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生产设计1-5

合集下载

船舶生产设计图样编码

船舶生产设计图样编码

生产设计图样编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设计图样编码的分类、组成、含义和示例。

3.2 船舶序号依据实际建造序号或专船规定的序号。

3.3 分段/总组/批量/区域/单元号的组成3.3.1 分段/总组号的组成:a)采用四位编码组成;b)分段/总组舾装直接采用专船分段划分图中的分段/总组码。

3.3.2批量号的组成(用于钢材领取表及套料图):采用字母“B”+批量序号(三位数字)共四位组成。

3.3.3 区域号的组成:a)采用施工阶段码(一位)+区域号(三位)共四位组成;b)施工阶段码见表1。

表1c)区域号由大、中、小区分组成,见图1和表2。

图1 表23.3.4 单元号的组成:a)采用施工阶段码(一位)+单元号(二位)+序号(一位)共四位组成;b)单元号由大、小区分组成,见表3;c)序号采用英文大写字母A,B,C,D……排序。

表33.4 作业分类副工种主工种作业种类3.4.1 作业种类作业种类见表4。

表43.4.2 主、副工种区分 3.4.2.1 船体主工种见表5。

表53.4.2.2 舾装制作见表6。

表63.4.2.3 舾装安装见表7。

表73.5 作业阶段作业阶段见表8。

表83.6 序列号3.6.1船体图样采用数字001~999按顺序编排,对应不同的作业种类,每个序列号代表固定的图纸,见表9。

3.6.2舾装安装图和制作图采用数字1~9按顺序编排。

3.6.3 托盘表采用数字01~99按顺序编排。

表9表9(完)3.7 设计部门设计部门编码见表10。

表103.8 图样种类图样种类编码见表11。

表114 编码示例4.1 船体图样编码示例例1: 马士基30万吨机泵舱区域1006段组立图编码为:525011006HA001HA;编码解释见表12。

例2: 马士基30万吨机泵舱区域1006段板材加工图(龙门)编码为:525011006HC001HC;编码解释见表13。

表13例3: 马士基30万吨机泵舱区域第10批钢材领取表编码为:52501B010HC102HN;编码解释见表14。

船舶生产设计

船舶生产设计

1船舶生产设计概论1.1船舶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1.1.1船舶工程特点及造船市场竞争需要11.1.2船舶生产设计基本概念21.1.3我国引入船舶生产设计的过程31.2生产设计的基本内容1.2.1船舶生产设计的内容及分类31.2.2船舶生产设计的事前准备41.2.3绘制生产设计图表51.2.4生产设计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51.3生产设计的管理体制1.3.1现行生产设计体制141.3.2生产设计组织形式141.4生产设计的特点和作用1.4.1现行生产设计体制151.4.2 生产设计主要作用161.5推行生产设计的基础162船舶生产设计的准备工作2.1原则工艺说明书2.1.1事前准备工作的作用及必要性172.1.2生产设计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182.2船舶建造方针书的编制2.2.1船舶建造方针书及其编制要求182.2.2船舶建造方针书的内容192.2.3建造方针书的编制方法202.3造船网络图2.3.1造船网络图222.3.2造船生产过程网络图的编制方法222.3.3船台吊装网络图242.4船舶建造施工要领的编制2.4.1船舶建造施工要领概述252.4.2船体施工要领的基本内容介绍252.5计划准备2.5.1计划准备概述282.5.2负荷计划282.5.3日程计划293船舶生产设计编码系统3.1生产设计编码的基本概念3.1.1编码的含义323.1.2造船生产设计编码的分类333.1.3成组技术、组合件333.2制订生产设计编码系统的原则333.3船体生产设计编码系统3.3.1生产设计编码系统的内容组成353.3.2船体结构编码的一般结构形式353.3.3不同工艺流程零件的编码形式363.3.4标准件编码结构形式363.3.5船体结构编码其他系统形势举例364船体建造工艺符号4.1生产设计标准体系4.1.1标准及船舶生产设计标准概述374.1.2生产设计标准体系374.1.3生产设计标准体系的结构374.1.4生产设计标准的级别划分374.1.5生产设计标准的管理374.2生产设计标准内容4.2.1基础标准384.2.2船舶生产设计标准384.2.3生产设计标准举例395船体工作图及管理表5.1船体生产设计的内容5.1.1船体生产设计概要405.1.2船体生产设计的主要内容405.2船体生产设计要领书的编制5.2.1船体生产设计要领书及其编制的目的415.2.2生产设计要领书的作用415.2.3生产设计要领书的主要内容415.2.4生产设计要领书的编制425.3船体工作图的设计出图模式5.3.1绘制船体工作图的两种模式425.3.2工序工位作业对信息的要求和表达方法435.3.3两种出图模式的比较445.3.4出图模式的选择445.4船体工作图5.4.1按工序工位出图的工作内容455.4.2按分段出图的工作图内容475.5套料图5.5.1套料图及其作用485.5.2手工套料485.5.3计算机套料495.6管理表5.6.1管理表及其作用495.6.2零件明细表495.6.3装配长度和焊接长度表515.6.4工时定额表525.6.5分段钢材备料表525.6.6分段重量重心表525.6.7自制、外协、外购、铸锻件清单536船体辅助性作业的设计(什么是造船生产的辅助性作业)6.1吊环及加强材的设计6.1.1吊环的设计536.1.2加强材的设计546.2脚手架的设计6.2.1船台墩木、支柱布置图556.2.2船台脚手架布置图556.2.3分段脚手架搭设图566.3工艺孔、通道及安全设施的设计6.3.1工艺孔576.3.2临时通道576.3.3安全设施577托盘管理简介7.1船舶舾装工程的发展过程7.1.1舾装作业及其特点587.1.2传统舾装597.1.3预舾装技术597.1.4区域西装技术607.1.5国内外预舾装水平607.2舾装综合布置图7.2.1区域西装设计的任务617.2.2舾装综合布置图概念及区域划分617.3编码技术概述7.3.1信息在船舶建造中的重要地位627.3.2编码627.3.3船舶建造采用编码技术的重要性627.4船舶建造编码系统的组成7.4.1船舶建造编码系统的基本构成627.4.2成本区分代码637.4.3作业类型代码637.4.4托盘管理代码637.4.5物资代码647.4.6舾装件代码647.4.7船体结构代码657.5船舶建造编码系统的组成7.5.1船舶建造编码系统的基本构思677.5.2船舶建造编码分类原则67。

造船生产设计课件(PPT 55页)

造船生产设计课件(PPT 55页)
2、船体生产设计的基本要求
⑴ 船体生产设计应立足于造船企业的全部产品 和各个专业中的全面实施。
⑵ 船体生产设计应贯彻建造方针、施工要领等 文件所提出的要求。
⑶ 船体生产设计应根据工艺阶段和生产区域, 包括工位、车间生产活动的需要,绘制施工图、管理 表并提供有关施工信息。
船体建造一般划分为六个工艺阶段:零件加工、 部件装配、组合件装配、分段装配、总段装配、船台 (坞)合拢。
第三节 船 体 建 模
二、船体建模的主要任务
2、按分段进行建模
⑴ 根据详细设计图纸按分段进行船体构件的三 维模型制作。
⑵ 根据生产组装中的的生产信息以及装配顺序 在建模中加入相应的工艺信息。例如焊接坡口、焊道的
止水孔等。
⑶ 根据具体装配顺序,确定各零件的装配名 称,在模型中添加。
⑷ 加工、装配、检验所需的一些划线。
第四节 分段工作图的设绘
2、两种工作图出图模式的比较
第四节 分段工作图的设绘
二、按分段出图的工作图的内容
按分段出图的工作图的内容主要有分段 装配图、零件表、工艺表和胎架图表。
1、分段装配图
⑴ 分段平面布置图; ⑵ 各相关横剖面、纵剖面结构详图; ⑶ 各典型节点; ⑷ 结构切口详图,包括切角、流水孔、通焊孔 以及构件通过水密油密结构的截漏孔等。 ⑸ 结构端部形式;
⑾ 舾装开孔;
⑿ 分段完工后精度尺寸;
第四节 分段工作图的设绘
第四节 分段工作图的设绘
第四节 分段工作图的设绘
二、按分段出图的工作图的内容
1、分段装配图
⒀ 焊接细节;(如焊脚高度、有坡口的角焊缝、焊接
种类、方法、坡口形式板厚差过渡形式和是否要碳刨等)
⒁ 缓焊部位; ⒂ 安装理论线、装配基准线; ⒃ 各种余量、补偿量标志; ⒄ 预舾装件。如放水塞、直梯、踏步、栏杆、 扶手、人孔盖、通风孔等。

船舶生产设计

船舶生产设计

Ø现代船舶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合同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详细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三阶段Ø初步设计与详细设计是解决造什么样的船的问题.生产设计则是解决怎样造船和怎样合理组织造船生产的问题。

Ø生产设计特点:1生产设计要解决的是“怎样造船”的问题2生产设计将涉及生产设计将涉及,,工艺工艺,,管理融为一体3生产设计必将涉及整个生产体系4生产设计将通过事前准备工作而贯穿整个船舶设计过程的始终5生产设计的过程是在图面上“模拟造船”的过程6生产设计的工作图表式现场生产的唯一依据。

生产设计的基本内容:生产设计的事前准备工作、生产设计图纸和管理表的绘制。

Ø生产设计包括两部分内容:船体生产设计和舾装生产设计Ø舾装生产设计又分为:船装船装,,机装机装,,和电装生产设计和电装生产设计..船装又可分为内装船装又可分为内装,,外装外装,,管装和涂装.内装是以居住舱室为主的室内舾装设计内装是以居住舱室为主的室内舾装设计,,外装指舱室外全船各层甲板的舾装设计外装指舱室外全船各层甲板的舾装设计,,又称甲板舾装称甲板舾装,,管装是指除机舱以外的全船性管系舾装管装是指除机舱以外的全船性管系舾装,,涂装是指全船的除锈处理与涂料涂装设计涂装设计,,包括原材料的预处理Ø生产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生产技术准备主要有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准备和工程控制准备三项工作Ø原则工艺说明书与船舶建造方针书的区别:1前者在推行生产设计前编制的综合性造船工艺文件后者是在推行生产设计之后编制的2,前者是由船厂设计部门或者是船体车间前者是由船厂设计部门或者是船体车间,,在方案设计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的同时或之后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的同时或之后((在施工设计阶段在施工设计阶段),),),从整个船厂从整个船厂从整个船厂,,船舶产品的角度品的角度,,以船体为中心和重点以船体为中心和重点,,后者是以船体和舾装为中心和重点Ø船舶建造方针书是以船体为基础是以船体为基础,,以舾装为中心以舾装为中心,,以现代化造船技术为主导Ø建造方针书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两部分:一为合同概要一为合同概要,,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无量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无量,,基本方针和部门方针二为附图方针和部门方针二为附图,,附表和综合协调。

船舶生产设计编号

船舶生产设计编号

船体工作图上的代号和构件编号1.图形符号1.1 ¢——中心线;BL——基线;WL——水线;KL——折线;ML——理论线;○——船中;(P),(C),(S)——分别为左、中、右;F——肋位,如#20=20F;FR——肋距;~——工艺口接缝线。

2.节点及型材端部形状代号2.1 型材端部型式:2.1.1 SS——角钢,折边,T型材立板,折边,翼板,腹板,面板均削斜,详见CB*3183-83;2.1.2 F——角钢,折边,T型材,折边,翼板,面板削斜,立板,腹板固定,详见CB*3185-83;2.1.3 FS——T型材,面板削斜,腹板顶焊,详见CB*3183-83;2.1.4 S——扁钢端部以及球扁钢,角钢,折边材,T型材端部立板,腹板削斜,详见CB*3183-83;2.1.5 W——完全顶焊,详见CB*3183-83 ,要求工作图上绘出详图以便施工。

2.2 节点符号:2.2.1 B——肘板连接2.2.2 D——搭接2.2.3 L2——偏心丁字()2.2.4 L3——扁钢扶强(L)3.构件代号3.1 B——肘板(折边为BJ,T型为BS);F——肋位上的型材结构;E——船台装结构;A——大组装或A(P),A(C),A(S);An——中间大组装,n=1,2,3……或A(P),A(C),A(S);Pn——平面工位,或P(p),P(C),P(S);n=1,2,3……;Wn——围壁工位或W(P),W(C),W(S),n=1,2,3……;Zn——组合体(两个或两个以上小组装组合在一起)n=1,2,3……;Jn——需弯曲加工的结构,n=1,2,3……;主材代号:1,2,3……19且数字加括号,例〈1〉,〈2〉……;从材代号:21,22,23……∞注:在代号前可加肋位号或序号,在其后可加序号。

4.加荒加焊接收缩量符号:4.1 ∠——下实料;4.2 ∠S——小组装加荒;4.3 ∠J——加工工位加荒;4.4 ∠P——平面工位加荒;107A-107------底部分段(大组装)。

《船舶生产设计》6.1.2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试卷及答案15

《船舶生产设计》6.1.2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试卷及答案15

船舶生产设计课试卷15一、单项题(10分)1.生产设计工作图的最好设计语言是(A )。

A符号和编码 B 工艺文件C 表格 D 口头指令2.平面曲线所在的投影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平面曲线的投影是一条( A )的曲线。

3.强肋骨,强横梁,以靠近(C )一边为理论线。

A:船舯B:基线C:图纸要求4.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用(B )符号表示。

A:S B:C C:D5.点的水平投影与侧投影距同一基准平面的( B )。

A:同一条垂线上B:宽度相等C:同一条水平线上(D)DIMXO6.哪一个命令可自动地将包围指定点的最近区域定义为填充边界?( ) A (A)BHATCH(B)BOUNDARY(C)HATCH(D)PTHATCH7.AutoCAD 2004提供的( )命令可以用来查询所选实体的类型、所属图层空间等特性参数。

B(A)【距离】(Dist)(B)【列表】(List)(C)【时间】(Time)(D)【状态】(Status)8.在船舶CAD/CAM制图中,常使用“绘图”|“圆”命令中的( )子命令绘制连接弧。

B(A)三点(B)相切、相切、半径(C)相切、相切、相切(D)圆心、半径9.在对圆弧执行[拉伸]命令时, ( )在拉伸过程中不改变。

A (A)弦高(B)圆弧(C)圆心位置(D)终止角度10.运用【正多边形】命令绘制的正多边形可以看作是一条( )。

A (A)多段线(B)构造线(C)样条曲线(D)直线11.在船舶CAD/CAM软件中,用于设置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的距离的变量是( )。

B(A)DIMCLRE(B)DIMEXE(C)DIMLWE二、多选题(10分)1、生产设计以合理的建造方针为指导,根据工艺阶段和施工区域的生产和管理需要,绘制(A、B、)以及提供有关施工信息,用以指导和组织生产的设计过程。

A、工作图B、管理表C、总布置图D、线型图2、生产设计根据建造方针,设计(A、B、C、D、)等。

A、分段建造要领B、胎架的设置要求C、分段组合成总段的要求D、部件组合要求3、图形的复制命令主要包括:ABCD(A)直接复制(B)镜像复制(C)阵列复制(D)偏移复制4、绘制一个线性尺寸标注,必须:()ABC(A)确定尺寸线的位置(B)确定第二条尺寸界线的原点(C)确定第一条尺寸界限的原点(D)确定箭头的方向5、设置尺寸标注样式有以下哪几种方法:ABC(A)选择“格式”|“标注样式”选项(B)在命令行中输入DDIM命令后按下Enter键(C)击“标注”工具栏上的“标注样式”图标按钮(D)在命令行中输入Style命令后按下Enter键三、判断题(10分)1.只有双向弯曲的外板展开之后才会出现肋骨冲势。

《船舶生产设计》分段工作图绘制8.1.2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试卷及答案19

《船舶生产设计》分段工作图绘制8.1.2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试卷及答案19

船舶生产设计课试卷19一、单项题(10分)1.在零件五级编码中PC1100—102—1B—5L—1001组装成的组合件是( C )。

A:平台B:外板C:内底板D:纵舱壁2.双层底框架式建造法与反造法基本( C ),大型船舶的底部结构为纵骨架式,以侧桁材,中桁材为框架装配的基准。

A:相反 B:相等 C:相似3.船上烟囱的装配不仅其外部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图纸的要求,围板焊接处的线型光顺,平直度亦应加以重视。

目前船厂普通采用的是( C )。

A:正造法 B:反造法 C:侧式装配法4.将基准段底部分段吊上船台相应位置处进行定位,使分段两端距基线的高度相等左右水平,若有偏差,可用液压千斤顶调整定位后将开关拧紧,不使分段( C )移动。

A:前后 B:左右 C:上下5.箱形梁上拱度不足时可用氧乙炔火焰加热,在下盖板的长筋板进行带状横向加热,并在腹板两侧进行( C )加热,使主梁下部收缩,增加拱度。

A:点状 B:条状 C:三角形6.下面哪个命令用于在图形中以第一尺寸线为基准标注图形尺寸:A (A)DIMBASELINE(B)DIMCONTINUE(C)QLEADER(D)QDIM7.使用【快速标注】命令标注圆或圆弧时,不能自动标注( )选项。

C (A)半径(B)基线(C)圆心(D)直径8.下面哪一项不可以被分解:D(A)块参照(B)关联尺寸(C)多线段(D)用MINSERT命令插入的块参照9.在打印样式表栏中选择或编辑一种打印样式,可编辑的扩展名为:C (A)WMF(B)PLT(C)CTB(D)DWG10.在模型空间中,我们可以按传统的方式进行绘图编辑操作。

一些命令只适用于模型空间,如( )命令。

B(A)鸟瞰视图(B)三维动态观察器(C)实时平移(D)新建视口11.在AUTOCAD中,POLYGON命令最多可以绘制多少条边的正多边形:D(A)128(B)256(C)512(D)1024二、多选题(10分)1、部件工作图的图面一般应包括(A、B、C、D、E、F、)等。

《船舶生产设计》1.4.2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试卷及答案8

《船舶生产设计》1.4.2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试卷及答案8

船舶生产设计课试卷8一、单项题(10分)1.根据生产设计发展趋势,生产设计出图模式应该逐步采用( B )模式。

A按工序工位出图模式 B 按分段出图模式2.坡口的作用是使电弧能深入焊缝的根部,使根部焊透,钝边是为了防止( A )但钝边的尺寸要保证第一层焊缝能焊透。

A:烧穿 B:背扣 C:引弧3.船体构件加工其中有一部分需要弯曲成它在船体空间位置上应有的( B )其弯制过程称为船体构件的成形加工。

A:位置 B:曲面和曲线形状 C:形状4.以涂装为重点,就是随着船壳和舾装生产设计的深化,涂装也要相应改变以往的传统方法,千方百计( C )二次除锈和涂装的工程量,实现按区域按工艺阶段进行涂装。

A:增加 B:不要 C:减少5.船体型线图是船体图样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图样之一,它除了表示船体的( B )又是船体设计及放样的依据。

A:轮廓 B:形状和大小 C:外形概况6.默认情况下用户坐标系统与世界坐标系统的关系,下面( )C说法正确。

(A)不相重合(B)同一个坐标系(C)相重合(D)有时重合有时不重合7.以下哪个不能在“工具”|“自定义”中定义:B(A)菜单(B)状态栏(C)工具栏(D)键盘8.运行船舶CAD/CAM软件,计算机应有( )的图形卡和彩色显示器。

C (A)640×480(B)320×240(C)1024×768(D)800×6009.AUTOCAD2002环境文件在不同的计算机上使用而:A (A)效果相同(B)效果不同(C)与操作环境有关(D)与计算机CPU有关10.在AutoCAD中,下列坐标中是使用相对极坐标的是( )B(A)(@32,18)(B)(@32<18)(C)(32,18)(D)(32<18)11.下面哪个命令用于为图形标注多行文本、表格文本和下划线文本等特殊文字:A(A)MTEXT(B)TEXT(C)DTEXT(D)DDEDIT二、多选题(10分)1、目前船体生产设计工作图的立足深化分段结构图模式,利用(C、D、)为各工序、工位有效地提供信息。

船舶生产设计 第一章 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船舶生产设计 第一章 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区域进行设计,以使设计与生产一一对应。
(2) 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设计特点:设计过程中,把设计的船舶产品 作为最终产品,按其所划分的各制造级进行逐级分解,以组合成各类另部件、
不是“船舶生产”,如:船体,没有必要的工艺装备和工艺要求,没有详细 表示出结构及零件的制造,安装顺序,施工方法、工艺要领和施工中必需的
各种数据;舾装,只表示设备与系统的原理,布置、要求及安装的最后状态,
没有设备与系统制造,安装的阶段、程序、方法与实验要求等。
二. 现代船舶设计方式
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方式与传统船舶设计方式主要不同在于现代造船的船舶
分为四个设计阶段,如图所示。
船舶设计理论阶段的划分图
设 计 层 次
初步设计 详细设计 转换设计 生产设计 合同生效形式船舶总体 设计 完成送审 认பைடு நூலகம்设计 完 成 生产设计
第一层次(总系统) 第二层次(分系统) 第三层次(系统 / 区域) 第四层次(区域) 系统设计
转换设计 区域设计 设计阶段
(1)初步设计又称合同设计:
较多,一只盘子放不下时),也可能“菜”没有放在这只盘子里,但属于这只托盘的内
容(当考虑到舾装件太大、或易于受损等因素时)。 2)托盘管理:就是以托盘为单位进行生产设计、组织生产、进行物资采购、以及
工程进度安排,以致生产成本的核算也可以以托盘为单位进行的一种科学生产管理方法。
现场施工必须做到一只托盘内的舾装件的安装工作由一个小组、在同一地点、使用一张
两类造船模式特征简要归纳如下
项目对比
建模特征
传统造船模式
传统导向型(按功能/系统/专业)
现代造船模式
产品导向型(按区域/类型/阶段)
设计方式
按施工设计,分别由工艺、计划、生产部 按详细设计由生产设计部门集中进行区 域性设计。 门分专业,按系统进行工艺性设计。 特点:设计、工艺、管理融为一体 特点:设计、工艺、管理3者分离 按设计编码,以区域划分的中间产品由 按工艺路线以工艺项目分专业工种组织生 混合工种、复合工种组织生产,壳舾涂 产,先船体,后舾装 一体化。 按专业分系统管理,管理方式属调度型 全能型(什么都做) 按区域综合管理、自主管理、托盘管 理,管理方式属计划型 总装型(即总装造船)

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

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

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船舶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

2. 掌握船舶结构、船舶图纸的识别和解读。

3. 了解船舶生产中的材料选择、工艺方法及其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船舶结构图、船体布置图的能力。

2.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船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参与船舶生产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技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船舶生产设计在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船舶生产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引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船舶生产设计基本原理:包括船舶结构、设计流程、设计规范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船舶图纸识别与解读:涉及船体结构图、船体布置图、电气系统图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船舶材料与工艺:介绍船舶生产中常用的材料、加工工艺及对船舶性能的影响,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CAD软件应用:学习运用CAD软件绘制船舶结构图、船体布置图等,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

5. 船舶生产设计案例解析:分析典型船舶生产设计案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船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7. 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对应教材第七章内容。

关于船体结构的生产设计与详细设计

关于船体结构的生产设计与详细设计

关于船体结构的生产设计与详细设计摘要:船体结构的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对于船的建造是至关重要的。

建造什么样的船、怎样建造船,离不开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

本文通过介绍如何进行船体结构的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以及二者的关系,来说明在船体结构建造方面应该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船体结构生产设计详细设计一、船体结构的生产设计概述船体结构的详细设计主要解决建造什么样的船的问题,而生产设计则是解决怎样建造船的问题是经过船级社和船东的认可、退审,并将退审意见协调处理以后转化为详细设计工作图、而进行的下一道工序,是详细设计的延伸,为船厂生产现场提供工艺、具体细则、生产安排和数字化的建造模式。

所以,在生产设计阶段,一定要准确依据详细设计的退审图和总体说明书以及相关技术文件,来完成生产设计的各项图纸的设绘、工艺文件的编制等等具体的工作。

因此作为上道工序的准确详细的设计,一定要为生产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很大程度上,船体结构生产设计的质量优劣是由详细设计决定的。

由于经过船级社和船东认可退审的图纸,船体的结构型式、结构布置、各种大开口、构建尺寸、减轻孔等很重要的总体设计原因都确定了,生产设计阶段都不能随便改变。

遇到这种特殊情形,一定要发生变化时,一定要和船东或者船级社协商说明更改原因,在征得业主同意的时候,留下书面的签字认可文件。

文件更改的手续频繁,一定会延误设计的周期,阻碍生产设计的正常进行。

但这不绝对,在生产过程中,是会存在着加工、制作、安装是否方便、节省浪费、减轻加重劳动强度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生产设计当中,好好的加以解决。

二、生产设计与详细设计要协同进行众所周知,一艘船的合同生效后,则交船期即已确定,对工厂来说,开工时间、施工图的出图日期也已确定。

该船各大生产环节必须一环扣一环,如有脱节,势必给下道工序增加很大压力,造成极大困难。

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详细设计事关全局,为确保工厂从开工到交船的各生产大节点计划地如期实现,保质保量按时地完成生产设计的大量图纸、施工文件的设绘和编制工作。

造船生产设计24计划准备

造船生产设计24计划准备
第二章 船舶生产设计的准备工作
§2-5 计划准备
2020/6/27
1
一、计划准备概述
1.计划准备的含义
生产设计前的计划准备,是指所要设计船舶的建造应该在船厂建造 能力范围内,充分处理好建造计划和设计计划之间的协调关系,使生 产设计充分体现所建造船舶产品能按均衡生产的计划如期完成。
2.计划准备工作的必要性 船舶产品结构复杂、技术门类多、品种变化大,船厂要使建造的船
2020/6/27
11
3.分阶段负荷计划
在进人施工要领编制阶段时,详细编制分段制造平台计划、船体总 装日程表,并编制各工艺阶段的工时和物量负荷计划,更加详细地作 出船体、舾装和涂装各分阶段的曲面分段、平面分段等的具体工时和 物量 S 曲线,并进行负荷累计计算。
找出超负荷现象产生的月份,对施工要领、平台计划和主日程表进 行修正,以保证分阶段作业负荷的均衡。
主日程表
分段制造日程表
舾装日程表 (施工要领确定后)
月度计划表
2020/6/27
4
二、负荷计划
❖ 负荷计划的含义 负荷计划,即工程量的测算计划,是船厂承受生产负荷程度的计划
,它是将船厂所具有的生产能力与预想的工作量进行对比,通过检查 调整成为切实可行的建造计划。
❖ 负荷计划的内容组成 它主要由船厂生产负荷计划、各阶段负荷计划和分阶段负荷计划三
❖ 其作用是:对各车间在各个大的工艺阶段(例如船体钢材加工阶段、 分段装配阶段和船体总装阶段)的工时和物量进行负荷核算,用以确 认建造方针所指定的建造原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负荷核算时所用的各工艺阶段的标准S曲线也是在以往船只的实际数 据积累的基础上得出的。
如果发现个别月份出现工艺阶段的工时量或物量超过能力线时,必 须调整建造方针,使之适应建造工时量平衡的负荷计划。

船舶产品设计要点

船舶产品设计要点

船舶产品信息建模1 船舶产品设计阶段概述船舶设计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三个阶段。

1 初步设计〔又称合同设计〕初步设计是在深入分析船舶技术任务书和调查研究的根底上,对船舶总体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动力装置、各种系统进行设计,并通过理论设计、资料比照和必要的模型试验来确定产品的根本技术形态、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结构形式和主要设备选型等重大技术问题。

初步设计阶段从按照客户提出的要求设计开始,到与客户签订合同为止。

1-1初步设计类图2详细设计详细设计的依据是造船合同和经审查通过的初步设计文件。

任务是在初步设计的根底上,根据合同约定的技术文件,以完成技术文件送审和最终确定船舶全部技术性能的目的。

1-2详细设计类图3 生产设计生产设计是对造船施工的各种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制造方法和有关技术措施作出决策,并用图、表和技术文件等方式表达出来,作为编制生产方案和指导现场施工的依据。

按专业分,生产设计分为船体生产设计、舾装生产设计、轮机和电气生产设计四局部。

生产设计从设绘分段结构图和舾装区域综合布置图开始,到完成全部施工文件设计为止。

生产设计船生产设计体舾装生产设计轮机生产设计电气生产设计涂装生产设计管系生产设计通风生产设计1-3生产设计类图2 船体设计船体设计类图2.1 船体参数设计船舶作为一种外形庞大的工业产品,一个复杂的空间几何体,它的大小也用尺寸标注来表示。

如同某些产品标注其外形尺寸一样,这些表征船舶大小的尺寸称为船舶的主要尺度。

船的主尺度有:总长、型宽、型深、设计水线长、设计水线宽、型吃水从船舶主尺度的比值可以看出船舶长短肥瘦的形状特征。

主尺度比值:长度宽宽比、型宽吃水比、长度吃水比、型深吃水比、长度型深比船型系数表示船舶下水局部的饱满程度,还能进一步说明船体水下局部的形状特征。

船型系数:面积系数中剖面系数、体积系数、船体设计主要参数类图2.2 船体结构设计船体结构设计通常是在船体型线设计、总体设计完成之后,根据已经确定的主要尺度、型线图、总布置图并按技术任务书的要求(船舶用途、航区、装载情况、建筑形式、甲板层数、主要设备及使用要求)进行。

项目一 船舶生产设计.

项目一 船舶生产设计.
船舶生产设计
任务一 船舶生产的内容及其设计程序
任务二 船体生产设计要领书的编制
任务三 工作图和套料图 任务四 船体辅助性作业的设计 任务五 管理图表
思考与练习题
项目一 船舶生产设计
任务一 船舶生产的内容及其设计程序
一、现代造船模式 二、船舶生产设计含义 三、生产设计的主要内容 四、船体生产设计的模式 五、船体生产设计程序
任务一 船舶生产设计的内容及其设计程序
一、现代造船模式、船舶生产设计的含义
1、现代造船模式 (3)现代造船模式的基本要素 1)中间产品。是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舾装单元和舾装模块是典型的中间产品。舾装单元是对特定区域内(如机 舱)的设备进行合理布置,单独地高效率地制作;舾装模块是将组成一定功能的相关设备、支架、仪表、管路和电 缆等进行组装;在适当时机整体吊入船体进行安装。 2)船体分道建造。以分类成组的中间产品为导向,组成若干个相对独立、最大限度平行作业的生产单元,按工 期要求,保持一定的生产节拍作业。现代造船模式中的区域舾装技术、区域涂装技术、高效焊接技术、信息控制技 术、精度造船技术等都离不开船体分道建造技术。 3)壳舾涂一体化作业。确立了以“船体为基础、舾装为中心、涂装为重点”的管理思想,从设计、采购、生产 计划与控制等方面围绕中间产品进行协调与配合。 2、现代造船模式中的生产设计 生产设计的概念是在日本首先建立的,是追求建立高效的船舶建造和管理方法的产物。在传统造船模式中,通 过船舶设计来解决"造怎样的船"的问题,而"怎样造船"则由工艺部门通过工艺设计加以解决。生产设计打破了"造 怎样的船"和"怎样造船"相分离的传统做法,促进了"两个一体化"的实现。 (1)生产设计的概念、思想和原则 1)中间产品为导向原则。各类零部件、分段、托盘、单元、模块和区域等不同的中间产品,连同其所需的全部 生产资源,以生产任务包的形式进行设计。 2)壳舾涂一体化原则。即通过壳舾涂生产设计之间的协调,最大限度实现各作业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 3)设计、工艺、管理一体化原则。即经各部门相互协调,最终把"怎样造船"体现在工作图表和管理图表上,作 为指导现场施工的依据。 4)标准化、系列化原则。必须尽可能地贯彻标准化和系列化原则。

船舶生产设计任务书范文

船舶生产设计任务书范文

船舶生产设计任务书船舶生产设计任务书班级:级船舶工程技术1班原则工艺说明书一、概述(1)船舶用途:本船航线为宜宾、合川之上海。

稳性、结构和干舷均满足长江规范对ABCJ级航区的要求。

(2)船体结构特征:①本船为横骨架式、单底、单甲板、全电焊结构。

②船壳全部用5~6③甲板:中部货仓区载货甲板及干舷甲板全部用6.艏艉部甲板为5④隔堵:12、33、51、72,共四道水密隔堵,用4~5.L63x40x5⑤横骨架:采用交替肋骨制,普通肋骨及底肋骨63x40x5,载货甲板横梁L75x50x5,干舷甲板横梁L50x32x4,强肋骨间距三档,用肋板,灾祸甲板强横梁,干舷甲板强横梁⑥纵骨架:中龙筋,边龙筋四道用,边压筋二道纵桁架两道、双向单角钢节点板⑦撑柱:船底凡是强肋骨的节点均设撑柱,全部用⑧护舷材:⑨上层建筑:围壁及甲板全部,横梁及扶强材,纵梁撑柱(3)、主要尺度:总长:43.48m 水线长:40m 型宽:7.8m型深:2.10m 设计水线:1.50m 排水量:338t载货量:25t 方形系数:0.722 肋距:0.5m梁拱:0.15m 首舷弧:0.52m 尾舷弧:0.66m船员人数:6人二、船体主要材料及技术要求(1)、钢板规格:(2)、扁钢规格:(3)、角管规格:(4)、钢管规格:(5)、铸钢:(6)、钢(7)、有色金属:(8)、电焊条:(9)、木材:(10)、矿棉半硬板:(11)、砂石:(12)、油漆:(13)、钢索:(14)、白棕绳:(15)、塑料瓦楞板:(16)、水泥:说明:本材料数量仅为船体方面经用料。

本材料所列为船体主要用料,少量未列入三、船体分段情况说明(1)、船体划分所依据的原则:a、船厂的起重能力和分段重量的选择b、生产劳动的均衡性,特别注意分段数量和职位需求与船台的装焊顺序进度计划相符。

c、分段划分保证船体结构强度的合理性。

d、分段划分考虑施工工艺的合理性:扩大分段装焊的机械化、自动化范围分段大接缝布置的合理性,横骨架式作横向划分,本船为内河船小船肋距较小,横向接缝设在三分之一肋骨处,首尾尖舱附近的总段横向大接缝,应布置在尖舱外,(2)、本船主体划分情况如表:四、建造方案与工艺流程1、造船方案的选择及说明综合船舶的特点及船厂生产条件,本船采用总段建造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为适应按工艺阶段、工艺流程和施工区域进行设计、组 织生产,生产部门必须打破过去按专业、按工种组织生产的局面。 生产设计要考虑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保安全地建造船舶,必然
与生产计划管理、物资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安全管
理等部门发生密切的关系,必须充分协调相互关系,船厂整个管理体 制也就必然要改革。
工艺与工作方法、管理等方面作的统一规定,使从事设计、生产、管 理以及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技术依据。
标准化的水平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国家的科技
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 2.制定、执行统一设计标准的重要性
生产设计使用的是统一的技术语言,如果没有合理的、统一的、
共同遵守的设计准则,就难以在资料上准确表达和传递有关工艺及管 理信息;生产设计图表是指导施工的唯一依据,要求确保质量。要提高
设计效率,就要采用简单、规范的手段准确地表达、传递复杂而繁多
的信息。这一切都要依赖设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017/9/2 8
五、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手段基础) 随着新船型开发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设计需要提供的
信息越来越复杂和Leabharlann 多,用人工方式设计提供工作图表,不仅
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出错,不能适应短周期造船市场的需要。 只有加速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辅助生产设计软件,才能从根 本上改变被动局面,把生产设计工作深入推广下去,发挥出其
掌握标准和编码的含义和使用方法,他们是推行生产设计的骨干。 要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设计人员知识 结构的更新力度,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017/9/2
6
2.生产设计的人员大致分三层使用
管理层:组成人员必须知识全面,具有较强的总体观念和综合布臵分 析能力,对生产设计业务和工厂情况非常熟悉,有丰富的造船实践经
验。
技术层:组成人员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有适合于生产 设计事前准备的素质和能力。 实施层:主要承担生产设计的具体出图任务,应具有基本的设计知识 和绘图能力,包括应用计算机辅助生产设计的能力。
2017/9/2
7
四、制定并推广标准,设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技术基础)
1.标准的含义
——对产品的品种、规格、尺寸、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必须要有一个部门把各方面的问题集中起来,统筹考虑、相互协调
,以便将建造方法等工艺问题提前融入到设计中去。显然,原来的体 制是无法承担这个任务的。
2017/9/2
4
2.新的设计体制促使管理体制的改革 新的管理体制应适应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的阶段划分;
生产管理体制变革,使生产设计与施工部门的组织体制相互适应;
应有的功效(提高效率、缩短设计建造周期、提高生产力、提
高设计准确度和质量)。
2017/9/2
9
2017/9/2
5
三、提高员工素质是条件(员工基础)
1. 生产设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船舶生产设计是船舶建造的第一道工序。设计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产 品的建造质量、效率、成本和安全。优秀的设计来自于优秀的设计人 才。 他们应系统学习过有关生产设计的理论,进行过设计实践,对生产设
计有明确的认识,有较全面的设计技能(包括船、机、电各专业),
思想上提高对生产设计的认识,哪个厂的生产设计就开展得好。
2017/9/2
3
二、船厂管理体制改革是保证(体制基础)
1.传统的分级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生产设计的需要 过去的分级管理体制是适应传统的设计阶段划分和生产体系。例
如由厂设计部门制定原则工艺,由车间工艺部门来考虑具体工艺和处
理现场的生产问题。 而生产设计在考虑建造方针、编制施工要领、确定建造方法时, 需要统筹协调船、机、电各专业问题,将设计、工艺、管理融为一体
2017/9/2
1
第一章 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1-5 推广生产设计的基础条件
2017/9/2
2
一、厂领导重视是关键(组织领导基础)
推行生产设计,涉及到造船的整个生产管理体制的变革,不是船厂的
哪一个部门所能顺利推行的。
推行生产设计的关键所在就是厂领导亲自动手抓,才能有成效。
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哪个厂的领导重视,下决心推行生产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