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学案序号3课题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课型授新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自私不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社会性。

2.能力目标:

提高分析鉴别的能力。

3.觉悟目标:

反对人性自私论。

教材分析重点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难点

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板书设计

第七课、1.1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步骤教学内容

教材处理意见时间分配

复习导入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材料一:非典时期的先进典型(教材P80)。

1.3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

思考:什么是价值?

价值:是从人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之间关系引申出来的,当

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时,我们就说它

是有价值的。

例如,食品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吃的需要;花卉、

绘画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审美的需要;文学艺术有

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单

方面是构不成价值的。

思考: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归纳: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也不可能从人自身得到说明,而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

过渡:从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人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因此人生价值也两方面。

①构成---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讲解:每一个完整的个人都具有两重性,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因而,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有为满

足自身个性、利益和需要的自我价值,又包括满足社会和他

人需要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就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对社

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前者被我

们称为贡献,后者则被称为索取。

个别的我集体的我

自我价值社会价值

②关系: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讲解: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为个人索取打了基础;个

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

大的积极性和创造,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这两方面的

关系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居于首位的。基础相互

联系

密不可分激发2.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l)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提问: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需要什么?个人要生存和发展

也需要什么?

(学生回答:需要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这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承担应有的责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做出更多的贡献。所以,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物质资

料的生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贡献等于索取,社会会

是什么状况呢?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止步不前;如果贡

献小于索取呢?社会就会萎缩退化,因此,只有贡献大于索

取时,社会才能存在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实,就一个具

体的人而言,包括极其伟大的人物,他所能向社会做出的贡献,都很难抵偿社会给予他的一切。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

我们使用火,擦一根火柴是非常轻易的事,但从原始人学会

利用火、保存火和钻木取火,再到发明了现代的火柴,这其

间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积累则是一笔很难计算的巨大财富。

所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从贡献多少去衡量,贡献越多,

价值越大,雷锋、焦裕禄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崇敬和效仿,也

是因为他们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

刚才我们讲过,食品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吃的需要;

花卉、绘画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审美的需要;文学

艺术有价值,是因为它能满足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那么,当我们讲到人生价值时,最主要的也是要看个人对他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即看他为社会做了些什么。请同学们阅

读教材第75页第 1自然段的小字,了解一下农民、作家、

科学家的价值是以什么做标志的?

(学生看书,回答)

让我们把这个材料进一步延续,想一想,作为学生的价值标

志是什么?作为班长、科代表、宿舍长、班干部的价值又是

通过什么体现和标志的呢?

(学生讨论、发言)

(3)只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

3.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

1982年7月1日,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张华,在西安市郊区为抢救因沼气中毒落入粪池的69岁的老农,而牺牲了自己

的生命。此事一出,有人说他的牺牲表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是有价值的;有人却认为,大学生救老农,是"金子"换了"

石头",不值得。这件事情虽已过去了十几年,但相信十几

年后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重新讨论这个问题,会有它新的现实意义。

(组织学生议论、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俗话说"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经过我们的讨论、辩论,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已有了更深入的、更进一步的认识。首

先应明确:

(1)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两种形式(板书)

物质方面的贡献是容易理解的,因为它容易被人看得见、摸

得着;而精神方面的贡献则容易被人忽视,因为不容易被人

看见,更主要的是难以用数字、金钱来衡量。但精神贡献客

观存在却是事实,它分为两类,一是精神生产的产品,如科

学家的创造发明、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教书育人等等。二

是像张华救人等这样一些先进人物在做贡献时所表现出来的

崇高精神,特别高尚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所以,我们在

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不单要看物质贡献,还要重视精

神贡献,因此,人生价值不同于商品的价值。

(2)可以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吗?(板书)

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不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大学生比作"金子",老农比作"石头",无形中把人分成了"高贵"和"

卑贱",从现代社会的发展看,显然已是过时了的观念。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按照这个逻辑推下去,那就是90岁的人才能救80岁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