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复试中医内科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内科学

一、名词解释

1.痃癖:又称积聚。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于腹,引

起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

2.颤震:因脑髓失充,筋脉、肢体失控而发生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3.眩晕:眩为眼花,晕为头晕,因淸窍失养,常表现为头晕眼花,如坐车船等

症状。

4.偏枯:亦称半身不遂,病见一侧上下肢不能随意活动,多由中风病所致,起

病急骤,一侧肢体偏瘫废用,可伴有言语謇涩,口舌喎斜。

5.痹病:因风寒湿或风湿热,痰瘀痹阻或肝肾亏虚等引起的肌肉、筋骨关节、

疼痛,酸麻、烧灼、屈伸不利或肿大变形为表现的症状。

6.六郁:气、血、痰、火、湿、食郁滞。

7.战汗:在急性热病中,全身战栗而汗出称为战汗。常为向愈转折点。

8.尫痹:关节肿大、僵硬、变形、刺痛、肢节屈伸不利、筋脉拘紧、肌肉萎缩,

肘膝不得伸,甚或尻kao以代踵,脊以代头的病证。

9.内伤发热:由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发热。

10.奔豚:气以少腹上冲心胸、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11.卑惵:是指痞塞不欲食,心中常有所歉,爱处暗室,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

似失志状。

12.疟母:疟病日久,气机郁滞,血脉瘀阻,津凝成痰,最终致使气滞血瘀痰凝

结于胁肋之下,则形成疟母。

13.梅核气:是由于气郁痰凝,阻滞胸咽而致胸胁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

不下,咯之不出的病证。

14.紫斑:血液溢于肌肤之间,皮肤出现青紫瘀斑、瘀点的病证称为紫斑。

15.濡泄:又称泄泻,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泄出如水样为主证的疾病,

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

16.时行感冒:指感冒病情较重,并且在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内流行,不分男女

老少,得病后症状多类似的感冒。

17.体虚感冒:指体质虚弱、年老或病后未复,抵抗力较弱,卫外不固,容易感

受风邪而发生的感冒。

18.鼓胀:因肝脾肾三脏功能受损,气郁、湿阻、水湿、血瘀、阴阳两虚而致水

气内停,常以腹部肿大如鼓,皮肤苍黄,腹壁青筋暴露,胁下痞块为临床表现。

19.痿病:因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于濡养而致的肢体筋脉弛缓无力,日久不用,

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20.厥证:由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所引起,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

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昏厥时间短,清醒后无后遗症,重者可一厥不醒而亡。

21.关格:上为呕吐,下为小便不通,多于淋证、癃闭而来。

22.单腹胀:单以腹部胀大如鼓而四肢无恙者为单腹胀。

23.急黄:因疫毒炽盛,起病较急,黄色迅速加深,其色如金,伴高热、皮肤瘙

痒、烦渴,甚则神昏谵语。

24.呃逆:胃气上逆动膈,上冲咽喉,呃呃连声,不能自主的症状。

25.痰厥:痰厥指由于痰邪内蕴,复因恼怒气逆或外感六淫之邪,引动痰邪,痰

随气升,上闭心窍,临床上出现突然昏厥,喉中痰鸣,喘促气急的病证。26.真心痛:是胸壁进一步进展的严重病症,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

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27.暑厥:在炎热夏季,烈日曝晒或闷热之室工作日久,突然身热汗出,口渴面

赤,继之昏厥,不省人事的一种病证。

28.阳痫:先有身热瘛瘲惊惕叫喊后而发病,伴面色潮红或紫红,舌质红,苔黄

腻,脉弦数或浮洪的病证。

29.阴痫:指先身冷无惊掣啼叫而后发病,伴面色晦暗或萎黄,舌质淡,苔白腻,

脉沉迟的病证。

30.夙根:是指旧有的病根,哮病总以伏痰作祟而反复发作,故一般称伏痰为本

病的夙根。

31.多寐: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的病症。

32.健忘:是由于脑力衰弱所致,表现为记忆减退,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

33.吐酸:泛吐酸水或口中发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若随即咽下称为吞酸,若

随即吐出称为吐酸。

34.嘈杂:指胃中虚空,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

的病证。

35.黄胖病:是由于肠中钩虫匿伏,蚕食血气,使气血亏虚,血败而不华色,表

现为面部肿胀色黄,肌肤色黄带白,而目睛如故者为黄胖病。

36.口癖: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涡斜,但常伴有而后疼痛,口角流涎,

言语不清,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脉络,气血痹阻所致。

37.尿浊:是以小便浑浊,白如泔浆,排尿并无疼痛为主证。多由饮食肥甘,脾

失健运,酿湿生热,或病后湿热余邪未清,蕴结下焦,清浊不分而成。38.提壶揭盖:是指根据“上窍开则下窍自通”的理论,应用开提肺气,或升举

中气的治则,从而通下焦之气,达到通利小便的方法。

39.走哺:是以呕吐伴有大小便不通利为主证的一类疾病。

40.虚火喉痹:是由于嗜烟好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导致以咽部有异物感、咽干、

灼热、喉痒,常因过度辛劳或感受外邪而加剧。

41.大衄:如口、鼻、眼、皮肤出血和咳、呕、便、尿血一并出现的病证,称为

大衄。

42.痿躄:以下肢痿弱为主的痿病称为痿躄。

43.破伤风:外伤后创口不洁,感受风毒而成,临证出现以恶寒发热,苦笑面容,

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证的疾病。

44.腰软:以腰部软弱为主证的病证,多伴有发育迟缓,头项软弱,手足瘫痿,

甚则鸡胸龟背等证。

二、简答

1.黄疸的主要致病因素

主要有外感与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多由疫毒或饮食不节,内伤则为脾胃虚弱或宿疾引发;外因重在湿、毒,而内因偏于虚、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