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专题鉴赏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 意思,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
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 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
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首句要读得高亢激昂,次句要读得回环婉转。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 个字; 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 但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 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第二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 气读出,然后作延长音(木、江)。 第三联的“悲”“常” “病”“独”等字要 重读以示沉重。 尾联宜慢读,并读出自怜自嘲的况味。
共写了几种意象?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回。
风、天、猿啸、渚、沙、鸟 急、高、哀、 清、白、飞
每一种景物都夹杂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富有特别的意义。 既有耳闻又有有目见,使人感到“悲哀”。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首联 颔联 律诗 颈联 尾联
要求工对
(一)
《登高》被誉为“杜集七言 律诗第一”、“古今律诗之 冠”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 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 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 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 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 “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
郭 沫 若
民 间 疾 苦 , 笔 底 波 澜
。
世 上 疮 痍 , 诗 中 圣 哲 ;ຫໍສະໝຸດ Baidu
——
杜 甫 诗 鉴 赏
人称“诗圣”,
文为“诗史”。
登 蜀 高 相
秋兴八首 (其一) 咏怀古迹 (其三)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在 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作品被称作《杜 工部集》。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 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 苦,他的诗反应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 而被誉为“ ”后人尊称他为“ ”。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 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 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诗歌更以 “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 言。
一 读 书 壮 游 期
35岁之前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 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正是他刻苦学习自述。二十岁后, 他开 始漫游生活,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 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 和心胸,并在洛阳和李白结为肝胆相照 的朋友。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 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
诗的风格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 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 的诗风。
三 战 乱 流 离 期
45-48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 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 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 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山河破 碎之感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 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 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等具有高度人 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 现实主义的高峰。
四 漂 泊 西 南 期
48-58岁 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59年由甘 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 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 居住了将近4年,后因蜀中军阀作乱,他 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 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这一时期,他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 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 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等就是在这里 写就的。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最为著名的诗句为:
二 困 守 长 安 期
35-44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
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 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 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 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 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 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标志着他经 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 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作者简介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 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 颂千古的名篇,比如 等,,其中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 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 和《垂老别》。
(一)读书壮游期 35岁之前
(二)困守长安期 35-44岁
(三)战乱流离期 45-48岁 (四)漂泊西南期 48-58岁
诗由写景开头,十四个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
这些景物给 人造成什么 感觉?
急风——冷(心灵的) 高天——人渺小、孤单 哀猿——悲凉 飞鸟——一只孤独痛苦的鸟既雄浑高远,又
肃杀凄凉。“飘飘何所似?大地一沙鸥。”是 诗人暮年漂泊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
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
落木——由树及人。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已到 生命的晚秋,有生命短暂之感。 长江——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无边、不尽——透出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 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 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 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 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 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 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 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