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理论下的青少年越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行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价值多元化态势的日益显现,尤其是当前的社会转型期,青少年犯罪的现象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将用探标签理论来探讨青少年走向越轨和犯罪的过程,并以标签理论为依据,为预防和控制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提出一些必要的防范和治理的措施。

【关键字】青少年犯罪过程标签理论正确防范

一、青少年及其犯罪现状

综合犯罪学和社会学对青少年和犯罪的界定,我们把“青少年犯罪”定义在14周岁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18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的背离或者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甚至违法犯罪行为。据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比例,1995年为1450121起,占10.5%;2000年占11.8%;2003年占13.0%;又据统计,2003年25岁以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占全国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总数的45笔,占全国治安拘留人员总数的33%;1999年至2003年间,青少年罪犯人数增长74.7%,刑事案件作案率增幅为1.4倍。这一现象表明,青少年犯罪不仅数量有扩大的趋势,而且犯罪事件倾向严重化,犯罪年龄的低龄化,犯罪现象普遍化。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家庭教育不当的因素,也有社会和学校教育不到位的因素,其中便包括外界对青少年不公正或者偏颇的态度等复杂因素。从理论角度来分析,有社会交换理论、文化冲突理论、社会失范理论等,本文将以社会标签理论来揭示青少年在外界的不公正或者偏颇的态度下怎么走向最终犯罪来分析论证,并在该理论下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标签理论的论述

标签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六十年代开始流行起来,到七十年代己经成为美国社会学界研究越轨行为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标签理论来源于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任何一种行为从其本质上来说就是偏离或者违反一定社会、组织和群体的行为规范,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越轨者是有一个“初级越轨”向“次级越轨”的转化。标签理论强调社会对越轨者的反应,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与其周围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认为“越轨者”在被贴上标签后的社会反应,诸如冷漠、训斥、责骂、歧视、惩罚等,就形成初级越轨;而被贴上“标签”的人也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渐接受社会对其不良的评价,并确认自己是坏人,进而自我放纵,致使越轨行为者愈陷愈深,无法自拔,至此,他也就完成了从初级越轨到次级越轨的转变,一个越轨者的全部“身份”就这样形成了。

标签不一定能客观地反映这个人是什么样的,因为有些标签是社会错误的加给某人的,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人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别人对他越轨行为的反应以及他对别人反应的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标签的影响下,他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朝别人对他反应评价的方向发展。所以,标签毫无疑问就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强化剂。

三、标签理论下的青少年犯罪

(一)标签下的犯罪行为形成过程

众所周知,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身体、心理、智力以及认知等均处于未成熟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缺乏对世界科学和完整的认识,而且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对别人给予自己的社会评价也极其敏感。这一方面,便造成了青少年容易接受各种各样来自外来世界的新鲜事物,没有主见或者被怂恿、去模仿的行为增多;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缺乏相应的辨别和审视的能力,无法抵抗形形色色的诱惑,容易造成沉溺于某些诱惑或者经受不起外界的批评和打击,一撅不振。如果他们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善意的引导而使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和前进的方向,那么他们则会很容易误入歧途进而遗憾终生。而标签理论认为,青少年一旦犯了小错误,出现初级越轨行为时,被他人尤其是对他影响性较大的人(父母、老师、同学等)的不好评价诸如坏孩子、不良少年的“标签”时,这个标签就会对学生产生两种心理效应:一种是形成难以改变的烙印;另一种是自我形象的修正。对于这个价值观缺乏稳定性、易受他人观点影响的群体,这就让他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社会耻辱性“烙印”,被承认的某种身份的次数越多,被强化的频率越大,他的表现就越接近某种身份的行为。具体说来有标签的形成、贴标签、认同标签并加入越轨群体及标签强化三个过程:

1.标签的形成。标签是基于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个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产物,如好人,坏人,正直,善良等,既包括美好的事物,也包括丑恶的各种事物现象。好的我们可以发扬,丑恶的社会会加以抨击、唾弃。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初级越轨行为经常可以看到,同一行为也许在老师或者家长眼里是不可取的,认为他们是调皮的,但是也许在同龄群体中他们的行为是能够被大家认可接受的,是好同学。所以标签是某一群体甚至某一个人对别人的印象,有可能是第一印象,也有可能是刻板印象等等,而从此也就以该印象作为他的标签。比如当青少年在被老师经常看到上课开小差时,那么在老师眼里就形成了一个不专心听讲的标签,所以标签是产生于别人对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认知和评价,是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有可能是还没有说出来让更多人都知道的。

2.贴标签。标签是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那么标签是怎样贴到他们身上去的呢?正如某报道,陕西某校一班主任崔某,为了教育一名偷了同学10元钱的小学生从此能够改邪归正,同时又能达

到谨防这类事情在其他学生身上再次发生的目的,她便采取“杀鸡做猴”的惩罚方式,用针在这名学生的脸上刺了一个“贼”字,然后用红墨水把“贼”字涂红。这个案例使人感到无比展惊,老师给学生刻的“贼”字标签,就是给学生加上的“耻辱性标志”,使其与别的学生有了很大的不同。很明显,这名学生的行为就老师和同学而言,是符合“偷盗”的标签及其含义的,于是他们就用一种比较明显的方式来扩大他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贴标签其实是一个把被贴对象从正常人群中分离,让更多人意识到并也随之去强化这个标签的过程。

3.认同标签,加入越轨人群,强化标签。贴标签只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第一步。贴完标签后,紧接的是被贴对象对所贴标签的反应,即认可标签:如果青少年被贴上某一标签后,便会在他人强化标签时逐渐认同这一标签所有的含义,并开始以标签的规定行事,从而进一步强化他对标签及其附带内容的接受和认同他开始以问题学生的标准行事,以此吸引外界的关注。同时他这一行为更加深了外界对他标签合理性的认同。我们都有这种感觉,当自己认为别人的评价不符合自身“印象管理”时,会出现戈夫曼提到的两种反应:一是努力改变自身形象,使之符合社会要求;二是改变之后还没有得到外界的认可,这时会产生不满,并伴有程度不一的反抗,最后社会强制使其形象符合社会要求。被贴对象对标签的认同也伴随着反抗和被动接受。

正如一个惯偷在讲他的成长经历时所说的那样,“我的第一次偷窃是在小学时候进行的,那时我只是想模仿电视剧中‘江南大盗’进行偷窃,可是没想到那次模仿盗窃行为却改变了我的一生,因为那次偷窃被班里的同学发现了,并报告了老师。结果我就被在全校会议上公开进行批斗。于是,我就有了一个外号叫做贼。从此,学校里凡是有人丢了东西,我都会被当作重点怀疑的对象;由于许多小学的同学跟我一起上中学,所以贼的身份也就跟我一起上中学,别人都知道我是贼,处处堤防着我……”最后他还说,“我没有办法,只能与贼为伍。”

(二)标签理论在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

由于我国现在各种机制不是很健全,对于人的认识还停留在好坏上,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蛋,并没有把一个人做全面客观的分析。所以从青少年初级越轨,到标签形成,再到被贴上标签和自己认可并强化标签形成次级越轨这个过程来看,青少年很多时候都是出于被动的地位,而他人的不好的标签起着一个导致他们给自己定位错误,到偏离并形成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走向犯罪的逆作用。

第一,贴标签给青少年错误的社会定位,使其产生自我认识的错误。比如,打碎窗户上的玻璃,推倒垃圾筒,逃学,在商店行窃,打扰别人等。他们把这些行为看成是“游戏、冒险、刺激、有趣的事情、调皮捣蛋和嬉戏娱乐”但是,社会把这些行为看成是一种讨厌的行为,看成是少年犯罪行为。这种错误的社会定位,使其对自己的行为产生错误的认识,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