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的政策效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重照。。。。羹垂二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经历了一个持续的大分化过程。一方面,农业人口的比重大幅下降,但绝对数量仍然很大。分化后依然极为庞大的农民数量,决定了财政直补模式不可能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另一方面,这一过程又是很不彻底的,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从农民中分化出的阶层与母体并未彻底地割断和分离。这在产生一系列弊端的同时,亦在客观上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平稳推进留下一个意义重大的“缓冲带”。

关键词:农民大分化反哺模式农民工“缓冲带”

ii薯,j纛誊:德舅泛蠢德系每渗聋i蠹蘸交露攀彀韩糖塑薷啦;“_jj_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形成了工人、农民两大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这一‘‘2+1”式的基本社会结构。其中,农民就是指居住在农村,并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社会成员,而农民阶级则是对整个农民群体的政治定性。一直到改革前,由于政府对社会流动实施严格控制,农民基本上没有机会走出农村。因此,从阶级成分来看,这一时期的农民作为一个阶级基本上是名副其实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社会控制不断减弱,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开始了大规模的重新分化组合。以土地家庭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从传统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重新成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获得了选择职业的自由。在这种背景下,农民的重新分化组合已在所难免。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先后分化出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等几个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而农业劳动者则是这一分化过程的基本母体和最终沉淀下来的一个阶层。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农民作为一个职业概念,其与农业劳动者实际上

是合一的。虽然,现在的中国农民已经

可以相当自由的流动和从事其他非农

活动,但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

在,使得农民这一概念的中国运用上不

可避免地具有了“中国特色”。作为一

个职业概念,中国的农民应指具有农村

户口,承包集体所有的耕地,主要从事

种植业或养殖业,并以此为唯一或主要

收入来源的劳动者,他们是真正意义上

的中国农民。但在另一方面,虽然农民

工、乡镇企业职工等实际上已经脱离农

业劳动者阶层,但由于他们仍持有农业

户口,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被视为

‘‘农民”。从上述事实出发,本文将户籍

意义上的农民定义为广义的农民,而将

职业意义上的农民,即农业劳动者,定

义为狭义上的农民。文中所指的农民,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就是指狭义的农民

——农业劳动者。

第一、相对比重下降。但绝对数量

依然庞大。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

程,也就是农业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

同样道理,中国社会整体实现现代化的

关键,就是农村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

来发生的最令人欣喜的社会结构变化

之一,就是“中国农民”这个曾经是世界

上最庞大、最保守的社会群体已经于20

世纪末瓦解了。同世界上其他正在迈

向工业化的国家一样,中国农民在社会

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例呈现不断下降

的趋势,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民跨出农

门。截至1997年,其在全社会总就业

人口中的比重已下降至49.9%,标志着

中国历史性地跨出了农业国行列。其

间虽有所波折,但总体上仍呈现继续下

降的发展态势。截止2006年底,已降

至42.6%。。

虽然农民的绝对数量已经有了较

大幅度的减少,但对比同期第一产业在

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即可看出,

其比重仍然是偏高的,明显呈现投入与

产出的‘倒挂”状态。2006年,第一产业

从业人员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是

42.6%,但创造的GDP却只占总量的

11.7%,固这种‘倒摧’状态也正是农民在

经济上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的根本原因之

所在。不仅如此,即便是对比同处发展

中国家行列、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相当,

甚至低于中国的一些国家,就会发现这

一比重偏高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伊朗、

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朝鲜、蒙古2001

年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当代中国农民阶层分化的政策效应分析

作者:赵聚军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300071

刊名:

调研世界

英文刊名:THE WORLD OF SURVEY AND RESEARCH

年,卷(期):2008(8)

被引用次数:1次

1.林万龙税费改革后农村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基于交易成本角度的探讨[期刊论文]-农业经济问题 2006(04)

2.韩俊时代变了,农村根本没有‘1.6亿'剩余劳动力 2006

3.温家宝:"11届人大1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2008

4.中国统计年鉴(2007)

5.贺雪峰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 2004

6.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6)

7.陈锡文中国农民数量正在逐步减少 2006

8.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2004

9.中国统计年鉴(2007)

10.中国统计年鉴(2007)

1.刘高艳.牛静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城乡流动模式缓冲带积极影响研究[期刊论文]-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0(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diaoysj200808002.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