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课后习题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课后习题的探究

【摘要】习题教学设计要突破教学的瓶颈,不能就题论题。要有铺垫和延伸。设置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问题设计突出学情;体现互动;兼顾生成。

【关键词】学情互动生成

背景:初中化学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不仅有许多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而且是中考的重点和热点。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使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教学课本p208

第14题,我从试验入手步步引起,层层展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

问题(1):取一瓶密封完好的固体氢氧化钠粉末和两天前放在滤纸上的氢氧化钠。让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同学们都知道固体氢氧化钠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同时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但很少同学看到过碳酸钠晶体。即结了块的固体碳酸钠。粉末状固体与块状固体成分是否相同。许多学生都想探究个明白,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被调动起来。学生耀耀欲试。课堂氛围得到了升华,有利于课堂资源的生成。

问题(2):让两个同学分别将上述观察过的固体放入两只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分别滴加酚酞观察现象。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严谨性。氢氧化钠与二

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由于碳酸钠显碱性,用酚酞来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是不能完成的。设计实验应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但实验设计必须正确。如果滴加酚酞变红就得出结论没变质,很显然犯了科学错误。本问题设计对比实验:旨在告处学生设计实验不仅考虑原物质的性质,同时还应考虑生成的物质的性质。实验设计应科学、严谨。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科学素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问题(3):让学生设计实验研究“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变质。由于检验碳酸钠的方法很多,具有开放性,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所用的试剂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根据同学的设计方案让同学共同完成。

(设计意图):本实验设计是在问题(2)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层层展开的学生有易到难、由浅入深,由于碳酸钠显碱性。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不能上说明问题。由此想到反应后的生成物,碳酸盐的检验来展开。紧紧围绕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能从冒气泡和白色沉淀这样明显的变化特征来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使学生在探究旧知的同时,生成了新知,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却得到了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问题研究也水到渠成。

问题(4):课堂设计时我把问题(4)改成了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没有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猜想三: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实验验证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而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的动力。问题的形成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本问题是以前面的问题作为铺垫。以问题提出、问题辐射、问题解决带动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不仅复习了碱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而且以氢氧化钠变质为载体,把酸的性质、碱的性质、盐的性质串成串,连成线。学生对氢氧化钠有没有变质?变质生成了什么?怎样检验该物质的存在?(包括①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氢氧化钠;②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碳酸钠;③溶液中的溶质既有氢氧化钠,又有碳酸钠。)等一系列问题,由表及里,由复杂到简单地在课堂上自然生成。

反思:

一:问题设计要突出学情

问题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学习水平和探究能力。设计过浅,过直接平淡无奇,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收效甚微,甚至出现相反的结果。设计太深,太复杂,学生一头雾水,无所适从,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问题(4)中的猜想与探究就是给同学跳起来摘桃子,提供一个平台。课堂设计更要注重帮助学生由旧知推新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增长才能。从学习中增强自信,分享成功的喜悦。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责

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因而要上好课,首先研究好“学情”。二:问题设计要体现互动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这就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团结协作,共同学习,共同提高。问题设计应体现互动。没有互动就没有教学。课堂知识只有渗入到问题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能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知识,分享成功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方法“新”起来。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三:问题设计应兼顾生成

《化学课标准》指出: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积极地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设疑,诱思探究。把问题引向深入,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学生带着知识、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使教学活动高潮迭起,纷呈无限。教师驾驭课堂,利用思维中的一次次“灵光闪现”,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问题(3)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生成了许多宝贵的资源。生成的资源及时的开发和利用。即使是一些不成熟的设想和建议,都要进行鼓励和鞭策。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设计中一定要兼顾学生生成的知识。及时解决生成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