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组织工作创新问题,是在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组织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组织工作创新是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发展观,适应和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发展观认为,世界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而且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组织工作也不例外。在发展过程中,事物通过对自我的否定,通过不断的扬弃,从而实现螺旋式上升。这种“否定”或“扬弃”就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事物就难以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哪一个民族和国家重视创新、善于创新,就充满活力,就发展快,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哪一个民族和国家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失去创造力,就难以发展,就会在竞争中被动挨打。我国过去二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是一个伟大的创新过程。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审时度势,统揽全局,以政治的眼光看经济,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在事关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重大问题上,作出了一系列崭新的判断和突破,使我们党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方面和自然界的各种风险的考验,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也赢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8%。1998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七,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名列第十一位,外汇储备达到1450亿美元,年吸收外资已居世界第二。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许多预料之中和预料之外的困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在于立足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始终坚持改革、不断创新。当今世界变化很快,也很深刻。从国际上看,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正处于大转折之中。从国内看,经历了二十年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进行重大而深刻的调整,经济体制进入转轨过程,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到了关键时期,稳定遇到新的情况。解决这些新课题,必须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创新中实现新的突破。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组织工作,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及时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其次,组织工作创新是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巩固,战斗力日益增强,党的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例如,我们党经过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并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取得明显成效,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再如,我们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和推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努力建设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稳步推进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骨干。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党内生活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党员队伍空前壮大。党的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巨大进步?胡锦涛同志在概括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时,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和党的优良传统,根据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新经验,用新的思想、观点和新的实践,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这一条重要经验的实质,就是不断创新。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近二十年党的建设发展的过程也是党的建设不断创新的过程。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面向新世纪,党中央领导全党正在继续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解决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党要按照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以新的面貌
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部门和广大组工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最关键的就是要在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发挥作用。我们要认真总结和科学运用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紧密联系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组织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再次,组织工作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推动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经济概念,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一种新型经济。它与工业知识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知识经济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实现了一体化,智力密集型劳动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大家知道,近10年来,美国经济一直发展较快,其原因就在于知识取代物质成为主要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从战后初的40--50% 增加到目前的80--90%。越来越多的经济附加值是由脑力而非体力创造出来的。现在几乎60%的美国工人是知识工人,80%的新职业是由知识密集型部门创造出来的。美国微软公司就是以知识作为资本的典型,它的产品是软盘及软盘中包含的知识,该公司创立不到20年,董事长比尔·盖茨的个人净资产已达510亿美元(每秒增加475美元),代替过去的石油大王,成为世界首富。知识经济的兴起,可以说是一场无声的革命,不仅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而且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许多专家预言,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将以崭新的面貌,取代200 多年来一直占据世界统治地位的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来临,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同样,对组织工作也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知识经济是对工业经济的“扬弃”,是在工业经济基础上的创新,它必然对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组织工作不断创新。知识经济要求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的高科技人才;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加大选拔、培养力度,增强他们领导知识经济的能力;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使他们自觉转变企业经营行为,更加主动化地投身到知识经济建设主战场,实现从以资源资本为主到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转变;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作用,不断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在“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研讨会上指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是培养和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引擎。创新体系,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李铁映同志所说的组织创新,虽然与我们组织工作创新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它肯定包括了知识分子培养和选拔办法、知识经济的领导力量培养和选拔等组织工作创新的内容。可以说,一方面组织工作创新已经成为加快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组织工作在服务对象、工作内容,特别是技术手段等方面,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而促使组织工作全面创新,使组织工作发生一次革命。第四,组织工作创新是提高组织工作整体水平,提高组工干部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组织工作围绕党建工作目标,在服务经济建设中心,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是与广大组工干部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组织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例如,如何实现组织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解决“两张皮”的问题?现在仍有一部分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在价值取向、评价标准上与党的性质、宗旨有矛盾,组织工作无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又如,随着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和股份制的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相互参股和控股,如何保证基层党组织,特别是企业党组织在职能设置、理顺关系、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等方面的工作正常开展?再如,由于诸多原因,大量职工下岗,包括部分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员也下了岗,如何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现在有少数企业经营者,特别是私营企业主和外资企业经营者对党组织开展活动有抵触情绪,不支持党组织工作;有少数企业党组织不能建立,党员无法正常活动;不少下岗职工对党组织有怨言,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了组织工作面临的工作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墨守陈规、固步自封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实现组织工作的创新。即使是上级已经布置得很明确的正常性工作,还需要我们将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抓落实。为什么同样的工作,有的地方开展得有声有色,有的地方做得就很一般,甚至还有的地方就难以落实呢?其原因就在于能否从本地实际出发,在推进措施、运用载体上进行创新。我们讲组织工作要“出精品、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