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马克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5c30f1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6.png)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是由纽马克(Newmark)提出的翻译理论,它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
纽马克把翻译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满足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根据语义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根据交际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语义翻译原则强调保持原文的语义,以实现准确的传达。
纽马克提出,翻译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翻译应尽可能保持原文的语义,而不是简单地把原文字句翻译成等值的译文字句。
因此,翻译应是一种意义的传递,而不是字面上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要保持原文的重点和重点,以及原文中的意义,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原文字句翻译成等值的译文字句,这样会破坏原文的意义。
交际翻译原则强调调整译文,使之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纽马克认为,翻译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符合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这种调整可以通过改变原文中的文体、句式、表达方式等来实现。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提出了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根据语义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根据交际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了翻译理论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活动。
综上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理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提出了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以满足翻译的两个不同要求:根据语义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根据交际翻译原则,翻译者应尽可能调整译文,使其与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相匹配。
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了翻译理论发展的新思想和新活动,为翻译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借鉴和参考。
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指导下自传文本英汉翻译
![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指导下自传文本英汉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1a6c32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4.png)
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指导下自传文本英汉翻译摘要:本文通过对自传文本的翻译实践,结合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指导,探讨了自传文本的翻译策略和技巧。
首先,介绍了自传文本的特点及其翻译难点,然后分别阐述了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自传文本翻译的具体实践方法。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翻译策略和技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自传文本;纽马克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翻译实践;案例分析1. 简介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跨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多,翻译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职业。
自传文本作为一种在不同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形式,其翻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自传文本的翻译需要在保持原意不失真的基础上,注重表达和传达作者原意的同时,考虑目标读者的语境和文化背景,以实现文化传播和沟通的目的。
本文将结合纽马克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指导,探讨自传文本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其实际效果。
2. 自传文本特点及翻译难点自传文本是一种以自身生活经历和见闻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形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自传文本通常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反映了作者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带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和主观性。
第二,自传文本的描写和叙事方式往往比较自由和自由流畅,常常涉及到一些个人习惯、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其翻译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第三,自传文本的语言风格丰富多样,包括口语化语言、文学化语言、地区性语言等不同风格,需要翻译者具备相应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实力。
综上所述,自传文本的翻译难点主要在于如何准确表达作者的情感、体现其风格和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3. 纽马克语义翻译的原理和方法纽马克语义翻译是翻译学中的一种新兴流派,其基本原理是“意义一致”(semantic harmony)和“语言相对性”(linguistic relativity),即在保持原意不失真的基础上,将原文的意义转换成目标语言的意义,使翻译的效果更符合目标读者的文化和语言习惯。
彼得纽马克的所有翻译理论
![彼得纽马克的所有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28d91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2.png)
语义对等性的实现方法
为了实现语义对等性,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语境、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还需要考虑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语义对等性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
语义翻译更注重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力求保持原文的语义和句法结构,而交际翻译则更注重译文的交际效果,强调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联系
交际翻译的对等性
彼得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文本的类型和功能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对于信息型文本,如新闻报道、科技文献等,应该采用语义翻译方法,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对于表达型文本,如诗歌、散文等,应该采用交际翻译方法,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04
文化翻译理论
VS
彼得纽马克认为,文化翻译是一种将源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传达给目标语言读者的过程,其原则包括保持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尊重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
详细描述
彼得纽马克认为,文化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在目标语言中再现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和内涵,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文化翻译应遵循以下原则:保持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尊重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以及在必要时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或注释。
在实际翻译中,两种方法常常需要结合使用,以确保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又能够有效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功能。
01
02
03
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关系
优点
交际翻译强调译文的交际效果,能够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交际翻译的对等性要求也提高了译文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直译的定义与原则
直译的原则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4376aa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a.png)
简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简析纽马克(Nida Eugene Albert Nida)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探讨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与影响。
纽马克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杰出代表,其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对翻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首先将对纽马克的理论进行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
随后,文章将详细分析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特点、优势与局限,以及两者在实际翻译操作中的平衡与选择。
本文还将通过具体案例,探讨纽马克理论在文学、商务、法律等领域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期对翻译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文章将总结纽马克理论对翻译学的贡献,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论述,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背景纽马克(Eugene A. Nida)是20世纪最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者之一,他以其独特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在翻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翻译理论主要基于两个核心概念:语义翻译(semantic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这两个概念不仅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指导,也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背景可以追溯到他对语言学、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深入研究。
他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因此,翻译者不仅要关注语言的准确性,还要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
语义翻译强调保持原文的语义内容和句法结构,尽可能传达原文的语境意义。
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那些重视原文形式、结构和修辞的文本,如文学作品、科技论文等。
而交际翻译则更注重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旨在使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一样理解和欣赏原文。
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那些以信息传递和沟通为主要目的的文本,如新闻报道、广告、公文等。
纽马克——文本类型及翻译理论.ppt
![纽马克——文本类型及翻译理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a829ff396c85ec3a87c2c548.png)
汽车、电车、轮船、飞机先后出现。
(2)通讯工具由传统的邮政通信发展为先进 的电讯工具,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 报先后发明。 (3)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推 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时 代潮流 图说历史 主旨句归纳 (1)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
台湾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
出行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 方式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 捷。 (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多姿多彩 。
[合作探究· 提认知]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 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 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三)号召功能
号召型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目的是“号召读者去行动、去 思考、去感受”。 告示、产品说明书、宣传手册、广告,以及以取悦读者为目的 的通俗小说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翻译时,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把目标语读者放在首要 位置,译者可以充分利用目标语的优势,不拘泥于原文的表达 方式,使译文语言尽量达到与原作语言同样的效果。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
进中国社会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
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 了物质条件。
2.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
浅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浅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cb128b8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9.png)
浅析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情侣网名摘要:英国翻译家彼得纽马克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关联翻译。
本文主要介绍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纽马克首先将文本分为三类,由于每种文本的特点不同,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本文主要介绍这三类文本的特点以及翻译策略。
纽马克是一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所著的《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更是翻译学界的经典之作。
在本书中,纽马克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翻译的本质,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翻译的研究对象以及作用,隐喻的翻译及处理方法等内容。
其中他重点介绍了语义翻译以及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也是纽马克翻译理论最核心的部分,是他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
纽马克将文本分为三类,分别是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
其中表达型文本的重点在于说话者运用这些话语表达其思想感情,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
这类文本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创造型的,主观的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想法,比如:严肃文学,权威言论,自传,私人信件等形式。
第二种文本为信息型文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这类文本的特点在于它是指代型,认知型,再现型,描述型,客观表达作者的想法。
这种文本可包含多种主题,例如学术论文,技术性术语,科普读物,艺术性读物,新闻报道等。
表达型文本有个人风格,如新颖的搭配,独特的用词,而信息型文本通常是用不带个人特色的语言写成,具有传统语言的语言特点。
这种文本的核心是“真实性”,人们关心的是作者说话的内容,而不是说话的方式。
与信息型文本相比,译者有更大的自由度。
第三是以读者为核心的劝说性文本,主要包括各类说明书,宣传性文字,广告,通知及其他劝说性文字等。
所谓“劝说性”,其核心是呼唤读者去行动,思考,感受。
呼唤型文本与表达型文本“以作者为中心”的思想刚好相反,呼唤型文本是以读者为中心,其特别强调可读性,希望读者能够接受,并做出一定的反应。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影响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6710d4abe1e650e52ea9978.png)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影响一、引言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长期从事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
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1981)、《翻译教程》(1988)、《翻译论》(1991)和《翻译短评》(1993)。
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
在纽马克之前,翻译方法一直处于传统的二分命题法之争,即直译与意译之争,和纽马克同时代的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无法摆脱这种二分法模式。
一元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手段,即人与人当面说话的方式;翻译和语言一样,纯粹是一种社会现象。
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和语意翻译就是针对这两个概念而制定的。
纽马克在其1988 年出版的《翻译教程》中提了八种翻译方法:逐字翻译、直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改写、自由翻译、习语翻译、交际翻译。
在这八种翻译方法中,纽马克认为,只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符合翻译的两个目标,即准确与简洁。
根据纽马克自己的叙述,对奈达的“动态对等”和“读者反映”的反思促成了他的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的建立。
因为他认为仅有“动态对等”和“读者反映”是不完整的,原作的语义结构和思维过程不能弃之不顾。
但是,纽马克不是抽象地决定采用语意或交际翻译,而是以特定的语篇参照框架决定的。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同时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将所有的文本划分为三大范畴: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进而将文本归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
纽马克认为,根据不同的语篇的显著特征和主要困难,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使翻译方法和语篇类型密切结合,翻译将更贴切原文,传达源语的思想和神韵。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述和定义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功能语言学家布勒和雅各布森论述的三大语言功能,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他还采纳了弗格茨基关于思维本质的观点区分这两种翻译。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 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 影响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 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 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e7de83b16fc700abb68fc84.png)
简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及其对汉英语篇翻译的影响一、引言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长期从事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
他的代表作包括《翻译问题探索》(1981)、《翻译教程》(1988)、《翻译论》(1991)和《翻译短评》(1993)。
其翻译理论中最主要、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也是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核心。
在纽马克之前,翻译方法一直处于传统的二分命题法之争,即直译与意译之争,和纽马克同时代的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也无法摆脱这种二分法模式。
一元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手段,即人与人当面说话的方式;翻译和语言一样,纯粹是一种社会现象。
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和语意翻译就是针对这两个概念而制定的。
纽马克在其1988 年出版的《翻译教程》中提了八种翻译方法:逐字翻译、直译、忠实翻译、语义翻译、改写、自由翻译、习语翻译、交际翻译。
在这八种翻译方法中,纽马克认为,只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符合翻译的两个目标,即准确与简洁。
根据纽马克自己的叙述,对奈达的“动态对等”和“读者反映”的反思促成了他的语义与交际翻译理论的建立。
因为他认为仅有“动态对等”和“读者反映”是不完整的,原作的语义结构和思维过程不能弃之不顾。
但是,纽马克不是抽象地决定采用语意或交际翻译,而是以特定的语篇参照框架决定的。
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同时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理论将所有的文本划分为三大范畴: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进而将文本归为三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
纽马克认为,根据不同的语篇的显著特征和主要困难,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使翻译方法和语篇类型密切结合,翻译将更贴切原文,传达源语的思想和神韵。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述和定义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功能语言学家布勒和雅各布森论述的三大语言功能,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
他还采纳了弗格茨基关于思维本质的观点区分这两种翻译。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对比分析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2b80e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d.png)
258纽马克认为翻译就是将原文本的意义按照原作者意想的方式译入另一种语言。
从定义来看,他强调原文本和意义。
纽马克提出的文本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停留在交际层面。
纽马克反对一直把所有的翻译都看作是交际,他认为翻译越是强调交际,越概括,越简化就越会引起意义的丢失。
从文本论出发,纽马克创造性的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理论。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内涵通常,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应该采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种方法。
语义翻译的特点是紧扣原文,交际翻译的特点是将译入语读者加入考虑范围。
语义翻译较具体、复杂,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思维过程,而交际翻译则较为流畅、清楚,符合译入语的习惯。
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同等重要,他提出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选择使用交际翻译或者语义翻译方法。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案例分析例1: The new plan introduces mor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measures to support Shenzhen in piloting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s. It also gives local authorities a greater say in the reform of key areas. While adopting higher standards and goals for reform and opening-up, Shenzhen will build itself into a model city for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译文:近期发布的《方案》则从制度上创新,为深圳“先行示范”提供高质量保障:其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了深圳更多自主权,能让这座城市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b761ac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2.png)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中的应用沈涵文河南大学,河南开封475000一、文本类型理论彼得·纽马克是一位现代语言学教授,任教于英国萨里大学,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教学。
纽马克在布勒语言功能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将文本类型分为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
表达型文本重视原文作者的权威,关注原作者思想感情,不会考虑读者的反应。
以下几种属于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抒情诗、小说、戏剧等严肃性作品;国家政治人物的演讲稿或文件、各种法规和法律文献等权威性言论;自传、散文和私人信件等抒发个人感情的作品。
这些纯属是作者个人感情的宣泄,读者背景模糊,不关注读者的反应。
信息型文本注重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它的语言常常比较客观,不带个人特色,重在信息的传递,而语言正是传递信息的工具。
其用词、搭配等通常较为传统。
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科学、技术、商业、工业等,常常以教材、报告、报纸、论文、备忘录和会议记录等形式呈现。
号召型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关注读者的反应。
目的是号召读者按照作者意图来思考、感受并有所行动。
典型的号召型文本包括:告示、说明书、宣传手册、广告等。
一个文本常常会具备几种功能,但往往以其中一种功能为主[1]。
同一文本会因为不同的交际时间、地点、背景和对象产生不同的功能[2]。
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含义20世纪末期,彼得·纽马克出版了《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在这本书中,他首次引入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个概念。
语义翻译以原文作者为出发点,竭力将原文的信息贴切地传达出来。
其更偏重于对原文文本的呈现,也就是在不违反语法规则的情况下将原文内容尽可能地再现。
因此,在进行语义翻译时,译文应该在译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使得译文与原文在文体风格上尽可能地相似,从而使读者有更精准的阅读体验。
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
![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cdda04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0.png)
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一、本文概述《纽马克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方法: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
纽马克是20世纪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实践家,他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详细阐述了这两种翻译方法的核心思想和应用。
本文旨在概述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分析它们的定义、特点、应用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背景及其在翻译领域的贡献。
然后,详细阐述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这两种翻译方法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在处理不同文本类型和语言风格时的优势和局限性。
总结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对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理论的深入剖析,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翻译方法的内涵和应用,提高翻译实践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也旨在为翻译研究和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翻译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二、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定义与特点纽马克(Nida)的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这两种翻译方法各有其独特的定义和特点,对于理解和处理不同类型的文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交际翻译,顾名思义,强调的是翻译过程中的交际效果。
纽马克认为,交际翻译的主要目标是使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一样理解和欣赏原文,即实现原文的交际功能。
因此,在交际翻译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以确保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这种翻译方法通常适用于那些以信息传递为主要功能的文本,如新闻报道、科技论文、广告等。
与交际翻译不同,语义翻译则更加注重原文的语义内容和形式。
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保留原文的语义信息,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特点。
在语义翻译中,译者需要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语义内涵,而不是追求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彼得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
![彼得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daeb24e02768e9951e738e4.png)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效果的对比
语义翻译的效果
语义翻译显得更复杂、麻烦、详细、具 体, 由于强调语义分析, 力求再现原文词 句结构, 所以容易出现超overtranslation 纽马克列举了不少例子, 指出在语义翻译 中, 译者必须抓住原文的词句、搭配、结 构乃至强调语势, 亦步亦趋地翻译, 这样 才能全面地保持原文的语义及表达形式。
交际翻译
根据纽马克的解释, 交际翻译试图使读者 阅读译文所产生的效果尽可能接近阅读 原作的读者所产生的效果。
交际翻译注重译文读者对象,在进行这 种翻译时, 译者要考虑到, 读者希望读的 是地道的译文, 流畅自然, 易懂而不晦涩, 大量外来的成份都转化入本民族文化和 语言中去。
语义翻译
语义翻译则力争表现原文确切的语义, 译 文应尽可能接近原文的词汇结构和语法 结构。他要求把表达的内容限制在原文 文化范围内, 不允许对原文中富有民族文 化色彩的概念加以改变。
纽马克主张不应把交际翻译和语义翻 译弧立起来看待, 而应结合在一起。在翻 译一篇文章时, 常常是二者并用, 没有绝 对地只用一种, 只是其中一种可能会多用 到或少用到而已。
范例
把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换译成“ 一贫如洗” , 就是根据交际翻 译原则,否则汉语读者无法理解何以会 “ 穷得象教堂里的老鼠” 。 再比如, 英语的“Wet paint ” 应译成 “ 油漆未干’这才达到语用对等, 才符合 汉语的习惯表达法。如果照字而译成 “ 湿的漆” , 就与原语要表达的要旨相 去甚远。由此看来, 翻译这类文字采用什 么样的译法大有讲究。
有的活生生的修辞给扼杀了。鉴于这种 情况, 纽马克强调了语义翻译的重要性, 指出译文不但要起交际作用, 更重要的是 再现原文的丰富思想, 包括特有的思维过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12d47a7158fb770bf78a55f5.png)
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Chapter 2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一、纽马克翻译理论的类型纽马克把翻译分为四类1、交际翻译翻译交际中,目标文本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源文本; 2、语义翻译语义翻译中目标文本应在目标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语境含义;3、直译在直译中原文本的基本意义被译过来目标文本虽合乎目标语的句法结构,但意思是孤立的,没有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 4、死译在死译中,源文本所有词语的基本意思得到了翻译,但目标文本既不考虑源语用词的语境因素,句法也不合乎目标语要求就连词序也是按照源语文本排列的。
二、纽马克根据语言的三大功能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传信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召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
他认为各类作品的功能的侧重点不同, 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原文的语义内容上, 应采取“ 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方法, 译文要尽可能接近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以保持其语义内容, 有一些作品, 重点放在读者的理解和反应上, 应采取“交流翻译”的方法, 译文更倾向于译入语的语言形式,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纽马克对“ 交流翻译”的定义是:“交流翻译试图用这样一种方式正确地传达原作的文中意义, 使其内容与语言都可以很容易地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the original in such a way that both content and language are readily acceptable and comprehensible to the readership) 这种翻译可以摆脱原文语言形式的束缚, 更好地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 使译文流畅、自然、简洁、明了, 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这样的译文必然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用严复的话说, 就可以“ 言之有文,行之弥远” , 合乎“ 雅”的要求了。
纽马克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ppt
![纽马克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f3c35e561252d380eb6e4b.png)
Form of Target Language
ST : more complex, more awkward, more detailed, more concentrated, it tends to overtranslate CT: smoother, simpler, clearer, more direct, more conventional, conforming to a particular register of language, tending to undertranslate
Semantic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as closely as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llow, 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爱丽丝镜中奇遇记》
“Feather, I say!” “Why do you say ‘Feather’ so often?” Alice asked at last, rather vexed. “I’m not a bird!” “You are,” said the sheep: “you are a little goose” CT:“ 撇桨呀,我说!”阿丽思有点儿觉得她频气了, 她就说,“你干嘛老说‘别讲’啊?我也没讲 啊!”“什么没桨!”那绵羊说,“你手里摇的是什 么,你简直是个笨猪。” (赵元任) ST:“ 我说,羽毛!”“为什么你老是说‘羽毛’?” 爱丽丝觉得烦了,终于问道,“我又不是禽 鸟!”“你是禽鸟,”绵羊说,“你是只小 鹅。”(王永年)
对彼得·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的批判性评述
![对彼得·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的批判性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125b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5.png)
对彼得·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的批判性评述摘要: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是彼得·纽马克在他的代表作之一《翻译方法》中提出的两种主要翻译方法。
同时,彼得·纽马克根据其功能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并相应地从文本的主导功能的角度探讨了源文本的采用。
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在缩小文化差异和促进文化传播方面是不恰当的。
本文旨在从融合文化因素的不同语言学观点对纽马克的“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进行介绍和批判性回顾。
关键词: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文化传播一、引言目前,当我们讨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时,总会提到尤金·奈达,他是其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
奈达的翻译理论,如“动态对等”学说,在译者中尤为流行。
相比之下,另一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却没有奈达那么出名。
事实上,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中也堪称独树一帜。
并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
他认为翻译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或技能。
本文将介绍彼得·纽马克,并回顾他在“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方面的主要论点,并重点关注他的理论中的一些不足。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
他将跨文化交际理论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如功能语法、符号学和交际理论等应用于翻译研究。
他认为翻译更像是一门艺术或技能,而不是一门科学。
并在其代表作《翻译问题探讨》、《翻译教程》、《论翻译》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他们在翻译界都有很大的影响。
纽马克是典型的实践理论家。
他研究翻译理论的目的是解决翻译中的实际问题。
他的翻译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翻译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我认为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扩展了直译和意译的传统概念,有助于提出新的思路,为翻译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综述本节包含对彼得·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综述。
在《翻译探索》一文中,彼得·纽马克将翻译分为“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两种方法,从语言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了实现不同“对等”的翻译方法。
纽马克第四组(2)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纽马克第四组(2)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ebc6a5e0722192e4436f620.png)
•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语义翻译较客观,力求保留原文的文
化、词汇和句法特色,忠实于原文作者;而交际翻译较主观, 以译文的可读性为主,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向读者群准确 地传递原文的交际信息。为此,译者可对原作进行修正,但 这并不等于说译者可以不尊重原语文本,毕竟原文本是翻 译的唯一源泉。
•2、在表达形式上亦有区别 •语义翻译要求译文最大可能地和原文形式贴近,并尽量保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实践意义
• 正如纽马克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THE THEORY AND CRAFT OF TRANSLATION)中说
的:"如果原作是一首诗,那就以表情为主。如果原作是一个科学报告,那就以达意为主。 如果是一幅广告,那它的主要目的就显然不是抒发什么情感,也不是摆什么事实,而是 引诱读者,要他掏出钱来买东西。在翻译时,译者依着原文的词句,力求准确无误地理 解。至于译文, 自然要看原著以什么为主,是文学作品还是别的,分别采用适当的译法。 "因此,表达型文本的翻译既要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又要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形式;信 息型文本要忠实于原文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号召型文本则要忠实于读者的反应。 信息型和号召文本的翻译有更大程度上的自由,无须拘泥于原作的语言形式,可以译得 更通顺流畅。
留原文的谐音效果。如果原文语言偏离了原语文体规范, 译文也应体现出来。当信息的内容与效果发生矛盾时,语 义翻译重内容而不重效果,交际翻译则重效果而轻内容。 以BEWARE OF THE DOG!为例,为了准确传达其讯息,应采用交 际翻译将其译成"提防恶犬",能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语义翻译的例子
• CCTV:WE ROLL UP OUR SLEEVES AND WORK WITH ADDED ENERGY. • 原文中的词序与主谓宾结构顺序完全保留下来,值得注意的是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28da844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6.png)
参考内容二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 角色。在翻译理论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两个核心概念。本次演示将探讨这 两种翻译类型的定义、应用场景、优缺点以及未来研究和发展趋势。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基本 概念
语义翻译是指尽量准确地表达原文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特点的翻译方法。它 强调对原文的忠实性,通常以直译为主要手段。而交际翻译则以传达原文的意图 和信息为主要目的,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重在使译文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原文 的意义。
语义翻译理论
语义翻译是指在不改变原文语法和词汇的基础上,通过语境和语篇分析,准 确地传达原文的特定意义。这种翻译方法强调对原文的忠实性,以及译者对原文 和目标语言文化的理解。例如,英语中的“black and blue”可以直译为“青一 块紫一块”,但在某些语境下可能更适合译为“遍体鳞伤”。
语义翻译在文学、法律、科技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法律文本的 翻译中,由于法律语言的特殊性质,往往需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这时采用 语义翻译就更为合适。
在新闻报道的翻译中,交际翻译尤为重要。新闻报道旨在传递信息,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应重在传递原文的主要信息,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情况。
三、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优缺 点
语义翻译的优点在于能够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表达方式,使目标读者能够 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然而,语义翻译也可能会造成目标读者理解上的困 难。
交际翻译的优点在于能够确保目标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意图和信息。这使得 交际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很高的效用。然而,由于过度强调交流效果,有时 会导致译文失去原有的文化色彩。
四、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发展 前景
随着全球文化的交融和科技的发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将更加广泛。对于语义翻译而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将在语义 分析和词汇选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帮助译文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细节和内涵。
浅谈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不同
![浅谈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e5e8e4c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9.png)
2021年第09期191课程研究浅谈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不同侯悦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一、定义1981年,英国著名的翻译学家纽马克在他的著作《翻译问题探讨》这本书里,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交际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语义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它们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有特色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未来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角度。
那么它们具体的定义是什么呢?(一)交际翻译交际翻译的目的与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略有相似,都是期望产生一个对等的效果,其具体目的则是期望译文能够使得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类似。
纽马克提出,交际翻译里,更多的是注重一个信息的传递,在翻译此类作品时,译者应当准确的传递这些信息,使得它的交际效果获得对等。
换句话来说,因为它更加重视读者对译入语的接受程度,所以在翻译声音文本或信息类文本时,则更适合采用交际翻译,例如交际对话、新闻报道等等。
(二)语义翻译纽马克对语义翻译所下的定义则是,在译入语语义和语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含义。
换句话来说,就是语义翻译更加强调传达原文的内容,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也更加强调保留原文的表达习惯和语言特征。
因而,当翻译一些书信、文学作品等文本时,则更适用语义翻译,因为它更加强调与原文的内容保持一致。
二、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对比语义翻译更加侧重于清楚地还原原文,而交际翻译则并没有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在翻译上的选择也更加灵活,它是在保留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读者以及译入语的情况来选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一种形式,更容易被大众理解。
但有些情况下,当原文语法出现小的差错又或者是有很多的无用信息,它也会对原文做出一些修改,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把握原文。
相较之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则更为死板。
因为它在对原文进行还原的过程中,不能更改它的一些修辞或者语言结构以及一些俗语等等,必须与原文保持高度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emantic Translation VS. Literal Transl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the primary senses of the lexical words of the original are translated as though out of context, but the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re respected.
practical examples; Unaware of each other’s work.
5
The mon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The two concepts (CT&ST) were formulated in opposition to the monistic theory that translation is basically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or a manner of addressing one or more persons in the speakers presence; that translation is like language, is purely a social phenomenon.” (Newmark, 2001:62)
Vygotsky:Inner speech is not the interior aspect of external speech, —it is a function in itself. It is to a large extent thinking in puring meanings. “Thinking precedes speech and writing.”
4
Pre-linguistics period of translation
Conflict between free and literal translation; No attempt to distinguish types or quality of texts; Strong on theory, but short on method and
e.g. Nida: Translating is communicating.
6
Linguistics bases
“Translation theory derives from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and with linguistics, it is mainly an aspect of semantics; all questions of semantic relate to translation theory”
12
Comparison of CT & ST
Transmitter/addressee focus Relation to ST Use of form of SL Form of TL Appropriateness
13
Transmitter/addressee focus
ST: Focus on the thought processes of the transmitter as an individual; should only help TT reader with connotations if they are a crucial part of message;
Free
Faithful
Idiomatic
Semantic/Communicative
11
Conclusion: S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word-for-word, literal, faithful translation; while CT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adaption, free and idiomatic translation. It can be counted as the most desired translation method.
大家好
1
Communicative & Semantic Translation
——Peter Newmark
2
Main Content
Background Communicative & Semantic Translation Comments
3
Background
Pre-linguistics period of translation Opposition to the monistic theory Linguistics bases
7
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
Definition Comparison of CT & S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milarities between CT & ST
8
Definition of CT and ST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produce on its readers an effe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at obtained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
Semantic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as closely as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llow, 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The basic difference is that ST respects context, but literal translation does not.
10
Flat “V” diagram
Source Language Bias
Target Language Bias
Li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