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解题错误分析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解题错误分析及对策
法研
具体操作是课堂中学生主体作用体现的过程,也是培养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过程.在具体操作中大家合作探究,
"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合作能营造学习的氛同.互相取
长补短,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可以集思广义,培养学
生思维能力和交流技巧.《纸桥模型制作》中,我把学生分若干
个小组,小组之间互相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在制作过程中提
出问题:纸桥的横断面作成哪些形状.桥身既轻又美观而桥的
承载能力最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通过小组之间具体实践操
作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们在操作中,互相出谋献策
探究最佳方案,把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方法应用到实践中,
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激发思维,培养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三,反馈总结
当堂反馈可以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检验,及时
纠正,同时也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在教学中主要是在操作的过
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当众进行纠正,对于好的要鼓励表扬,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电烙铁的那堂课中,电烙铁头上锡的操作中,发
现有些同学在修整烙铁头时挫不到位,或者挫过头了.这些都
要当众及时纠正,上锡时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反馈调
整.焊接结束后,拿几个同学的作品在展台上进行当场讲评,
对做的好的加以表扬,不足的教师分析原因.反馈在课堂中帮
助教师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最
后进行归纳总结,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总之,劳动技术课教学是眼,鼻,耳,门,于等多种感官参
与的复杂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从知识素质,技能素质,能力素质等几方面人手,充分准备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教学,把素质教育到每个教学环节之巾,达到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例题一看就会,教师一讲
就懂.自己一做就错",这是不少
学生在应用物理知识中感到烦
恼的一个普遍问题.随着高考改
革的深入.主观题所占的比分越
来越大.从历年的高考试卷分析
看.这部分题目考生做得并不
好.针对这种情况,分析学生在
解答试题的错误原因,采取相应
的教学措施,避免学生解题时种
种疑惑和干扰,以提高答题质
量.
一
,学生解题错误原因分析
(一)知识方面
学生在利用物理知识解答
习题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基础知
识不扎实.如有的学生只从字面
上片面理解知识要领与规律,有
的没有理解概念的各个方面,有
的对物理定理,规律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本上介绍的几个实例.有的没有抓住相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有的对公式中的物理量的适用条件和规定不明确,解题时常常顾此失彼,漏洞百出等等.
例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恒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
始运动则该物体:(1)一定是作匀加速直线运动;(2)可能作匀
减速直线运动;(3)可能作变加速直线运动;(4)可能作变加速
曲线运动.
这是一道判断物理运动性质的简单试题,只要抓住使物体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条件和初始状态,就可作出准确的判断. 由于Vn=O,a恒定,应选答案(1).可是有不少学生却选了(2), (3),(411.难道学生对静止的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必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个问题都不理解吗?带着这个问题,我调查了不少选错答案的学生,谁知那些学生却反问:"如果物体放在粗糙情况不同的平面上受F的作用,岂不是(2),(3),(4)都有可能吗?"原来学生不能准确理解运动学的有关概念和规律,无法把题目描述的这种物理模型从一些具体的实例中完全抽象出来. 当然也有的属于不清楚对一般情况下提到物体受到恒力F就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二.)思维方面障碍
1.思维过程不深入
不认真分析物理过程,盲目地套用公式,是出现解答错误
的主要原因.
例如:一条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3m/s的速度从左向右
运动,如在左端轻轻地放一个没有初速度的工件,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工件放上后传送带的速度不变,则工件释放后1.5s内工件对地面发生的位移为:(1)4.5m(2)
3-375m(3)3m(4)7.875m
这是由一道简单计算题改编成的选择题,学生在分析过程
中出现的错误大致有以下几种:(1)抓住"传送带的速度不变" 和"3m/s"的条件,认为放上的工件其速度也为3m/s,由公式s= vt,得s=4.5m.
(2)利用放上工件时,工件初速度为零的条件,与相对滑动
时,加速度a=ixg=3m/s,由公式s=at得s=3.375m.
二
(3)还有的学生同时考虑初速度,加速度,由公式s=V ot+1
at得s=7.875m.
2,思维过程不全面
一
些限制错误答案入选的因素没有注意.不经过周密的思
考,严格的运算.
例如: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推
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t秒后,速度为v,若使速度由零增至2v,可采用下列方法:(1)保持力不变,使物体的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2)其它条件不变,将水平推力增为2F; (3)推力和质量保持不变,将时间变为2t;(4)将质量,推力,时
间都增加为原来的2倍;(5)使推力变为原来的4倍,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
在运动学和动力学结合的试题中,本例算不上一道难题,
正确的选项是(3),(4),但对57位学生进行统计,误选错误选
项(1),(2),(5)的却有31人.误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1)审题时,没注意到"粗糙的水平面"的含义,分析受力情
况时丢掉了物体受到的摩擦力.(2)对公式F=ma中F的理解是片面的,没有认识到F是物体受到的合力,而不是其中某个推力.(3)有的学生缺乏一定的推理能力,不经过周密的思考, 严格的运算.本题只要列出关于v的表达式,正确的答案就容易确定了.
3,思维过程缺乏空间想象
有些物理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能看懂
立体图,并借助几何图形进行物理,数学方面的分析推理,而学生在分析这类问题时往往想象不出空间图形,找不到合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