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历史地理变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香港行政建置第三个时期始于唐至德二年(757年),寳 安县改称东莞县,治所从南头迁到涌(即今莞城),香港 即为东莞县辖。此后,历南汉、宋、元,直到明末。 • 香港行政建置第四个时期从明万历元年到清道光二十一年 (1573年—1841年)即割让给英国前夕。新安县从东莞县 划出,驻所南头。 • 今香港许多地名已见新安县建制中,例如锦田、圆(元) 朗、屏山、厦村、辋井、屯门、新田、浅(荃)湾、葵冲、 沙田、梅窝、黄泥冲、大埔头、龙跃村、麻雀岭、河上、 上水等,说明建制日趋完备。 • 清初受“迁界”令影响,新安县一度被撤,并入东莞县, 至康熙八年(1669年)始复界,重置新安县,仍治南头。 此时期香港大部分时间在新安县辖下,社会经济有一定发 展,海防和海运地位也日益突出和上升。
• 元代,采珠业更发展为一项暴政。至元三年(1337年), 建立广州采珠提举司,且以采珠户4万赏赐巴延(即伯 颜)。另据《元史·张珪传》称:“泰定元年(1324年) 中书平章政事张等奏,东莞县(含香港)及惠州珠 池,……蛋户七百余家,……入水为虫鱼伤死甚众,遂罢 采珠户为民”,可见香港采珠业规模相当巨大。 • 至明代香港原有珍珠蚌被采殆尽,而新蚌又未能及时生长 补充,资源濒于枯竭,朝廷不得已下令摆采。自此香港采
• 但以后随着葡萄牙海上霸权丧失,澳门地位日渐衰落,香 港作为广州外港地位不断上升,故林则徐说:“而就粤省 海道而论,则凡东越惠潮,北往闽浙之船,均不能不由该 处经过”。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闽浙总督伯焘也指出: “香港为商船内驶必由之路,其岛曰红香炉,上有营汛居 民,并非偏僻小岛可比”。正由于香港交通区位优势,故
香港历为我国海交通要冲
• 东晋末年浙东卢循起义军南下即取道屯门,攻克广州。 • 《唐书·地理志》记载了唐代闻名中外的“广州通海夷 道”,即从广州出发,经印度洋抵达东非乃至欧洲航线。 此航线经过屯门,书中说:“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 门山,乃帆风西行一日至九洲石”(今海南文昌七洲列 岛)。 • 宋元时期广州海上贸易更加兴旺,香港作为广州外港地位 进一步加强,留下遗迹遗址也最多。例如香港佛堂门有建 于北宋“天后庙”,为香港最古建筑,供奉航海保护神天 后娘娘。 • 元代“屯门巡检额管150人,超过广州地区香山、番禺、 南海、新会等县海防人数,反映香港海上交通地位。
广东青铜文化时代遗址和墓葬约700多处,分布在香港30—40 处,发现有青铜斧、戈、矛、剑等兵器、工具以及铸铜石范, 说明3000多年前香港已能铸造青铜工具,其风格与广东大陆、 湖南长沙、贵州贵阳同类青铜器很相似。又在香港石璧、蒲 台岛、东龙岛、长洲、大庙湾等地发现摩崖石刻,有似鸟、 蛇等动物圗案,也与在珠海等地一些岩刻画相同,乃古越人
• 香港除了舟楫,尚有渔盐之利,自古即为当地经济支柱。 至迟从南汉开始,香港就成为我国重要采珠基地。南汉 主在此设“媚川都”,派兵驻守,监视专业户采珠。采 珠地点在今新界大埔一带,称“媚川池”。但采珠是一 件很危险事情,有时得潜入很深海底,蛋民溺死或为鲨 鱼所害时有发生。故到宋代“媚川都”一度诏废,但香 港与合浦、钦州一样采珠仍在继续。
以上史前文化遗址表明,香港是岭南文化源地之一,既有在 当地制造,也有从大陆传入器物,特别是与珠江三角洲原始 文化一脉相承,有很深厚渊源关系,是岭南古代文明一个亮 点。这就排除了香港原始文化“南来说”或“西来说”,显
香港古代行政建
• 先秦时期,香港为禹贡扬州外徼,属荒服之区。秦平岭南, 粤地初开,在广东省首置郡县,香港属南海郡番禺县,此 为香港有行政建置之始 • 西汉初南越国时期及其后,香港同隶于番禺,后汉因之。直 到东晋初年,香港仍与今广州地区同属于番禺县。此为香 港行政建置第一个时期。 •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郡从南海郡划出,下 辖寳安、兴宁、海丰等6县,香港开始属寳安县。 •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撤销东莞郡,寳安县属广州南 海郡。唐代撤郡留州,寳安县直隶于广州,香港与广州地 区关系进一步密切。此为香港属寳安县即行政建置第二个 时期。
• 香港海滨宜于晒盐。 • 汉武帝在番禺设全国有数的盐宫,负责盐产销,谅有一部 分盐产于香港。吴甘露元年(265年)于东莞县设司盐校 尉,监管珠江口东部盐场,含今港岛、九龙、新界盐业生 产,称“东莞场”。晋因之。 • 北宋初朝廷又在九龙湾西北设海南盐场,取名“海南栅”。 南宋初在九龙东设官富场,派专员管理。
• 明中叶以后,欧洲殖民主义东来,香港首先成为这他们 窥视对象。正德十二年(1517年)佛朗机(即葡萄牙) 武装船舰8艘进泊屯门湾,其中2艘炮舰驶入广州水域。 • 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元年(1521—1522年)葡萄牙人派出 一支由5艘舰只、1000多名官兵组成的庞大舰队闯入屯门 水域,要求通商,并在大屿山布防,但为明政府拒绝, 结果爆发屯门之战,以葡萄牙人失败告终。 •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澳门被葡萄牙租占以后发展为 世界性贸易港,自此“诸澳尽废,惟濠镜(即澳门)为 泊薮”,屯门也包括在内。
香港是岭南古代文明一个亮点 香港兴盛的海盐和种香业 古代居民和聚落
香港是岭南古代文明一个亮点
• 考古发现,香港6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是一个以渔猎经 济为主的海岛。 • 距今5000—6000年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址在香港就有10多处, 皆分布在上升海岸沙洲或沙堤,出土海生或淡水鱼贝类残 骸,另有彩陶、白陶、绳陶等之陶釜、罐、碗等,为古越 族先民文化遗存。 • 距今5000—35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广东进入父系氏族社 会。香港有多处这个时期遗址,出土与南海西樵山细石器 十分相似的燧石、霏细岩等石器,在香港深湾、虎地湾、 大屿山等地出土环块饰物在深圳也有发现;香港多个地点 出土几何纹陶风格更与广东各地如出一辙;屯门、涌浪土 坑出土钺、玉石环、镯等与曲江“石峡文化”同类器物十 分相似,显示“石峡文化”南传结果。
• 明代新安县境内分设东莞、归德、黄田、官富4个盐场, 皆隶于广东盐课提举司。官富场仍在九龙东,是广东13个 大盐场之一。它所产海盐除在新安县城和鲨鱼涌、长洲设 销售点以外,还由香港大鹏湾经梧桐山运往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