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有效•智慧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王永

理想的数学课堂,我以为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简单、有效、智慧。

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以为,当前数学教学值得反思的主要问题有三:⑴是否把数学的课堂教学搞复杂了,尤其是所谓的公开课;

⑵是否落实了数学化的教学思想与策略,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⑶关于“数与计算”的教学,是否以培养“数感”为主要目标?教学的现状,可能更多的不是学数学,而是学算术。

一、把数学的课堂教学搞复杂了,具体表现如下:

1.把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环节搞复杂了。

案例1:二上“看望老人”的“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学片断。

师:我们中华民族有一个传统美德——尊老爱幼。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谁知道重阳节又叫什么节?

个别的学生有的说知道,好像叫老人节,多数说不知道。

师:在那一天,有的人会去敬老院里看望老人(板:看望老人)(这时有学生举手)生1:我爷爷在敬老院呢!还有很多的爷爷、奶奶也都在那,我去过那。

师:你真是个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今年重阳节,小红、小明、小刚他们也想去敬老院里看望老人,老师带来了他们3个人从家到敬老院的行走路线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出示例题图)

生1:我在图上看到小刚家。

生2:我在图上还看到了小红家。

生3:我看到了邮局,还有小明家。

生4:我还看到了敬老院、书店。

师:除了刚才大家观察到的你们还看到了什么?谁是个细心观察的孩子?

生5:我还看到了小明家到邮局有20 m。

生6:邮局到敬老院有50 m。

生7:小红家到敬老院有60 m。

生8:我看到小刚家到书店有30 m,书店到敬老院有50 m.

生9:邮局在小明家的北面,书痁在小刚家的西面,邮局和敬老院都在小红家的西面。

生10:我还看到了向上的“”,写着北。

(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那叫指向标,所指的方向是北。)师:同学们还记得在地图上如何辨认方向吗?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着)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观察得那么仔细,你能帮助3个小朋友看图说出他们从家到敬老院的行走路线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间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什么?一是衔接学生的旧经验(包括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二是引发学生解题的需要感(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

什么是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常被定义为一个情境,在此情境中我们想要到达的某一目标。

只有情境,没有目标,还产生不了问题。有了目标,而通往目标的路径是未知的,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问题因此便产生了。问题既是引发学生思考或讨论的起点;问题也是学生从情境中捕捉信息的内驱力;问题还是数学学习的发动机。

在没有目标的情境中,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这是在创设情境的教学环节,经常看到的一种现象。值得反思的是,这样的教学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出示情境图后,教师问学生:“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的发言接二连三,相当踊跃、热烈,但对这样的情境创设,却有人质疑:是在上数学课还是上看图说话课?

数学课程可以说是由“问题”组合而成的课程,它和其它科目最大的区别在于,数学课本有一系列的问题等待解决。其实,出示情境图后,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小红、小明、小刚三个小朋友分别从自己家出发,他们怎么走才能走到敬老院?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有的放矢从图中捕捉有用的信息,激活旧经验,解决面临的问题。

所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有效策略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情境及问题都和盘托出。

2.把探究新知的过程搞复杂了。

案例2:一上“小明的一天”(认识钟表)的“探究新知”教学片断。

师:从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讨论2分钟后,全班汇报,互相补充。

生1:我看到了有12个数字。

生2:我看到有两根针。

生3:我还知道比较长的是分针,比较短的是时针。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真棒!时针和分针长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儿不一样呢?

生1:我觉得时针和分针有点像我们的手指(边说说边伸出手),时针就像我这根手指(伸出拇指)比较粗,比较短,分针就像我这根手指(伸出食指)比较长,比较细。

师:你可真会比喻!那老师考考你们,这是什么?(手指着钟面的时针)这是什么?(手指着分针)(如此反复几次,目的让学生清楚的辨认时针分针。)

师:同学们知道吗?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是会转动的。

(点击课件模拟从6时到7时的两针转动情况)

师:你知道他们是怎样转动的吗?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

生1:我知道时针转得比较慢,分针转的比较快。

生2:我知道分针要转一大圈,时针才转一点点,转一格。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你们刚才讲的是时针和分针转动快慢问题,那他们转动的方向呢?能比划一下吗?

生3把手臂伸直,在空中顺时针画了个大圆圈。

师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圆弧线,并标上箭头,并介绍人们生活中所说的顺时针方向就是这么来的。说完,请学生再做动作练习一下。(在黑板上板书画弧线,记录转动的方向)

上述探究时钟的知识,仅仅停留在识别时针与分针,以及感知时针与分针的旋转方向,还未触及时钟如何报时的核心价值,就已经花掉不少宝贵的时间。这种教学设计与安排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知识

点的教学。这种教学观念很容易导致知识与应用被人为地割裂,又回到“先知识,后应用”的老路。

探究新知的有效策略,是把学习新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为此,教材创造了有趣的情境——“小明的一天”,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小明早晨几时起床?上午几时上学?……诱发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辩证,进而建构自己的知识。

关于时钟上的时针(短针)与分针(长针)的位置,怎样与时间对应的法则,不是学生自己可以探究发现的。部分学生已经学会看时钟了,那是他们从父母长辈那儿学来的;有的学生还不会看时钟。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是正常的,也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即可以创造适当的情境让学生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普及生活常识。 3.把课堂独立作业的环节搞复杂了。

案例3:三上“去游乐场”的“随堂练习,巩固新知”的教学片断。

⑴(课件出示来到游乐场售票处的画面,画面呈现售票处价格表和两个旅游团队的人数)

师:能把你看到的,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吗?

生:我看到了售票处的价格表:太空船每人4元,蹦蹦床每人3元,电动火车每人2元

……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