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929年与2008年经济危机的异同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学号:********
班级:环规(规划)10-1
指导老师:***
四
川
农
业
大
学
(成都
校
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报告
浅谈1929年与2008年经济危机的
异同与对中国的影响
姓名:杨冉学号:20104495 班级:环规(规划)10-1
指导老师:王蕾
摘要: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社会话之间的矛盾产生的周期性生产过剩。20世纪20年代以来,全世界先后发生了数十起包括金融危机在内的经济危机,比较典型或颇具代表性的金融危机主要有三次:1929-1933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爆发且仍在进行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其中1929年和当今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范围大小、持续时间长短、产生原因、表现特点、演变阶段、影响程度等方面,既有相同点,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关键字:20世纪金融危机异同影响
一、两次金融危机基本概况
1929~1933年金融危机习惯上被叫做世界经济大危机,是1929~1933年间在主要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的、迄今涉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危机首先在实力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爆发,然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包括加拿大、日本以及西欧各国甚至还波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这次危机历时近五年,其间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各国企业大批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失业率高达30%以上。资本主义农业危机与工业危机交织激荡,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农业生产严重衰退。同时国际贸易严重萎缩,各国相继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货币纷纷贬值,相继废止了金本位制,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由于商品严重滞销,市场问题变得异常尖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市场的斗争日益激烈。1933年危机逐渐结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又称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指由美国次贷危机
引发,2007年8月开始浮现到2008年上半年正式爆发,并蔓延到其他国家的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是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主要发展路径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美国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引起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2007年8月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这场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尚未结束。
二、两次金融危机的相同点
1929年与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的相同点可以参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概括,参照标准不同归纳概括的相同点也不尽相同。
1.从宏观层面看,这两次金融危机以及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这三次比较具有代表性国际金融危机的总体共同点有:股票暴跌、货币贬值、金融机构倒闭、房地产缩水、失业剧增、经济增速下滑、经济衰退等。
2.从行为表现层面看,三次代表性国际金融危机的总体共同点有:一是强制清理旧债:二是商业信用剧烈缩减;三是银行资金呆滞;四是存款者大量提取存款;五是部分金融机构连锁倒闭;六是有价证券行市低落;七是有价证券发行锐减;八是货币短缺严重,借贷资金缺乏,市场利率急剧提高,金融市场动荡。
3.从危机征兆看,三次代表性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的典型特征主要有:一是经济持续多年高增长,二是外部资金大量流入,三是国内信贷快速增长,四是普遍的过度投资,五是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六是贸易持续逆差并不断恶化,七是货币普遍被高估。
4.1997年与2008年两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共同原因:一是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二是国际金融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三是流动性过剩且资本流动水平很高。即在现代货币信用机制下,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危机的发生,只要现代市场经济存
在,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货币信用机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
三、两次金融危机的不同点
1.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不同。1929-1933年金融危机主要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及西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前一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大。
2.金融危机持续时间长短不同。1929-1933年金融危机从1929年10月开始,到1933年底结束,共计5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2007年7月开始,目前仍在继续,何时结束尚未见底。
3.金融危机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完全一样。1929-1933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具体原因是:投资过度,导致经济高涨;需求不足,导致生产过剩;证券市场高涨,投机狂热;信用紧缩,生产衰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具体原因: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住房金融管制放松和资产证券化,监管缺失等。
4.金融危机的影响后果与程度轻重不一。1929-1933年金融危机影响后果与程度:美国经济水平倒退10年,失业达到1700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后果与程度:英国成为首个陷入衰退的发达经济体;乌克兰政府肩负干亿美元外债压顶;而对于中国的影响至今也未见彻底消除。
5.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政策措施不一。1929-1933年金融危机应对政策措施:英美法等国主要采取国家干预政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应对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金融监管、国有化、高管限薪、扶助就业、降息、退税、注入资金、收购股权、提供贷款、政府接管公司等。
四、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采取的相关措施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大多数国家都无法避免,但受到的影响会有明显的差别。既有各国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是国家经济的健康程度及其抗风险能力。不同国家应对危机的策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国家未来的经济走势,成为决定国家经济走向脆弱或健康的分水岭。能否较早地摆脱危机,甚至化“危”为“机”,是对一个国家战略选择的考验。这两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