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基础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n+(g) + nXm(g) MmXn(s) rHm=U
由定义得出的U为负值,但在通常使用及一些手册中都取正值。
Na+(g)+Cl-(g)=NaCl(s) U=786kJ/mol
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晶体越稳定,熔、沸点越高, 硬度越大。
离子键小结
➢离子键的定义; ➢离子键的性质; ➢离子电荷; ➢离子半径; ➢离子的电子构型 ➢晶格能
3 0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1)基本观点:把分子看成一个整体(如同原子结构中把原 子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分子中各原子互相对应(能量相 近或相同)的原子轨道(AO)重叠,组成若干分子轨道 (MO),而后电子依次填入MO中,电子属整个分子所有。 (2)要点:a. MO由AO组合而成,n个AO可组合得n个MO;
Ψ Ca'Ψa Cb'Ψb
式中:Ψa,Ψb — 原子轨道
Ⅱ
Ψ Ⅰ — 成键分子轨道;ΨⅡ — 反键分子轨道。
C,C ' — 系数,表示原子轨道对分子轨道的
贡献程度。
Ⅰ :成键轨道,EⅠ,两核间概率密度增大,EⅠ(MO) < E(AO); Ⅱ:反键轨道,EⅡ,两核间概率密度减小,EⅡ(MO) > E(AO);
子轨道理论。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分子轨道简称MO法(molecular orbital的缩写) :是以 多个原子核为中心构成的多中心轨道,分子轨道波函数也 是 Schrodinger 方程的解。可以采取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 方法求得分子轨道的波函数。
例如: A+B→AB
ΨI CaΨa CbΨb
节
原子轨道
面
与分子轨
道的形状。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原子轨道与分子轨道的形状。
2pZ,A 2pZ,B
2pz
反键
2pZ,A 2pZ,B
原子轨道
2pz 成键
分子轨道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原子轨道与分子轨道的形状。
2pZ,
2pZ,
A 原子轨道B
2px
反键
分 子
轨
道
2px 成键
3
4
3 同核双原子分子
2
3
一、价键理论
3)大键
前面提到的键,其共用电子属两个原子所共有,围绕两 个原子核运动,称定域键。若有叁个或叁个以上原子在同一 平面内以键成键靠近,每个原子还有垂直于分子平面的p原子 轨道互相“肩并肩”重叠,则可形成大键。形成大键的电子 属构成整个大键的原子所共有,围绕整个分子运动,为离域 电子,相应的大键称离域键。
7.3.2 共价键
离子键理论虽然能很好地说明离子型化合物的形 成和特性,但它不能说明由相同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 如H2、Cl2、N2等的形成,也不能说明由电负性相近 的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如HCl、H2O等的 形成。1916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为了说明分子的形成, 提出了共价键学说,建立了经典的共价键理论。
大,键的离子性也越大。对于AB型化合物,Δχ=1.7, 作为判断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依据。
7.3.1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3. 离子电荷
➢ 离子电荷越高,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 同一原子形成的不同离子,性质有很大差异,如颜色、
氧化还原性等。
➢4. 离子半径
➢ 指正、负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离子键时所表现出来的有 效半径。
7.3.2 共价键
1927年,德国化学家海特勒和伦敦把量子力学的成果 应用到最简单的H2分子结构上,才使共价键的本质得到初 步的解释。后来鲍林等人发展了这一成果,建立了现代价 键理论(即电子配对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 互斥理论。1932年美国化学家米利肯和德国化学家洪特从 不同于价键理论的另外的角度,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这 些都属于共价键理论。
(π
2p )4 ( 2p )2
或
KK
(
2s
)2
(
* 2s
)2
(π
2px
)2
(π
2py
)2
(
2p
)2
B.O = 1/2( 10 - 4 ) = 3
O2
KK
(
2s
)
2
(
* 2s
)
2
(
2p
)
2
(π
2p
)
4
(π
* 2p
)
2
或
KK
(
2s
)
2
(
* 2s
)
2
(
2p
)
2
(π
2px
)
2
(π
2py
)
2
(π
* 2px
7.3.2 共价键
➢一、价键理论 ➢二、分子轨道理论 ➢三、杂化轨道理论 ➢四、键参数
一、价键理论
1、共价键的本质
我们以H2分子为例来说明共价键形成的本质。
436kJmol1
EⅡ 排斥态
EⅠ
吸引态
74pm
Ⅱ排斥 态
Ⅰ吸引 态
H2的能量曲线与状态 注意:EI线在核间距74pm处有能量最低值,E= 436kJmol1。两核进一步靠近,E。 74pm是H2的键长, 436kJmol1是H2的键能。
2p < 2p
2p > 2p 简并轨道
O2, F2分子
B2, C2, N2等分子
同核双原子分子轨道能级示意图
3 同核双原子分子
O2
第 二 周 期
同 核 双 原
子 分 子
结构:
O
• •
• •
• •
O(三电子键)
O2[(1s)2(*1s)2(2s)2(*2s)2(2px)2(2py)2(2pz)2(*2py)1(*2pz)1]
3
6
3 同核双原子分子
N2 分子的分子轨道示意图和电子排布情况
2px
2py 2pz
2px
2p
2p
2py 2pz
2s
2s 2s
N2 [(1s)2(*1s)2(2s)2(*2s)2(2py)2(2pz)2(2px)2]
N
2s
N
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
N2
(
1s
)
2
(
* 1s
)
2
(
2s
)
2
(
* 2s
)2
Pb2+,Sn2+,Bi3+ ➢9-17电子构型(ns2np6nd1-9) ,Cu2+,Fe2+
7.3.1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6. 晶格能:
由气态离子形成离子晶体时所放出的能量。通常为在标准 压力和一定温度下,由气 态离子生成离子晶体的反应其反应进
度为1mol、B=1时所放出的能量称晶格能,用U 表示。
y
O••••
N••
• •
O•
•• ••
形成
3 3
键
x
C66H66
大键分子的特点:平面型分子
一、价键理论
共价单键一般是 σ键,共价双键 或叁键一般包含 一个σ键,其它 为π键。
价键理论小结
1、共价键的本质 2. 价键理论基本要点:
➢ 未成对价电子自旋方式相反; ➢ 原子轨道最大程度地重叠。
3. 共价键的特点
➢ 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左上方和右下方的正离子半径相似, 如Li+~Mg2+
7.3.1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5. 离子的电子构型
➢单原子负离子一般具有8电子构型 ➢2电子构型,Li+(1S2),Be2+(1S2) ➢8电子构型(ns2np6),Al3+,Mg2+ ➢18电子构型(ns2np6nd10),Cu+,Ag+ ➢(18+2)电子构型((n-1)s2(n-1)p6(n-1)d10ns2),
成共价键时,必须有成单电子,而且成单电子的自旋方向必 须相反。由于1个原子的1个成单电子只能与另一个原子的成 单电子配对,形成1个共价单键,因此1个原子有几个成单电 子(包括激发后形成的单电子),才可与几个自旋相反的成 单电子配对成键。
H Cl H O H
N
N
一、价键理论
方向性:
由于原子轨道在空间有一定取向,除了S轨道成球形对称 外,p、d、f轨道在空间都有一定的伸展方向。在形成共价键 时,除了S轨道和S轨道之间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达到最大程度 的重叠外,p、d、f原子轨道的重叠都只有沿着一定的方向才 能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因此共价键是有方向性的。
b. 电子逐个填入MO中,填充规则与在AO中填 充相同;服从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c. AO组合成有效MO须符合: AO能量相近、最大重叠、对称性相同,简称成 键三原则。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反键分子轨道 原子轨道
σ*1s 1s
成键分子轨道 σ1s
原子轨道 1s
原子轨道 与分子轨 道的能量。
化学键理论:
离子键理论 共价键理论: 金属键理论
价键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7.3 化学键理论
➢ 7.3.1 离子键 ➢ 7.3.2 共价键
7.3.1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1. 离子键
1916年德国化学家柯塞尔根据稀有气体具有稳定结构 的事实,提出了离子键理论。
电负性小的活泼金属原子与电负性大的活泼非金属原 子,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互相接近时,它们都有达到稳定结 构的倾向,因而原子间发生电子的转移而生成正、负离子。
一、价键理论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氢分子的基态所以能成键,是由于 两个氢原子轨道ψ1s都是正值,互相叠加后可以使两个原子核 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在两核间形成一个概率密度最大的区 域。这种现象叫做原子轨道的重叠。
重叠的结果,一方面降低了两个核间的正电排斥,另一 方面又增大了两个核对电子云密度最大区域的吸引,这都有 利于体系势能降低,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所谓化学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子中直接相邻的 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即化学键的问题和分子的空间 构型(几何形状)的问题。
7.3 化学键理论
➢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分子或晶体中的原子决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的,而是存 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力,这种分子或晶体中原子(离子) 之间强烈的作用力,就叫做化学键。
)1
(π
* 2py
Biblioteka Baidu)1
:O O: 有两个三电子π键,具有顺磁性。
B.O =1/2 ( 8 - 4 ) = 2
键级 B.O 1 (成键电子数 反键电子数) 2
4 异核双原子分子
HF分子的 电子构型:
1 2 2 2 3 21π 4
7.3.1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离子半径递变规律
➢
主族元素具有相同电荷的同族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如
Li+<Na+<K+<Rb+<Cs+
➢
同周期主族元素随族数递增正离子电荷增大,离子半径依
次减小,如Na+>Mg2+>Al3+
➢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正离子,高价离子半径小于低价离
子半径,如Fe3+<Fe2+
➢ 负离子半径一般较大,正离子半径一般较小
自旋方向相反 H2
自旋方向相同 电子云概率密度图
一、价键理论
2. 价键理论基本要点:
•未成对价电子自旋方式相反; •原子轨道最大程度地重叠。
共价键的本质——原子轨道重叠,核间电子概率密度大 吸引原子核而成健。
一、价键理论
3. 共价键的特点
•饱和性 •方向性
饱和性:
共价键不是能在任意方向形成任何多个键的。在原子间形
一、价键理论
4.共价键的键型
1).σ键:
原子轨道沿核间 联线方向进行同号重叠 (头碰头)。如s—s(H2)、 s—px(HCl)、px—px(Cl2) 等。σ键的轨道重叠部 分是沿键轴呈圆柱形分 布的(两个原子核的连 线即是键轴)。
一、价键理论
2).π键:
两原子轨道垂直 核间联线并相互平行 进行同号重叠(肩并肩)。 π键的轨道重叠部分对 通过键轴的平面是反 对称的,其电子云分 布的界面图好像是两 个长圆形的冬瓜。
➢ 饱和性 ➢ 方向性
4.共价键的键型 1).σ键:2).π键:3)大键
二、 分子轨道理论
1 物质的磁性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3 同核双原子分子 4 异核双原子分子 5 关于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的对称性
2
7
二、 分子轨道理论
1.物质的磁性 大部分物质在磁场中具有顺磁性或抗磁性。
磁性 顺磁性:受磁场所吸引, 0; 抗(反)磁性:被磁场所排斥, = 0;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七章 物质结构基础
目录
➢7.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7.2 多电子原子结构 ➢7.3 化学键理论 ➢7.4 分子间力和氢键
7.3 化学键理论
➢在自然界中,除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能以单原子形式 稳定出现外,其他元素的原子则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成分 子或以晶体的形式存在。
➢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基本单元是分子,而分子的性质是 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所以研究化学键理论是当今化学 一个中心问题。
顺磁性
抗(反)磁性
1、物质的磁性
➢物质的磁性强弱可以有磁矩表示,而分子磁矩的大小与分子 中未成对电子数有关。
n(n 2)BM
按照价键理论,O2分子内有双键,应该没有磁性,但事
实上O2是顺磁性物质。实验测定(O2)=2.83BM, O2中n=2,
有两个未成对电子。VB理论无法解释。 1932年前后,莫立根、洪特、伦纳德-琼斯等先后提出分
正负离子之间靠库仑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而生成离子 化合物。这种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叫做离子键。
7.3.1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2.离子键的性质
➢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 离子的电荷球形对称分布,在空间各方向都同等程
度地尽量多吸引异性电荷的离子。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 ➢键的离子性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元素电负性差别越
由定义得出的U为负值,但在通常使用及一些手册中都取正值。
Na+(g)+Cl-(g)=NaCl(s) U=786kJ/mol
晶格能越大,离子键越强,晶体越稳定,熔、沸点越高, 硬度越大。
离子键小结
➢离子键的定义; ➢离子键的性质; ➢离子电荷; ➢离子半径; ➢离子的电子构型 ➢晶格能
3 0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1)基本观点:把分子看成一个整体(如同原子结构中把原 子看成一个整体),通过分子中各原子互相对应(能量相 近或相同)的原子轨道(AO)重叠,组成若干分子轨道 (MO),而后电子依次填入MO中,电子属整个分子所有。 (2)要点:a. MO由AO组合而成,n个AO可组合得n个MO;
Ψ Ca'Ψa Cb'Ψb
式中:Ψa,Ψb — 原子轨道
Ⅱ
Ψ Ⅰ — 成键分子轨道;ΨⅡ — 反键分子轨道。
C,C ' — 系数,表示原子轨道对分子轨道的
贡献程度。
Ⅰ :成键轨道,EⅠ,两核间概率密度增大,EⅠ(MO) < E(AO); Ⅱ:反键轨道,EⅡ,两核间概率密度减小,EⅡ(MO) > E(AO);
子轨道理论。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分子轨道简称MO法(molecular orbital的缩写) :是以 多个原子核为中心构成的多中心轨道,分子轨道波函数也 是 Schrodinger 方程的解。可以采取原子轨道线性组合的 方法求得分子轨道的波函数。
例如: A+B→AB
ΨI CaΨa CbΨb
节
原子轨道
面
与分子轨
道的形状。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原子轨道与分子轨道的形状。
2pZ,A 2pZ,B
2pz
反键
2pZ,A 2pZ,B
原子轨道
2pz 成键
分子轨道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原子轨道与分子轨道的形状。
2pZ,
2pZ,
A 原子轨道B
2px
反键
分 子
轨
道
2px 成键
3
4
3 同核双原子分子
2
3
一、价键理论
3)大键
前面提到的键,其共用电子属两个原子所共有,围绕两 个原子核运动,称定域键。若有叁个或叁个以上原子在同一 平面内以键成键靠近,每个原子还有垂直于分子平面的p原子 轨道互相“肩并肩”重叠,则可形成大键。形成大键的电子 属构成整个大键的原子所共有,围绕整个分子运动,为离域 电子,相应的大键称离域键。
7.3.2 共价键
离子键理论虽然能很好地说明离子型化合物的形 成和特性,但它不能说明由相同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 如H2、Cl2、N2等的形成,也不能说明由电负性相近 的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如HCl、H2O等的 形成。1916年美国化学家路易斯为了说明分子的形成, 提出了共价键学说,建立了经典的共价键理论。
大,键的离子性也越大。对于AB型化合物,Δχ=1.7, 作为判断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依据。
7.3.1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3. 离子电荷
➢ 离子电荷越高,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 同一原子形成的不同离子,性质有很大差异,如颜色、
氧化还原性等。
➢4. 离子半径
➢ 指正、负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离子键时所表现出来的有 效半径。
7.3.2 共价键
1927年,德国化学家海特勒和伦敦把量子力学的成果 应用到最简单的H2分子结构上,才使共价键的本质得到初 步的解释。后来鲍林等人发展了这一成果,建立了现代价 键理论(即电子配对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 互斥理论。1932年美国化学家米利肯和德国化学家洪特从 不同于价键理论的另外的角度,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这 些都属于共价键理论。
(π
2p )4 ( 2p )2
或
KK
(
2s
)2
(
* 2s
)2
(π
2px
)2
(π
2py
)2
(
2p
)2
B.O = 1/2( 10 - 4 ) = 3
O2
KK
(
2s
)
2
(
* 2s
)
2
(
2p
)
2
(π
2p
)
4
(π
* 2p
)
2
或
KK
(
2s
)
2
(
* 2s
)
2
(
2p
)
2
(π
2px
)
2
(π
2py
)
2
(π
* 2px
7.3.2 共价键
➢一、价键理论 ➢二、分子轨道理论 ➢三、杂化轨道理论 ➢四、键参数
一、价键理论
1、共价键的本质
我们以H2分子为例来说明共价键形成的本质。
436kJmol1
EⅡ 排斥态
EⅠ
吸引态
74pm
Ⅱ排斥 态
Ⅰ吸引 态
H2的能量曲线与状态 注意:EI线在核间距74pm处有能量最低值,E= 436kJmol1。两核进一步靠近,E。 74pm是H2的键长, 436kJmol1是H2的键能。
2p < 2p
2p > 2p 简并轨道
O2, F2分子
B2, C2, N2等分子
同核双原子分子轨道能级示意图
3 同核双原子分子
O2
第 二 周 期
同 核 双 原
子 分 子
结构:
O
• •
• •
• •
O(三电子键)
O2[(1s)2(*1s)2(2s)2(*2s)2(2px)2(2py)2(2pz)2(*2py)1(*2pz)1]
3
6
3 同核双原子分子
N2 分子的分子轨道示意图和电子排布情况
2px
2py 2pz
2px
2p
2p
2py 2pz
2s
2s 2s
N2 [(1s)2(*1s)2(2s)2(*2s)2(2py)2(2pz)2(2px)2]
N
2s
N
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
N2
(
1s
)
2
(
* 1s
)
2
(
2s
)
2
(
* 2s
)2
Pb2+,Sn2+,Bi3+ ➢9-17电子构型(ns2np6nd1-9) ,Cu2+,Fe2+
7.3.1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6. 晶格能:
由气态离子形成离子晶体时所放出的能量。通常为在标准 压力和一定温度下,由气 态离子生成离子晶体的反应其反应进
度为1mol、B=1时所放出的能量称晶格能,用U 表示。
y
O••••
N••
• •
O•
•• ••
形成
3 3
键
x
C66H66
大键分子的特点:平面型分子
一、价键理论
共价单键一般是 σ键,共价双键 或叁键一般包含 一个σ键,其它 为π键。
价键理论小结
1、共价键的本质 2. 价键理论基本要点:
➢ 未成对价电子自旋方式相反; ➢ 原子轨道最大程度地重叠。
3. 共价键的特点
➢ 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左上方和右下方的正离子半径相似, 如Li+~Mg2+
7.3.1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5. 离子的电子构型
➢单原子负离子一般具有8电子构型 ➢2电子构型,Li+(1S2),Be2+(1S2) ➢8电子构型(ns2np6),Al3+,Mg2+ ➢18电子构型(ns2np6nd10),Cu+,Ag+ ➢(18+2)电子构型((n-1)s2(n-1)p6(n-1)d10ns2),
成共价键时,必须有成单电子,而且成单电子的自旋方向必 须相反。由于1个原子的1个成单电子只能与另一个原子的成 单电子配对,形成1个共价单键,因此1个原子有几个成单电 子(包括激发后形成的单电子),才可与几个自旋相反的成 单电子配对成键。
H Cl H O H
N
N
一、价键理论
方向性:
由于原子轨道在空间有一定取向,除了S轨道成球形对称 外,p、d、f轨道在空间都有一定的伸展方向。在形成共价键 时,除了S轨道和S轨道之间可以在任何方向上达到最大程度 的重叠外,p、d、f原子轨道的重叠都只有沿着一定的方向才 能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因此共价键是有方向性的。
b. 电子逐个填入MO中,填充规则与在AO中填 充相同;服从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c. AO组合成有效MO须符合: AO能量相近、最大重叠、对称性相同,简称成 键三原则。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反键分子轨道 原子轨道
σ*1s 1s
成键分子轨道 σ1s
原子轨道 1s
原子轨道 与分子轨 道的能量。
化学键理论:
离子键理论 共价键理论: 金属键理论
价键理论、 杂化轨道理论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分子轨道理论
7.3 化学键理论
➢ 7.3.1 离子键 ➢ 7.3.2 共价键
7.3.1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1. 离子键
1916年德国化学家柯塞尔根据稀有气体具有稳定结构 的事实,提出了离子键理论。
电负性小的活泼金属原子与电负性大的活泼非金属原 子,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互相接近时,它们都有达到稳定结 构的倾向,因而原子间发生电子的转移而生成正、负离子。
一、价键理论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氢分子的基态所以能成键,是由于 两个氢原子轨道ψ1s都是正值,互相叠加后可以使两个原子核 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在两核间形成一个概率密度最大的区 域。这种现象叫做原子轨道的重叠。
重叠的结果,一方面降低了两个核间的正电排斥,另一 方面又增大了两个核对电子云密度最大区域的吸引,这都有 利于体系势能降低,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所谓化学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子中直接相邻的 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即化学键的问题和分子的空间 构型(几何形状)的问题。
7.3 化学键理论
➢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物质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分子或晶体中的原子决不是简单地堆砌在一起的,而是存 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力,这种分子或晶体中原子(离子) 之间强烈的作用力,就叫做化学键。
)1
(π
* 2py
Biblioteka Baidu)1
:O O: 有两个三电子π键,具有顺磁性。
B.O =1/2 ( 8 - 4 ) = 2
键级 B.O 1 (成键电子数 反键电子数) 2
4 异核双原子分子
HF分子的 电子构型:
1 2 2 2 3 21π 4
7.3.1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离子半径递变规律
➢
主族元素具有相同电荷的同族离子,半径依次增大,如
Li+<Na+<K+<Rb+<Cs+
➢
同周期主族元素随族数递增正离子电荷增大,离子半径依
次减小,如Na+>Mg2+>Al3+
➢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正离子,高价离子半径小于低价离
子半径,如Fe3+<Fe2+
➢ 负离子半径一般较大,正离子半径一般较小
自旋方向相反 H2
自旋方向相同 电子云概率密度图
一、价键理论
2. 价键理论基本要点:
•未成对价电子自旋方式相反; •原子轨道最大程度地重叠。
共价键的本质——原子轨道重叠,核间电子概率密度大 吸引原子核而成健。
一、价键理论
3. 共价键的特点
•饱和性 •方向性
饱和性:
共价键不是能在任意方向形成任何多个键的。在原子间形
一、价键理论
4.共价键的键型
1).σ键:
原子轨道沿核间 联线方向进行同号重叠 (头碰头)。如s—s(H2)、 s—px(HCl)、px—px(Cl2) 等。σ键的轨道重叠部 分是沿键轴呈圆柱形分 布的(两个原子核的连 线即是键轴)。
一、价键理论
2).π键:
两原子轨道垂直 核间联线并相互平行 进行同号重叠(肩并肩)。 π键的轨道重叠部分对 通过键轴的平面是反 对称的,其电子云分 布的界面图好像是两 个长圆形的冬瓜。
➢ 饱和性 ➢ 方向性
4.共价键的键型 1).σ键:2).π键:3)大键
二、 分子轨道理论
1 物质的磁性 2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 3 同核双原子分子 4 异核双原子分子 5 关于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的对称性
2
7
二、 分子轨道理论
1.物质的磁性 大部分物质在磁场中具有顺磁性或抗磁性。
磁性 顺磁性:受磁场所吸引, 0; 抗(反)磁性:被磁场所排斥, = 0;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七章 物质结构基础
目录
➢7.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7.2 多电子原子结构 ➢7.3 化学键理论 ➢7.4 分子间力和氢键
7.3 化学键理论
➢在自然界中,除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能以单原子形式 稳定出现外,其他元素的原子则以一定的方式结合成分 子或以晶体的形式存在。
➢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基本单元是分子,而分子的性质是 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所以研究化学键理论是当今化学 一个中心问题。
顺磁性
抗(反)磁性
1、物质的磁性
➢物质的磁性强弱可以有磁矩表示,而分子磁矩的大小与分子 中未成对电子数有关。
n(n 2)BM
按照价键理论,O2分子内有双键,应该没有磁性,但事
实上O2是顺磁性物质。实验测定(O2)=2.83BM, O2中n=2,
有两个未成对电子。VB理论无法解释。 1932年前后,莫立根、洪特、伦纳德-琼斯等先后提出分
正负离子之间靠库仑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而生成离子 化合物。这种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叫做离子键。
7.3.1离子键的形成和性质
2.离子键的性质
➢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 离子的电荷球形对称分布,在空间各方向都同等程
度地尽量多吸引异性电荷的离子。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 ➢键的离子性与元素的电负性有关,元素电负性差别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