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研究

“双性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1964年,ROSSI 正式提出了“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BEM 以这个概念为基础,制定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证明了双性化人格的存在[1]。其后,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在此基础上对双性化人格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简单说,双性化人格理论认为,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的人格类型,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即双性化人格是较完美的人格类型。在幼儿园中,以双性化人格理论为基础创设一种有利于儿童人格发展的教育环境、对儿童进行适宜的性别角色教育,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有助于儿童形成健康的人格,有助于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顺利完成。

一、双性化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

Whitley 于1984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

出三种性别角色的模式:第一种是传统的典型性别角色模式,是指那些性别角色符合其生理性别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即拥有男性气质的男性和拥有女性气质的女性是心理健康水平最高的人;第二种是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认为男性和女性不是相对的两极,而是我们可以分割的相对的两个维度。认为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最适合的性别角色模式是双性化的,而不是单一化的;第三种是男性化性别角色模式,是指那些具有男性化特征的人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2]。第二种双性化性别角色模式就是基于双性化人格理论而形成的。

(一)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的人格类型

双性化人格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男性和女性不是相对的两极,而是我们可以分割的相对的两个维度。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最适合的性别角色模式是双性化的,而不是单一化的。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

熟[3]

“中性化”与“双性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应该区分开来。轰轰烈烈的“超级女声”造就了广大青少年热烈崇拜的“中性化女孩”,日本漫画和韩国影视里面如美玉的“花样男”成为流行的“明星相”。这些男孩的女性化和女孩的中性化都是“中性化”潮流的具体体现。“中性化”,从社会化的角度来看,它指的是社会中的个体具有性别不典型的特点[4]。笔者认为“中性化”即是属于贝姆提出的“未分化”类型。性别角色中性化现象对传统性别角色

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姚伟1,宫亚男2

(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2.奕阳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8)

摘要: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兼有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的人格类型,是一种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人格模式,双性

化人格成为一种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双性化人格理论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启示: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因性施教,培养集两性优点于一身的儿童;适当提高幼儿园男性教师比例,增加低幼阶段男性影响力;以游戏为切入点实施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幼儿园要慎选读物。

关键词:学前教育;双性化人格理论;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

作者简介:姚伟(1963-),女,辽宁锦州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评价研究。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165(2010)01-0140-04

收稿日期:2009-06-25

第30卷

第1期2010年1月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Vol.30No.1January ,2010

140

刻板印象提出了质疑,但是把青少年塑造成“假小子”和“娘娘腔”却也会容易造成他们的角色紊乱和迷失,随之带来“性取向”的困窘,并导致性别角色认同障碍的出现。而“双性化”则是在保留本性别固有特征基础上,糅合异性优秀特征的发展。即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它是社会中的个体以天赋的生理性别为基础同时吸收、表现、表达出相关性别的个性特点。因此,“‘男女双性化’并不代表性别中立或没有性别,也不涉及性的取向,而是描述个人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两性的行为特征,突破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5]

(二)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人格模式

双性化人格理论认为,双性化类型的个体会比较自由地表现男性化和女性化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自我概念更为完善,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健康人格。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列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③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⑨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⑩有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个体更符合以上的心理健康的标准。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康布兰和贝姆在1976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发现:无论男女,双性化人格都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司本斯等人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R)对女性调查结果表明,双性化人格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他们有更好的可塑力和适应力[6]。斯比尔斯等人的研究也表明,双性化的青少年和大学生比类型化的同伴自我评价高、自尊心强,更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更强。双性化的女性比具有典型特质的女性更易把她们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很少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够,即使失败了也很少表现为无能为力[6]。

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具有更强的对环境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Cecilia Cheng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区别双性化个体与男性化个体、女性化个体的适应性行为的最主要的地方在于他们对于环境的敏感性与反应能力,具体说是,在变换的环境中察觉细微之处的能力以及根据情景的需要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双性化个体对于情景的改变更具敏感性,并且会根据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意味

着,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拥有着一种‘认知自主’,他们可以跳出自己的性别认知来决定运用哪种策略来更好地处理具体的情况。”然而,男性化个体和女性化个体对他们所扮演的性别角色更具敏感性并且在运用处理问题的技能上是刻板的[7],可见,双性化人格是一种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人格模式。

(三)双性化人格成为一种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为男性和女性是两个独立的维度,很多被旧有文化约定为男性或女性单独拥有的人格特质,实质上是属于两性共有的性别特征,男性人格特征和女性人格特征是可以在个体身上很好地融合的。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严格界定了男女性别角色标准、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以性别特征双性化理论为基础的新的性别特质类型的划分方法为人类正确理解男女两性差异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现代化程度逐渐提高的今天,两性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男性可以显现女性的温柔细心,女性也不乏像男性那样勇敢坚强。这种“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着、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的双性化人格特征是性别角色发展所要求的,有助于形成健康人格。从此人们将不再局限于男性化、女性化这种两极化的分类框架,而是要平等地看待每一个个体。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双性化人格已经成为一种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

二、双性化人格理论对幼儿园教育的启示

研究发现,儿童在7岁前不仅发展着性别同一而且也在进行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所以,儿童早期是双性化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我们应该创设一种有利于儿童双性化人格发展的教育环境。在当前现实情况下,幼儿园进行合理的适宜的性别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一)因性施教,培养集两性优点于一身的儿童

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从个性角度来讲,应体现为男性以阳刚为主,刚中有柔,而女性则以阴柔为主,柔中见刚;从知识能力的发展来讲应强调男女共进,取长补短,既具有性别特色,又能优化整体心理水平。这样,健康的性别心理就应该是:一个个体既具有男女之共性,也具有男女之个性,既可以摆脱性别角色标志的束缚,又不失自己的性别本色。因此,提倡双性化教育模式,就是要结合“因性施教”来进行。传统的刻板教养方式、教育观及文化因素,使得男性和女性按照各自既定的性别角色行为规范去成长。在审视传统的性别观念时,我们并不否定男女是存在差异的,特别是在生理上。我们在幼儿园教育中创设有利于儿童双性化人格发展的教育环境也并不是说要忽视男女的两性差

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