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印发,大力提升学前教育水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印发,大力提升学前教育水平新京报快讯(记者冯琪)2月23日记者获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两个重要文件。

文件提出,到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总体目标,并明确要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

两文件颁发:
顶层设计和行动方案各有侧重
教育部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与以往的教育中长期规划相比,时间跨度更长,重在目标导向。

而《实施方案》定位于行动计划和施工图,是本届政府任期内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突出行动性、操作性,重在问题导向。

据教育部,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

战略任务:
学前教育与职业教育仍是关注重点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包括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等。

具体而言,学前教育与职业教育仍旧是关注重点。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以农村为重点,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发展公办园,加快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等。

在教师层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再次强调师德师风,并提出完善教师资格体系和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等。

此外还提到,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等。

而《实施方案》聚焦当前,提出了未来五年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任务,其中包括立德树人、基础教育巩固提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等。

保障措施:
确保教育支出只增不减占GDP比例不低于4%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落实机制外,还提出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

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
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

依法落实各级政府教育支出责任,完善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体制,完善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合理分担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健全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全面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建立协同规划机制、健全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建立教育发展监测评价机制和督导问责机制,全方位协同推进教育现代化,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主动参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新京报记者冯琪编辑潘灿校对何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