剧目,无一不塑造了女性的阴中

之阳、柔中之刚之形象。

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将豫剧的这些特点融入剧目的分析讲解中,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感情。节奏是豫剧表演中的突出特点。豫剧以唱见长,根据流传地域、语音不同分为不同的艺术流派。如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调”,其又称西府调,委婉动听,吐字清晰,唱腔悲凉、愤慨,适合演悲情戏,如著名剧目《花木兰》《秦香莲》等,演唱经久不衰,代表人物常香玉、崔兰田更是成为豫剧常派和崔派的领军人物,常派唱腔以浑厚、奔放和细腻、典雅兼收并蓄见长,崔派以哀怨、淳朴、甜美、深厚而脍炙人口;又如以开封为中心的“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调”,形成于豫南沙河一带的“沙河调”,其中“祥符调”“沙河调”,因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音等方面和“豫东调”比较近似,被统称为“豫东调”。豫东调在传统演唱中多用二本腔,声腔慷慨、激昂,女声花腔较多,有明快、俏丽之感,男声则挺拔、昂奋,代表剧目如《穆桂英挂帅》《白莲花》等,同时,又因艺术家表演、唱腔风格、弟子传承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如陈素真陈派在豫东流派中又发展了祥符调流派,唱腔以华丽、清新、明快、跳荡著称,马金凤马派高亢、清新,阎立品阎派则是含蓄秀丽,桑振君桑派则以字乖音巧、闪滑抢离独树一帜。

新中国成立后,专家经过对豫剧传统唱腔的综合吸收和大幅度改革,融入歌剧元素,运用科学唱腔,形成了“现代戏流派”,如著名剧目《朝阳沟》,成为经典,深受百姓喜爱。授课时,笔者注意

将老一辈艺术家的表演特点重点向学生介绍,使其对各种表演特点都有一定了解。

二、桑派的演唱艺术

笔者师承桑派代表人物桑振君,在教学中,注意对桑派的表演演唱特点进行传承。桑振君老师自幼学习河南坠子,后改学豫剧,她不仅继承了豫剧不同地域派别的演唱传统,又擅长从各种表演流派以及多种姊妹艺术中吸取精华,发展变化。她在豫剧声腔中,将河南坠子韵律和嘴皮功夫巧妙地融入,使豫剧旋律显得丰富多彩,优美耐听。正是由于此,她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演唱风格,如演唱代表剧目《投衙》胡雪莲唱中,唱词“自从公子闯下了祸,府里差人五百多,把龟山围得可是如铁锁,纵然插翅难逃脱”,上下句大多起于板而落于板,句句连垛,全句唱腔或三个词节连起来一气呵成,或分作两个腔节;再如《白莲花》白莲唱“绿柳成荫绕池边……”中慢板与其他板式的相互转换,桑振君老师在转板时在这两种不同节拍形式的交接处,通常使用放慢一倍的速度……还有许多其他优美唱腔,她创造性地运用闪滑抢离技巧,使声腔甜润娟丽,旋律变化有致,听来尤为美妙。

桑振君老师从登上舞台起,就不甘于墨守成规,亦步亦趋,她总是要根据自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戏剧情境的认定,琢磨出更准确、更生动、更有力、更优美的唱腔来。在几十年的豫剧表演艺术中,她更对豫剧四个地域调式进行研究,对其他剧中优美旋律进行借鉴,她把自己所演的剧目逐一进行分析,不断地进行创新,而在

借用其他剧种旋律时,不论其旋律多么优美,她都会把它掰开揉碎,再融入豫剧唱腔中来,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她融会贯通,最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桑派”演唱艺术。她创造了偷闪滑抢和离调的演唱技巧和公式,被公认为戏曲的一绝,人们总结这种唱法委婉细腻,字乖韵巧,声情并茂,白句不竭,桑派尤以此出名。

在教学中,笔者也着重向学生传递创新的思想和技巧,唱腔是豫剧艺术在抒发情感、刻画人物、展现冲突等表演时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学习时,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唱腔素材,再将唱腔吸收和消化,不断丰富创新自己的表演。

三、吐字发声的学习技巧

在豫剧的演唱中,仅以嗓音而论,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唱戏就讲究吐字发声。桑振君老师常说“吐字不清,犹如钝刀杀人”。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引入桑老师的演唱艺术的特点。她的唱腔富于变化,以“口齿伶俐,韵乖字巧”出名。在给学生的讲授中,笔者注意教其吐字发音,从吐字开始,如怎样掌握声母的预备口型、韵母的微变口型以及组气运气等,并结合唱腔讲发音位置、发音的着力点,还有不同情绪、不同感情用气时气流的轻重和大小,以拓宽学生的嗓子音域,打开其喉、口、鼻、腔等各个部位的共鸣。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学生对唱腔从实践到理论,有了理性的认识,提高了把握唱腔和科学运气的能力。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同时注意教给学生练唱时规范的姿势。一个演员的站立姿势与发声用气有很大的关系,对声音发出来

美不美也有一定的影响。唱戏时,演员腰要用劲,丹田要存气。这些基本功的养成,对于学生今后的表演有莫大的帮助。

结语

总之,豫剧剧目很多,大致分为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大类,其最大的特色即历史剧众多,如三国演义、说岳等。豫剧起源于民间,反映老百姓的生活。为使学生爱上豫剧,笔者经常从豫剧的渊源讲起,通过历史事件的追溯,使他们对戏曲、豫剧剧目的历史有所了解,并更能体会出演唱中所需体会的情感,在表演中要尽量体会,并融入这样历史厚重的情感。

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表演为基本形式的独特艺术门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学生的专业和素质不同,教学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以更好地传承戏曲和文化。教学中,笔者也经常采用舞台式教学方法,即课堂是一个小舞台,学生表演各个角色,共同演出,寓教于实际,学生从中收获更多,对角色、唱腔等理解更深,其舞台素养更能得到培养。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