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合理配置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北方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实施节水灌溉的几点意见

沈荣开张蔚榛

我国水资源南北差异很大,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状况极不协调,就黄、淮、海地区而言,其耕地密度是全国平均值的2-4倍,而耕地平均水资源却为全国平均值的1/4-1/8,人均水资源量则为全国平均值的1/3-1/7。为高速发展工农业生产,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使用率已接近极限。地下水超量开采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沧州漏斗中心地下水埋深已达94.Om(1994年资料),并与衡水漏斗连成一片,水井出水量减少并造成地面沉降等环境灾害。滨海地区地下水的大量开采造成海水入侵,其范围在辽宁省达366.3km2,山东达61.9km2。一些中小河流内陆化,自1994年以来,黄河年年断流,且断流时间和河段越来越长。河流来水减少,使水质恶化,河床淤积,湖泊萎缩,土地沙化,缺水已对整个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工农业及城乡居民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从发达国家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长率要大于农业用水的增长率。也就是说,在未来水资源的分配中,农业用水所分得的份额将越来越少,在农业用水中,若渔、牧、副用水比重加大(这是必然的),则种植业灌溉用水就成为最紧缺的用水部门,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在工农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研究农业节水的实施策略和途径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当地水资源,解决农业用水问题

当地水资源是指当地的降水,由于降水而产生的地表径流、降雨入渗蓄存于地下水面以上地层中的土壤水及渗入深层而形成的地下水。根据田园教授提出的农田用水量的概念,即除城镇工副业用水以外的农业区平均到单位面积上的用水量(以mm/a计),它包括:耕地作物的蒸发蒸腾量(ET),非耕地蒸发量(E)和人畜用水量。按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在黄淮海平原的山东、河北、河南等18个地区的调查资料分析,农业用水量的大概数量为:黄河以北地区复种指数为1.5-1.7,土地利用系数(或耕地率,即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约为2/3,农业用水量为550-650mm/a;黄河以南地区,复种指数为1.7-1.9,耕地率约2/3农业用水量为650-750mm/a。在作物年产量达到6000-6750kg/hm2水平时,年缺水量约为50~lOOmm。上述估算说明,在降雨量和

地下水侧向补给量之和达到农业用水量的黄淮海平原地区,如充分利用当地降雨、地表径流和降雨补给的地下水,可以满足作物用水要求,不必自外区引水。北京市水科所在大兴县南各庄和礼贤乡纯井灌区的多年观测试验资料表明,当降雨量为600mm时,地下水可以达到采补平衡,作物年产量可达6300-7800kg/hm2。在降雨量不足以满足农业用水量的地区,年缺水量仅有50-lOOmm,按耕地率2/3计算,仅需自外区引水750-1500m3/hm2。据陕西泾惠渠井渠结合灌区1984、1990年资料,在平均利用地下水毛灌溉定额2025m3/hm2的情况下,获得了7950kg/hm2的产量,在耕地率为2/3时,缺水量约为135mm/a。

根据实验资料分析,宁夏、内蒙古河套灌区农业年用水量旱作区约为500mm,水稻区约600-650mm,年降雨量按150-200mm计算,旱作区年缺水量300~350mm,水稻区缺水450mm。在耕地率为2/3的情况下,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需自外区引水的毛灌溉定额旱作区为4500-5250m3/hm2,水稻区为6750m3/hm2。

应当指出,上述缺水量的分析,是按常规灌水方法推算出来的一个粗略的数字,采用节水措施后,需自外区引起的水量可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它是建立在充分利用当地降雨或灌水补给的地下水的基础上,亦即在各地采取井灌或井渠结合(地表水和地下水结合)灌溉的条件下得出的。我国北方地区,70%-80%的年降雨量集中在雨季,为了保证存蓄多余的雨水,应利用当地各种条件,如沟、渠、坑、塘、洼地,尽可能地将降雨存蓄引洪回补地下水。

开发利用地下水,可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蒸发消耗,腾空地下库容,可以增加降雨的入渗量,同时还可起到除涝防洪,防止土壤盐碱化的作用。只要对地下水进行合理的开采和科学的调控,水资源就可以处于良性循环状况,保证可持续的利用。

我国北方平原有大面积地下咸水地区,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也应把地下微咸水和咸水资考虑在内。华北地区总面积为13.81万km2,咸水分布面积为8.39万km2(其中浅层有淡水的面积为1.28万km2)占总面积的60.7%,扣除有浅层淡水的面积,纯咸水区也占51.5%。经估算,华北平原浅层咸水区天然补给量每年达74.99亿m3。以黑龙港地区为例,厚度大于20m浅层淡水的多年平均补给量占地区浅层地下水补给总量的34.25%(见表1),而厚度为10~20m的淡水层和矿化度小于5g/L的微咸水或半咸水含水层地下水的多年平均补给量为18.2亿m3/a,占地区补给总量的65%。由于这部分咸水资源几乎没有开发利用(不到10%),意味着这部分地下水补给量属无效水资源。开发利用这部分劣质水一方面降低了地下水位,腾空地下库容,同时

通过降雨或灌溉水的入渗补给,使地下水储存量得以补偿和恢复。如果开采后咸水

含水层所得到的灌水补给量(降雨和矿化度低的灌溉水补给)超过开采量,则补充的

多余淡水将把咸水驱替到深层并排出区外,咸水将逐步淡化,因此,咸水的利用过

程也是咸水的改造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该区所能获得的补给量成为有效的水资源。

表1黑龙江地区浅层地下水类型

据国内外试验研究,作物可以吸取水

分和养分的土壤溶液浓度极限值为15~

20g/L,小麦返青时不超过10z/L,拔节后

不超过20g/L,这是理论上的极限值。实

际上,灌水时土壤含水率可达到田间持水

率,但随着土壤水分的消耗,当土壤含水

率达到控制下限(约为田间持水率的

55%—60%)时,土壤溶液浓度已可能超过上

述的允许极限。根据国内试验结果,一般

灌溉水的浓度应不超过5~6g/L。河北王

瞳等地实验表明,只要灌溉定额(如小

麦浇两水共90-120mm)合适及灌溉措施得当,多年用2—5e/L的微一半咸水灌溉,

不但未造成减产和土壤盐化,反而有时较用淡水灌溉增产。河北水科所在南皮县乌

马营进行咸水灌溉和咸淡水轮灌、混灌小麦、玉米两茬作物,10年平均产量分别达

到6960kg/hm2和8355kg/hm2。必须指出,咸水灌溉必须有适当的排水条件(结合灌

溉进行垂直排水或水平排水),以保证根层土壤溶液浓度不超过作物的生理极限。

二、按流域对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

在河流流域范围内,不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其分布和开采条件都是上游优

于下游,靠近河流的地区优于远离河流的地区。河流的上游耕地面积相对较少,而

水量则比较充足。上游地区往往有良好的地下含水层,单井出水量大,水质相对较好,而下游含水层土壤颗粒较细,单井出水量小,且水质较差,有的地下水矿化度高,不宜用于灌溉。由于上游及靠近河流地区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条件,且

地面水的水价远低于开采地下水,往往大量引用。例如,黄河流域宁夏、内蒙古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