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学科德育,落实立德树人---李国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学科德育,落实立德树人 C
瓜州县第一中学李国举
立德,树立德业;树人是培养人才的意思。
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的目标细化,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针对传统“重智轻德、重分轻育人”的问题,教育部将着力实现“五大统筹”即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统筹,从各个阶段推动深化改革,强调立德树人。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意义
教育部从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们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要积极开展深化课程改革的内涵,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只有让广大青少年学生普遍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认识到构建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才能在其心灵深处构筑强大的理想和道德支撑。
我们以新课程体现的道德情
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我们既要深入挖掘新课程教学资源,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抓住一切教学活动中有利于道德品质养成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大力推行“学科德育”,解决“重智轻德、重分轻育人”的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知行有机统一。
因此,推进“学科道德”课任老师挖掘自己的学科有价值道德的内涵,使教师认识到如果脱离了学科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生动教育,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不能仅仅只传授知识,不能把它推给思品老师和政治老师,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新的任务。
二、“学科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学科德育”不明确。
“学科德育”表述为:智育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和社会活动能力;体育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美育会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可是,许多老师对此不太明确,只是一味的教给学生知识,忽视德育的教育。
2、掌握知识与德育不协调。
老师都懂得德育的重要意义,都希望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
实际上,在高考的指挥棒
下,我们几乎忽视了学生道德品质建设,只重视知识的灌输。
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和政教处的的事,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传授知识,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不闻不问。
我们忽视在学科中加强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失去了许多有效的德育教育。
3、“学科德育”缺乏知行统一。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地开展“学科德育”,既使学生既学到学科知识,又接受德育引领,这是深化课程改革目的。
但在各学科教学中,学生和教师追求高分数,动不动就班级排名,年级排名。
道德传承的政治课是什么的状况?政治理论成为纯粹的知识教育课程,课堂上教师常常灌输一些枯操的理论,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令学生记忆背诵,把政治课上成了纯知识课。
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状况不言而喻,更令人堪忧。
“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可“传道”几乎是空白。
我们口口声声高喊“传道授业解惑”,实际上老师们怕耽误时间,德育渗透几乎为零,即使有些教师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常常将德育与知识传授分割开来进行,知行不统一,收不到较好的实效。
三、我校学生德育缺失的主要表现
1、价值观扭曲。
表现为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唯我独尊,不尊重他人;盲目崇拜歌星、影星;公德丧失;缺乏爱国、仁爱、恻隐、诚信、正直、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和同情心、怜悯心、礼让心、孝悌心等传统文化。
2、“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弱化,。
部分学生存在物质生活上的奢侈浪费,不切实际的追求,攀比,表现为享乐主义,千方百计逼迫家长给钱,买高档手机和高消费;虚荣心强,住校生家长来校看望孩子,甚至有个别农村孩子不愿当着同学面认或穿得太“土气”的父母等,不一而论。
3、“读书无用论”思想蔓延。
近几年,高中学习的风气明显淡化,大学考上考不上无所谓,不思学习;个别住校生夜不归宿;一些学生无故旷课,出入自由;随时光临网吧,上网聊天;谈情说爱,课堂哄闹,厌学情绪严重。
四、深化学科德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措施
1、教师要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
要在教学中务必要渗透德育,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知识贫乏既谈不上教好书,也谈不上育人。
要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能力。
教师要在政治思想道德建设上,自觉树立榜样,才能真正发挥模范作用。
“亲其师,信其道”。
现代教师人格,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领路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者。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只有教师管理好自己的学生的同时,自己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才能达到课堂和谐、师生和谐的状态。
2、学科教学应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民族精神的特点在于历史的传承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可谓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基因”,挖掘和汲取儒学中的精华,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如儒家强调的道德观是包括仁、义、礼、智、信。
行文准则有温、良、恭、俭、让。
其中核心是仁和义。
对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就是要有“爱人”之心,他们将自身的修养提高到了相当高的地位。
如“成人”与“成己”既是一种德育的目标,也是一种德育方法。
让学生知道如何“成人”,“成己”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可行的方式。
要让学生认识到“成人”就是“成己”,别人的成长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旗帜,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
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以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里,让学生懂得过去,热爱今天,创造未来。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文言文教学,选编的人物传记中传主为各朝的忠臣、良将和贤官,
他们具有忠君报国、舍生取义和忠正耿直的性格特点,现代文的选材如传记,涉及的是见识卓越的教育家、潜心研究的科学家、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和为国为民的政治家。
他们大多都是传承爱国情怀,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文本蕴含者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对激发人的志气,培养健康的人格,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增长待人接物的智慧,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
用好了不仅学了知识,而且对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4、知行和谐统一,方能达到德育目的。
学科德育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还应体现在评价机制等,体现在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
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具体小事做起,如主题班会、升旗致辞、开展先进人物报告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教育,抓住教育的一切机遇,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大到抗灾救援活动,开展“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教育活动;小到拣起地上的纸片,打扫校园教室宿舍卫生,不骑机动车甚至电动车,不闯红灯等。
教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外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结合,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目的。
总之,我们要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德育与其他诸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既充分发挥德育本身的功能,又综合智育、体
育、美育的德育作用,全面体现“学科德育”的价值。
“学科德育”正是在完成教学总体任务的过程中,在与其他诸育的相互联系中,才充分体现出自身效果的综合性。
在各科教学中实施德育,有它自己的内涵和地位,我们只有准确把握“学科德育”的基本内涵,才能不断提高它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