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整理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无词歌:是一种歌曲风格的抒情器乐曲,它的旋律犹如歌词,用音型伴奏,但却无
歌词,不供歌唱之用,是抒情歌曲般的器乐小品。

由门德尔松首创。

这种作品有时具有具体形象,有时却抽象模糊,它们往往趋于短小精悍,结构相当简单。

许多作品按照ABA/AAB/.ABB模式。

2.交响诗: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
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

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并不严格遵循古典结构,标题均含有诗意。

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3.标题性序曲:
4.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是20世纪音乐流派的先行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
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印象主义潮流的影响下产生,因徳西彪交响组曲《春天》的问世而作为一种新音乐风格的称谓被保留下来。

特征:1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注重表达对客观事物瞬间的印象,音乐大多具有神秘和飘忽朦胧的意境。

2不以旋律为主,注重和声和配器的色彩作用,突破大小调体系,多采用全音音阶和五声音阶,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代替三和弦和七和弦;
减弱和声功能,模糊调性,大量使用变化音,多采用小型体裁。

5.真实主义歌剧:是在法国自然主义和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产生的。

19世
纪末,以马斯卡尼、普契尼为代表创立的以真实主义思想为基础的歌剧艺术,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对现实社会有一定的揭露和反抗意义。

6.叙事诗:叙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它用诗的形式刻画人物,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情感,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一般较为简单。

这种体裁,用诗的形式和体裁,又有故事、人物等小说的内容,而且情景交融,兼有抒情诗和小说的特点。

这种诗情节完整而集中,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浓厚的诗意,又有简练的叙事,有层次清晰的生活场面。

7.格里格: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挪威作曲家,19世纪下半叶
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格里格的音乐创作以简洁纯朴的抒情性乐曲为主,尤以歌曲和钢琴小品居中要地位。

如,<山之精灵》.格鲁克的歌曲因语言限制,更多是在本土流行,给他带来国际声誉的是钢琴作品。

如《A小调叙事曲>.他的室内乐作品有三首小提琴奏鸣曲,1首大提琴奏鸣曲。

格里格的音乐风格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个人特征,吸收民间音乐作为旋律素材,爱用民间舞蹈。

最具创造性的是和声,常基于自然调式,运用各种结构的不协和和弦,有时与音响的自民间乐器的低音持续音相结合,造成模糊多变的色彩。

对德彪西,拉威尔等作曲家产生重大影响,以致他的和声被称为前印象派。

8.主导动机:是一段短小的动机或是主题代表特定的人物、事件、物体、地方,甚至
是气氛、情感。

描写的对象第一次出现时,一般由管弦乐奏出代表该对象的动机,以后每当该对象出现或是提及时,均重复这一动机,并可根据剧情的需要而变形,用扩大、缩小、片段化以及种种交响性手法加以发展,不同的动机还可用对位形式结合。

主导动机反复出现成为求得音乐统一的有效手段。

9.强力集团:19世纪60年代,在音乐界,以巴拉基列夫和评论家斯塔索夫为中心,形成了
一个有共同见解和目标的小组,被称为”强力集团”或“五人团”,成员有5个,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鲍罗廷、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他们自称“新俄罗斯乐派”
10.勃拉姆斯:对标题音乐不感兴趣,在19世纪下半叶文学化、标题化的音乐主潮中坚定走自己的路,创作植根于古典音乐的传统之中,沉醉在德奥城市及民间淳朴的旋律里。

他激情又深思熟虑的作品,证明了属于19世纪浪漫时代的古典风格所具有的生命力。

交响曲:有四部,每一部都是精心之作。

《第一交响曲》由于风格和手法上与贝多芬的近似而被当时的人称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它以史诗般的英雄气势、传统的四个乐章结构、复调对位技巧和古典动机发展手法,以及各乐章曲式结构和调性的安排,无标题型的纯器乐交响曲类型,显示出他的交响曲与古典传统的机密联系。

展示了他独具的复杂凝重的织体、激情浪漫的旋律和浓郁厚重的总体风格。

钢琴作品:古典形式为主的协奏曲、奏鸣曲、变奏曲、叙事曲、随想曲、狂想曲和小品。

特点:响亮厚重,具有交响音乐的构思和气势。

声乐作品:数量大、种类多,有200多首独唱曲,还有合唱及双合唱曲,声乐套曲。

还整理改编民歌集,自己的歌曲如同民歌般朴素动人。

如《摇篮曲》《徒然的小夜曲》。

11.幻想交响曲:作者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柏辽兹。

他对女演员司密荪的爱恋追求,直接导致创作了《幻想交响曲》,他大量阅读文学和哲学著作,受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强烈倾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幻想交响曲>是标题型交响曲的第一部,又叫<标题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前都有文字介绍。

12.菠萝涅兹:流行于波兰贵族上流社会的舞曲
二、简答题
1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总体风格特征?
(1)工业革命促进了乐器的制作与改革;(2)专业艺术学校培养了大批的音乐家、演奏家;
(3) 音乐的充满个人情感的热力与表现 ,出现了标题音乐;(4)对大自然的景物描绘越
来越多,而且大多具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5)强调带有民族特点和民族的内容;(6)音乐体裁和各种表现手法各具特色,体裁多样化:如即兴曲、夜曲、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音乐会练习曲、无词歌以及各种富有民间特点的舞曲等;(7)音乐中异国情调的显现
2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1.诗词选择内容广泛:歌曲创作中歌词选自歌
德、席勒、莎士比亚等著名诗人的诗歌。

如《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都是出自穆勒的诗。

2.采用分节歌的形式:分节歌是传统的德国艺术歌曲的常用形式,早期之作《野玫瑰》为代表。

3.采用变化分节歌形式:如《鳟鱼》《菩提树》等都是在分节歌的基础上,依据歌词情绪的紧张激动和变化,用改变调性、和声、钢琴织体等以适应词义。

④采用通体歌形式:通体歌的类型是指没有重复性的长大的音乐材料,紧随歌词内容从头至尾一贯到底的形式,最典型的可举《魔王》。

3瓦格纳的乐剧创作特征?
浪漫主义的集大成者,注重歌剧的交响性,开创了“乐剧”这种新的音乐形式。

音乐中大量使用了半音和声,被认为是二十世纪音乐的先声。

瓦格纳的作品充满了各种繁复的矛盾,含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并且他的乐剧唱词诗意盎然,通常都是由自己撰写的。

4、比才歌剧的创作特征?
社会底层的平民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现实主义题材得到深化,在歌剧音乐中,常常把鲜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现力的描绘生活冲突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的喜歌剧传统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为法国的民族歌剧开拓了一条崭新的、现实的道路!
5、从李斯特柏辽兹的创作看19世纪标题交响音乐创作。

1柏辽兹,代表作品: 交响曲《幻想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拉科奇进行曲》;中提琴协奏曲,序曲《罗马狂欢节》,传奇剧《浮士德沉沦》等。

其艺术成就: ①对标题交响乐作了重大贡献,直接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是浪漫主义时期标题交响乐的创造者。

②力图把音乐文学化,用音乐语言来表达文学中所撰写的生动具体的形象。

③摆脱传统交响曲四乐章的结构,乐章的数目视具体内容的需要而定。

④柏辽兹创作时力求创新,除采用“固定乐思”的手段外,还以新颖、明澈的配器效果和戏剧化的处理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

2.李斯特:代表作品:交响诗:《前奏曲》、《塔索》;交响曲:《浮士德交响曲》、《但丁》;钢琴作品: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十二首高级练习曲、《b小调钢琴奏鸣曲》、《bE大调钢琴协奏曲》、以及钢小品《爱之梦》等。

艺术成就:①首创了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样式,其12首交响诗以《索塔》、《前奏曲》为代表是近代标题音乐的杰作。

②19首《匈牙利狂想曲》渗透了匈牙利民族音乐特点,是钢琴音乐的典范作品,成为后来民族乐派的先声。

③音乐会练习曲及典范钢琴作品创造了新的钢琴演奏技巧,丰富了钢琴教学与演奏。

④强调钢琴的音响效果,使钢琴音乐具有史诗般的英雄气魂,在钢琴音乐具体上突破了前人的格式,使钢琴的声部具有交响性性质,获得了管弦乐队式的效果,气势宏伟磅礴。

6、19世纪意大利歌剧发展的概况(从罗西尼,威尔第到普契尼)
1)罗西尼:代表作品:罗西尼有歌剧40余部,其中以《奥赛罗》、《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最为著名。

艺术成就:①复兴了意大利歌剧艺术,在正歌剧和喜歌剧中都创作了优秀的作品,成为十九世纪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

②《塞维尔的理发师》集意大利喜剧的精华,语言生动,形式自由,成为意大利喜歌剧的代表作。

③《威廉·退尔》为十九世纪西欧各国反映民族主义内容的歌剧艺术创作上提供了新的经验。

④在遵循意大利传统歌剧的创作上进行了改革,放宽了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区别,把歌剧中独立的分曲发展成“场”的结构,并在音乐高潮时,创用了“罗西尼渐强” 的表现方式。

(2)威尔第:代表作品:创作了26部歌剧,《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唐·卡洛斯》、《阿伊达》、《奥赛罗》。

艺术成就:①创作了一批歌剧艺术精品,如《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伊达》,这些独树一帜的歌剧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意大利作曲家,而且对欧洲乐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虽然他的大多数歌剧依旧遵循分曲结构的写法,但他克服了意大利歌剧乐队表现力苍白的弱点,创造感人至深的乐队效果。

③注重研究瓦格纳歌剧的特点,并对瓦格纳分场而不分曲的结构、乐队的作用和主导动机的手法加以创造性运用,在坚守民族的风格与传统习惯的同时,创作出了富于戏剧力量而又光彩动人的旋律。

(3)普契尼:代表作品:共有12部歌剧,《艺术家的生涯》(又译《波希米亚人》或《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等。

艺术成就:①普契尼创作了一批具有真实主义歌剧特征的经典作品,如《绣花女》、《托斯卡》、《蝴蝶夫人》、《图兰多》。

②歌剧结构以简练,力求直接地表达剧本所提示的戏剧感染力,注重旋律与戏剧的贯穿发展。

避免咏叹调与宣叙调截然分开的传统,善于用音乐渲染气氛。

③擅长塑造各种软弱的、受苦的妇女形象,如绣花女咪咪、歌妓巧巧桑、歌女托斯卡、女仆柳儿等。

另外他还喜欢东方异国情调的音乐作为创作素材。

④改变了意大利歌剧只重人声不重器乐的状况,他在继承威尔第等大师的传统的基础上,揭开了20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新篇章。

7、19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

十九世纪中叶,东欧、北欧和俄罗斯的许多音乐家虽然深受西欧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影响,但他们实际上更重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创作,因而产生了一大批表现本民族的国民性格、愿望和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他们被称为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是浪漫派音乐的延伸,在艺术上表现了强调个人感情的同时渗透着对本民族风格的特征。

音乐家取材于民族传统、自然风光、人民生活等为题材写作歌剧与交响诗,运用民间歌曲舞曲的音调、节奏等来强调音乐的民族性。

代表人: (一)俄国:格林卡、强力集团;以巴拉基列夫和评论家斯塔索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有共同见解和目标的小组,被称为“强力集团”或“五人团”。

成员有居伊、鲍罗廷、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二)东欧:捷克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其中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品: ①喜歌剧《被出卖的新娘》②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e 小调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艺术成就: ①明确了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成为捷克民族音乐乐派的奠基人。

②创作了喜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和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为捷克民族歌剧和交响诗的发展打下基础。

德沃夏克的代表作品:赞美诗《白山的子孙》、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E大调弦乐小夜曲》、《狂欢节序曲》、《第十首斯拉夫舞曲》、《幽默曲》、《母亲教我的歌》等。

(三)北欧: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其中格里格的代表作品:8部交响曲、3部舞剧、5部协奏曲及大合唱、室内乐、钢琴曲和标题交响乐作品如交响诗《斯切潘·拉辛》等、《a小调钢琴协奏曲》、交响组曲《培尔.金特》等。

风格特点:挪威的格里格深受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结合本民
族音乐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作品以描写自然为主,虽然充满民族音乐特色,却从不照搬任何一首民歌的旋律,而是把激情融于创作,从真实的创作中体现出民族性格。

(四)南欧:西班牙的阿尔贝尼斯。

8、真实主义歌剧特点
19世纪晚期,意大利的统一实际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势力相妥协的产物,这注定意大利人民会陷入更悲惨的社会现实中。

动荡的社会引发了艺术中的“真实主义”,这种思潮以暴露社会的黑暗面为主。

于是“真实主义歌剧”便再现了生活中普通人的贫穷,苦难和某些社会不安定因素,为了达到“真实”的效果,甚至不惜出现血腥和暴力的场面。

其代表有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和列昂卡瓦罗《丑角》。

同时期的歌剧作曲家还有普契尼,但实际上他的作品很难归到这一类,哪怕其中有某些真实主义的因素,但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要高于他们。

准确的说,他是一位折中主义的歌剧作曲家,既有晚期浪漫色彩的爱好伤感的《玛侬?列斯科》,又有现实主义因素的《艺术家的生涯》以及追求异国情调的《蝴蝶夫人》和《图兰多》。

他歌剧中的多样色彩既有意大利歌剧的传统影响,又有世纪之交对社会人物贴近生活的个性解读,尤其是对被压迫的女性人物的刻画无人能出其右。

是意大利歌剧创作在19世纪的又一个闪光点。

9、德彪西创作的个人独特艺术风格
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为代表的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在选择题材内容方面,德彪西放弃了古典浪漫主义音乐家热衷表现的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社会题材。

在他的钢琴音乐中.既没有古典主义音乐的哲理性思考和贝多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已没有浪漫主义音乐的个人激情表达和冥思苦想;强调朦胧的感觉印象和变化多端的色彩气氛。

在创作的思维方式和结构处理上,德彪西认为.音乐的最终目的在于晋响与音色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应该在刻意追求使户、愉快中找到伟大的美,基于这种要求,在创作上.他不再以各种题材作合乎逻辑的组合,而是把不同的色彩与音响作平面的绘画式的并列,用响度代替展开。

在和声上.他抛弃了传统和声从紧张到松驰、从不协和到协和的解决方式同时他改变不谐和音的功能。

把谐和与不谐和一视同仁.他这种有个性的创作手法不仅增加了音乐的表现效果、也使传统的和声体系濒临瓦解。

在调式调性上,它未脱离大小调体系。

但作了进一步的挖掘碑他把十二个半音分为六等份,变成六全音
10、柴科夫斯基的音乐特点?
有两个最鲜明特征:深刻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

他是一位卓越的旋律大师①抒情性体现在旋律上,每一部作品的主题旋律都很鲜明,音调亲切自然、深情浓郁,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富有难以言传的美和魅力。

②戏剧性表现在他的创作中令人震惊的戏剧力量。

他把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种种体验,把人们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冲突,形象地通过精致的音乐语言,化为爱与恨、光明与邪恶、欢乐与痛苦、理想与现实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他的音乐具有强烈、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