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出思想深刻的议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场作文技法课堂】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愈来愈倾向于考查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2013年的18道作文题突出考查学生的观照能力、开掘能力和思辨能力。纵观近年高考满分佳作,无不闪耀出智慧的理性之光与令人心悦诚服的思辨色彩。因此,考场作文想得高分,就得在发展等级“深刻”上下功夫。
同学们平时的议论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认识肤浅,思想苍白,立意平淡;文章缺少点睛之笔,缺乏思想的光照,缺少理性的阐述,缺少人文底蕴,缺乏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二、议论文平面运思,角度单一。只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看不出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运思踪迹;也没有多角度、多侧面论证的透彻。三、普遍存在分析问题能力较弱的毛病,看问题易走极端,分析问题只要一点论,见解片面偏激,认识武断绝对,剖析缺乏思辨的深度。四、写议论文采取“论点论据”的简单模式,不会分析论据。总之,学生的议论文往往缺乏深刻、睿智的思想。
议论文怎样才能“深刻”呢?“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揭示观点的现实意义,预测未来的方向、后果、发展趋势)。概括地说就是说理透彻、论点(思想)深刻。思想的高度,就是写作的高度。古人说:“千古文章意最高。”文意的浅显源于思想的苍白,文意的深刻源于思想的深刻,所以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根本,要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广阔性、独创性、深刻性、辩证性、敏捷性等品质;尤其要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思考自然、社会、人生,为作文积累有思想底蕴的素材;要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多读点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的理论书籍;多读些杂文、随感类文章以及优秀作文中深刻的句、段、篇,在阅读中揣摩、模仿。还要学习掌握对现象作深入挖掘的思考方法,学会对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果溯因、由因推果、由点及面”的加工;多设疑、多思考、多训练,做到看问题能抓住实质,分析问题能鞭辟入里,说理能令人信服。只有眼界高一些,认识水平、理论水准高一些,面对文题才能写出深刻之作。
当然,最主要的是要掌握一些使议论文“深刻”的技巧。
1.由表及里、入木三分
由表及里就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现象是“表”,本质是“里”。精彩的议论一定是深刻透辟的,高考议论文写作要深刻透彻,就要抓住问题的要害,并且作出入木三分的分析。这种分析不是就事论事型的,也不是隔靴搔痒式的,而是以敏锐的眼力向着事物的纵深探望,使潜藏在事物背后或内部的一切显露于读者的面前,让人分享到透视事物深层意蕴的愉悦。
例如2013年江西一考生的《“怕”与“不怕“》中学生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是现象,但有人却热爱奥数、英文,这种现象的本质是急功近利的心态:
怕周树人,却不怕奥数和英文,急功近利心态暴露无遗。奥数对于现代人来说对高考有利,可以凭加分制度得到加分或凭借奥数获奖获得保送资格,英文好可以出国留学,成为海龟。这些大好的利益驱使众人爱上奥数与英文,然而这真是百利而无一害吗?
对怕周树人的危害,作者入木三分的分析:
急功近利的心态固然是有的,然而怕周树人,这难道不是中国经典文化的没落?中国自己的经典文化遭冷落,反倒崇洋迷外,这是一个民族的衰退,若中国民族文化就这样在我们手上流失,那我们将会是历史的罪人。
2.独辟蹊径、求异求新
选择材料与确定立意时,即使是一些人人熟知或是比较平庸的材料,我们也要做到“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开掘材料中人们轻易不能觉察的闪光点,跳出俗套,创出新路子。在陈年的观点中发掘新意,于通行的观点中发表创见,在他人的观点中发现不同。
当然,独辟蹊径的议论并非故作惊人之语,而是要善于从最佳的说理视角,进行入情入理的阐发。它或从正面,或从侧面,或从反面,巧妙地揭开问题的一角,让人窥见事物的全部真相,让读者获得蹊径寻幽、顿悟事理的快感。例如2013年上海一考生的《请把你的目光挪一挪》面对常见的抗震救灾报道画面中罗列领导们的名字、滔滔不绝地介绍救灾部署,以及所谓的“最美新娘”和“猪坚强”。当人们都在唱响“主旋律”的时候,作者却独辟蹊径,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请把你的目光挪一挪,检讨我们的安全教育和劣质建筑”,可谓察众人所不察,言众人所未言,另辟蹊径,发人深省。
3.纵横开掘、多向思维
纵向思考,是对现象进行剖析,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挖掘事物的本质;横向思考,则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相关的事物,让内容充满贯穿古今的大气。这种角度上的纵横开掘,其实就是思维多向性的具体体现,即看问题不局限于一个角度。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材料,找准材料从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属性,多推敲,多琢磨,去粗取精,由浅入深,从中选择出独特的新“意”来。学会多向思维,文思才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想才会长出翅膀,文章才会具有“峰回路转”的惊喜。以议论为主的文章,要串起历史长河里的颗颗耀眼“明珠”,也要找出
支配人物言行举止的思想闪光点与内动力;要扣住古今中外的经典事例,也要挖掘出事件的本质内涵。
例如,“斑羚飞渡”的材料,场景是悲壮的、感人的,也是发人深思的,它给人的启迪不只是情感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多方面的理性思考:如面临绝境,斑羚能生存吗?试跳斑羚的坠崖有价值吗?中壮年斑羚作为幼小斑羚的生命跳板,为什么配合得如此默契……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就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提炼出深刻的立意: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角度,谈绝境与生存的关系;从种族繁衍的角度,谈个体牺牲的价值;从生存发展的角度,谈配合默契的重要性等。
4.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俗话说,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要能透过一滴水看见太阳,就从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的能力,具备了发展创新的意识与眼光。考生要善于从命题材料中抓住精彩的瞬间或片断,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针见血,力求从片言只语中落笔,以小见大,深入发掘,透过平凡的现象挖出不平凡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又不能局限于一景一物一事一理,而应由此及彼、由点带面、因事见理、见微知著,使主题得到升华。
要学会从小事出发,挖掘小事背后隐含的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实质性规律。例如,从自己挨打看到父亲这个称呼的份量,从一个人在物质条件丰裕时始终穿布底鞋窥探出他心里装着百姓的思想境界等。再如2013年辽宁一考生的《沙子与珍珠》,以小见大,观点深刻独到:“只有自身闪耀,才能吸引成功的眼睛。”从沙子变成珍珠,到人磨炼自身成长,再到一个国家闪耀自信的光芒。用苏老泉及中国发展的例子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由物及人,因事见理,见微知著,升华了主题。请看文章的结尾:
经过蚌的孕育,沙砾可以幻化做珍珠;经过风雨的洗礼,幼苗可以长成林木;经过大地的考验,溪流可以汇成大海。
一个人,将自身打磨,闪耀生命的光彩。
一个国度,将自身打磨,闪耀世界的璀璨。
5.缜密辩证、理性分析
议论文的说理一定要缜密辩证。要认真分析材料,思考议论的问题,提高认知水平和感悟能力,学会辩证看待,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把观点轻易地对立起来。它要求作者有辩证思维的头脑,不因突出自身的正确而强词夺理,不因强调重要而陷于偏激。缜密辩证的议论一定能够对事物作出全面的观照,客观、理性的分析,公正的评判,一定会注意对象的不同,把握说话的分寸。如谈“读书的苦乐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