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清单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②
“自西向东”改为“自东向西”。
7.黄赤交角形成原理及其影响。 地球自转产生的赤道面与地球公转产生的黄道面之间的夹角 为黄赤交角① 。 由于地球公转时斜着身子 , 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66° 34′)基本不变, 地轴的空间指向(指向北极星附近)基本不变②, 故黄赤交角(目前 23° 26′)也基本不变。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到达的最北界线是 23° 26′N, 即北回归线;最南界线到 23° 26′S,即南回归线,也就是太阳直射 点在 23° 26′S~23° 26′N 做周年往返移动③。太阳直射点在南北 回归线之间匀速移动,并同时引起地球上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 的周年变化④。因此地表获得热量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 “移动速度较快”中的“快”改为“慢”。
9.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 减, 且以直射点所在纬度为中心等距离对称①。 春、 秋分日和冬至、 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如下图所示。
3 月 21 日和 9 月 23 日前后——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南、 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均为 0° ②。 6 月 22 日前后——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回归线以北 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南半球达全年最小值③。 12 月 22 日前后——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极点正午 太阳高度为 23.5°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正午太阳高度均为 0° )④。 错误代号: 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区时 计算的区时=已知区时-(已知区时的时区-要计算区时的时 区)④,(注:东时区为正,西时区为负)。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 “商数减 1”改为“商数加 1”。
6.日界线、日期分布与变化规律。 判断新旧两天,要看两条线,一是人为日界线——180° 的国际日 期变更线,二是自然分界线——当地时间为 0 点的经线①。自然分界 线自西向东移动,随时变化②。 地球上最早的一天出现在人为日界线西侧 ,然后新的一天范围自 东向西扩大。较晚的一天出现在 0 点经线西侧,其范围自东向西缩小 ③。 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应减 1 天,比如你在国际日 期变更线西侧,当地时间是 20 日的 00 30,当你自西向东越过国际 日期变更线后,你所在位置的当地时间是 19 日的 00 30④。如果是 自东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则应该加 1 天。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 “气温越高”改为“区域间温差越大”。
4.大气水平运动的特征,风与所受力的关系原理。
类型 高空 大气 中的 风 成因 水平气压梯度 力和地转偏向 力共同作用的 结果 水平气压梯度 近地 力、 地转偏向力 面的 和摩擦力作用 风 的结果① 风向特点 风向与等压线 平行② 风向与等压线 成一夹角; 距地 面越近, 夹角越 小③ 力与风的关系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 线,指向低压,决定风力大小;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只改 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大小。摩 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与地转 偏向力一样,随风速增大而增 大。④
答案:④ “紫外区”和“红外区”位置对换。
2.太阳活动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平均以 11 年为周期①。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扰动地球上空对流层,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②;(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③现象; (3)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④;(4)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 自然灾害。 太阳活动影响到海上航行之船、空中飞行之机、甚至信鸽的飞 翔。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
去掉“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12.太阳视运动规律。 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 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①。 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北落②。 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正南升,正北/正南落③。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 最高时在正北④。 正午时太阳的位置取决于观察点与太阳直射点的相对位置。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④ “均为 0° ”改为“均小于 0° ”。
10.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在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过程中,对于全球任何一个地点而言,直射 点移向该地点,则该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大①;反之,则逐日变 小。直射点与该地点间的纬度距离越近 ,该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②。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 月 22 日~12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12 月 22 日~次年 6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12 月 22 日~次年 6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 变大;6 月 22 日~12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小③。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太 阳直射点位于另一半球的回归线上时取得全年最小值④。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 “西北落”改为“西南落”。
清单 2 地球大气 1.对流层大气基本特征和形成原理。 对流层厚度随纬度升高呈现降低趋势 ,且受下垫面(陆地和海 洋、山地和平原、森林草原和荒漠等)性质影响①。 近地面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②。一般来说,海拔越高, 获得太阳辐射越少,气温越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叫逆 温③。 对流层大气由于下热上冷,对流运动旺盛。水汽、尘埃物质集 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④。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 “对流层”改为“电离层”。
3.地球运动(自转、公转)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运动方式 运动方向 运动速度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围绕地轴转动 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①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 近日点(每年 1 月初), 速度快; 极点为 0②。纬度相同线速度一 远日点(每年 7 月初),速度慢 定相同③。角速度:除两极点外 ④ 各地相等(15° /h)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 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 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 直射点回归周期: 一个回归年
运动周期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③ “一定”改为“不一定”, 海拔越高, 线速度越大。
4.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规律、原理及影响举例。 受地球偏向力的影响①,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会偏向运 动方向的右方,在南半球会偏向运动方向的左方②。地转偏向力的 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垂直。 速度越大,地转偏向力越小③。仅有沿赤道方向的水平运动才 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不同,导致气流方向的不同。反 气旋在北半球顺时针而南半球逆时针;气旋在北半球逆时针而南半 球顺时针④。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源自文库
答案:④ “匀速移动”中的“匀速”去掉。
8.太阳直射点的时空变化规律。 3 月 21 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移①,到夏至 6 月 22 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此后直射点南移, 移动速度较快②, 秋分(9 月 23 日)时又直射赤道。此后继续南移③,冬至日(12 月 22 日)直射南回归线(23° 26′S),以后又北移,移动速度较快④。 错误代号: 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
“变大”和“变小”位置对换。
11.晨昏线位置与昼夜长短时空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3 月 21 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过南北极点,晨昏线上纬度最高 点与极点重合);晨昏线与赤道互相垂直平分;所有纬线被分割成的昼 弧、夜弧等长①。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3 月 21 日~6 月 22 日,晨昏线与地轴夹角增大,晨昏线纬度最高 点纬度数逐渐减小为 66.5° ;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降低②;北半球 白昼变长,昼长夜短,极昼范围扩大;6 月 22 日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纬度越高,白昼越长③。 6 月 22 日~9 月 23 日,晨昏线与地轴夹角变小,晨昏线纬度最高 点纬度数逐渐增大为 90° ; 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升高; 北半球白昼 变短,昼长夜短,极昼范围缩小至消失④。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 “越小”改为“越大”。
5.时区划分原因及分布特征、地方时与区时换算规则。 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 比西边的早。 以 0° 经线为中央经线, 向东、 向西各 7.5° 为中时区①。 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中时区往东、往西各划分 12 个时区。东、西 十二区合占一个时区②。 (1)知经度求所在时区: 时区范围是中央经线的度数向左右分别减加 7.5 度,即东西方 向跨越 15 度。用该地的经度除以 15 度,当余数小于 7.5 度时,商 数即为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当余数大于 7.5 度时,商数减 1 即为该 地所在的时区数③。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 “夹角越小”改为“夹角越大”。
5.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特征、形成原理及影响。
答案:②
“红外线”改为“可见光”。
3.城郊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地区间冷热不均,导致气流在高温区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低 压(对应高空形成高压);较低温度地区垂直下降,近地面形成高压 (对应高空形成低压)①; 同一水平高度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②。 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气温越高,热力环流越旺盛③。没有明显季风 活动的地区,城市气温高于郊区;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高 空相反。海滨地区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谷地地区,白天吹谷 风,夜晚吹山风④。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正误(下面地理事象特征、规律、原理(原因)叙述,给出了 几个关键点,判定其正误。) 清单 1 地球 1.太阳辐射波长分布规律与特征。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 辐射所传递的能量,称太阳辐射能①。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 太阳辐射光谱②。 0.4~0.76 μm 为可见光区③, 能量占 50%; 0.76_μm 以上为紫外区,占 43%;红外区小于 0.4_μm,占 7%④。 错误代号: ________。 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 “获得太阳辐射越少”中“太阳”改为“地面”。
2.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原理。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 化碳吸收红外线,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①。大气对太阳辐射中 能量最强的红外线部分吸收很少②,绝大部分的太阳辐射能量能够到 达地面。 大气中的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主要对可见光具有反射作用 ,这 种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③。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高,就是这个原因。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具有选择题。 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时天空仍是明亮的 ,都是大气 散射的结果④。 错误代号: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