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2食管胃检查的染色内镜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管胃检查的染色内镜技术

内镜下染色技术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口服、直接喷洒、注射)将色素(染

料)导入内镜下要观察的黏膜,使病灶与正常黏膜颜色对比更加明显,从而有助于病变的辨认及目标性活检,又称色素内镜或者染色内镜。自1966年日本津田等首创胃黏膜染色法内镜检查技术以来,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诊断食管、胃黏膜病变,特别是在诊断早期消化道肿瘤方面显示出很高的价值,成为普通胃镜检查的有力补充。有文献报道染色内镜还可以提示癌肿浸润范围,为选择手术方法及范围提供依据。常用的染色方法有Lugo`S碘染色、靛胭脂染色、美蓝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刚果红一美蓝双染色等。本教材只介绍上消化道检查常用Lugo`s 碘染色、亚甲蓝染色、靛胭脂染色法。

第一节Lugo`s碘染色

Lugo`s碘染色主要应用于食管病变的检查,早期食管癌碘染色阳性率几乎

达到100%。

1 染色原理

食管复方碘液染色的原理是:成熟的非角化食管鳞状上皮细胞内含丰富糖原

颗粒,遇碘成棕褐色,而炎症或癌变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而呈淡

染或不染区。

2 适应症

胃镜检查所发现的食管粘膜病变包括粘膜粗糙、糜烂、溃疡等均可以行Lugo`s 碘染色。晚期明显食管癌者不必行此检查。

3 禁忌症

1)所有胃镜检查的禁忌症均应列为色素内镜检查的禁忌症。

2)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碘染色的相对禁忌症。

4 染色检查步骤

1)准备1.0%-3.0%的复方碘溶液、含有硫代硫酸钠的冲洗液洗脱液。

2)准备专用喷洒管。

3)普通内镜观察上消化道。

4)将内镜退至距门齿约20cm处,清水冲洗抽吸干净病灶区域,从活检孔道

道插入塑料喷管,前端伸出内镜2-3cm。用20毫升针管抽取 1.2%碘液10ml,自上而下,边推进内镜,边注入碘液(或自食管胃交界线向上喷洒亦可)。内镜直

视下于不着色区或明显淡染区取材3~5块送检病理。

5)冲洗液洗脱着色区域的碘液。

5 染色结果判断

在内镜检查时,根据染色后组织的着色情况及边界是否清楚来判定染色级

别,一般分为:(1)阴性,正常染色为棕色;(2)3级,不着色区颜色较淡且边界不清;(3)2级,不着色区颜色淡,但不着色区边界清楚;(4)1级,不着色区明显且边界清楚,病变有隆起或凹陷感。早期食管癌与食管重度不典型增生碘染色后不着色(内镜下表现为黄色)且边界清楚,而且早期食管癌染色后病变有隆起或凹陷感,但正常粘膜由于碘染色着色内镜下表现为棕色。内镜诊断标准为:早期食管癌染色级别多为1级,重度不典型增生为1级,中度不典型增生为2级,轻度不典型增生染色级别为3级;碘染色阴性者为正常组织。

碘染色前、后改变

病理报告: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

碘染色前、后改变

病理报告: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

碘染色前、后改变病理报告: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

碘染色前、后改变

病理报告: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

碘染色前、后改变病理报告:原位癌

碘染色前、后改变病理报告:原位癌

碘染色前、后病理报告:食管粘膜内癌

碘染色前、后改变

病理报告:鳞癌

碘染色前、后改变

病理报告:鳞癌

碘染色前、后改变

病理报告:鳞癌

6 检查注意事项

1)食管黏膜染色前需充分冲洗抽吸,有利于色素与食管黏膜更好地接触;

2)导管应选择喷洒型,且内镜要匀速移行,保证染色剂喷洒均匀。

3)染色后注意冲洗正常粘膜区的碘液。

7 碘染色的临床意义

1)正常食管被染成棕黑色,由于柱状上皮不染色,齿状线可以清晰地显示(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的交界)

2)食管肿瘤,特别是常规内镜下不能明确分辨性质和范围的早期食管癌或

不典型增生,也呈不染色区,而且由于没有胃黏膜的橘红色,通常发白,可以清

晰地显示病变,指引靶向活检,或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

3)炎症也可造成不染色区,需通过活检鉴别

4)食管白斑则由于棘层富含糖原,被染成深棕色

第二节亚甲蓝、甲苯胺蓝染色法

1 染色原理

亚甲蓝又称美蓝,使用浓度0.2%~1.0%,最常用0.5%-0.7%溶液供直视下喷洒,0.05%溶液供MB-CR双重色素内镜检查,喷洒后,亚甲蓝不被正常黏膜上皮吸收,但易被肠腺化生上皮吸收,并可与糜烂、溃疡和癌变表现的白苔结合染成蓝色,即使在1-2min用水冲洗也不退色。甲苯胺蓝和亚甲蓝相似,能被肿瘤组织和肠化上皮吸收,但是由于该色素不优于亚甲蓝,用量大时会对胃及膀胱有一定的刺激性,目前应用较少。

2 适应症

亚甲蓝染色多用于诊断胃食管粘膜的充血、粗糙、糜烂、溃疡等病变,尤其

在鉴别肠上皮化生、Barrett食管、胃腺瘤、胃的良恶性溃疡方面有较强的适应症。

3 染色步骤

1)准备0.5%的浓度的美蓝和喷洒管

2)常规内镜检查,大致确定病变范围;

3)清水反复冲洗病变区域后,将内镜进至病变远端5cm以外,从活检孔道道插入塑料喷管,前端伸出内镜2-3cm。用20毫升针管抽取合适浓度的美兰染色剂,边退出内镜,边匀速喷洒染色剂,约5分钟左右后以清水冲洗染色剂。内镜直视下于着色区取材送检病理。

4 染色结果判断

肠化上皮呈淡蓝色、不典型增生多呈蓝色,癌变上皮则呈黑色或者深蓝色

5 注意事项

1)胃黏膜染色前需充分冲洗抽吸,有利于色素与胃黏膜更好地接触;

2)美蓝与胃黏膜需有充分的接触时间,时间以5min左右为宜;

3)冲洗染剂要彻底,以免误将未冲洗干净的染色剂认为着色而取材,混淆

病变区,影响诊断符合率;

4)导管应选择喷洒型,使病变区着色均匀。

6 亚甲蓝染色的临床意义

1)判别和诊断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时胃黏膜1min即呈浅染色,在胃窦部呈散在点状,而在胃体部则呈弥漫性;诊断肠上皮化生也有助于Barrett食管的诊断。

2)判别和诊断肠上皮化生和胃腺瘤,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可逐渐明显地染色,而胃腺瘤不染色或仅仅显示甚清淡地染色;

3)判别和诊断良性胃溃疡与凹陷性早期胃癌,良性胃溃疡表面白苔经染色

后可在其边缘形成一层较薄的收缩环,或其边缘染色较中间浅,而凹陷性早期胃癌表面苔呈均一染色,或其边缘中央染色更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