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视域下高校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生视域下高校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摘要]文章通过对共生理论及其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从共生单元的合作与协调发展、共生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了高校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互动机理,并分析高校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投资不足影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规模不尽合理的现状,提出了人才培养与产业目标共融、与产业布局共建、与产业发展共进、与产业需求共研的共生发展策略。

[关键词]共生高校区域战略新兴产业

现代经济中,人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产业需求共生与发展,正成为促进高校和区域社会双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世界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它是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方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中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七个重点领域。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关于加强区域产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0]2455号),重点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地方特色产业链、地方主导产业发展确定的重点领域,强化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振兴重点产业。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才的优化配置提出了要求,因此,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共生发展是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一、共生理论及其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共生是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共生理论源于生物学,主要研究不同生物种属之间的共生关系,后被拓展到社会科学和经济发展研究领域,广泛运用于关于人类社会关系模式的分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共生理论强调共生单元之间的共生,不同的共生单元之间存在持久的协同关系,强调共生环境与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根据共生的概念,人才、高校、区域、产业及它们的构成要素如专业、层次、规模、结构等都可以看作是社会的共生单元,并通过协同的共生关系来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高校和产业等作为共生单元是建立区域共生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能得以全面发挥。新兴产业是突破核心技术、转化科研成果和实现产业化的结果,人才是创新之源,是新兴产业发展之本,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人才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高等院校是提供这一保证的重要支持,保证区域经济这个共生系统良性发展。

二、高校和战略新兴产业共生发展互动机理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需求,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功能、价值和发展路径,高等教育与区域的产业发展越发密切,其规模、结构、功能发挥和资源条件等都决定于相对应时代的区域发展需求和供给。而作为两者发展的关键要素,高校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在科技进步、区域发展和人才需求等方面的推动下形成两者共生的关系。

1.共生单元的合作与协调发展。合作是共生现象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在继承和保留基础上,实现共生单元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作为共生单元在所有共生系统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高校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合作要素,即人才。全球化使信息、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重组和流动,形成巨大的世界市场,各国、各地区之间都以人才作为其战略核心,形成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和制约的共生系统。因此,产业发展离不开竞争,尤其离不开人才的竞争与发展。高等教育在规模、发展速度、层次结构、教育质量等方面同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通过培养创新性、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可以在促进科技发展、满足现代战略新兴企业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推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共同的人才目标使这个区域共生系统健康运行,单元之间协调发展、合作共进。

2.共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共生过程是共生单元共同进化的自组织过程。共生单元之间通过共同激活、共同适应和共同发展来获得共同进化,获得可持续发展。互惠共生是共生进化的一致方向,是生物界、社会组织以及人类社会进化的根本法则。区域的发展实质上是高校、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等子系统沿着共同进化路径的运行过程,在此过程中这些子系统之间不应是相互对抗与冲突,而是不断激励、不断促进地获得进化的过程。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对科学知识、技术创新以及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高等教育发展形成持续动力和激励,会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和契机。同时,伴随着市场容量的扩展,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的载体,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高校的人才培养是有周期性的,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发展则是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的动态变化,高校凭其巨大的知识溢出效应,不断促进科技创新,为现代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因此,它们之间有着很强的互动性,统一于区域发展的共生系统内,产业的发展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起到持续的正向推动作用,高校则能够持续促进人力资本优化,创造新的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区域产业发展质量提高,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共同的发展目标和互动前进促使两者的共同进化,可持续发展。三、高校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战略新兴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属于新的产业范畴,还在培育和探索发展阶段,其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高校战略新兴人才培养则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高校可以为产业提供多元化的人才。目前高校培养战略新兴人才的现状如下:

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影响人才培养目标。“新兴”既代表了发展的战略意义,也表明了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未来的发展规模、技术研发、投资融资、市场前景都存在着不确定因素。而且多数新兴产业尚未能进入大规模开发和使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和规格都没有明确的说明。教育部开设的新专业也没有相关的参考依据,所以人才培养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课程体系等方面没有形成体系,这直接影响相关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师团队和教学内容等。如我国的光伏产业人才培养随着光伏产业发展的大起大落,直接影响了40万人口的就业。而同一时期美国、欧盟对待该专业人才,除政策的支持外,更多注重高技能综合素质培养,在培养技术专业的同时,还进行相关的销售、市场以及相关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培训,使从业人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因此,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的不足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相对于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研发需求,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高校关于战略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面临学科建设投入不足的情况。2010年根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教育部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25种140个专业点,全面覆盖战略新兴产业范围。到目前为止我国高校关于战略新兴产业专业点数为295个,但是由于区域新兴产业的具体发展差异,重复建设很多,例如全国(除西藏外)各地都把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列为本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需要高技术含量、高知识系统的人才,因此,高校相关专业涉及多领域、多行业、多环节的内容并涵盖多学科、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而我国高校专业未能充分考虑产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定位,在学科领域还没有打破原有界限,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不足,与产业联系不紧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普遍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并且很多新开设专业暴露出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如缺少较高的研发费用和设备、师资队伍缺乏产业经验等。

3.高校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规模不尽合理。我国高校关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的学科类别比较全面,专业设置基本围绕新兴产业,以工学为主、本科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实际上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职教生的“倒挂”现象已越来越严重。战略新兴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还需要相当规模的技术技能人员,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对此没有具体的规划,教育层次规划不清晰,发展梯度不合理,不能体现区域发展的特色,没有形成体系完整、协同共生的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体系。

四、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共生发展策略

在共生理论视域下,无论是高校发展还是区域产业发展,都必然在区域系统内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地共生互动而成长。因此,共生发展策略必须要全方位进行决策。

1.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战略新兴产业特点共融。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具有新技术且综合素质更高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具有前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