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坐标曲线图解题方法
解题技巧16:生物识图、绘图题的解答技巧
![解题技巧16:生物识图、绘图题的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414e8cc58fb770bf68a5547.png)
生物识图、绘图题的解答技巧一、识图与析图1. 生物坐标曲线图题生物坐标曲线图题分为单一曲线图题和复合曲线图题,因它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解题步骤是:一是识图。
关键是三看:一看变量(X、Y轴)表示的意义,找出两者之间的大致关系;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拐点、顶点、终点、交叉点)表示的意义;三看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
对有些曲线还要明白它的切线的斜率的含义。
二是析图。
分析图中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趋势;如果同一坐标系中有多条曲线,解题时要明确每条曲线的含义、变化及其原因,与此曲线代表的生命现象相关的因素有哪些,怎样相关,谁是因,谁是果,主要原因是什么等;如果复杂的生物图像题,从整体着手感到繁琐、困难时,可结合题意将图像拆分成若干个简单而直观的图像,先分析每一条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而再分析不同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前后关系。
2. 直方图题这是将数据直观化的一种题型。
解题的关键是:看清楚纵、横坐标轴的含义以及坐标系中直方图所代表的意思,即分析直方图所蕴藏着的生物学信息,然后结合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作进一步的推理分析并进行图文转换。
二、生物坐标图的绘图题1. 绘曲线图常用的方法是描点法。
首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再围绕点绘曲线。
具体步骤为:①为每组数据选取合适的轴,通常以X轴表示条件(独立变量),以Y轴表示实验结果(因变量);②选取适合而易于使用的标度,并应充分使用图纸;③清晰标注两轴的含义并注明单位;④标出各点;⑤以能穿过最多点的直线或光滑的曲线连结各点;⑥标注图像的标题。
例1 用含的培养液培养大麦幼苗,几天后测得大麦根尖不同区域的累积和运输情况,结果如下表。
请在坐标系中绘出大麦根尖各区域累积的曲线图。
【解析】本题要求在解读数据表格的基础上,将数据转换为曲线图。
首先标注坐标轴的含义及单位,其次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最后连线。
在表达方面,要注意绘图的规范性(如坐标轴含义、图名)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坐标曲线图专题复习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坐标曲线图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d290ce351e79b89680226dc.png)
生物坐标曲线图专题复习湖北宜昌东湖高中高三生物组通过分析近几年的考纲和高考题,不难发现图形、图表信息题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比文字检测更好的效果。
因此,这方面的高考命题仍将是一大趋势。
一般图形、图表信息题命题形式十分灵活,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如何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实现图文转换,数形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一直是制约不同考生成绩的“瓶颈”之一。
一、解题突破口——分析坐标图中一些特殊点的生物学含义坐标图上的曲线是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集合,在这些点的集合中,有些特殊点如曲线的起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它们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的含义,有助于快速、准确的提取有效信息,再经过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一)起始点1、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在蒸馏水、0.3mol·L-1的蔗糖溶液和0.5mol·L-1的尿素溶液中,观察其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的曲线中A、B、C表示的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 A ;在蔗糖溶液中的是 C ;在尿素溶液中的是 B 。
解析:图中植物细胞的起始体积为P,曲线A的细胞体积比原来的大,呈吸水状态,表示浸在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低的蒸馏水中;曲线B的细胞体积先变小后又恢复到与原体积一样,表示细胞先出现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是浸入尿素中的结果;曲线C的细胞体积比原来的小,呈失水状态,表示细胞处于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高的蔗糖溶液中。
2、某人表现出多饮、多尿和多食且日渐消瘦,在医院检查尿糖呈阳性,该病人与正常人(2人均空腹)同时1次口服葡萄糖100g,每隔1h测1次血糖,绘制成图中的两条曲线,图中表示该病人血糖变化曲线的是 a曲线。
解析:图中曲线表示的是让糖尿病人与正常人(均空腹)同时一次口服大量葡萄糖,每隔一定时间测一次血糖浓度绘制而成的两条曲线。
由于曲线a的起点大于160mg/dL,则可以断定此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
初中生物坐标曲线题专题复习(含专题训练题和答案)
![初中生物坐标曲线题专题复习(含专题训练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1e166a26925c52cc5bfcc.png)
初中生物学坐标曲线题专题复习指导(含专题训练题和答案)生物坐标曲线题中的信息相对隐蔽,解答时要认真观察和分析,看懂题目给出的信息、坐标轴的含义,理解曲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交叉点等。
不论哪种题型都要求学生能将概念、原理与曲线之间实现信息的转换,即知识的迁移。
一、初中生物坐标曲线图常见类型2.双曲线常见类型二、坐标曲线题的解题方法1.解答的基础——“识标”①识别坐标图中纵坐标、横坐标所表达的变量;②利用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联想、推理,找到纵、横坐标联系的“桥梁”。
典例:下图表示人体胸廓容积的变化,到b点时,肺泡内,呼吸道,外界气压的关系是()A.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B.肺泡内=呼吸道<外界C.肺泡内<呼吸道<外界 D.肺泡内>呼吸道>外界【解析】该曲线表示胸廓的容积随时间的变化。
到b点时,胸廓增大,表现为吸气状态,此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呼吸道内的气压,呼吸道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选C。
2.解答的关键——“明点”①明确特殊点,如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曲线与纵横坐标以及其它曲线的交叉点等。
②挖掘出这些特殊点隐含的条件或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点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典例:如图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曲线中Z点将向下移动B.曲线中X点将向下移动C.曲线中Y点将向右移动D.若光照强度长时间处于Y点,植物将不能生长【解析】曲线中Z点为光合作用的饱和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光合速率加快,呼吸速率减慢,因此Z点将向下移动,A正确;曲线中X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25℃时呼吸作用减慢,因此X点将向下移动,B正确;曲线中Y点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现呼吸速率减慢,光合作用加快,故Y点左移,C错误;若光照强度长时间处于Y点,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但植物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植物将不能生长,D正确。
生物学中曲线图分析方法
![生物学中曲线图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3a527b01f69e314332944d.png)
生物学中曲线图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图形、表格的分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既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就如何提高学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经出一套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坐标曲线题的解题技巧解决坐标曲线题的方法,可概括为“一识标”、“二明点”、“三析线”三个基本步骤。
1.一识标坐标曲线,实际上是“横坐标”对“纵坐标”的影响结果,“标”不同,曲线的含义就不同,形状也不相同。
所以,认真识别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之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前提。
2.二明点曲线是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集合,在这些点中,有些点特殊,如:曲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曲线与纵横坐标以及其他曲线的交叉点等,往往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点的含义是解题的基础。
例如,左下图曲线中,特殊点就有a、b、c、d四个,而这些点的含义往往就是试题考查的内容。
3.三析线正确分析曲线形状,如:何时开始上升、何时趋向平缓、何时出现转折、其原因分别是什么等等,这是解题的关键。
如右上图,我们就要在“一识标”、“二明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a点为光合作用面积的饱和点;oa段表明叶面积指数从0→6时,光合作用实际量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大而增大;当叶面积指数大于6时,光合作用实际量不再随叶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因为有很多叶子被遮挡在光补偿点以下;ob段表明干物质量随光合作用的增加而增加;由于a点以后光合作用量不再增加,而叶片随叶面积的不断增加其呼吸量也不断增加(直线oc),所以干物质积累量不断降低,如bc 段。
二、单一曲线图的分析方法坐标图中只有一条曲线,关键是首先有明白横座标和纵坐标的含意,横坐标是自变量,纵坐标是因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其次要分析曲线变化的趋势,再仔细分析曲线的起点、转折点(上升最快的点)、最高点和终点(若有终点的话),那么该曲线要表达的意思就基本上分析出来了。
曲线题解题技巧
![曲线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8a1b617a2161479171128a1.png)
图表曲线题解题技巧图表曲线题大多是以知识的获得过程为背景,或以知识的发现过程为背景来设计的,所获取的知识往往不是课本上现成的结论,有的还要求学生“现学现用”,这样的考查过程,实质上是在评价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近几年的生物高考大纲相关能力要求部分均有: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读懂、读透图表、曲线等题中呈现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对知识再理解、再整合、再升华的过程。
针对不少学生看图、识表读图能力相对较差的特点,平时就得多加强这方面的评解和训练。
一.坐标曲线题坐标曲线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1.识图---关键是两看:一看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起点、拐点、终点)和曲线的走势。
2.析图---图中为什么会出现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趋势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因果关系。
3.用图---通过联想、迁移等再现与图像曲线相关的知识点,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
例1.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渗透作用的原理。
解析:渗透作用产生的2个必备条件是: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水分子能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将盛有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的透析袋放在蒸馏水中后,蒸馏水将不断向透析袋中扩散,蔗糖溶液浓度不断下降,但受到透析袋容积的限制,到一定时间后,水分子进出达到动态平衡,此时蔗糖溶液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便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例2.下列各图中不正确的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杂合体连续自交后纯合体的比例、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卵裂时细胞的体积、细胞有丝分裂中DNA的含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及识图分析的能力。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杂合体连续自交后产生的杂合子的比例为(1/2)n,自交次数无限增多时,则杂合体比例接近于0,而纯合体的比例接近于1,A项正确;卵裂时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在卵裂期囊胚的总体积基本保持不变,但分裂产生的每个新细胞的体积是越来越小,C项正确;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DNA分子复制加倍,分裂期的前中后期中DNA的含量也是正常体细胞的2倍,末期复制的DNA分子随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DNA含量恢复正常,D 选项正确;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在有氧条件下可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因此,B选项错误。
生物坐标曲线图解题方法[1]1
![生物坐标曲线图解题方法[1]1](https://img.taocdn.com/s3/m/c460d36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5.png)
⽣物坐标曲线图解题⽅法[1]12011⾼中⽣物曲线图形类型(1)⼀.常见单曲线类型:1.升降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增⼤,超过某⼀值时,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减⼩。
该变化趋势可以表⽰:(1)温度或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2)⽣长素浓度与植物⽣长的关系;(3)温度对呼吸强度、光合强度的影响;(4)叶中可被再利⽤的矿质元素含量与叶龄的关系;(5)叶⽚中叶绿素的含量与叶龄的关系;(6)绿⾊植物体内⼲物质积累量与叶⾯积指数;(7)根吸收矿质离⼦与温度的关系;(8)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细胞中细胞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9)种群增长率与时间的关系;(10)微⽣物的⽣长曲线等。
2.升平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增⼤,超过某⼀值时,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趋于稳定。
如:(1)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酶量⼀定)的关系;(2)O2浓度与有氧呼吸速率、A TP产⽣速率的的关系;(3)O2浓度与矿质离⼦的吸收速率的关系;(4)光合作⽤强度与CO2浓度、光照强度、矿质元素、⽔分的关系;(5)质壁分离后进⾏复原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6)叶中不可被再利⽤的矿质元素含量与叶龄的关系;(7)杂合⼦⾃交后代中纯合⼦所占⽐例;(8)⾃然状态下种群密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3.降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减⼩。
如:(1)O2浓度与乳酸菌⽆氧呼吸强度的关系(O2存在时发酵作⽤受抑制);(2)发⽣质壁分离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3)发⽣渗透作⽤失⽔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4)杂合⼦⾃交后代中杂合⼦所占⽐例;(5)⽣态系统恢复⼒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关系;(6)恒温动物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等。
4.升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增加。
如:(1)卵裂中DNA总量与时间的关系;(2)理想状态下种群密度与时间的关系;(3)⽣态系统抵抗⼒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关系;(4)变温动物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等。
浅谈生物高考题中坐标曲线图像题的解题思路
![浅谈生物高考题中坐标曲线图像题的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89ba03661eb91a37f0115c07.png)
浅谈生物高考题中坐标曲线图像题的解题思路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三生物组赵伟坐标曲线图像题是能力要求较高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不仅能对曲线函义正确理解,而且能通过生物学语言准确描述。
通过分析曲线图像,从中找到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同时考查学生将图像转换成文字的能力,此类试题能全面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而且往往能得到较好的区分度,所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生物坐标曲线图像的类型很多,有坐标识别型,单一曲线型,多重曲线型等,但无论曲线多么复杂,其关键是数和形。
数就是图像中的点——起点,转折点,终点,形就是曲线的变化趋势,乃至将来动态,抓住了关键,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分为四步:第一,理解坐标中横纵坐标的含义,找出横纵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知识点。
第二,找出关键的数,即重要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这些特殊的点各表示是什么生物学意义。
第三、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找出纵横坐标之间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的量逐渐增加或减少,超过一定范围,随横坐标的量的增加,纵坐标的量减少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若为多重曲线坐标图,先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者是结论。
第四,总结规律,结合横纵坐标值的含义综合说明,如说明了横轴对纵轴的影响,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下面以近两年的高考题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1、坐标识别型例1:(2001年广东高考题)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方式不同,下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的物质进入细胞膜内2种不同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 A、B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什么?A B②上述两种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酶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为什么?解析:首先根据横纵坐标及曲线含义,结合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可知,A图表示物质穿过细胞膜吸收的速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符合自由扩散,B图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与A 图不同,曲线揭示的是无论细胞内的某种物质浓度高于或低于细胞内浓度,细胞都能不断的吸收和积累某物质,细胞可以逆浓度吸收某种物质,属于主动运输。
“生物图表题”之⑨——坐标曲线题
![“生物图表题”之⑨——坐标曲线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33048d02d276a200292e09.png)
“生物图表题”之⑨——坐标曲线题一解题思路与技巧生物坐标曲线题实际上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出生物体结构。
生理等方面的本质特性。
如果能抓住坐标曲线的关键要素,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坐标曲线题就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生物坐标曲线题的类型很多,无论曲线怎么复杂,其关键是数和形。
数就是图像中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形就是曲线的变化趋势,乃至将来动态。
抓住了关键,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可分三步:一、识图:识图的关键是三看(既识标、明点、析线):第一看理解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即识标)第二看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终点、转折点、交叉点)所表示了什么生物学意义。
(即明点)第三看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
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根据纵、横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逐渐增加或减小。
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横坐标的量”的增加,“纵坐标的量”减少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
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要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者是结论。
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
(既析线)二、析图: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联想与图象有关的概念、规律、原理等,并寻求图象中各自变量与函数的关系,由此分析图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种变化趋势?它们说明了什么?以此揭示问题的实质和规律。
三、用图:识图是基础,析图是关键,用图是目的。
把生物学问题巧妙而合理地设置成图象题,使学生通过剖析图象,运用图中曲线特征、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最后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表达(表达能力)。
表述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不善于表述过程和说明问题;表述不规范、不简洁、不准确;不到位或越位,更多的原因是对动态、静态的要求和范围把握不准。
训练的策略主要是:仔细地看(教材表述)、认真地听(教师表达)、规范地练(解题时强烈的自我意识)。
高考生物常考题型答题模板总结
![高考生物常考题型答题模板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3a99af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07.png)
高考生物常考题型答题模板总结题型一:曲线类答题模板正确解答曲线坐标题的析题原则可分为识标、明点、析线三个步骤:1.识标:弄清纵、横坐标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基础。
2.明点:坐标图上的曲线有些特殊点,明确这些特殊点的含义是解答此类习题的关键。
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则应以行或列为单位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其变化趋势。
3.析线:根据纵、横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或超过一定范围时),随“横坐标量”的变化,“纵坐标量”会有怎样的变化。
从而揭示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
注: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则可先分析每一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再分析不同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先后关系,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结论或者是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
例1 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茎的向光性实验中,若测得茎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则背光一侧的 浓度一定在de之间B.若c点表示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则ce段可表示最靠近顶芽的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 C.在利用生长素作用原理来培育无子番茄时,所用生长素浓度应低于e点浓度D.若c点表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则a、d点分别表示促进根、芽生长的最适宜浓度解析:茎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且促进生长较向光侧快,若向光侧浓度是b,则背光侧浓度应在bc之间;最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高于顶芽,且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对芽具有抑制作用,所以最靠近顶芽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大于e;芽的最适宜浓度比茎的小,而d大于c。
题型二:表格信息类题型特点:它属于材料题,但又不同于一般材料题。
可有多种形式,但不管是哪一种题型,其反映的信息相对比较隐蔽,不易提取,因而对同学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表格题的一般解题步骤:(1)仔细阅读并理解表格材料,明确该表格反映的是什么信息。
(2)对表格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能准确把握表格与题干间的内在联系。
初中生物曲线图解题指导
![初中生物曲线图解题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270eb3908a1284ac95043a0.png)
2017年中考生物曲线图解题指导严格依照“三看”要求识图。
一看坐标轴: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二看曲线的变化趋向:①上涨(直线上涨,逐渐上涨)?②降落(直线降落,逐渐降落)?③还是保持稳固?④先上涨后降落?先降落后上涨?三看要点点:①曲线的起点、终点;②曲线与横轴的交点、与纵轴的交点、两条曲线订交的交点;③曲线的极点、转折点、最低点等。
1、如图能表示人体在每次吸气、呼气时肺内气压变化的是()A. B. C. D.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温室里进行植物种植试验,并在晴日内对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以下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A. B. C. D.3、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汲取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解析正确的选项是()A.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B.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C.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D.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4.依照图①~④解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图①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B.图②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C.图③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图④曲线表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 20次/分钟5.如图曲线反响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以下有关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1A若.y表示胸腔容积,则bd段表示呼气过程B.若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可以用ac段表示迸食后一段时间内血糖的浓度变化C.在菜封闭草原,有食品链:草一兔一狼,若大批捕杀狼群,则可以用ac段表示在一段时间内兔的数目变化D.若y表示某温室大棚二氧化碳浓度,则b点是夜晚时段右图表示尿素在人体某结构的浓度变化状况,该结构是A.肾小球B.肾小管C.肾小囊腔D.采集管7.图表示血液流经肾单位是位时,尿素、尿酸的含量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尿酸含量的变化.AB段表示()A.入球小动脉B.出球小动脉C.肾小球D.肾小管8.经医生确诊某患者为急性炎症,而后对他进行消炎治疗,没过多久就康复了,则下边能正确表示他体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图像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白细胞数目)A B C D9.北京奥运会后,意失败自行车选手雷贝林被查出服用新式愉悦剂药物CFRA,.因此被取消比赛成绩.这类新愉悦剂可以连续性地促进红细胞的载氧能力,从而大幅度提升运动员的耐力。
生物图表题类型及解题方略
![生物图表题类型及解题方略](https://img.taocdn.com/s3/m/6952d29c4693daef5ff73d62.png)
生物图表题类型及解题方略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 赵新晖来源:2009 年上半年《试题与研究》生物图表题具有概括性强、知识容量大、隐含信息多、简单明了等特点,是表达、概括、拓展和深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形式。
它不仅考查学生思维的结果,而且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
生物图表题的常见类型有坐标曲线图、直方图、定性定量表、结构模式图、生理过程图、研究方法图、概念辨析图、遗传系谱图等。
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讲解。
一、坐标曲线图坐标曲线图实际上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出生物体结构、生理代谢、生命活动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等方面的本质特性。
生物坐标曲线题的类型很多,如生理功能曲线、细胞分裂中各种曲线、实验数据量化曲线等。
但无论曲线怎么复杂,其关键是数和形。
数就是图像中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形就是曲线的变化趋势,乃至将来动态。
解题方略:(1)识图:识图的关键是三看。
一看“面”,即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自变量x 轴和函数y 轴表示的意义),这是理解题意和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二看“点”,即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点、终点、拐点、交叉点);三看“线”,即曲线的走势(上升、下降,波动等变化)。
(2)析图:分析图中为什么会出现特殊点,曲线为什么呈现一定的变化趋势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
然后通过联想,把课本内的有关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与图中的曲线和相关点建立联系。
(3)用图:将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与图中曲线紧密结合,在头脑中构建新的曲线——知识体系。
然后运用知识体系揭示问题的实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1.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需研究右图。
该图表示了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
图中哪条线表示生殖的数量,P 点代表什么( )A. 曲线1表示出生率,P 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B. 曲线1表示死亡率,P 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C. 曲线1表示出生率,P 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D. 曲线1表示死亡率,P 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解析: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种群密度越大,环境压力越大,生存斗争越激烈,出生率越低,死亡率高,因此曲线1代表出生率,曲线2代表死亡率。
生物坐标曲线图的一图多解
![生物坐标曲线图的一图多解](https://img.taocdn.com/s3/m/f54ce8a227d3240c8547ef04.png)
生物坐标曲线图的一图多解近年来,坐标曲线图已成为生物学高考试题的一大亮点,因为它储存的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而且形象直观,灵活性也较高,它既能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也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坐标曲线图的关注。
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整合,使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主动。
一、典型坐标曲线图二、坐标曲线图的多种代表意义1.代表住院病人体重与时间的关系(纵坐标代表第一个物理量—体重,横坐标代表第二个物理量—时间,以下类似)某人因病住院,长期不能进食,需靠静脉注射葡萄糖来维持生命。
由于没有摄取食物,缺少必需氨基酸的供给,随时间的推移,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远远大于合成代谢,使体内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所以体重逐渐减轻。
2. 代表无氧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以乳酸菌为例,乳酸菌的异化作用为厌氧型,既无氧呼吸型。
在完全缺氧的条件下,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
分解有机物的量越多,呼吸强度最大。
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乳酸菌的无氧呼吸被抑制,分解有机物的量逐渐减少,呼吸强度逐渐减弱。
当然,酒精发酵,肌细胞的无氧呼吸,都符合此图的曲线变化。
3.代表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重量与对应时间的关系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因渗透作用而失水,随时间的推移,细胞重量逐渐降低,直到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时,水的出入达到动态平衡,细胞重量不再随时间增加而改变。
4.代表蛙受精卵的卵裂过程中,每个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在蛙受精卵的卵裂过程中,细胞以几何级数不断分裂,短期内,细胞数量迅速增多,因此,随卵裂的进行,每个细胞的体积就越来越小。
5.代表蛙的胚胎发育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和时间的关系由于蛙受精卵的营养物质含量是一定的,而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不断被氧化分解,为胚胎发育提供能量,所以有机物的总量随时间增长而不断减少。
6.代表油菜种子干重中,脂肪的含量与萌发天数之间的关系油菜种子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是脂肪。
生物实验题中坐标曲线图的绘制策略
![生物实验题中坐标曲线图的绘制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f86e6f8844769eae109ed4f.png)
案例3
某课题组利用多只未成年小鼠做了验证通过切除 甲状腺对小鼠耗氧量和体长影响的实验。
试用坐标曲线图绘制出该实验的实验结果:
第一步
第二步
自变量:有无切除甲状腺 因变量:耗氧量和体长
横坐标标目: 时间
纵坐标标目:2个纵坐标
左为耗氧量 右为体长
案例3
某课题组利用多只未成年小鼠做了验证通过切除 甲状腺对小鼠耗氧量和体长影响的实验。
22
注意: H O 的量是一定的,反应时间足够。 某实验组利用具有分裂能力的体细胞、癌细胞,统计不同时间段细胞的数目,做了验证生物制剂W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
用的实验(培养条件适宜) 。
2 2 相同时间内含物质X组细胞数目比对照组少,含物质Y组细胞数目比对照组多
第三步:依据生物学背景知识绘制曲线
绘图四步曲总结
第一步:依据相关信息确定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第二步:确定横、纵坐标的标目
横坐标标目 纵坐标标目 第三步:依据生物学背景知识绘制曲线
曲线数量
曲线趋势
第四步:浏览图形,寻找遗漏点 比如标值、图注、、图题、标目等是否表示
生物实验题中坐标曲线图的 绘制策略
什么是坐标曲线图?
描述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绘制的 曲线图,是实验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
一个标准的坐标曲线图能呈现完整的实验信息。
案例2 某课题组通过一定时间间隔后连续取样测定细胞数 目,做了验证物质X对癌细胞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作用,物质Y对同类癌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的实验。
缺少横坐标标目天数和表示天数的方向箭头
某课题组将野外采集到的适量沉水植物置于一个CO2浓度比较高(超过CO2饱和点)的密闭水系统中培养一定时间,并持续用恒定强
人教生物解题模型训练:(2)坐标曲线类
![人教生物解题模型训练:(2)坐标曲线类](https://img.taocdn.com/s3/m/e4b4dad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6.png)
人教生物解题模型训练(二)坐标曲线类[模板概述]坐标图中,多以时间、温度等易测量的因素为横坐标,以事物的某种性质为纵坐标,以曲线图表示事物变化及性质间的相互关系,常用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生物体结构、代谢、生命活动及与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等方面的本质特性。
其解题思维模板如下:1.(2022·江苏徐州市高三2月学情调研)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细胞中ROCK1(一种蛋白激酶基因)过度表达对细胞呼吸的影响,通过对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中加入不同物质检测细胞耗氧率(OCR,可一定程度地反映细胞呼吸情况),设置对照组:Ad-GFP组,实验组:Ad-ROCK1(ROCK1过度表达)两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寡霉素:ATP合酶抑制剂;FCCP:作用于线粒体内膜,线粒体解偶联剂,不能产生ATP;抗霉素A:呼吸链抑制剂,完全阻止线粒体耗氧。
A.加入寡霉素后,OCR降低值代表机体用于ATP合成的耗氧量B.FCCP的加入使细胞耗氧量增加,细胞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C.ROCK1过度表达只增加细胞的基础呼吸,而不增加ATP的产生量D.抗霉素A加入成肌细胞后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法产生[H]和CO2。
答案 A解析图中0~17 min,加入寡霉素前可代表细胞的正常耗氧率,寡霉素是A TP合酶抑制剂,加入寡霉素后,OCR降低值代表细胞用于ATP合成的耗氧量,间接反映细胞此时的ATP产量,A正确;FCCP作用于线粒体内膜,大量耗氧,不能产生ATP,故FCCP的加入使细胞耗氧量增加,线粒体内膜上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而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的能量还可储存在A TP中,B错误;ROCK1过度表达不仅增加细胞的基础呼吸,而且增加细胞A TP的产生,C错误;抗霉素A加入成肌细胞阻止线粒体耗氧,无法产生ATP,但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反应不受影响,能产生[H]和CO2,D错误。
2.如图为人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图。
浅析生物坐标曲线题的解题技巧
![浅析生物坐标曲线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3b4fa3dee06eff9aef80779.png)
・ 用过大, 叶片的气孔关闭, 使光合作用原料
识图的关键 是三看 。一看 面: 坐标平面 之一的 上纵坐 标和横 坐标所 表示 的生 物学含 义 ,
— —
反应阶段植 物体内 的五碳 化合物 都 随温度 的变化而变化。 2℃以 , 在 5 前 光合
这是理解 题意和进行正确思 维的前提 。二 不能与之 结合, 使— — 的 形成大为 减少。 量 曲线 随温度上 升而上升 ,在 2 ℃到达最 5 看点 :看 坐标 曲线 中的特 殊点 如顶点 、 始 点、 终点、 拐点 、 交叉点 的含义 。三看线 : 看 曲线的走势及 图形 ( 向变化趋势 是上升 、 走 下降、 波动、 正态 、 偏态等的变化 ) 。
四 、 图 用
题 中比重较大 , 几乎每套题 中都有 出现 , ・ 有
高峰会 比下午的最高峰来得高等等。另外
还 有几 个地 方值得 注 意 : 一是 这张 曲线图
这是知识 的迁移。将相关 的生物学知
是 一种 理想 状态 ( 夜间温 度变 化没有表 示 对这类题在教学 中要 足够的重视 。那 么如 : 线——知识体 系。然后运用 新的 曲线—— 出来 ) -是这 张曲线还有注意适用范 围, ;- 这 何使 学生轻 松 、 准确地 作答 这种类 型 的习 : 知识体 系揭示 问题的实质 , 解决 实际 问题 , 是根据 非封闭 的场所 的植物所绘制 ,如果 题呢?根据 自己多年 的教学经验 , 我认为应 : 到提高 学生综 合分 析 , 达 运用 所学知 识解 是 密闭情况下所 呈现的图像就变成 一个正 该把握以下几点 : : 问题 的能力 。我们以下面两题 为例来分 决 弦曲线 了。 析说明 : 明 图 ・ 例2 .下图所示为在不 同温度条件下 , 例 1 图为在夏季晴朗 白天某 植物叶 . 下 让学生明确知道生物教材 中主要有 哪 ・ 被测植 物光合作用 同化二氧化碳量 和呼吸 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 请观察后 回 些知识 点能用 坐标 曲线 的形式 反 映出来 ,: 作 用释放二氧化碳量 的曲线 , 图回答 : 据 答: 这样 一 旦 高考 中有 出现 此 种类 型的题 目 :
生物坐标曲线题的解题对策
![生物坐标曲线题的解题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d396f44767f5acfa1c7cd3f.png)
酸处理雌蕊之后
皇
量
光合 作用 强度 ( ) %
光合 作用 强度
( ) %
D 0 2 0 0 1 03 4
水分亏缺( %)
C
水分亏缺( %)
D
③ 虫 子 吃 掉 了幼 嫩 的 种 。
子 之 后
5 非生物 因子随季节 而变化 的数据 , . 以下哪一项 对 图的解 释是 正确 的 ( )
一
而能量 的来源 主要来 自呼吸作 用 , 呼吸过程需 些能 给解题带来 很大 决定作用 或启示 的“ , 此称 量 的能量 , 点” 在
答案 A ( )
为“ 关键 点”如“ , 起点 ”“ 、拐点 ”“ 点” , 、落 等 正确 理解 曲线 要分解有机 物 , 上所述 , 综 本题选 A。
A. I
B .Ⅱ
C .Ⅲ
D.Ⅳ
相对
解析
此题 中有 4条 曲线 , 了多种信 息 , 表达 但是如
果我们注意到这 4条 曲线 的起点 ,即种 子的含水量为零 时, 呼吸强 度应该 为零 , 则很快 就能找到答案 。
答案 B
光合 作用 强度
( ) %
相 对 光合
④ 在花蕾期用纸袋把 黄瓜雌花套住之后
A ①② .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 . . .
(
口
2 》
A 提 高光照强度会 增加 .
)
2 在生 长激素基 因表达 过程 中 , . 细胞 内伴 随发生 的 磷和硝 酸盐 的含量
变化 , 最可能是下 图中的
B 硅藻数量 增加会 降低 .
综合性强 , 求学生能从 多个 角度分析 。受 要 减少或增加 , 或者达 到某种平衡状态 。 若为多重变化 曲线 角度 较新颖 , 由于卵裂 , 细胞数 目增 加 , 每个 坐标 图 , 分别揭示 其变 化趋势 , 要 然后对 比分 析 , 出符 精 卵发育 至囊胚 过程 中 , 找 合题 意的曲线或者是 结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中生物曲线图形类型(1)一.常见单曲线类型:1.升降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某一值时,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该变化趋势可以表示:(1)温度或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2)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3)温度对呼吸强度、光合强度的影响;(4)叶中可被再利用的矿质元素含量与叶龄的关系;(5)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与叶龄的关系;(6)绿色植物体内干物质积累量与叶面积指数;(7)根吸收矿质离子与温度的关系;(8)质壁分离及复原的细胞中细胞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9)种群增长率与时间的关系;(10)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等。
2.升平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某一值时,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趋于稳定。
如:(1)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酶量一定)的关系;(2)O2浓度与有氧呼吸速率、ATP产生速率的的关系;(3)O2浓度与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的关系;(4)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光照强度、矿质元素、水分的关系;(5)质壁分离后进行复原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6)叶中不可被再利用的矿质元素含量与叶龄的关系;(7)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8)自然状态下种群密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3.降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减小。
如:(1)O2浓度与乳酸菌无氧呼吸强度的关系(O2存在时发酵作用受抑制);(2)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3)发生渗透作用失水的细胞重量与时间的关系;(4)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5)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关系;(6)恒温动物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等。
4.升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增加。
如:(1)卵裂中DNA总量与时间的关系;(2)理想状态下种群密度与时间的关系;(3)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关系;(4)变温动物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等。
5降升曲线:曲线递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减少,超过某一值时,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如:(1)DNA溶解度与N a CL溶液浓度的关系;(2)酵母菌的呼吸强度(产生CO2量)与O2浓度的关系;(3)绿色植物光合强度在夏季10时-14时之间的变化;(4)种子萌发时干重与萌发天数的关系;(5)种群密度与杀虫剂使用时间的关系等。
6.平直线:曲线递变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着横坐标变量的增大而保持不变。
如:(1)高温、过酸、过碱处理后,温度、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2)每个细胞的核DNA分子数与细胞分裂次数;(3)卵裂时所有细胞的体积之和与时间\有丝分裂次数。
二.常见双曲线和多曲线:种群数量与时间(共生)种群数量与时间(竞争)种群数量与时间(捕食)种群数量与时间(寄生)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厌氧生物和好氧生物呼吸强度与氧分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与生物系统结构(复杂程度)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开花前的时间与日照长度根、芽、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C3和C4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CO2浓度种子萌发吸胀吸水和渗透作用吸水量与时间果实发育情况(果实直径)与是否授粉高中生物曲线图型类型(2)一、通用类型二、特殊类型图形适用的知识点备注起点、终点与坐标轴相交酶的催化效率/时间(酶的钝化)起点为O自由扩散速度/(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渗透速度/(半透膜两测溶)浓度差a点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强度(CO2吸收量表示)/光照强度b点表示光的补偿点c点表示光的饱和点I表示净光合量II表示总光合量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促进作用/生长素浓度表示了各器官在最适宜浓度时促进作用最大;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等。
有丝分裂染色体数变化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后期结束进入末期时,有一段时间处于一个细胞两个核状态。
有丝分裂DNA分子数变化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一个细胞中DNA数目变化,后期结束进入末期时,有一段时间处于一个细胞两个核状态。
减数分裂染色体数变化减数分裂DNA分子数变化人体血糖浓度/进食后时间生物坐标曲线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坐标曲线图是能力要求较高的一种题型,它能借助简单的线条走向,巧妙地表达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结构与生理活动等较为复杂的过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图像含义的理解,图像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以及曲线与文字、文字与曲线的相互转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解题基本步骤1、识图:一看纵横坐标含义;二看特殊点(起点、拐点、落点);三看变化趋势(规律);四看曲线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综合图像与生物学含义。
3、针对题意运用图像特征解决问题。
二、准确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1、单曲线:常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归总如下:图例曲线走势相关变量在一定的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超过某个值后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1、酶的活性——pH2、酶的活性——温度3、生长速度——生长素浓度4、种群增长率——时间5、可再利用元素——叶龄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1、杂合子数量——杂合子自交代数2、无氧呼吸——氧浓度3、恒温动物耗氧量——温度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超过某个值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趋于平缓1、光合作用强度——CO2浓度2、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3、矿质元素吸收——O2浓度4、ATP产生——O2浓度5、种群数量——时间(自然状态下)6、反应速度——底物浓度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超过某个值后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1、酵母菌CO2产生—O2浓度2、种子萌发形成幼苗过程中干重——萌发天数3、种群密度——杀虫剂使用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变DNA含量——前、中、后期2、双曲线和多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通常表示同生物的数量或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或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归总:三、解读图像中的重要“数据” 曲线图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之间量的关系。
在纵、横坐标上有一些很重要的数据,如“0”“1”“100%”“37℃”等,认真分析这些数据所对应的曲线上点的生物学含义。
四、抓住曲线的“变化点”坐标图上的曲线是满足一定条件的点的集合,在这些点的集合中,有些特殊点如曲线的起点、顶点、转折点、交叉点等,它们隐含着某些限制条件或某些特殊的生物学含义,明确这些特殊的含义,有助于快速、准确的提取有效信息,再经过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一)起点1、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在蒸馏水、0.3mol ·L-1的蔗糖溶液和0.5mol ·L -1的尿素溶液中,观察 其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的曲线中 A 、B 、C 表示的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 ;在蔗糖溶液中的是 ;在尿素溶液中的是 。
2、某人表现出多饮、多尿和多食且日渐消瘦,在医院检查尿糖呈阳性,该病人与正常人(2人均空 腹)同时1次口服葡萄糖100g ,每隔1h 测1次血 糖,绘制成图中的两条曲线,图中表示该病人血糖变化曲线的是 。
3、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动物肌细胞线粒体内ATP 产生量与O 2供应量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B )图例 相关变量图例 相关变量种群数量—时间(共生)果实发育、果实不发育——是否授粉种群数量—时间(捕食)恒温动物、变温动物的耗氧量——温度厌氧生物、好氧生物的呼吸强度——氧气浓度种群数量—时间(寄生)阴生植物、阳生植物的光合强度——光照强度C 3植物、C 4植物的光合强度—CO 2浓度种群数量—时间(竞争)根、芽、茎生长—生长素浓度A、①B、②C、③D、④(二)顶点1、从海洋的不同深度采集到四种类型浮游植物(Ⅰ、Ⅱ、Ⅲ、Ⅳ),测定了每种类型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效率,如图所示,在最深的海域采集到的应是()A、ⅠB、ⅡC、ⅢD、Ⅳ2、表示四种植物(A、B、C、D)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3、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B、酶因热而失活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三)拐点1、番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在适宜的条件下,第6天子叶展开,第9天幼叶出现。
研究人员从种子到幼苗形成期间每天测定其干重,并绘制成曲线。
下面四个曲线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四)交点1、下图中最适合贮藏蔬菜、水果的最佳浓度是。
2、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
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
(1)A点代表的意义是。
(2)两条曲线所围成的部分代表3、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
请根据下图说出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
答五、多因素综合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各个生理过程都是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的,或者一个因素的变化也会影响多个生理过程。
(一)多种因素影响同一生理过程例、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下图表示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X、Y和Z变化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强度的关系。
(1)图中X1、X2、X3的差异是由于某种原因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所导致。
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X3增加为X1,最常采取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
(2)图中Y1、Y2、Y3的差异是由于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所致。
(3)图中Z1、Z2、Z3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反应的不同,如果Z因素代表植物生长发育期,则代表幼苗期、营养生长和现蕾开花期的曲线依次是。
(二)一个因素影响多个生理过程坐标曲线图通常用坐标轴定性或定量地反映某一生理过程或生命现象的连续性,但有时也可以采用“一轴(纵轴)多用”,叠加多条曲线来反映它的影响因素的多元性以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
例、糖浓度是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种激素参与血糖浓度的调节。
左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
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表示健康人胰高血糖素变化趋势的是曲线。
生物坐标曲线题专题训练1960 年份相对值1970 1980 1990树干上地衣数量黑化蛾频率大气中SO2含量1.图1的曲线中,能表示人体大量饮水时胃液pH值变化的是()2.将同一植物细胞依次浸在蒸馏水、0.3mol/L的蔗糖溶液和0.5mol/L的尿素溶液中,观察其细胞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的曲线中A、B、C表示的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在蔗糖溶液中的是;在尿素溶液中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