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耐久性_定义及现状

合集下载

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耐久性

耐久性的概念与主要影响因素1.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下,必须保持适合于使用,而不需进行维修加固。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根据结构的重要性按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 的规定确定。

我国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分为 50 年和 100 年。

混凝土结构广泛用于各类工程结构中,如果因耐久性不足而失效,或为了继续正常使用而进行相当规模的维修、加固或改造,则将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保证混凝土结构能在自然和人为环境的化学和物理作用下,满足耐久性的要求,是一个十分迫切和重要的问题。

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除了进行承载力计算、变形和裂缝验算外,还必须进行耐久性设计。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主要根据结构的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对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

在我国,采用满足耐久性规定的方法进行耐久性设计,实质上是针对影响耐久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影响耐久性能的主要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水泥用量、水灰比、氯离子及碱含量、外加剂用量、保护层厚度等;外部因素主要有: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C02含量、侵蚀性介质等。

出现耐久性能下降的问题,往往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此外,设计不周、施工质量差或使用中维修不当等也会影响耐久性能。

埋在混凝土中的钢筋,由于混凝土中的高碱性,会在钢筋表面形成氧化膜,它能有效地保护钢筋。

然而,大气中的 CO 2 或其他酸性气体,将使混凝土中性化而降低其碱度,这就是混凝土的碳化。

当混凝土保护层被碳化至钢筋表面时,将破坏钢筋表面的氧化膜。

此外,当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超过一定限值时,将会加速混凝土的碳化,使钢筋表面的氧化膜更易遭到破坏。

钢筋表面氧化膜的破坏是使钢筋锈蚀的必要条件。

这时,如果含氧水份侵人,钢筋就会锈蚀。

因此,含氧水份侵人是钢筋锈蚀的充分条件。

钢筋锈蚀严重时,体积膨胀,导致沿钢筋长度出现纵向裂缝,并使保护层剥落,从而使钢筋截面削弱,截面承载力降低,最终将使结构构件破坏或失效。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课件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课件

在城市化进程中,混凝土结构被 广泛使用,因此其耐久性问题对 城市建设和公共安全具有重大意
义。
耐久性不足会导致结构性能下降, 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重 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课程目标和学习成果
01
02
03
04
0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耐久性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耐久性定义为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其安全、 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的能力。
混凝土结构的冻融与防护
冻融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冻融机理
冻融是指混凝土在反复交替的冻融循环作用下,因体积变化而产生的破坏现象。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在 低温下结冰,体积膨胀,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微裂缝,反复冻融会加剧微裂缝的扩展和连接,最终导致混凝土结 构的破坏。
影响因素
冻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温度变化、冻融循环次数、混凝土的含水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配合比等。其中, 环境温度变化是冻融破坏的主要驱动力,冻融循环次数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混凝土的含水率和配合比则 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
加强养护
通过加强混凝土的养护,保持适宜的 湿度和温度,防止干缩和温度裂缝的 产生。
增加钢筋
通过增加钢筋的数量和直径,提高混 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防止荷载裂 缝的产生。
防止化学腐蚀
通过采取防腐措施,如涂刷防腐涂料、 添加防腐剂等,防止化学腐蚀裂缝的 产生。
裂缝控制案例分析
上海长江大桥
苏通大桥
05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基本概念 • 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与防护 •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与控制 • 混凝土结构的冻融与防护 •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监测与评估 • 总结与展望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研究报告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研究报告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研究报告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的耐久性逐渐降低,出现了龟裂、脱落、剥落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进行技术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从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影响因素、检测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特定环境下长期保持力学性能和外观的能力。

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其使用寿命、安全性、经济性等密切相关。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因此,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混凝土耐久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因素: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掺合料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2.结构因素: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尺寸、裂缝等也会影响其耐久性。

3.外部因素:混凝土的使用环境、气候条件、化学侵蚀等外部因素也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三、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方法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通过一定的检测方法来检测其性能。

目前,常用的混凝土耐久性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压缩强度测试:通过对混凝土样品进行压缩试验,来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性能。

2.抗渗测试:通过对混凝土样品进行渗透试验,来检测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3.碱石反应测试:通过对混凝土样品进行碱石反应试验,来检测混凝土的碱石反应情况。

4.冻融试验:通过对混凝土样品进行冻融试验,来检测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

5.化学侵蚀试验:通过对混凝土样品进行化学侵蚀试验,来检测混凝土的抗化学侵蚀性能。

四、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手段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手段:1.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从而提高其耐久性。

2.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可以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耐久性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耐久性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耐久性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答:(一)耐久性的定义:混凝土除了应有适当的强度外,还应根据使用方面的特殊要求,具有一定的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耐热性等,统称为耐久性。

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从而维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的能力。

(1)抗渗性;指混凝土抵抗液体和气体渗透的性能。

由于混凝土内部存在着互相连通的孔隙和毛细管,以及因振捣欠密实而产生蜂窝、孔洞,使液体和气体能够渗入混凝土内部,水分和空气的侵入会使钢筋锈蚀,有害液体和气体的侵入会使混凝土变质,结果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长期安全使用。

混凝土的抗渗性用抗渗标号P表示。

如P4表示在相应的0.4N/㎜2水压作用下,用作抗渗试验的6个规定尺寸的圆柱体或圆锥体试块,仍保持4个试块不透水。

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一般分为P6 、P8 、P10 、P12 。

(2)抗冻性:指混凝土抵抗冰冻的能力。

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既接触水,又遭受冷冻的环境中,常常会被冻坏。

这是由于渗透到混凝土中的水分受冻结冰后,体积膨胀9%,使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毛细管受到相当大的压力,如果气温升高,冰冻融化,这样反复地冻融,混凝土最终将遭到破坏。

混凝土的抗冻性用抗冻标号F表示。

如受冻融的试块强度与未受冻融的试块强度相比,降低不超过25%,便认为抗冻性合格。

抗冻标号以试块所能承受的最大反复冻融循环次数表示。

根据冻融循环次数,混凝土抗冻标号一般分为:F15、F25、F50、F100、F150和F200。

(3)抗侵蚀性:指混凝土在各种侵蚀性液体和气体中,抵抗侵蚀的性能。

对混凝土起侵蚀作用的介质主要是硫酸盐溶液、酸性水、活动和或带水压的软水、海水、碱类的浓溶液等。

硫酸盐侵蚀是指硫酸根离子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有害化合物,而导致混凝土组成和结构的破坏、强度下降、表面剥离等。

(4)耐热性:指混凝土在高温作用下,内部结构不遭受破坏,强度不显著丧失,具有一定化学稳定性的性能。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分析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分析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分析一、前言随着建筑结构工程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构件作为建筑结构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其耐久性成为了工程师们所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分析,为工程师们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建造和维护钢筋混凝土构件。

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其耐久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因为过早的失效可能会对建筑结构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水泥的性质钢筋混凝土中的水泥是起到粘结作用的重要材料,其水化反应是建筑材料中最为复杂的反应之一。

水泥的成分、质量和加工工艺等因素都对其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将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

2. 钢筋的腐蚀钢筋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了加强钢筋混凝土的作用,但因为其自身的材料特性,具有易腐蚀性。

当钢筋表面的被腐蚀物质产生后,钢筋表面的保护层就很容易被破坏,这将导致钢筋丧失了防腐蚀的功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筋表面的腐蚀越来越严重,其强度也逐渐下降,从而使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得到了影响。

3. 冻融循环当钢筋混凝土构件遭遇到高温干燥、低温冻结等环境的逆境时,水分的体积性膨胀与收缩会直接影响到其耐久性。

在钢筋混凝土材料中,水的体积变化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破碎等现象,这将导致钢筋混凝土工件的强度和耐久性大大降低。

4. 剪切和冲击钢筋混凝土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剪力及冲击力的作用,这将对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特性和耐久性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比如,在剪切作用的下,钢筋混凝土工件会产生一些不可逆的塑性变形,这将导致其强度和可靠性逐渐下降,从而影响其耐久性。

三、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当我们认识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耐久性所涉及的不同方面的因素时,我们便可以像工程师那样,从各个方面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

1. 选用高质量的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选用高质量的材料是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为材料的性质直接决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终性能。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定义及现状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定义及现状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定义及现状钢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结构材料,其耐久性对于建筑物的长期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简单来说,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就是指其在使用环境中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保持其结构性能和功能的能力。

这一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耐久性的定义涵盖了多个方面。

从材料角度来看,它包括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等;对于钢筋,则涉及到其抗锈蚀能力。

从结构整体而言,耐久性还体现在结构抵抗疲劳、徐变等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性能保持。

混凝土的抗渗性是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混凝土的孔隙较大或连通性较好,水分就容易渗透进去。

这不仅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锈蚀,还可能在冻融循环时造成混凝土的破坏。

抗冻性则对于寒冷地区的建筑物尤为关键。

在反复的冻融作用下,混凝土可能会出现开裂、剥落等现象,严重影响其结构强度。

化学侵蚀也是威胁混凝土耐久性的常见因素。

例如,酸雨、硫酸盐等化学物质会与混凝土发生反应,导致其性能逐渐劣化。

钢筋的锈蚀则是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核心问题之一。

当钢筋表面的钝化膜被破坏,在氧气和水分的作用下,钢筋就会发生锈蚀。

锈蚀后的钢筋体积膨胀,会导致混凝土开裂,进一步加速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的破坏。

在实际应用中,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沿海地区,空气中的氯离子会加速钢筋的锈蚀;在工业污染严重的区域,酸雨和化学污染物对混凝土的侵蚀较为严重。

气候变化也给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带来了新的考验。

极端天气的增多,如暴雨、高温、严寒等,都可能加剧混凝土的老化和破坏。

设计和施工质量也是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不合理的设计可能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匀,局部应力过大,从而加速混凝土的破坏。

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如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当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此外,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管理也对其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修缮,一些小的缺陷可能会逐渐发展成严重的病害。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论文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论文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论文钢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结构材料,其耐久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钢筋混凝土结构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侵蚀和破坏,从而影响其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1、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的 pH 值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碳化。

碳化会使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减弱,增加钢筋锈蚀的风险。

2、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钢筋混凝土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混凝土的保护层被破坏或碳化深度达到钢筋表面时,钢筋会与外界环境中的氧气和水分接触,发生锈蚀反应。

钢筋锈蚀会导致其体积膨胀,从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进一步加速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的破坏。

3、冻融循环在寒冷地区,混凝土结构经常受到冻融循环的作用。

水在混凝土孔隙中冻结时会产生膨胀压力,融化时又会导致压力释放,反复的冻融循环会使混凝土内部结构受损,降低其强度和耐久性。

4、化学侵蚀混凝土可能会受到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

例如,硫酸盐会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膨胀性产物,导致混凝土开裂和破坏。

5、碱骨料反应某些骨料中的活性成分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膨胀性产物,引起混凝土开裂和破坏。

二、提高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1、选用优质原材料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骨料级配和质量良好的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

2、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度,减少孔隙率,降低渗透性。

3、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搅拌、浇筑和振捣质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同时,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保证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养护,以促进水泥的水化反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适当增加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可以有效地延缓钢筋锈蚀的发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定义及现状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定义及现状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定义及现状关键信息项:1、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2、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3、目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4、提高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5、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11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抵抗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保持其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耐久性设计的目的是确保结构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能够满足预定的功能要求,而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或重建。

111 耐久性涵盖的方面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抗碱骨料反应性以及钢筋的锈蚀等多个方面。

这些性能的综合表现决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12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材料因素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直接影响其耐久性。

例如,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骨料的种类和级配、水灰比的大小等。

低质量的原材料和不合理的配合比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疏松,孔隙率增大,从而降低其抗渗性和抗侵蚀性。

122 环境因素环境条件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例如,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混凝土容易遭受冻融破坏;在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会受到海水侵蚀和氯离子渗透的影响;在工业环境中,混凝土可能会受到化学物质的侵蚀。

123 施工因素施工质量对钢筋混凝土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

施工过程中的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当、模板拆除过早等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和孔隙,从而降低其耐久性。

124 设计因素结构的设计不合理也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

例如,结构的配筋不足、保护层厚度不够、构件的截面尺寸过小等都会加速钢筋的锈蚀和混凝土的劣化。

13 目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对其耐久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内外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31 耐久性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多种耐久性评估模型和方法,如基于概率的评估方法、基于经验的评估方法和基于性能的评估方法等。

浅谈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谈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浅谈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摘要:混凝土结构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但是由于其结构自身和使用环境的特点,使得混凝土存在严重的耐久性问题。

本文论述了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及其对混凝土的破坏机理,并针对混凝土的碳化、冻融破坏、侵蚀性介质的腐蚀、混凝土碱集料反应、钢筋锈蚀等方面提出了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破坏机理预防措施1 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设计寿命周期内,在正常维护下,必须保持适合于使用,而不需要进行维修加固,即指混凝土在抵抗周围环境中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下,仍能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

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不仅仅包括结构的安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抗渗性。

即指混凝土抵抗水、油等液体在压力作用下渗透的性能。

二是抗冻性。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饱水状态下,经受多次抵抗冻融循环作用,能保持强度和外观性的能力。

三是抗侵蚀性。

混凝土暴露在有化学物质的环境和介质中,有可能遭受化学侵蚀而破坏。

2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一般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年限约为50年至100年,但实际中有不少工程在使用10年至20年,有的甚至在使用几年后即需要维修,这就是由于混凝土耐久性低造成的。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原因错综复杂,除去社会因素、人为因素外,技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

(1)混凝土的碳化。

几乎所有混凝土表面都处在碳化过程中。

它是空气中CO2与水泥石中的碱性物质相互作用,使其成分、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使用机能下降的一种很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混凝土碳化本身对混凝土并无破坏使用,其主要危害是使混凝土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使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混凝土的碳化还会加剧混凝土的收缩,这些都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裂缝和结构的破坏。

(2)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混凝土毛细孔的自由水就是导致混凝土遭受冻害的主要因素,因为水遇冷冻结成冰后会发生体积膨胀,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简析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简析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简析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过程中的基础用材,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十分重视。

如果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够,建筑铸成之后容易产生蜂窝、孔洞、麻木等问题。

在微观层面,氯离子、毛细孔、氢氧化钙、硅胶体都能对混凝土造成损害,影响建筑工程的效果。

基于此,笔者从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出发,着力分析混凝土耐久度存在的问题。

希望能为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解决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问题简析引言: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的基础材料。

没有混凝土的助力,中国的基建声誉不可能发扬海外。

从混凝土的应用结果的角度来看,中国基建的总体系统和理论相对完善。

但是,伴随着基建事业的全面发展,基建不仅需要建设在平地上,还需要建设在高纬度地区或者深海等复杂环境中。

因此,混凝土的耐久性理论亟待进一步革新,以不断适应最新的混凝土需求。

一、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一)氯离子与混凝土耐久度随着基建事业的发展,混凝土需要在深海环境中作业,打造跨海通道。

目前,在我国有很多跨海通道的应用案例,包括渤海跨海通道、琼州跨海通道等。

跨海通道的根基埋在海底,容易受到海水的影响,使混凝土的耐久度出现下降的情况。

因为在海水中存在氯离子,氯离子会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使混凝土出现开裂,严重时会造成跨海通道出现倒塌的情况,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例如,2018年8月,欧洲的莫兰蒂大桥9号桥墩出现倒塌,50余人因为渎职罪而被警方逮捕。

事后经过现场调查,专家组判断,正是由于混凝土被氯离子所侵蚀,从而导致桥墩底部的混凝土出现断裂。

柱子的断裂逐步引起桥面的断裂,最终使这所意大利的标志性建筑出现倒塌现象。

目前,关于氯离子对混凝土耐久度的研究比较完善,理论都比较系统,例如,学者谢真真在论文中从氯离子对混凝土的危害入手,探索了氯离子对混凝土和钢筋的影响原因,并对预防氯离子危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倡使用工业废渣逐步降低混凝土中氯离子的含量,以保障混凝土的稳固性[1]。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_定义及现状

钢筋混凝土耐久性_定义及现状

溶解性侵蚀
盐酸、硫酸等无机酸会对混凝土产生强酸侵蚀。 强酸先与Ca(OH)2反应,然后与水化硅酸钙反应, 混凝土的破坏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应产物的 结构及其可溶性。反应产物的可溶性越高,被侵蚀 溶液带走的数量越多,水泥石的破坏速度就越快。 钙盐的生成并溶出可使反应不断进行,使混凝土的 碱度和强度不断降低。
涂远鑫
简介混凝土耐久性。 酸雨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机理。
如何预防酸雨对混凝土耐久性带来的影响。
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
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 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从而维持混凝土 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的能力称为耐久性。
关于耐久性定义的讨论 1)国内一般认为——目标使用期内,不需大量资金加 固,保持其安全、使用和外观的能力。(耐久性+经 济性) 2)国外的一个定义 ——构件和材料抵抗衰退和腐蚀的 能力 。 3)《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及耐久性设计指南》定义 — —在规定期限内,在各种作用下维持其应用功能的能 力。 4)欧洲Duracrete ——在一定时间段内,在不超出预 期的维护和维修费用的情况下,保持其安全、适用及 可接受外观 。
粉煤灰混凝土的定义
粉煤灰是一种火山灰质材料,本身并无胶凝 性能,在常温下有水存在时,粉煤灰可以与混凝 土中的进行二次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水化硅酸 钙凝胶,这样不仅降低了溶出的可能,也填充了 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都有 提高作用。
酸雨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外观腐蚀分析
粉煤灰混凝土外观受酸雨腐蚀的影响比较明显, 一般是随酸雨侵蚀时间的增长,其外观逐渐由 灰色变为灰黑色,再由灰黑色变成淡黄色。
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性
<1> 许多国家的规范中都明确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必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及展望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及展望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及展望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现状自20世纪初以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不断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应用。

以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1.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建筑工程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检测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结构设计更加精确和高效;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使得结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 结构形式多样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梁、柱、板、墙等构件形式外,还出现了各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如空心楼板、空心墙板、钢筋混凝土悬索桥等。

这些新型结构形式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建筑设计的多样性需求,还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和使用效果。

3. 结构优化与节能减排: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节能减排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和新型材料的应用,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提高结构的力学性能,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

4. 结构监测与维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监测与维护是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现代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变形和损伤情况,及时采取维修和加固措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展望未来,钢筋混凝土结构仍然是建筑领域的重要结构形式,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展:1. 结构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将会进一步提升。

新型高性能混凝土、纳米材料、增强材料等的应用,将使得结构的强度、刚度、耐久性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改善。

2. 结构的轻量化和高效化:在建筑领域,追求轻量化和高效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可靠性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可靠性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可靠性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物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刚性和承载能力,因此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随着建筑物使用时间的增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面临着不断的考验,如何保证结构的可靠性成为了建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耐久性的概念耐久性是指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仍能保证其功能和安全性,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的能力。

在建筑领域中,耐久性可以细分为结构耐久性、功能耐久性和外观耐久性。

其中,结构耐久性是指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能够满足其承载和稳定的要求,不会出现严重的损伤和灾害。

二、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材料因素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渗性等都会直接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而钢筋的质量和防腐性能则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二)结构设计因素结构设计的质量和合理性也直接关系到结构的耐久性。

如果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不够科学,就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比如,在建筑物中设置结构的位置和形式、采用的结构材料等都会直接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三)施工工艺因素施工工艺的质量和技术水平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施工中土体的压实程度、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加固材料的选用等都会直接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三、评价结构耐久性的方法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需要对其进行可靠性分析和评价。

评价结构耐久性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寿命评价法寿命评价法是通过对结构的使用寿命进行测算和评价来判断结构的耐久性。

寿命评价法主要基于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结构材料的特性、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等因素,来预测结构的使用寿命。

(二)失效概率评价法失效概率评价法主要是通过概率统计方法,来预测结构的失效概率。

该方法主要依赖于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对结构的历史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来评估结构未来的失效概率。

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腐蚀病害及对策

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腐蚀病害及对策

浅谈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腐蚀病害及对策摘要:通过对桥梁耐久性影响因素分析,认为钢筋腐蚀对桥梁耐久性影响最大。

通过对钢筋腐蚀影响因数和腐蚀机理分析,提出预防钢筋腐蚀对策。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腐蚀;病害;对策中图分类号:u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一、桥梁耐久性与影响因素所谓耐久性,本人有两种理解,一是理论耐久性,二是实际耐久性。

理论耐久性按《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解释是指“结构在预期作用和预定的维护条件,能在规定期限内维持其设计性能要求的能力”;实际耐久性是指结构对气候作用、化学侵蚀、物理作用或任何破坏过程的抵抗能力。

一般来讲,在正常设计(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使用功能等要求)、正常施工(严格依照规范和设计进行)、正常使用(规定荷载等)和正常养护(不使用化冰盐)的条件下,桥梁理论耐久性是有保障的。

然而暴露在野外环境的桥梁,受到各种水侵腐蚀、冻融破坏、正常和非正常荷载的作用,加之设计、施工的不当,其生存时间很难同我们想象的设计寿命挂钩,其实际耐久性远远小于理论耐久性。

影响桥梁耐久性的因素十分复杂,不考虑洪水、地震、超载及船舶的撞击,主要取决于以下四方面因素:(1)混凝土材料、钢材的自身特性;(2)桥梁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质量;(3)桥梁结构所处的环境;(4)桥梁结构的使用条件与防护措施。

其中混凝土材料、钢材的自身特性和钢筋混凝土桥梁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是决定桥梁耐久性的内因。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粗集料和某些外加剂,经过搅拌、浇注、振捣和养护硬化等过程而形成的人工复合材料。

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如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集料的种类与级配等都直接影响桥梁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缺陷(例如裂缝、气泡、孔穴等)都会造成水分和侵蚀性物质渗入混凝土内部,与混凝土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腐蚀结构的钢筋,影响桥梁的耐久性。

二、钢筋腐蚀病害成因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物理保护和化学保护。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课件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课件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现状
现状
由于环境因素、施工质量、材料 老化等原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 性面临严峻挑战,许多建筑物出 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和老化现象。
问题
缺乏对耐久性问题的足够重视和 有效维护措施,导致结构失效风 险增加,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02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 因素
内部因素
原材料性质
混凝土原材料,如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显著影响。例如,水 泥的强度等级、骨料的级配和含泥量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化情况。
渗透性检测
渗透性检测是通过测试混凝土结构的 抗渗性能来评估其耐久性的方法。
渗透性检测的结果可以反映混凝土结 构在使用过程中抵抗水、气侵蚀的能 力。
渗透性检测通常采用水压试验、气渗 试验等方法进行,这些方法可以测试 混凝土结构的抗渗等级和渗透系数。
电化学检测
电化学检测是通过测试混凝土结 构的电化学参数来评估其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检测与评估方法 •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耐久性的定义与重要性
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在预期使用年限内,能够 保持其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能 力。
重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混凝土结构在 各类建筑和基础设施中广泛应用,其 耐久性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 护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的方法。
电化学检测通常采用电位测量、 氯离子扩散系数等方法进行,这 些方法可以测试混凝土结构的电
位、氯离子扩散系数等参数。
电化学检测的结果可以反映混凝 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电化 学反应和腐蚀情况,从而评估其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状态及其发展趋势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状态及其发展趋势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研究状态及其发展趋势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定义及设计原则,接着论述了其与节约型经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调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阐明了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方向,尤其提出了要重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思路,最后提出了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可持续发展; 多学科交叉1.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已在房屋、桥梁、水坝、公路、机场、城市交通设施以及军事工程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

混凝土结构结合了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点,造价较低,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普遍的结构形式。

虽然,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还会不断出现新的结构形式,但肯定地说,混凝土结构仍然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2]。

今天,全世界混凝土的消费量已逾90亿吨,并且由于都市化的逐渐发展(城市建设的发展),今后若干年仍将呈持续上升的势头。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总是认为混凝土是一种经久耐用的建筑材料,根本不需要考虑耐久性问题,同时也忽视了“耐久性设计”。

然而,事实表明这种“忽视”正在让人们付出巨大的代价。

我国现有建筑约5×109m2,其中约23×108m2需分期分批进行鉴定加固,近1×109m2急需维修加固才能使用。

从建筑物的百年大计来讲,混凝土的耐久性应比强度更为重要[3] 。

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定义及设计原则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一般可理解为: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各种环境条件作用下,不需要额外的费用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性、正常使用性和可接受的外观的能力。

[4]所以,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提出了如下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结构和结构构件在正常维护条件下应能保持其使用功能,而不需进行大修加固。

设计使用年限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068确定。

若建设单位提出更高要求,也可按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

四、混凝土的耐久性

四、混凝土的耐久性
四、混凝土的耐久性
DURABILITY of CONCRETE
概 念
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抵抗因服役环境 外部因素和材料内部原因造成的侵蚀和破坏,而保 持其原有性能不变的能力。
混凝土构筑物的服役寿命
混凝土构筑物受到其服役环境因素的侵蚀和破坏, 导致其使用性能下降到最低设计值时,所经历的时 间( 年 ) 。

一、混凝土的抗渗性 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定义: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油、液体)渗透的能 力,称为抗渗性。
• 水是混凝土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破坏过程 的主要介质。不仅物理劣化过程与水有关,同时 作为传输侵蚀性离子的介质,水又是化学劣化过 程的一个根源。
所以水是大多数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核心!!!
什么是碱骨料反应?
最常见、最重要的反应是碱 — 硅反应 (简称ASR),它是骨料中所含的无定形硅与 孔隙里含碱(钠、钾、钙的氢氧化物)的溶液 反应,生成易于吸水膨胀的碱 -硅凝胶,当 结构物暴露在潮湿环境中,混凝土体内相 对湿度超过85%时,就会出现膨胀,直到引 起混凝土开裂与破坏。
常见的碱—骨料反应破坏形式
条件:氯离子扩散、氧与水分;与保护层厚度、 水灰比、水泥用量等有关。
钢筋锈蚀导致混凝土构件破坏的几种形式
混凝土中钢材锈蚀的防护措施
下列几种新措施,可以在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 保护层厚度与施工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对钢材腐 蚀的防护作用: 1)在新拌混凝土里掺用阻锈剂,如亚硝酸钙;
2)用不锈钢作为配筋,或环氧涂层钢筋; 3)混凝土采用涂层保护,减少氯盐与氧的侵入; 4)对钢筋进行阴极保护,即外加电压以保持钢筋处于 阴极区。
综合
钢筋混凝土桥梁的侵蚀损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膨胀性侵蚀
硫酸盐与混凝土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 对混凝土产生膨胀破坏作用,是典型的膨胀 性侵蚀。从SO42-的来源来看,混凝土的硫酸 盐侵蚀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侵蚀。内部侵蚀是 由于混凝土组分本身带有的硫酸盐引起的, 而外部侵蚀是环境中的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 蚀。
外部侵蚀可分为两个过程:
1.SO42-由环境溶液进入混凝土空隙中,这是一个 扩散过程,其速率决定于混凝土的抗渗性。 2.硫酸盐侵蚀的结果是水泥熟料C3A的水化产物水 化铝酸钙及水化单硫铝酸钙都能与石膏反应,生成 体积膨胀的钙矾石(3CaO.Al2O3.3CaSO4.32H2O)引 起混凝土内部内应力增加从而破坏混凝土。
表层混凝土由于长期受到 冲刷和侵蚀已经变的疏松,同 时在荷载的作用下表层混凝土 已经剥落,使得钢筋露出表面。 在酸雨的侵蚀下加速了钢筋的 锈蚀。
随着H+和混凝土中胶凝材 料的不断反应以及雨水的冲刷, 混凝土表面部分的胶凝材料已 经被冲走,粗集料完全曝露于混 凝土表面,类似于水刷石结构。
在过去的50年间酸雨对已建混 凝土结构带来了严重的损伤, 高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表面粗 集料裸露、混凝土中性化严重。 中性化深度最大达55mm、钢筋 顺筋开裂。
酸雨侵蚀建筑过程: 表面发黄 粗糙 脱砂 粗集料显露 保护 层中性化 钢筋生锈 顺筋开裂 保护层剥离
透水混凝土的耐久性 粉煤灰混凝土的耐久性
透水性混凝土的定义
透水性混凝土是由特定级配的集料、水泥、增 强材料、外加剂和水等按特定比例经特殊成型工艺
制成的,集料骨架间含有大量贯通性孔隙(通常在
5%一30%之间并多为直径超过Imm的大孔)的蜂窝
状结构的混凝土或制品。
危害
透水性混凝土的透水性能,酸雨可以直接 通过连通孔隙进入混凝土内部,溶蚀位于骨料 接触点上呈碱性的硅酸盐水泥石,破坏骨料间 的粘结作用,使构成水泥石的水化物变质或分 解,使透水性混凝土失去胶结性能而产生剥落、 溃散等现象。
透水性混凝土 的酸雨腐蚀
溶出性侵蚀
溶解性侵蚀
膨胀性侵蚀
白色物质渐渐消失,混凝土表面呈现灰黑色, 并逐渐变深。
(第二阶段)
混凝土表面又逐渐从灰黑色变成淡黄色,同时 出现了许多小的坑蚀。
(第三阶段)
由于混凝土表面胶凝材料的流失,坑蚀孔洞逐 渐变大,表面的细骨料外露,用手触摸混凝土, 细骨料即可脱落。
(第四阶段)
随着混凝上表层细骨料的分层脱落,最 终导致混凝土的粗骨料颗粒暴露,表面变的 非常粗糙和疏松。
溶出性侵蚀
透水性混凝土,在一定压力的水中,水化产物Ca(OH)2
会不断溶出并流失,随着Ca(OH)2的溶出,混凝土内部的PH 值降低,水化硅酸盐和水化铝酸盐开始水解,由于透水性混 凝土的孔隙率较大,进一步加大了水的渗透,使Ca(OH)2更 加易于溶出,导致了混凝土强度不断下降。
资料表明当混凝土中钙溶出量达到 自身25%,其抗压强度下36%;当 溶出量达到33%,混凝土变得酥 松而失去强度。
染十分严重,从而导致国内某些地区降水酸度大,酸雨频率高,降水 质量差。酸雨使混凝土、砂浆、灰砂砖等材料的表面被腐蚀,出 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这已经成为影响建筑物耐久性不 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酸雨形成的过程以及种类
酸雨的种类:硫酸雨 硝酸雨。 酸雨中的阴离子主要是硝酸根和硫酸 根离子,根据两者在酸雨样品中的浓 度可以判定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二 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主要 是来自于矿物燃料(如煤)的燃烧, 氮氧化物主要是来自于汽车尾气等污 染源。
酸的腐蚀
的Ca(OH)2,所以,当酸雨落下后,酸性介质首先与Ca(OH)2
机理 2 由于水泥的水化产物主要为碱性的硅酸盐、铝酸盐及相当数量
发生中和反应,急剧降低了混凝土介质的碱度,随着混凝土碱 导致了混凝土质量不断下降。其反应式如下:
度的降低,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失去稳定性而水解、溶出
从以上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酸雨降落到建筑物上后 会腐蚀混凝土中的固体成分使其变成易溶于水的盐类, 促使其化学成分变为离子形式流失掉。
土表面出现孔洞。
雨水汇流区
雨滴一般不会直接作用在这个区域,这个区域的雨水 主要是直接作用区的雨水流经的区域,多出现在雨滴不能 直接作用的构建侧表面、斜表面。在这个区域内的混凝土 侵蚀特点表现出明显的结晶形态。
雨水积水区
这个区域腐蚀是 汇流区的雨水沿 着构件表面流动, 并在构件底面长 期滞留下来。
溶解性侵蚀
盐酸、硫酸等无机酸会对混凝土产生强酸侵蚀。 强酸先与Ca(OH)2反应,然后与水化硅酸钙反应, 混凝土的破坏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应产物的 结构及其可溶性。反应产物的可溶性越高,被侵蚀 溶液带走的数量越多,水泥石的破坏速度就越快。 钙盐的生成并溶出可使反应不断进行,使混凝土的 碱度和强度不断降低。
耐久性失败的工程事例
保护层过薄,钢筋锈蚀
背景
酸雨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严重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 和建筑带来极大危害,也加速混凝土结构的腐蚀,已列为世界严
重公害前三位。我国酸雨地区达30%,酸雨PH值在5.6以下。但
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尤其以燃 用

高硫份原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导致的空气污
3)施工
4)检验和维修
性能
维修
开始
最低限
使用寿命
时间
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
无损伤
劣化开始,可修补
毁坏,废弃
酸雨对混凝土影响的相关措施
机理1
碳化作用
CO2也属于酸性气体的组成部分,空气中的CO2首先渗透到
混凝土内部充满空气的孔隙和毛细管中,然后溶解于毛细管中 的液相,与水泥水化过程中所产生的Ca(OH)2和水化硅酸三钙、 水化硅酸二钙等水化产物相互作用,形成碳酸钙。混凝土的碳 化可用下列化学反应式表示: CO2+H2O→H2CO3 Ca(OH)2+H2CO3→CaCO3+ 2H2O 3CaO·2SiO2·3H2O+ 3H2CO3→3CaCO3+2SiO2+ 6H2O 2CaO·SiO2·4H2O+ 2H2CO3→2CaCO3+SiO2+ 6H2O
涂远鑫
简介混凝土耐久性。 酸雨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机理。
如何预防酸雨对混凝土耐久性带来的影响。
混凝土耐久性的定义
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 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从而维持混凝土 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的能力称为耐久性。
关于耐久性定义的讨论 1)国内一般认为——目标使用期内,不需大量资金加 固,保持其安全、使用和外观的能力。(耐久性+经 济性) 2)国外的一个定义 ——构件和材料抵抗衰退和腐蚀的 能力 。 3)《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及耐久性设计指南》定义 — —在规定期限内,在各种作用下维持其应用功能的能 力。 4)欧洲Duracrete ——在一定时间段内,在不超出预 期的维护和维修费用的情况下,保持其安全、适用及 可接受外观 。
由此产生的巨大应力,足以引起混凝土微观结 构破坏甚至宏观破坏。此类化学侵蚀有时非常 严重,可使建筑物严重损坏。
按酸雨作用到混凝土的方式,可划分为雨滴直接作 用区、雨水汇流区和积水区,不同区域的示意图见图, 每个区域所表现出的酸雨侵蚀形态具有各自的特点.
雨滴直接作用区
由于雨水冲刷 作用较为显著, 酸雨与混凝土作 用生成物可直接 被冲走,形成典 型的水刷石结构, 骨料突出,混凝
研究现状
我国的西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条件、产业结
构和能源消耗结构的制约,已经成为酸雨最为严重
的地区。其中又以西南四川盆地的重庆和黔中地 区的贵阳为典型。
重庆的空气污染特点主要表现为空气中高浓度
的二氧化硫污染。重庆市环境保护局的监测数据显
示,从1981年至1994年,城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 值范围在(0· 26~0· 49)m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0· 06mg/m3)3~7倍。其中年平均值在0· 30mg/m3, 超标4倍以上的有12年。
粉煤灰混凝土的定义
粉煤灰是一种火山灰质材料,本身并无胶凝 性能,在常温下有水存在时,粉煤灰可以与混凝 土中的进行二次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水化硅酸 钙凝胶,这样不仅降低了溶出的可能,也填充了 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都有 提高作用。
酸雨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外观腐蚀分析
粉煤灰混凝土外观受酸雨腐蚀的影响比较明显, 一般是随酸雨侵蚀时间的增长,其外观逐渐由 灰色变为灰黑色,再由灰黑色变成淡黄色。
2
3
4
抗渗性
碱骨料反应 混凝土耐久性的 主要表征
抗冻性
碳化
抗侵蚀性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内容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环境作用:(大气环境(CO2、大温差、酸雨)海
洋、土壤水(冻溶、化学) 、工业环境、) 材料耐久性:(抗冻、中性化、碱骨料、盐侵蚀) 构件耐久性:(局部与整体退化模型、锈胀模 型、构件承载力退化模型) 结构耐久性:(耐久性设计、耐久性评估) 耐久性评估方法:极限状态可靠度分析方法 评估性能指标:混凝土及钢筋功能失效(强度、 钢筋握裹力(含锈蚀)、开裂)
机理3
硫酸盐的腐蚀:
酸雨中的SO42-离子还可以和混凝上发生反应,生 成钙矾石,还有可能生成石膏,反应式如下:
钙矾石生成后,比反应物的体积要大1.5倍。如有 石膏生成,则其体积会增大1.24倍,它们都可引起 很大的内应力。
机理4 如果石膏的溶解度较高,还可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混凝土中Ca(OH)2反应生成的石膏,可使体积膨 胀约 1.24倍。石膏进一步与混凝土中铝酸三钙 反应,生成硫铝酸钙,其体积又可膨胀2倍。
粉煤灰混凝土试件在第20天、第40天、第60天、第80 天和第100天时混凝土表面的腐蚀情况。从以下五个阶段来 分析酸雨环境下粉煤灰混凝土外观腐蚀情况。 由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与酸雨发生中和反应, 混凝土表面泛出大量的白色物质(用手摸起来细细 滑滑的),但此时混凝土的颜色并没有发生太大变 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