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必备的三大法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高三学子对话之一:高三必备的三大法宝
考场如战场,虽无硝烟,但成千上万的考生却在拼命苦练内功,去角逐有限的招生名额。

可以说,高考是一场战役,竞争不仅激烈,而且残酷。

千军万马杀声震天在前进,你的停止和犹豫只能让你一落千丈。

如何在最后的奔跑中亮出锋芒,携带必备的应考法宝是非常重要的。

一曰随身记忆本。

随身记忆本顾名思义,也就是要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笔记本。

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科的知识精华,诸如语文文学常识、易错字注音,外语单词、句子和小短文,文科综合的记忆清单,物理公式、化学方程式、生物学科要点等。

小本子要一直放在身边,随时随地拿出来疯狂记忆。

吃饭时放饭桌旁记忆,睡觉前躺着记几分钟,蹲厕所时再看一遍,集会前又读一遍。

记忆的牢固程度由记忆重复的次数决定。

用好随身记忆本,作业考试双丰收。

二曰错难题集。

备战高考的复习过程中每周都有模拟测试,而每次模拟测试都会有一些题因各种原因失去了一些分数。

这些原因有些是可以避免的,属于过失性失分;有些确实是知识上的缺陷,以当时的知识水平确实无法独立正确作答。

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就应该将这类错题、难题整理归类,通过誊写、复印、剪贴的方式将它们集中到一个专门的本子上,坚持“错题重做,题不二错”的原则,将这些题目一一过关。

临考前,再把错题集中营中的所有题目再过一遍,保证思路清晰,而且提高警惕。

三曰三年高考真题。

目前的高考说到底就是四套试卷,涉及到六个学科。

作为高三学子,为高考所作的准备就是采用一切正当的方法去夺得这四套试卷的最高分。

要做到在考场上得心应手,平时就应加大训练,以期熟能生巧。

因此,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是任何考生夺取高考胜利的必备法宝。

三年真题代表了高考的方向,反映了考试的热点、焦点和重点,对于引领高三学生复习具有重要作用。

考生在做这些真题时一定要选取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作考前“军事演习”,把自身实力充分展示,从而发现自身闪光点,弥补知识薄弱点。

考题要做到蓝色笔书写作答,红色笔书写。

错误的地方用红色笔纠错,日后再复习该试卷时,做到“见红必看”。

三大法宝很好准备,摘抄、粘贴就做成了随身记忆本,誊写、复印、剪贴又做好了错难题集,高考真题则可以直接购买。

关键在于这些资料应当如何运用,要怎样运用才能将这些资料上的知识内化、吸收。

高考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检验和考查,既考查书本知识,又考查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高考是一场争夺战,千军万马角逐有限的招生指标;又是一场持久战,必须走过备战高考的漫漫征程。

作为已进入冲刺阶段的高三学子,必须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青春的田野。

既然已到收获的季节,就不要让成熟的果实烂在枝头。

“四补”提高“中等生”高考成绩
进入高三之后,伴随知识量的增大和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不均衡,部分中等水平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如何稳住并提高这一部分学生的成绩,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仔细分析“中等生”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以下这些措施提高他们的高考成绩:一补信心
“中等生”,在班级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他们一般都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心理不稳定。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老师往往比较赏识特优学生,经常批评教育弱差学生,使这部分“中间分子”有时觉得缺少关爱,因此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心理。

因此,做“中等生”工作首先要为其补信心。

每一次模拟统考之后,迅速梳理出班级三类学生名单,随后对“中等生”开展“四个一”的教育活动:确定一名竞争对手,制订一个周计划,坚持每周一次师生谈心总结、开展一次全体“踩线生”参加的复习应考心得交流会。

目标计划和竞争对手在召唤他前进,老师同学的帮助形成前进合力,可以极大地提升他们的自信,从而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复习中。

二补方法
俗话说:方法对头,事半功倍。

一些“中等生”不能成为特优生的原因并不在于用心不专,而在于没有找到最有效的复习方法。

作为高三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以最科学的方法应对高考。

学习方法不能简单地灌输,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总结,不能简单地以某种不变地方法去指导这些“中等生”。

帮助他们找到了他们自己的方法,也就帮他们找到了通往高考的成功之路。

三补知识
“中等生”成绩不理想,还是存在着知识上的缺陷,因此要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解决好了心态和方法的问题之后,就必须重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弥补其知识上的缺陷。

首先,帮助他们设计学习目标达成方案并制定定期检查验收制度,对其实行强制的“准军事化”管制。

第二,建立“中等生”个别辅导机制,以面批面授的方式,以求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他们全面提高。

第三,补知识还要充分利用好业余时间。

引导和培训学生家长充分利用好周末时间,在保证其充分休息的前提下,建立对他们学习监控管理机制。

四补弱科
从学科成绩看,“中等生”有两种,一种是各科平平,无优势学科,也无特别弱差的学科;另一种是部分学科比较突出,但另外的学科又很薄弱。

针对学生的各学科情况有针对性地将在某学科相对薄弱的“中等生”分解到相应任课教师头上,实行“包干到户”的管理模式。

其次,班主任老师要引导有弱差学科的学生制定弱差学科提升规划,从时间上、从方法上、对这些学科引起高度重视并投入足够精力,促使自己全面提高。

此外,老师还应与学生一起找寻弱差学科的薄弱层面,细致到该学科的具体章节,落实对断层知识的弥补和清查,最后形成有机统一的知识链条。

与高三学生对话之二:克服迎考综合症心态平和迎高
高考临近,部分考生在紧张的备考中会出现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影响复习效率的提高。

这些不健康的心理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复习过程中心神不定,精神极度焦虑,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

(2)总感觉别人比自己复习得好,放大自己与同学的差距,怨恨自己的天赋,经常责怪自己基础不好。

(3)有时感到头脑出现空白,思维能力降低,手足无措,心慌意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对考不上理想大学的严重后果感到恐惧。

(4)考试前或考试当天出现各种不良生理反应,如发烧、头晕、头痛、心跳加快、出虚汗,甚至休克,产生所谓晕场等现象。

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迎考综合症,一份调查结果现实,85.3%的高三同学都曾不同程度地有过迎考综合症的相关症状,因个体而异,症状持续时间有长有短。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迎考综合症,提高迎考复习的效率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看待高考。

高考是我们实现人生跨越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

此外,当今中国的高考制度已基本能满足高三学生读大学的需求。

即使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也可以选择到另外一所大学继续自己的求学深造。

高考没有发挥好还可以在大学里实现二次“创业”,通过自考、考研、参加各种技能资格证的考试来实现自己的原初梦想。

心理学研究表明:考试综合症多由于对高考结果过分关注和担忧,因此给自己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

所以要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将考试看成一次普通的作业,并非不重视,而是从容不迫地应对这种紧张的智力活动。

其次、要用科学的方法,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制定学习计划。

有的同学在高考的压力下采用疲劳战术,延长学习时间,增大学习强度。

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是让自己疲惫不堪,整天处于恍惚状态,但学习成绩根本没有多大长进。

因此,在考前冲刺这段关键时间,制订合理的作息时间计划,每天按计划学习和休息,养成有规律的学习生活秩序,对于提高学习
效率和科学用脑有很重要的作用。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有的同学一看见别的同学在刻苦学习,自己就压力巨大;一看到别人某次考试考出高分,就马上否定和怀疑自己。

这些都是心态不好的表现,迎考复习中,我们不要盲目地乱选比较对象,要比,就和自己的昨天比,每天一点小进步,一周就是大进步,一月效果定刮目。

第三,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放松大脑、轻松心情。

从总体上讲,每天的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应当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保证大脑思路清晰。

此外,每天还应当有30分钟左右的锻炼时间,强度不大的体育活动对于缓解学习疲劳,舒活舒活筋骨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不要加班加点开夜车,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生理学的研究证明,睡眠是消除脑力劳动所造成的疲劳和恢复精力的最好方法。

高考前夕,一定要注意用脑卫生,不要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

只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才能使你的大脑清醒、敏捷,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最后,充满激情、鼓足干劲面对复习。

“夫战,勇气也!”我们的高三同学首先应当相信自己经过千锤百炼后可以应对高考,复习时就应当有高昂的士气,有百倍的雄心,有战胜一切困难的野心。

困难象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当我们激情澎湃,干劲冲天,一些阻挡我们前进的障碍都会为我们让路。

因此,高三学子越到后期,越需要自我激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让自己始终保持亢奋、积极的状态,让自己始终处于奔跑、超越的姿势,让自己始终站在百万雄师的最前面,为青春唱出拼搏的最强音。

与高三学子对话之三:遵循记忆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到高三复习后期,各个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都很多,记忆量很大。

作为高三学生,能不能在最后冲刺阶段的短暂时间里提高记忆效率,让自己不仅记得多,而且记得牢呢?只要遵循记忆规律,而且确实付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答案是肯定。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输入大脑的各种信息如文字、图画、声音,包括我们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我们记忆的内容。

记忆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记”,二是“忆”。

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只有在“记”上下了工夫,才能顺利地“忆”起来;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反复的“忆”,才能保证“记”得更牢固。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关于记忆规律的实验报告。

其中提到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

从遗忘曲线我们可以看出,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

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

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

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输入的信息在经过我们的注意后,成为了我们的短时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记忆就会成为一种长时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很长的时间。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许多知识需要及时巩固,使短暂记忆变成永久记忆,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占有量。

具体而言,高三学子在后期应当怎么开展有效的记忆呢?
(1)坚持使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反复记,记反复,因为“记不住”、“记住又忘了”等症状出现的唯一原因是重复记忆的次数还不够。

(2)坚持不懈制作精致小巧的“随身记忆本”,精致小巧是为了方便携带,随时随地可以拿
出来操练。

(3)做到晨记忆、午记忆与晚记忆三结合,充分利用早操前后的时间,中午午休前的时间和晚上上床后的时间集中巩固当天的知识要点。

哪怕每个时间段只有5分钟有效学习时间,一天下来都有近二十分钟的时间。

这二十分钟记忆三次,比集中用二十分钟记忆一次效果要好得多。

道理很简单,一天记10小时单词和十天各用一小时记单词,效果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

(4)采用朗读、莫看、抄写、演练、同学相互抽背五种方式相结合的记忆模式,可以提升记忆的牢固程度并且缓解学习疲劳。

一般而言,文科(语文、外语、文科综合)需朗读,通过文字、声音多途径增强识记效果;而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则侧重抽象思维,需要通过反复做题、演算、整理、归纳,以使自己提高审题的敏锐性和运算的正确率。

(5)注意用脑卫生,缓解记忆疲劳。

当我们集中精力学习一段时间后,会感觉反应迟钝、眼睛干涩、头昏脑涨,在这时就应当走出教室呼吸一些新鲜空气,眺望远方,或者凝视绿色植物,另外还可以采取洗冷水脸和用纯净水轻抹眼睑的办法放松身心。

(6)避免过度用脑、透支健康,杜绝粗放型记忆模式,不能牺牲必要的睡眠时间“开夜车”。

因为,深夜时分的大脑处于疲劳状态,不可能有良好的记忆效果,还会影响自己在后阶段的身心健康。

与高三学子对话之四:如何避免考试中的过失性失分
在历年的高考结束后,都有许多考生懊悔不已,因为有些该得的分数因为粗心大意而没有得到。

也有同学一看网上公布的答案和解题过程就捶胸顿足,因为一些题目只需要当时大脑稍微一转弯就可以得全分的题目与之擦间而过了。

甚至还有一些同学明明做对了题,选择的时候却因选错了字母代号而白白丢分。

这些丢掉的分数均可叫着过失性失分,据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所有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均有过不同程度的上述情况发生。

高考分数是学生之间相互较量的筹码,也是高校选拔学生的依据。

如何从容应考,冷静答题,减少和避免过失性失分而全面提高总分,是每一位高三学子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第一.勤于动手,反复训练并做到熟能生巧。

过失性失分的出现与对知识点不熟悉紧密相联,有的知识点仿佛已经掌握了,但当我们一旦将文字信息呈现在试卷上时,就会出现思维短路或要点不全的问题,最后导致过失性失分。

认知链条上最容易短裂的就是“写”这个环节,有的同学听课也听懂了,记忆也记住了,内心也理解了,但一上考场,一动笔答题就出现各种错误。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平时复习时只做到了“眼到、心到、嘴到”,还没有做到“手到”。

因此,“写”才是思维的开始,平时复习时一定要坚持边读边思边写,把重点、难点、考点、易错易混点写出来,把知识结构图画出来,把答题灵感记下来。

对知识点的掌握如同烙饼一样,必须翻来覆去好几次才能熟透,否则就是夹生饼子。

因此,记忆要强化、训练要熟化、知识要内化,如此这般,才不会出现记忆盲区和思维误区,提高做题时的正确率。

第二.勤于总结,建立“过失性失分”题库。

避免犯错误的最好方法就是预先对可能犯的错误建立预警机制,这可以提高我们的警惕性,防止错误的发生。

作为高三学子,要想尽量减少“过失性失分”,在高考来临之前就应当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实践证明,提前建立“过失性失分”题库是防止“过失性失分”出现的有效方法之一。

“过失性失分”题库的建立要从进入高三就开始做,要求考生收集整理每一次大型模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建立“纠错本”(或者叫“错题集”)。

“纠错本”包含“过失性失分”题库,因为无论是“过失性失分”,还是其他原因失分,都是以错题的形式呈现在考卷上的。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特别的符号如“※”、“★”等把“过失性失分”与其他原因失分的题目区分开,并且在题目后面添加正确答案,再补充说明错误的原因。

这些资料的收集整理对于高三后期,高考前夕的备战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勤于归类,各个击破“过失性错误”
笔者多年来带高三毕业班,总结出以下高三学生容易出现的“过失性错误”10种:
(1)机读卡填涂的问题,表现为错涂、漏涂、错位涂、填涂浓度不够,横卡竖卡乱涂。

(2)试卷没有看完,导致只做一面,等到看到另一面时,考试时间已所剩无几。

(3)看题时看漏个别关键字导致错选,如在做“下列对……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一类题目时,一时心急选了某个正确选项。

(4)看题时看错个别关键词导致错选,如应当选“银行的作用”,结果却选成了“银行的职能”之类的错误。

(5)组合式选择题本来自己想选正确答案①②④,结果误选了①③④。

(6)对于太简单的题目掉以轻心结果“大意失荆州”。

如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可以修改宪法的机关是()”一题,应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果选成了“人民代表大会”。

(7)理科类的试题运算环节出错导致失分。

(8)英语学科书面表达时单词写错,句子时态搞错。

(9)语文默写写错别字或作文忘写题目,文中出现错字。

(10)数理化学科抄题时抄写错误。

以上十种错误是最常见的“过失性错误”,要避免这些错误就需要应考者能找出每一种错误产生的原因,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尽量避免,以训练自己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第四.从容应考,冷静答题,在考前和考试中避免出现“过失性错误”。

每一位考生在考前都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文具、手表、垫板、清凉油、滴眼液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还会指导学生规划好到考场的时间,晕车的同学尽量提前坐人力三轮车到考场避免出现身体不适、头昏脑涨等症状。

这些细节的准备也是为避免“过失性失分”而作的准备,正如体育运动中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就可能造成肌肉拉伤一样。

任何一个细节的纰
漏都可能影响学生的情绪,引发焦虑、紧张,导致考场上“过失性错误”的出现。

考生走进考场后要做到从容应考,不慌不忙,冷静作答。

许多题目都是平时练习过的,只要心平气和,耐心思考,终究会想到解答妙方。

即便有的题目暂时不会做,也可以在做完其他题目之后,再度审视该题,会答多少答多少,能列几步列几步,试卷决不留空白。

如果考试中出现手心冒汗、呼吸困难、思维停滞等情况,往往是由于紧张所致。

这时若再继续答题,往往审题不清,会出现各类错误,这时考生就应该暂停答题,把笔放下,通过深呼吸,眺望窗外绿色植物、喝水、闭眼并轻揉眼睑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等思路清晰、心情平静后再继续作答。

考试过程中,读题时要聚精会神,答题时要精耕细作,复查时要精益求精。

聚精会神读题,才不会把题看错,一失足造成千古恨;精耕细作答,才能保证要点齐全,颗粒归仓;复查时精益求精才能做到尽善尽美,能得10分决不只得9分,能得9分决不只得8分。

与高三学子对话之五:克服复习误区,提高备考效率
随着第一轮复习的结束,紧张备考的高三学子渴望有一个短平快的复习策略,使自己的成绩迅速提高。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备考中急于求成,出现了“七重七轻”的不良倾向。

这些倾向如果得不到纠正,可能影响高考的备考质量。

误区一:重资料轻教材。

高考的根是教材,高考的脉是《考试大纲》。

然而一些考生错误的认为资料时新、讲练结合,又有名师点拨,可以取代已经揉熟的教材,于是脱离教材而盲目的看资料、做习题,觉得自己在教材上的知识都掌握的差不多了,没有必要再看。

其实,每个高考试题的落脚点均在教材上,只有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才能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切忌一味的依赖于手中的资料,一定要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复习教材的方法有目录法、摘录法、归纳法、图表法等等。

可以按考点或板块进行整理、归纳,要有整体意识。

要学会比较、类推,对易混、易错知识点进行比对。

要学会迁移,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可以通过摘录或精选例题的形式进行。

误区二:重知识点轻知识面。

高考以能力立意,综合性极强。

要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倾向,不能也不可能像上新课那样逐课、逐单元复习。

然而一些学生复习时只重视本章节的复习,而忽视章节之间的联系。

在头脑中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所学知识散乱,遇到一些综合性强的问题就无从下手。

复习时一定要学会类推,要通过知识点的串联,构建知识树。

比如语文学科的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就很强,试题一般涉及好几个考点(能力点)。

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既要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又要注意知识点的综合。

误区三:重难题轻基础题
高考的竞争异常激烈,会使一些学生铤而走险。

这部分人往往错误的认为要想在考场上胜过别人,唯一的法宝就是在难题、偏题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才有机会立于不败之地。

殊不知,这样的“空中楼阁”没有基础题作支撑,是很难有所提高的。

有句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

”没有良好的基础作保障,要相攻克难题只能是白日梦。

其实,高考有80%的考题为基础知识,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即使遇到难题也迎刃而解了。

误区四:重数量轻质量
哲学上有句至理名言:量变引起质变。

成语“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因此,有些教师和学生期望通过多做题来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分数,大搞题海战术。

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