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面临的问题

合集下载

亚投行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建议

亚投行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建议
亚 投行 战 略是 中 国近 年 来政 治经 济 外 交活 动 中 的一次 创 举 , 标 常 常在 其参 与 的国 际机制 中反客 为主 。 以 T P P为例 , 最初 是 由亚 太 志 着 中央 外 交 工 作思 路 由“ 韬光养晦” 向“ 有所 有 为 ” 、 甚至“ 奋 发 有 经 济合 作会 议成 员 国 中的新 西 兰 、 新加坡、 智利 和文 莱 四国发 起 , 从 0 0 2 年 开始 酝酿 的一 组多 边关 系 的 自由贸 易协定 , 但 在美 国加 入并 为” 的转 变 , 中 国在 成 功 引 起 国际 关 注 的 同 时 , 大 大 提 升 了 国际行的对 策 建议
通过 以上研究 , 可 以发 现随 着形 势 的发 展或 将会 出现 两种 危 险
国家 利 益上 千差 万别 , 甚至 部 分 国家 在政 治外 交 问 题上 与 我存 在 激 结 局 :一 是 沦入 虎 头蛇 尾 的结 局 ,就像 近年 印 尼提 出的 印太机 制 、 烈 争锋 。 在 如此 氛 围 中 , 中 国很难 保证 对 亚投 行 的主 导权 。 这 主要 体 A P E C 论坛等, 实质作用被一再削弱, 且由于政治文化 、 实质控制、 和 主导 地位 等分 期 , 作 为 主要 出资 国 的中 国在 失去 亚投 行 主导 权 后选 现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 不作 为 ” , 最 终使 亚 投行 沦为 空泛 机制 。 二 是亚 投 行被 他 国接手 , 1 . 人民币借助亚投行加快 国际化 , 严重挑 战美元 、 日元国际地 择 “ 而 中 国却无 力 主导 的 国 位。亚投行是中国产能输出和人 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 这对 由美 成 为又一 个 西方 发达 国家设 在 中 国家 门 口 , 际 机构 。为 了避免 以上可 能 , 建议 从 如下 几个 方 面妥善 处理 。 日本 主导 的世 界银 行 和 亚 洲开 发银 行 的传 统 国 际金 融 秩 序 提 出挑 1 . 慎 重对 待成员 国的下 一轮 扩大 。后 续新 成员 加入 的大 门亦 未 战。一旦亚投行开始启动投资亚洲的大型基建项 目, 那么对亚洲其 要慎重对待新一轮的成员扩大, 延缓 已申请 的国家和地区的 他国家提供 的贷款可能不仅仅是美元等外 汇, 还将包括人民币贷款 关闭 , 都很难凝 聚 和人 民币结算。美元 、 日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将会受到严重 资格审核进程 。因为任何一个拥有大量成员 国的组织 ,

亚投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亚投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亚投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成立于2016年,是由中国主导,与57个国家共同创立的一家国际性金融机构。

亚投行旨在为亚洲及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和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然而,它的成立和运营也带来了一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首先,亚投行为地区注入大量资金,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在亚洲及其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发展的瓶颈。

亚投行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投资,加速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

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更多的投资和建设,也将为地区带来新的增长点,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次,亚投行加强了地区之间的合作与联系。

亚投行旨在加强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合作和联系。

它将有助于联系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区的合作,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

第三,亚投行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就业机会。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获得就业机会。

这些工作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职业机会和生活质量,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挑战首先,亚投行的成立和运营也带来了一些政治问题。

亚投行是由中国主导的一项国际性金融机构,这可能会使一些国家对其抱有怀疑和不信任。

此外,由于亚投行可能会通过贷款和投资来干涉到一些国家的内部事务,这可能会引发国际关系问题和地区冲突。

其次,亚投行在贷款和投资方面可能存在风险。

在一些投资项目中,可能存在后期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时间和效果。

如果亚投行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它的经营与声誉。

第三,亚投行需要确保其投资和贷款的透明度和效益。

亚洲和其他地区拥有各种不同的经济体系和政治情况。

如何确保这些国家的经济和财务状况,并评估投资和贷款的风险和效益,是亚投行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总结亚投行是一个独特的跨国金融机构,它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加强地区之间的合作和联系,为普通民众提供就业机会,是亚投行带来的机遇。

为什么现在不提亚投行了

为什么现在不提亚投行了

为什么现在不提亚投行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亚投行曾是备受瞩目的国际经济合作机构。

然而,如今我们似乎听到关于它的讨论少了。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首先得回顾一下亚投行成立的背景和初衷。

亚投行的设立旨在促进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其成立之初,得到了众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成为了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形势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一方面,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诸多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国的关注点可能更多地转向了应对眼前的经济困境,如贸易摩擦、疫情冲击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对亚投行这类长期发展项目的关注度。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往往需要长期的规划和投入,其成果的显现也并非一蹴而就。

亚投行所支持的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从项目的筹备、实施到最终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可能会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成果而减少对其的关注。

此外,媒体的报道焦点也在不断变化。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更倾向于追逐那些具有即时性和轰动性的新闻事件。

当新的热点话题出现时,如新兴的科技突破、地缘政治冲突等,亚投行的相关报道可能就会相对减少,从而给人一种“不提亚投行了”的错觉。

但实际上,亚投行一直在默默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持续为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流动,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只是这些工作可能没有像其成立初期那样引起广泛的轰动和关注。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国际合作机制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新的问题和需求不断涌现,国际社会的合作重点和方式也在相应地调整和转变。

亚投行也在不断适应这种变化,优化自身的运作机制和业务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区域发展的需求。

总之,虽然现在关于亚投行的讨论似乎不像过去那么热烈,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重要性有所降低。

2020年亚投行设立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2020年亚投行设立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亚投行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简称,该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其作用是支持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

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这种关系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亚投行设立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亚投行设立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一、亚投行设立的背景以往,我们不断与世界经济接轨,并且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现在,我们第一次以独立的方式提出成立亚投行的建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它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主要是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助。

且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得到许多亚洲国家,和英、德、法等部分发达国家的支持和响应。

吸引力如此之大,一是因为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经形成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二是我国一贯秉持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以及亲、诚、惠、容发展理念,所以,这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过程。

过去十年中国GDP以及占全球亚洲产出百分比中国已经凸显具备为亚洲和世界提供力所能及的公共产品的中国模式效应,并且对世界经济引擎作用也已经显现。

由下表可见,中国经济对亚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亚洲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也非常重要。

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1年,亚洲已经跃升为全球三大经济板块的首位(北美、欧盟和亚洲),占世界经济的0.27,北美和欧盟分别占0.256和0.254,2014年亚洲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升到0.286,2020年将持续上升至0.329,而北美分别为0.265和0.267,欧盟则降到0.239和0.208。

由此可看出,亚洲经济体是一匹潜力巨大的黑马。

我国一直秉持的和平发展外交政策长期以来,我国坚持“睦邻、安邻、富邻”政策,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以及亲、诚、惠、容的发展理念。

努力使自身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到亚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亚投行面临的问题

亚投行面临的问题

亚投行面临的问题How will the China-led AIIB actually work?After China’s notable political success in registering more than 35 applicants for funding membership of the yet to be launched Asia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IIB), some important issues remain to be addressed that will determine the long term success of the new institution. 迄今尚未启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吸引到逾50个国家申请成为创始成员国。

中国取得这一令人瞩目的政治成功之后,仍需解决一些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将决定这家新机构长远而言能否取得成功。

Scope of intervention: China-centric or Asia-focused? It is no coincidence that the set-up of the bank comes at the same time Beijing is rolling out its “one road, one belt” action plan. The revival of the Silk Road is part of the charm initiative aiming at winning greater consideration from neighboring countries as much as fostering trade relationships.Setting up a 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 is a broader initiative, driven by the growing role of Asia in the world economy, the loss of legitimacy of Washington-based institutions and the will to deepe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region. 介入范围:是以中国为核心,还是聚焦于亚洲?在亚投行创立之际,中国政府推出了“一带一路”行动计划,这绝非巧合。

亚投行真正的风险在哪里?

亚投行真正的风险在哪里?

亚投行真正的风险在哪里?关于中国倡议的亚投行,美国一开始是拒绝的。

但架不住中国一直告诉世界这个银行会有“特效”。

随着相信“特效”的英国的加入,抵制亚投行的美国联盟“DUANG”的一声垮塌了。

不但德、法、意等50多个国家递交了创始成员国申请,连美国自己也不得不表示了要与亚投行合作的意向。

最终,围绕着亚投行的国家间博弈,以美国的盟国纷纷加入亚投行而告一段落。

这普遍被认为是中国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

但是,事情并非如此单纯。

创建一个金融组织相对来说是容易的——只要有钱就行了。

但要让这个金融组织持续地发展,则是另外一回事——它还得不断地赚钱。

特别是亚投行这种发展银行与一般的银行不同,其目的是要对贫困国家进行援助,同时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而这两个目标并不那么容易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关于亚投行的真正考验还没有来临。

如果亚投行的规程设定不满足相关国家的要求,或投资运作得不尽如人意,那么这些当初蜂拥而至的国家也更有可能会一哄而散。

中国将50多个国家拉到亚投行这条船上,赢得了面子,但随之而来的国际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这些国家之所以上船,可不是因为喜欢中国当老大,而是为分一杯羹而来。

亚投行能否走出“中国式投资”的怪圈?过去的12年间(从2002年到2014年),在中国对外投资高速增长,吸引外资增长速度却放缓的背景下,中国逐渐成为净对外投资国。

有统计表明,这12年里中国境外投资猛增50倍之多,直接投资存量超过6600亿美元。

仅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就达到1400亿美元左右。

由于这一年的中国对外投资比中国利用外资超出约200亿美元,表明中国已正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

中国海外投资逐年扩大,吸引力见涨,但是它却面临着回报不理想的问题。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2014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海外资产和海外员工无论是规模还是占比都比上年有所上升,然而海外营业收入的平均占比却由22.25%降至20.86%,下降了1.39个百分点。

这直接反映了中国公司海外业务投资回报率不理想。

亚投行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亚投行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四 、亚 投 行 给 中 国 带 来 的 机 遇
产 能过剩 问题 。根据美 国财政部公布 的数字 ,中国目前 持有 1万亿美元 以上的美 国财政部债权 和 1万亿美元 以上美 国公 司债权 。这两万多亿 美 元 的美 元 资 产 ,构 成 了 中 国外 汇 储 备 的大 部 分 , 中 国通 过 倡 导 建 立 亚 投 行 ,可 以通 过 投 资将 过 量 的外 汇 储 备 以高 效 的方 式 转 移 出 去 。 并 在 中 国 制造和 中国建筑走 向海外 的同时 ,将 中国的基础设施标准 加以推广 ,从 而 使 中 国基 础 建 设 和装 备 制 造 业 拥 有 更 加 持 久 的 竞 争 力 。 第 二 ,加 速 人 民 币 国 际化 的进 程 。在 亚 投 行 业 务 开 展 后 ,中 国 可 以 以亚投行信贷 为先导 , 在地 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的同时 ,通 过促进直接 对外投 资来带动 人 民币走 出去。资本 走 出国 门,必然带 动人 民币国 际 化 ,会逐渐清 除美元和 日元 的影响 ,亚投行 的成员 国会成 为人民币 国际 化 的主要市场 ,加速人 民币 国际化 的进程 。 第 三,带 动中国企业走 向海外 。中国企业可 以积极利 用亚投行这 个 良好 的平 台 ,推动对外投 资的进程 。亚投行 由于其 国际性 ,当被投资 国 是亚投行成员 国时,中国企业 在当地 的海外投资将会受 到较好 地保护 和 支持 ,这使得亚投行能够降低 中国企业在参与 国投资 的成 本和风险 。同 时,亚投行不仅仅青 睐创建型 的绿地投资 ,还会包括跨境 并购 ,参与一 些前景看好 的现有项 目改造 。总之 ,亚投行一定程度上能成 为支持 中国 企业对外投 资并 购的资金 和信 息平 台。 五 、亚投行 给中国带来 的挑 战 第一 ,商业原则运行与基础设施建设短期盈利之 间的矛盾 。亚投 行 的主要投 资领域 为基础设施融 资。众所周知 ,基础设施 的建设往往具 有 周期长 、难度 大的特点 ,因此投资风 险非常高 ,亚投行可 能面临 的投 资 风险大体 上可 以分 为两类 ,一类是投 资项 目本身 的财务 风险 ,如基础设 施 建设 项 目中断、项 目 借款方 乃至贷 款国政府清偿 能力 不足等 等;另一 类 则是由政治、军事 、安全等非经济 因素所 导致 的投 资风险。对亚 投行 而言 ,第 二类 风险尤其需要 引起重视 。长期 以来 ,中亚 和南亚各 国的政 治和制度 环境 不够稳定 ,大 国利 益的介 入也 使得 地缘 政治 关 系较为 复 杂,民族 和宗教 信仰 冲突不 断,恐怖 主义活 动较 为频 繁 ,从而使亚投 行 在该地区的基础设施 投资前 景蒙上 了一层 阴影。 第二 ,如何更好 的保护中国资本 的问题 。中国对亚 投行建立 的投入 是 非 常 大 的 ,而 且 其 中 一 部 分 还是 国 有 资本 。 国 家 资 本 有 好 的地 方 ,也 有 坏 的 地 方 ,好 的 地 方 是 中 国 可 以让 国 有 企 业 去 走 出 去 ;坏 的 地 方 在 于 ,一 旦 出 现 纷 争 。就很 容 易 被看 成 是政 府 行 为 ,被 上 升 到 外 交 和 政 治 层 面。因而 ,资本走 出去后 ,还需要更多 的权益来 进行保护 。例如 ,中 国在墨西哥投资的高铁项 目、在缅甸的多笔投资等 ,都遭遇 了问题 ,并 且 目前仍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式。中国作为最大的股东 ,保护好 中国资 本 就 是 亟 需解 决 的 问 题 。 第三 ,高标准与高效率之间的博弈。美国已经多次 公开对亚投 行的 标准规则提出质疑 ,要求亚投行提高标准。从某 种程度 上说标准高 就意 味着低效率。世界银 行和亚洲开发银 行在发展中国家基 础设施建设 项 目 中的低效 ,高标准是主要因素。但同时 ,较高的治理标准和较严格 的监 管会帮助亚投行获得更高的国际评级 ,这对于亚投行的声誉和募 资都是 有利的 。因此 ,亚投行必须在高标准和高效率上掌握平衡。( 作 者单位 :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 )

关于亚投行的四个问题

关于亚投行的四个问题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是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先后出访东南亚时倡议建立的。

亚投行总部将设在北京,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首批21个意向创始成员已于2014年10月在北京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

截至2015年4月5日,有包括亚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的55个国家申请加入成为创始成员。

其中既包括亚洲和非洲的众多发展中国家,也不乏身为美国盟友的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

亚投行在各大洲广受追捧,甚至撬动了地缘政治板块,被人们称为“亚投行现象”。

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说,“在创始阶段加入亚投行,可以为英国和亚洲创造无可比拟的发展机会”。

德国联邦工业联合会(BDI)管理层成员斯特凡迈尔说,“亚投行的设立是迈向正确方向的坚定一步,德国作为创始成员国参与其中十分有意义,在亚投行中拥有话语权具有战略作用”。

“亚投行现象”印证了亚非等发展中国家对本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方面的极大需求,同时也印证了世界上主要发达经济体认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当今世界合作与经济发展的贡献。

面对媒体间不断发酵的“亚投行热”,我们需要理清思路,亚投行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是怎样的关系?亚投行今后的运行模式是怎样的?亚投行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些问题都亟待进一步解读。

一、如何理解亚投行的设立动因?亚投行的成立,在国际社会引起激烈反响。

对中国设立亚投行的动机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其目的是挑战美国霸权,重塑国际金融体系,但对一个未正式成立的机构而言,这样的理解未免太突兀。

实际上,亚投行的设立动因从名称上就能很好理解,就是服务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性与现实缺口首先,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普遍认为基础设施投资具有极强的经济溢出效应,每一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带来其他领域3至4美元的需求增长。

亚投行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建议

亚投行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建议

亚投行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建议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新一届的领导人以卓有成效的举动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外交活动的新思路,这就是亚投行战略。

这一战略将中国外交政策的“韬光养晦”转变为“有所作为”,引起了国际的关注。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国家还戴着有色眼镜,对中国的发展别有用心,使得亚投行从一开始就受到部分国家的质疑和打击,在政治外交问题上与我国进行激烈争锋。

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亚投行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对策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标签:亚投行;经济外交战略;挑战;对策亚投行战略是中国近年来政治经济外交活动中的一次创举,标志着中央外交工作思路由“韬光养晦”向“有所有为”、甚至“奋发有为”的转变,中国在成功引起国际关注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国际地位,也为国际社会留下了“发展后的中国开始承担国际责任”的印象。

但是,中国亦需警惕西方发达国家借“亚投行”扩大化夺取我主导权的可能。

一、亚投行设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中国财政部的权威发布,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57个。

在成员国中,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占4席(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G20国家占14席(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土耳其、韩国、巴西、俄罗斯、南非),西方七国集团占4席(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金砖国家全部加入亚投行。

成员国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上千差万别,甚至部分国家在政治外交问题上与我存在激烈争锋。

在如此氛围中,中国很难保证对亚投行的主导权。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民币借助亚投行加快国际化,严重挑战美元、日元国际地位。

亚投行是中国产能输出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这对由美日本主导的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传统国际金融秩序提出挑战。

一旦亚投行开始启动投资亚洲的大型基建项目,那么对亚洲其他国家提供的贷款可能不仅仅是美元等外汇,还将包括人民币贷款和人民币结算。

美元、日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将会受到严重冲击,通过美国最初竭力阻止日本等各国加入亚投行之举即可见一斑。

亚投行的挑战

亚投行的挑战

亚投行的挑战货币的内涵是政治。

已故的比利时经济学家、银行家,原欧洲货币管理局总裁亚历山大?拉姆法卢西的这句话说的是货币,却也道出了金融市场的实质。

在西方人看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的成立被看作了是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权力分配”的一次变革。

被视为中国创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与二战后创建的由西方主导的金融体系抗衡。

其他三家机构包括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即“金砖银行”),一个应急储备安排,他们被视为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替代品,以及拟议中的上合组织开发银行(Development Bank of the Shanghai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美国“爱恨交加”,盟友“背信弃义”,各国“趋之若鹜”,中国“气定神闲”,世界翘首以盼,这个亚投行不简单。

人气高涨亚投行横空出世。

2013年10月,为促进本区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国家领导人先后在出访东南亚时提出了筹建亚投行的倡议。

去年10月,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的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为确保各方在2015年6月底前完成章程谈判并签署,各方商定将2015年3月31日作为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

3月12日,英国表达加入意向后,亚投行迎来新一波加入潮,多个欧洲国家先后加入。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57个,其中域内国家37个、域外国家20个。

涵盖了除美国、加拿大、日本之外的主要经济发达国家,以及亚欧区域的大部分国家,成员遍及五大洲。

根据现有章程,亚投行投票权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亚洲区域内国家和地区所占有的75%,另一部分是区域外非亚洲国家和地区占有的25%。

论当前金融体系下亚投行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论当前金融体系下亚投行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论当前金融体系下亚投行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亚投行是国际金融体系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亚洲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不同地区间的交流以及合作,利于金融体系的优化完善与稳定等。

由于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当前金融体系下,亚投行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更好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因此,站在客观的角度,多角度客观分析了当前金融体系下亚投行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多层次探讨了当前金融体系下亚投行应对措施。

标签:当前;金融体系;亚投行;机遇;挑战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3.0511 当前金融体系下亚投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1 当前金融体系下亚投行面临的机遇在亚投行作用下,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迎来了全新的机遇,是新时期扩大人民币流通范围的有效途径之一。

具体来说,亚投行作用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强,中国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在进出口贸易中,中国可以将人民币用于货币贷款以及结算,人民币结算以及投资范围大幅度扩大,随之,人民币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中国可以借助多样化形式直接进行对外投资,比如,发行国际债券,人民币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此外,在国际市场作用下,人民币贷款利率也或多或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逐渐走上市场化以及国际化规范发展道路,人民币币值持续提高,社会大众也更加认可人民币,加快了其国际化步伐。

1.2 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加强,中国经济地位提升1.2.1 中国与世界各国联系加强就亚投行而言,有57个成员国,跨越范围较大,在很多领域,中国和其他成员国间的联系日渐紧密,政治、经济等,为强化中国和世界各国的联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利于多边合作的顺利实现。

亚洲是亚投行服务的关键性地区,但大部分成员国并不是来自亚洲,亚投行区域性问题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国际化特点,也就是说,在实践操作中,相关人员需要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去思考区域性问题。

疫情时期下亚投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疫情时期下亚投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疫情时期下亚投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摘要]亚投行自成立以来,积极向亚洲各国家和地区政府提供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对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020年疫情爆发后,亚投行的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亚洲各国向亚投行提出的贷款需求增加,可以进一步提高亚投行的影响力,并推动亚投行的自身建设与完善,另一方面,又会带来一定的管理挑战、规范性和效率相矛盾以及同亚开行等机构的竞争进一步加大等问题。

因此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合作,平衡规范性和效率,是亚投行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亚投行机遇挑战目录前言 1一、亚投行概述 1二、疫情下的世界经济状况 2(一)俄沙石油博弈 2(二)美股四次熔断 2(三)美国无限量化宽松政策 2(四)世界经济复苏压力重重 3(五)中国经济在遭受冲击下稳中有增 4三、疫情下亚投行的举措 6四、疫情下亚投行的机遇及应对 7(一)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亚洲各国复苏经济的最佳选择 7(二)推动当地货币融资方案的深入实施 9(三)人民币的崛起使亚投行运营风险降低 9(四)大量的投资将推动亚投行的运营能力的提升 9五、疫情下亚投行的挑战及应对 10(一)推行亚投行多币种发债创新融资来源 10(二)大国角逐下亚投行能否顺利运行 11(三)规范与效率依然是问题 11(四)全球经济疲软不利于投资活动 12结语 12参考文献 13疫情时期下亚投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前言亚投行的定位是向亚洲各国家和地区政府提供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对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自2016年成立以来,亚投行在运行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创新。

亚投行的建设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深入的结果,更是实习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研究从2020年疫情下亚投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出发,对亚投行的发展前景作以论述。

一、亚投行概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缩写:AIIB)简称亚投行,是向亚洲各国家和地区政府提供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总部设在中国北京,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亚投行的发展及其市场前景分析

亚投行的发展及其市场前景分析

亚投行的发展及其市场前景分析作者:盛婕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6期亚投行是由中国发起成立的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对于提振世界经济发展,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领域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亚投行成立至今,已经在地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世界范围投资银行,亚投行在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

本文最终从亚洲经济发展现状和亚洲基础设置建设需求等角度对亚投行的前景作出判断,为亚投行的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发起设立亚投行的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面临着诸多问题,世界经济发展缺乏动力,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基礎设施投资比例占GDP比例一直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估算,2015—2030年,每年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都应占到当年全球GDP 的 3.5%,由于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发展不足,导致主要国家在基础设施上投资一直不足,甚至一度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特别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虽然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水平一直处于中高速增长,但是先天的不足一直限制着亚洲地区经济向高质量迈进,亚洲大多数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亟待完善,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亚洲目前大约有14亿人还没有用上电,12 亿人没有通畅的交通,将近 10 亿人不能使用洁净的水和基本的卫生设施。

在此背景下,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发起成立多边金融投资机构,以开发性金融模式推进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建设,为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努力。

二、亚投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一)与现有多边银行组织关系难以调和亚投行成立之初,世界舆论各界一直认为亚投行的成立使我国对世界现有经济格局的不满,是对世界金融秩序的挑战,甚至代表着我国控制世界经济野心的第一步。

但是从亚投行的发展来看,我们看到了一个平等、开放、灵活的亚投行的存在,我国将以开放和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到现行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改革中来。

我国还可以进一步倡议强化“全球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协调机制”,推动多边金融机构的实质性合作。

浅谈亚投行成立的意义及问题解决对策

浅谈亚投行成立的意义及问题解决对策

浅谈亚投行成立的意义及问题解决对策作者:李诗来源:《商情》2016年第36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指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不仅将夯实经济增长动力引擎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将提高亚洲资本的利用效率及对区域发展的贡献水平。

亚投行的成立对于中国以及世界有许多的经济意义,同时在外国媒体哪里也有许多舆论以及异议,对此些的舆论和异议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或者是启示以及改进。

亚投行基础设施增长一、亚投行成立的意义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先后出访东南亚时提出了筹建亚投行的倡议。

中国提出的筹建亚投行的倡议得到广泛支持,许多国家反响积极。

2014年年初以来,中方牵头与亚洲域内、域外国家进行了广泛沟通。

经过多轮多边磋商,各域内意向创始成员国就备忘录达成了共识。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同域外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合作,相互补充,共同促进亚洲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有利于加快推进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建设;(2)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3)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通过不断的对外投资而提高用人民币支付结算的比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4)有利于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稳定增长;(5)有利于加速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亚投行成立世界褒贬不一舆论(一)中性评论——英国《金融时报》社评当中国宣布在亚洲设立一家全新的地区性的开发银行时世界各方多起产生了疑问并且有了许多的舆论,英国媒体对于亚投行成立时所产生的这些舆论总结为两个派别,一个是悲观危言耸听派,一个是乐观派:1.危言耸听的悲观论者:创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来,美国政府和国会抱怨,亚投行是北京单方面想把一些权利攫为己有,表明亚投行是中国经济领域的海军,并且在南海海域耀武扬威。

以英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决定加入亚投行、使北京的影响力得到提升的举动也让这些官员赶到困惑。

论文:浅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论文:浅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72996 银行管理论文浅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定义与性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二、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状的现状随着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亚洲地区互联互通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毫无疑问“亚投行”将在未来的国际金融市场上大放异彩,但同时它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从自身来看,“亚投行”的组建、运营经验不足,区域内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中,除中国和印度以外,均是中小经济体,具有丰富金融经验的发达国家没有参与其中。

此外,虽然这些国家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者“亚开行”的成员,但均非创始成员,它们并没有组建大型国际金融机构的丰富经验。

“亚投行”的运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选择、评估、运营和后续评价等方面需要一系列的指导与技术支持,而在这些方面,相对于经验较为丰富、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金融机构来说,由发展水平和经验有限的新兴经济体主导的“亚投行”,短时间内很难与之匹敌。

二是作为“亚投行”潜在客户的亚洲发展中国家,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问题,这需要有更多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政策咨询。

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一;区域内存在摩擦和分歧。

2.从外部环境来看,“亚投行”面临的国际竞争会十分激烈。

国际金融领域是世界经济的重要领域,历来由发达国家占据中心的领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边缘地位。

目前,发达国家和其占主导地位的四大国际性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依旧有着较大的话语权,牢牢把持着国际金融市场。

亚投行运营亟待解决五个问题

亚投行运营亟待解决五个问题

4 月 15 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 首发阵容确立,共有意向创始成员国 57 个,其中 域内国家 37 个、域外国家 20 个。根据亚投行筹建 工作计划,各方将于 4 月底和 5 月底,分别在北京 和新加坡举行筹建亚投行首席谈判代表会议,商定 亚投行章程草案,并于 6 月签署,年底正式运营。 据《筹建亚投行备忘录》,亚投行法定资本为 1000 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 500 亿美元。投 向为道路、交通、桥梁、港口、码头、水利工程等 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其他方面,如医疗、教育基 础设施等领域。亚投行是开放、包容的多边机构, 仍会继续吸收新成员加入。作为投融资平台,要创 新融资模式,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资源,包括民间资 本。国台办发言人表示,欢迎台湾方面参与亚投行, “相信通过务实协商,能为台方以适当名义参与找到 办法”。 治理结构是亚投行章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将设
咨政参考
Politic善和推进
立理事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三层管理架构,在正式 成立后召开部长级理事会任命首任行长,专业人员 全球招聘,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决策的高 效、公开和透明。其核心理念是精干、廉洁、绿色。 亚投行将是高度精简的机构,对腐败实行零容忍, 促进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在业务政策方面, 亚投行充分借鉴现有多边开发银行通行的经验和做 法,以降低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更好地为成员国 服务。 亚投行是对世界银行、亚行的一个补充,是对 现有国际金融秩序的完善和推进。作为亚投行发起 方和世行、亚行重要股东国,中国将积极推动亚投 行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在知识共享、能力建设、人 员交流、项目融资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提高本地 区基础设施融资水平,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 展。筹建亚投行的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 理在 2013 年 10 月先后出访东南亚时提出的。 (江 左)

亚投行机遇与挑战

亚投行机遇与挑战

影响机遇:1.亚投行的建立将加快世界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这增加了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劳动力的出口,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

进一步加快中国与东盟地区间的贸易合作。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关系具有密切的互补性,密切双边经贸联系,全面提升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实现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

3.为我国企业到外投资提供了可能,同时密切的经贸关系也加快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4.随着双边贸易与投资的不断发展,其溢出效应将带动金融、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发展,扩大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等生产性消费的需求。

5.可有效规避中国企业的外贸风险。

中国是世界100多个国家最大的交易国,商品交易无疑是巨大的,通过人民币的世界化,大大提升了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的运用能力,规避了中国利用其它货币交易的风险和利率浮动导致的利益溢出。

6.亚投行的设立将加快人民币在区域内的自由流通,使得我国对外贸易更加简便7.促进亚太自贸区建设。

亚太自贸区的实现需要依赖当兰球供应链的不断扩展,关键是需要加速亚洲基础设施的发展与衔接,从“硬件”设施到“软件”规则的畅通,才能使所有亚太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欠发达、最不发达经济体能够融入到区域性网络中,获得宝贵的发展机遇,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和发展能力不足问题,促进未来亚太创新与包容性发展目标的实现。

8.加快中国融入国际市场。

倡导设立亚投行将促进中国加快融入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国际市场。

亚投行的设立将会为自贸区建设提供更加开放的合作平台,而开放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尤其是亚太地区日益加速的一体化步伐将会更加有助于资源优化配置,并将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亚投行在区域投资合作力一面的作用。

困境与挑战:(一)区域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一致作为具有金融性质的区域开发性组织,亚投行的建立将促进地区金融体系的完善。

同时,区域内金融体系也决定了亚投行能否成功实行,但由于区域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一致,导致了东眼各国发展不平衡。

亚投行的发展价值和面临的风险挑战

亚投行的发展价值和面临的风险挑战

亚投行的发展价值和面临的风险挑战作者:赵峥来源:《金融经济》2016年第03期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已于2016年1月16日正式开业。

作为在全球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亚洲地区设立的区域性投资银行和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对中国转型发展、亚洲共同发展、世界持续发展均具有深远影响,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我们有相对客观的认识与思考。

亚投行的三重发展价值其一,亚投行具有推动中国转型发展的重要价值。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正在逐步放缓,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6.9%,较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2012到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从7.7%回落到6.9%,总体是一个增速持续下调过程,已经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

在这一背景下下,中国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中实现转型发展。

亚洲国家大多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时期,具有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需求和市场容量。

以基础设施投融资为重点,通过亚投行这一国际平台,扩大中国对外开放格局,推动中国对外开放从贸易开放、商品开放向服务开放、理念开放升级,提升海外投资规模和质量,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融入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国际市场,将有助于缓解外汇储备压力,增强海外投资收益,化解国内过剩产能,拓展中国经济的回旋余地,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同时,亚投行具有高效、公开和透明的管理机制,并在环境与社会方面有着高标准的制度安排和规范设计,这些环保和社会方面的框架协议,不仅是国际投融资的法则,也是一种开放条件下倒逼转型的发展机制,将推动中国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中国产业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为中国经济通过国际化实现绿色转型、共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其二,亚投行具有推动亚洲共同发展的重要价值。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