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课程标准: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一) 三维目标
◆ 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及其所办企业,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情况。 ◆ 过程与方法:归纳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二)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 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三)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情景导入
阅读本课导入框
◆自学测评
(1)背景: 签定以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掠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
状元实业:人物: ;口号: 活动:回乡创办了 等一系列企业;发展概况:一战期间,由于 ,这些企业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纱厂最后被吞并。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 、 、
、三座大山的夹缝里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落后的。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 ;从地区看,
、等沿海大城市比较发达,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
(4)民族工业发展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阶段有怎样的发展特点?原因是什么?(可用表格的方式归纳)
外因: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特征?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发展短暂而艰难;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整体水平落后。
【导学解疑】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从张謇等人的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可贵的精神?
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精神和情怀
2.看到张謇、荣氏兄弟等实业家兴办企业的曲折坎坷,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你有什么感想?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民族工业举步惟艰,只有推翻三座大山,我们的工业才能发展,我们的民族才能腾飞!
【成果检验】
◆拓展提高、达标测评
1、清末提出“实业救国”并回乡办厂的状元实业家是( A )
A张謇 B 荣氏 C 孙中山 D康有为
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B )
A辛亥革命的成功 B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 民族资本家纷纷投资实业 D北洋军阀的分裂
3、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学习张謇等人什么样可贵的精神?
学习他们以实业救国,维护民族利益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4、阅读材料回答:
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张謇等人的倡导下,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1912~1919年,中国的地主、官僚、商人、资本家兴办厂矿四百七十余个,新厂矿的投资加上扩建增资共计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1912年以前50年民族资本一亿三千万元的投资总和。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2)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鼓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民族工业得以发展。
(3)你如何看待“实业救国”活动?
“实业救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张,它促使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抵挡外国的经济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进步意义。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创办实业十分艰难,虽然民族经济因此而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制下并不能改变中国的经济状况,外国在华企业的增长速度远高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增长速度,外国资本主义仍然牢牢地掌握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实业”救不了国,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真正快速地发展实业,才能救中国。
(四)总结延伸
旧中国的民族企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困难,比较落后。但是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作为崭新的进步的生产方式,其发展,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革命性和妥协软弱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只能是
无产阶级,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五)布置作业
掌握本课学案习题,阅读第20课课文
(六)板书设计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
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曲折的原因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总体落后、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