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公共财政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们通过市场进行私人物品的买卖。
➢ 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应主要通过政府等公共部门来实 现。
➢ 政府还承担着诸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职能。 ➢ 政府办事需要钱,有支出就要有收入。
➢ 财政收支通过国家预算来安排。当收不抵支的时候, 就会出现财政赤字。
▪ 公共财政不只是政府的理财活动,政府的收支活 动反过来会对市场运行带来影响。
➢ 日本于1868年明治维新后从西欧引入public finance。
➢ 财政在英法德语中分别为public finance、 finances、Finanzen。
▪ 财政的内涵:国家分配论
➢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简称财政 的主体是国家(政府)。
➢ 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
➢ 财政的目的是满足国家职能的需要。国家活动 满足的既有公共需要,也有统治阶级的需要。 财政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
• 5. 分级财政体制改革专题
• 6.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 专题
内容安排
• 公共财政概论 • 财政宏观调控专题 • 宏观税负与税制改革专题 • 分级财政体制改革专题 •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管理专题 •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专题
专题一 公共财政概论
1. 公共财政的内涵 2.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3.我们离公共财政有多远?
▪ 公共财政的职能
➢ 资源配置 ➢ 收入分配 ➢ 稳定经济 ➢ 监督管理
作为一种财政模式的公共财政
▪ 财政的主体是国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因此,国家财政是财政一般,是各种社会形态、 各种国家、各类经济体制下财政的共性。
▪ 所谓财政类型就是在特定的经济体制基础上形 成的具有自身特殊性质的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专题
山东大学 黄春蕾
引言
▪ “财政学者,讨论政府为执行职务所需资 财之取得、使用及管理之科学也。”
▪ 通俗地说,财政学就是研究政府如何理财。 ▪ 财政收入的取得 ▪ 财政资金的使用 ▪ 财政收支的管理
引言
▪ 财政现象不单是经济现象,而是经济、政治、社会的交 叉现象。
▪ 在政治以及经济体制陷入危机的历史性重大转换期,必 定会发生财政危机。(熊彼特)
▪ 公共财政是协调市场与政府关系的一种手段。
▪ 在公共财政外部(即财政职能定位),它是协调 特定的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手段,是服务于政府职 能的工具。
▪ 在公共财政内部,以实现公共财政职能为目标, 财政体制和财政管理构成其两大支柱。
▪ 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公共财政职能与 政府职能相匹配
外部
决定 反作用
▪ 财政困难日益严重 ▪ (1)全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60
年的39.3%下降到1995年的10.7%。
▪ 2006年全部51个国家平均为40.6%,21 个工业化国家平均为45.3%,30个发展中 国家平均35.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
▪ 1993年5月下旬胡鞍钢与王绍光撰写了一份国情报告, 即《加强中央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主导作用——关于 中国国家能力的研究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汲取财政 能力的建议。
➢ 应追求收支平衡的健全财政,不赞成发行公债。它税收 是抵抗力小而无节制的,而且利息通过税收分配给公债 持有者,有悖于低耗政府原则和中立原则。
➢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76)创立 了财政学,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
▪ 现代市场经济
➢ 自由资本主义背后隐藏着的危机在20世纪初暴露无遗,第二次工 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29-1933)、失业、贫困、 两极分化等。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诱因之一是国王的税收政策(消费税,酒) ➢ 美国独立运动发端于波士顿倾茶事件,其导火索是茶税 ➢ 改革开放伊始,财政体制改革是先导;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目标确立,从根本上催生了1994年分税制改革 ➢ ……
▪ 旧的理财方式不能适应实际需要。 ▪ 财政学是解读社会危机的关键。(神野直彦)
➢ 与其说是公共国计,倒不如说是服务于少数统治者个人需要的 “私人家计”。
➢ 不受议会掣肘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脱离社会公众的约束。 ➢ 16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德国和奥地利,国家经营学或宫廷理
财学。
➢ 2、计划财政
➢ 特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活动的一种特殊历史类型。 ➢ 千方百计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占
• 定性分析:对比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 定量评估:财政“公共性”的定量评估
案例:《民营实体书店的发展之忧》,思考公共财政职能范围?
1. 公共财政的内涵
▪ “财政”概念
➢ 中国古代,“度支”、“国用”、“岁计”、 “国计”。
➢ “财政”一词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入中国。光 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设立财政处,为中 国官方采用财政一词的开始。
➢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提出有效需求理论, 因为消费和投资构成的有效需求大幅度低于实现完全雇佣的水准, 因此发生严重萧条。政府有必要通过公债资金积极推动公用投资。 打破了收支平衡论,财政政策的目标是国民经济平衡。
➢ 《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国家干预理论的兴起。自20世纪50年代开 始财政学又称为公共经济学(Musgrave,R.A.1959年发表《财 政学理论:公共经济研究》 )。
合理的分级财政体制 规范高效的财政管理
内部
• 2.公共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与特定 的市场与政府关系相连的。
• 公共财政的作用范围和作用方式随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而发展。
• 有人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了 两类公共财政,即经典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 公共财政和现代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现代公 共财政——公共(部门)经济。
▪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 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 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 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 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 两个积极性。”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
课程简介
▪ 授课形式:专题 ➢ 当前公共财政改革热点问题
▪ 他们认为财政汲取能力是最重要的国家能力,明确主 张以汲取能力和调控能力作为衡量国家能力的指标。
▪ 国家汲取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经济改革
➢ 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以调整分配关系为突破口的,对 企业和地方放权让利,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职 工工资水平等,由此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分配格局的重 大变化。
➢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 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滑,就是财政为改革付出的 成本和代价。
▪ 在书中,他们将国家能力定义为国家将自己的意志、 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国家能力可以概括为四种能 力:第一,汲取能力,即国家动员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国 家汲取财政的能力集中体现了国家汲取能力;第二,调控 能力,即国家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第三,合法化能 力,即国家运用政治符号在属民中制造共识,进而巩固其 经济地位的能力;第四,强制能力,即国家运用暴力手段、 机构、威胁等方式维护其统治地位的能力。
▪ 授课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基础理论 ➢ 改革的相关背景、进展 ➢ 改革的逻辑,改革背后的制 度、体制和机制问题 ➢ 案例讨论
▪ 授课目的 ➢ 丰富知识,开阔思路 ➢ 传递信息,启迪思想
• 六大专题:
• 1.公共财政概论
• 2.财政宏观调控专题
• 3.宏观税负与税制改革专题
• 4.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管 理专题
➢ 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通过中央政府以计划的方式集中 进行。
▪ 3、公共财政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类型
▪ 个人和企业是独立的经济主体,私人需要是独立 存在的。
▪ 社会成员间的公共需要无法通过市场活动来解决 (市场失灵),满足公共需要的任务由政府来承 担。
▪ 为了提供公共物品,国家必须取得公共收入,也 必须进行公共支出。
➢ 凯恩斯学派的观点:造成危机的是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体制,而 不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 大危机宣告了自由放任体制的末日。罗斯福新政,举办公共工程, 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农业实行补贴,…
➢ 强调政府干预,政府的角色和对市场经济的渗透作用日益突出, 政府与市场是互补而非替代关系,混合经济;
➢ 原因:市场经济 ➢ 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 内容:分配
1.公共财政的内涵
▪ “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典型特征。 ▪ 如何理解“公共性”?
➢ 贯穿于公共财政全过程
公共财政收入凭借的是国家“公共权力” 公共财政支出均是用于“公共领域” 整个的管理决策是一种“公共选择”过程
▪ 公共财政产生的基本逻辑:
什么是公共财政?
▪ 小结: “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公共 财政”
➢ 1.公共财政一直是以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公共需 要和市场失灵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公共财 政的核心是研究市场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
➢ 财政的必要性、合理性,财政活动的规模及运 行模式、财政的功能及限制等都可以从这个逻 辑起点中最终寻觅到理论依据。
财政总支出平均为57.17%,文教卫生事业费所占比重 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从经济调整时期的10.5%下降到 “四五”时期的8.7%。也被称为建设型财政。 ➢ 不仅公共需要,私人需要(粮票、布票)也被纳入国 家需要。财政分配中几乎包揽生产、投资乃至职工消 费,覆盖了包括政府和企业、家庭在内的各类行为主 体,负担沉重。
▪ 自由市场经济:
➢ 主张用“看不见的手”(市场)自动调节经济,而政府 是“必要的恶”。政府的活动是非生产性的,其功能限 定在国防、司法、公用事业、维护国王尊严四个方面, 即“低耗政府”或“廉价政府”。
➢ 税收应保持中立,市场收入分配状态在税后必须得到保 障,即公平、明确、简便、低费用的征税原则。
1. 公共财政的内涵
▪ “公共财政”的概念
➢ 1983年张愚山在翻译出版美国经济学家埃克斯坦的 《Public Finance)一书时,把其译为“公共财政”。
➢ 财பைடு நூலகம்与公共财政的争论
1992年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此同时, 财政学界开始注重对源于西方的“公共财政论”的认识与辨 析,出现了关于传统的“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的 理论争论。
1. 家计财政 2. 公共财政 3. 计划财政
▪ 财政模式
▪ 1、家计财政
➢ 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专制王权在财政类型上的体现。 ➢ “朕即国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国家的代表是君主,国家的收入就是统治者的私人收益。
➢ 除极少数用于对外防御和军备、对内安全和稳定(司法和执行权) 外,其日常费用的多数是用于皇帝(国王)、诸侯王(领主等) 等的个人需要。
1998年末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确立了“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 架”的奋斗目标,这场论战告一段落。
➢ 历经10余年的财政改革,“公共财政”一词已经深入 人心,但“什么是公共财政”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一 个权威的结论。
1.公共财政的内涵
▪ 一般性的定义: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是指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 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 财政类型或运行模式。
▪ 国家汲取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二:税收制度滞后
▪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交易关系日益复杂, 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发展,居民财富的增加, 市场配置的财力在逐渐增加,政府能够通过传 统的财政手段(利润上缴、税收)筹集到的财 政资金占整个社会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快速下 降。
二、我国公共财政改革实践
1、公共财政改革目标提出的背景
▪ 根源: ▪ 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私人需要逐步从国家需要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各种个人消费
品市场的发展、住房商品化、劳动力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使得个人需求独立化。企业的独立市场地位逐步确立。 ▪ 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相分离,并逐步从原有的国家需要的从 属地位中解脱出来,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国家需要,成为市场 经济条件下的国家需要。
▪ 直接原因
▪ 原有的计划财政模式滞后于市场经济的改 革步伐,引发了:
1. 财政困难日益严重 2. 财政职能缺越位现象严重
财政困难
全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50
1960年
40
39.3%
30
20
1995年
10.7%
10
0
1952
1957
1962
1967
1972
1977
1982
1987
1992
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