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生命力是怎样生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生命力是怎样生成的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

如何促使课堂教学有效生成?此文从有效生成的起点、触发点、中心点、延续点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预设关注驾御练习
我们关注“生成性”,不能仅停留在捕捉到教学实践中即时生成的生动情境,充满童趣的问题,孩子反馈的信息。

要进行价值引导,那么数学课堂,如何有效生成呢?
一、精心预设,是有效生成的起点
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那是否意味着不要预设,或者淡化预设?课程专家指出:新课程改革应该把握平衡,在平衡中才能使改革进一步深化。

新课程改革不是对预设要求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而预设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因素做分析和
策划,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探究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操作预案。

新课程呼唤生成,更关注精心的预设。

1.目标预设从凝固型到渗透型
课堂教学是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过程,虽然我们在每一次的教学中都会思考: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却很少关注目标的落实。

教学设计中,目标虽然能完整地记录三维目标的整合,可在详
细的设计中却没有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成了一种摆设!因此设立过程性目标,将目标渗透到每一环节中,显得很有必要。

预设时要考虑怎样在过程中,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当学生够不着目标时,要考虑过程的再展开。

预设的目标并不是不可调整的唯一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

随着课堂的推进,教学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2.环节的设计从单线型到多线型
这就要求教师在写教案时,要突破对课堂框架进行程序设定-这节课什么时候进行什么环节,这环节到下环节应如何度过等传统备课模式,进行假设性备课,着力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估计,并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库,以备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包括:如何指导学生学?什么情景下适宜采用自主探索?什么情景下适宜教师讲解?同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的反馈信息太容易,那该如何调整?如果学生反映太难,有怎样调整?这个问题准备让学生单独回答还是集体回答?答对了应该怎样回应?错了,会是什么原因,又如何纠正?
3.教学时空预设从紧凑型到留白型
叶澜曾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

”然而我们的在备课时往往把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束缚在周密详尽的一个又一个教学环
节中,课堂仿佛成了一条高速运行的“流水线”。

如果课前设定过多,课上学生的自由空间也许就越小。

因而教学的预设要通过“删繁就简”学习素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空间。

二、重点关注,是有效生成的触发点
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

因此,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

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这样,我们的教学必将在动态生成中踏上充满激情的行程。

1.关注新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认知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他们往往和以前的旧知识产生了不同的联系,从而迸发出种种问题,我们要将课堂教学中这种生成的问题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2.捕捉新创意
课堂就象个网络,学生则是网络的节点,课堂上网络的节点都在活动,每个学生都想表达自己的看法。

这时教师更应该特别关注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三、合理驾御,是有效生成的中心点
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性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观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
的各种各类信息,把握促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亮点和切入点。

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1、学会倾听,即时应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这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问题,通过课中捕捉学生的信息,处理信息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使自己轻松地解决课中出现的各种可能。

2、学会整合,顺势调整
在交流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来自学生的信息大多处于原生状态,往往是零星的、模糊的,这就需要老师自始至终研究学生,“选择”学生的创新信息,加以汇集、丰富,形成更为综合、完善的新认识,并引出新的开放性问题,引领学生把教学过程向更高水平推进。

3、学会等待,弹性控制
生成需要空间,空间是生成的前提条件。

生成需要时间,时间是生成的必要条件。

弹性控制就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留有时间和空间,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在等待中,把握节奏,当教师的时间掌握与学生的整体思维速度吻合时,学生的生成达到教师的预设要求。

四、优化练习,是有效生成的延续点
练习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温故知新的主要途径。

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定准难度,设计开放式练习
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定准作业难度,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

所谓开放性练习,是指能引起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练习或条件不充分(需补充条件),或答案不唯一。

通过开放练习训练,可以有效地预防学生思维定势,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寻求最佳解题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2、拓展知识的应用面,设计灵活性的练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课堂练习时既要考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要体现灵活有趣。

可以让学生通过练习,既可以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开阔视野,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

总之课堂有效生成有赖于教师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是融于现实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的,它的显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在此之前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积累,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是面对各种教学情境都能以种开放的心态,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再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再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