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系统论视阈下外语磨蚀现象探析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海外英语.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系统论视阈下外语磨蚀现象探析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海外英语,

《海外英语》

朱清华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简介:朱清华(1989-)山东莱芜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摘要:动态系统论是应用语言学界的一个最新发展动态。本文探析了造成外语磨蚀的主要原因,并从动态系统论的角度对缓解教师的外语磨蚀现象,促进其专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字:动态系统论;语言磨蚀;教师专业发展

On Language Attrition and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rom Dynamic System Theory

Zhu Qinghua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250014 China)

Abstract: The Dynamic System Theory is a newly developing field in applied linguistics. The paper, based on this theory,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relieve the language attrition of teachers and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Dynamic System Theory; Language Attrition; Teacher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一,动态系统理论及其主要特点

(一)动态系统论概念

动态系统论(Dynamic System Theory,以下简称DST)源于经典力学,研究的是自然界系统从无序到有序重组的过程,该理论最典型的例子是钟摆运动时带来的复杂变化(De Bot, Lowie Verspoor,2007)。1977年,在Applied Linguistics杂志Chaos/complexity science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文中,Larsen Freeman融合了语言发展的心理认知观与社会文化观,系统阐述了该理论视野下的二语习得观,指出语言可以被视为一个动态系统,例如它拥有一套不断互动的变量,语言的发展也可以被视个动态的过程。语言的发展表现了动态系统的一系列典型特征: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子系统之间的完全关联性、非重建平衡态的出现以及系统自身和相互之间存在的变量等。这样Freeman率先将动态系统理论应用于到了二语习得研究,对传统语言学家提出的语言线性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并由此奠定了语言习得的多种资源、多种因素及多种维度互动的非线性发展模式框架。

(二)动态系统论的主要特点

1,动态系统论的首要特点是系统的动态联结性。动态系统的首要特征就是该系统由多种变量或参数构成,这些变量相互联系,并处在恒动之中(郑咏滟,2011)。如果我们把二语学习者本身看做是一个动态系统的话,那么构成该系统的要素既有学习

者的心理认知因素(如记忆、智力水平、母语和动机等),又有社会环境因素。这些因素相互联结,共同影响学习者,因此具有“联结性”的特征。

2,在非线性系统中,结果与原因不成比例(Larsen Freeman,1997)。变量之间的复杂互动使系统的行为和发展路径变得不可预测,导致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不再具有恒定的比例关系(Larsen Freeman &Cameron 2008)。U 型学习现象能够很好地解释语言学习的非线性发展特征。学习者最初能产出动词“go” 正确的不规则形式“went”,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不正确的形式“goed”和“wented”,最终学习者又产出正确的不规则形式(Ellis Larsen Freeman,2006)。在这个现象中,语言发展并不遵循直线方式发展,而是一个有进有退的非线性动态发展模式。

3,系统具有自组性并会出现吸引、相斥状态。外语学习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外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不再像学习的最初阶段,稳步地提高,而是处在一种仿佛停滞不前的徘徊状态,至少不再能看出有明显的进步,这种现象也是中介语理论中所探讨的外语学习中的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

4,初始状态的敏感依赖性即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会导致系统重组和极大的差异。在二语习得领域中,语言学家(Ellis,2006)认为语言发展对频率(frequency)、关联(contingency) 和突现(salience) 很敏感,因此这些因素也就共同构成了语言发展的初始条件。

二,外语磨蚀现象及其主要原因

语言磨蚀,其实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意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如外语学习者), 由于某种语言(如外语) 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倪传

斌,2012:19)。按受蚀语种分,语言磨蚀分为母语磨蚀和外语磨蚀,本文主要讨论母语环境中的学习者的外语磨蚀现象,主要从学习者内部状况和社会环境来分析影响外语磨蚀的因素。

(一)学习者内部因素

由于环境的改变,学习者产生焦虑、紧张、疲劳、缺乏动机和兴趣等因素会对外语习得产生负面影响。根据二语习得的有关研究,学生的负面态度和缺乏动机会加剧其第二语言的磨蚀(Gardner, et al., 1985)。本文主要探讨学习者的态度和动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根据母语环境下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同,大致可以将动机分为两种:一是工具性动机,即将英语学习看做是将来升学或工作的工具,并抱着一种掌握工具的心态来学习英语;二是内在动机,主要表现在学习者的兴趣爱好、求知的需要等。拥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较为明确的学习者,其英语的磨蚀程度相对小于那些有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不明确的学习者因此,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动机可以有效的延缓英语的磨蚀(任瑞娜,2011 )。目前,很多英语考试侧重对词汇和语法的考查,为了升学的要求,很多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在背单词上,从短期内看,学生的词汇量的确是扩大了,然而从长期来讲,这种脱离语境,孤立的背单词的方式忽略了英语本身的交流交际功能。一旦这种工具性的动机消失,学生学习英语就会停下来,不再练习英语,所以其英语水平则会发生磨蚀,由此可见,在二语习得中仅具备工具性动机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意培养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其正确的自我认知。

(二)社会环境因素

动态系统理论表明,社会环境作为影响学习者英语学习系统的因素之一,对人的外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学习者在外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