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制琵琶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6A班代永歹

教学研究•教法新探

班级制琵琶教学策略

文/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刘星廷

【摘要】中小学的琵琶教学主要是以班级制教学为主。班级制教学的学生与乐团排练的学生相比,

缺乏琵琶弹奏技能和音乐素养,碰到的困难更大,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

下琵琶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试论述班级制琵琶教学策略,以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班级制琵琶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琵琶普及教学,主要是以琵琶弹拨乐团为组织形式,同时辐射各基层学校的艺术特色班级。从目前情况来看,班级制琵琶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中普遍缺乏生动有效、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训练方式;二是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对曲目背景和风格理解的引导,学生对作品缺乏认识和兴趣,弹奏缺乏表现力;三是优秀琵琶教学的公开课或者其他可以借鉴的教学资料很少。针对班级制琵琶

(上接第48页)

装置的识别及用途、药品的名称等。通过这些内容的检测来衡量学生预习的效果,是否为课堂里的实验学习做好准备。

二、实验预习案的实施途径

1.学生行为

教师在课前将实验预习案分发给学生,学生自行圈画关键信息来明确学习目标,围绕真实问题展开观察,将问题逐一分解,针对疑难问题阅读书本或学习资料,与同伴进行深度讨论与交流。因此,“观察-阅读-讨论”构成了学生预习过程的核心行为。

观察,即围绕学习目标与真实问题展开有计划性、连续性的观察。观察的步骤:确立观察目的与观察内容;将所观察的物质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及用途等记录在实验预习案上;将笔记内容进行归类、比较、分析与梳理。阅读,即针对实验原理性问题查找书本或学习资料。阅读的效果取决于理解,而不是阅读的次数。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去阅读,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反复阅读。讨论,即学生围绕实验关键信息相互提出问题、相互质疑。生生间讨论的前提是倾听,认真听取他人的观点,有助于深度教学的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开发合适的课程教材

现在的琵琶普及教学没有统一的、系统化的教材,更没有面向班级制教学的专门教材,教师在教材和曲目选择上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教师要结合现有教材分学段进行递进性的、系统性的教材整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在教材内容上应注

(下转第50页)

讨论。通过这三种核心行为,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实验预习案,明确实验目标,对整个实验架构有大致的了解,对实验现象有粗略的印象,为最终进行有效的实验学习做好准备。

2.教师行为

如何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予合适的学习建议与指导是教师行为的关键。我们将教师行为分解为“跟踪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程度-调整教学策略”。

跟踪学习过程包括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预习中如何思考和处理问题,如何开展讨论,详细了解学生实验预习的实施情况。评价学习程度参考项目化学习的评价特点,以始为终,并贯穿学习始终。调整教学策略,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的预习情况,进一步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如引导学生解决疑惑,巩固已有知识,建立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教学内容。探

参考文献:

[1]陈红波.让创新成为全体学生的素养——虹桥中学“自然笔记”特色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5⑷.

49

教学研究•教法新探

意少儿化、生活化、本土化、个性化,营造“教师愿意教,学生喜欢学”的班级制琵琶教学氛围。

仁补充适合学生水平的曲目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可以是琵琶曲谱,也可以补充伴奏谱和合适的伴奏音乐、视频等。

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带有伴奏音乐的琵琶曲作品。这些作品旋律优美,同时又有时代感,能帮助学生提高演奏技能,如《立春》《我的祖国》《故乡行》等。

教师还可以在琵琶独奏曲目中选择有时代性并贴近学生生活的曲目,如《金色的梦》《穿林海》《闹元宵》《勇气》《新编十面埋伏》等,这些好听的乐曲容易激发学生的弹奏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对于有些流行的曲目,如《南屏晚钟》《琵琶吟》《辛德勒的名单》《哆啦A梦之歌》等,教师在教学中除了用伴奏音乐外,还可以加入小乐器或钢琴配乐等教学手段,让乐曲演奏更有趣味。

2.改编曲目,发挥琵琶的表现力

教师的改编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在教授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学生时,教师可以改编他们在学校学习的校园歌曲,这样他们学习起来更快,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对琵琶的学习兴趣。对于年龄尚小一些的学生来说,从儿歌入手改编成琵琶曲目,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有的曲子可以根据乐曲的和声走向配上简单的二声部。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学生熟悉、喜爱的歌曲,比如《难忘今宵》《菊花台》《红梅赞》等配上伴奏音乐进行教学。这样的改编不仅丰富了乐曲的表现形式,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和声或者伴奏音乐的衬托下,即使学生的演奏技艺不够精湛,也仍然具有一定的表现力。这为初学者提供了上台的演奏机会,也激发了学生对琵琶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地提升了他们的弹奏能力。

3.调整教材中优秀乐曲的学习时段

例如,琵琶考级教材中的四级曲目《彩云追月》可以调整到三级来教学。这首乐曲旋律优美,同时也是小学三年级音乐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学习琵琶,到三年级时的水平完全可以弹奏这首曲目,并且和学校的课程结合学习,学生会有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二、创造有趣的音乐形象

动听的乐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而且还能使他们得到情感的满足,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音乐欣赏的应用。例如,在欣赏琵琶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在曲目开始琵琶演绎着美丽的曲调,教师问学生们联想到什么,大部分学生都回答春光明媚或甜言蜜语。而音乐由活泼欢快的曲调转入慢板,在颤音中,很多学生都想象出了惜别与依恋的场景。在全曲最高潮,学生们谈到了激动、壮烈、赞美。最后,乐曲再现引子中的音乐,学生们又回想起乐曲开始部分所表现的相依相偎的景象。教师再和学生们阐述“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的乐曲主题,大家都说和自己感受到的差不多。显然,音乐欣赏在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也升华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接下来的演奏技巧教授过程中,学生们的兴趣和表现力也显著增强。

在琵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从很多方面借助艺术想象来表现作品,让作品有血有肉、富有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启发、描绘、点拨,再加上适当力度、强弱、速度的演奏变化,让学生体验音乐形象,感受乐曲美。很多琵琶乐曲的学习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乐曲内容设计成不同的角色形象,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不同段落和声部,从而形成更生动、更丰满的整体音乐形象。

三、重视班级制琵琶教学兴趣的培养

班级制琵琶教学是面向二十人一个班的大课教学,琵琶的技能培养固然重要,但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兴趣的培养更为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氛围,用民主的态度和商量的口吻,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而又双向交流的学习互动的环境。比如在教新曲目时,我会拿几首在演奏技法上、难易程度上差不多的曲目给学生们挑选哪一首先学,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还采用分组训练、多声部配合训练、自评、相互点评等方式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课堂中的情感元素;通过邀请部分家长旁听课堂教学,拓展作业等方式和家长交流,把课堂教学的内容自然地延伸到课外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中去,增强学生和琵琶学习的情感纽带。探

参考文献:

[1],惮昭世.开发潜能发展个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