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肥胖与营养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与营养
北京协和医院 卢世琰
肥胖的概述
肥胖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 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程度的一 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它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是二型糖尿病、心血 管疾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 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加重的十大 危险因素之一.
俄罗斯胖小姐选美
极其肥胖的儿童
超级肥胖
肥胖者与他同龄人的比较
肥胖~世界的末日
亚太地区肥胖的流行病学
25-69岁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区女性居民肥胖患病率(BMI>30)
瑙鲁 人
— 农 村
斯岛

得 摩亚 里格


澳大 农村 利
耳人 — 罗
高地
白 人—
里奥

-

新 几内 亚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按年龄标化后的患病率%

巴布
• 2004年,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 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一些营养 缺乏病依然存在;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 明显上升趋势,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 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据估 算,目前我国的超重者有2亿~3亿,肥 胖症患者至少有0.3亿~0.4亿。
• 儿童肥胖令人担心:儿童肥胖率平 均已达8.1%。北京市儿童肥胖率由 1990年的3%上升到2000年的13.8%, 80%的肥胖儿童成人后依然肥胖。
中国城市青壮年肥胖发病趋势
? 25%
20% 15% 10%
10%
12%
15%
5%
0% 1982
1989
1992
BMI>25
2000
Source: 1992 National Nutrition Survey
中国部分省市肥胖发病率
%
45
40
BJ HB
35
NM
30
TJ
25
HLJ
20
XJ
15
SH
HN
10
SD
5
JS
0
ZJ
BMI>25
1992 National Nutrition Survey
9
%8
7 6 5 4 3 2 1 0
中国学生肥胖发病率
7.18 3.38
1985 1995
8.65
2.75
女生
男生
1995 National Student Survey
• 肥胖症是指身体含有过多的脂肪组 织。
• 身体脂肪组织占体重的比例,成年 女性超过30%、成年男性超过20%~ 25%,就可以定义为肥胖。
二 肥胖诊断方法
一,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身高X身高)
BMI:
WHO
我国
<18.5 营养不良
<18.5 体重过低
18.5 – 25 正常
18.5 – 23.9 正常
25 – 29.5 超重
24 – 27.9 超重
>30 肥胖
>28 肥胖
二,腰围 WC 用来测定腹部脂肪的分布 WHO建议标准:男>94cm ;女>80cm
三,腰臀比 WHR 腰围与臀围之比 男>0.9;女>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四,标准体重法
体重指数=(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X100%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判断标准:
消瘦-10%以下,正常+-10%,超重10-20%,肥胖>20%
五,皮褶厚度测量(不单独作为肥胖标准)
三头肌部 肩胛部 腹部
评价肥胖病的指标:
➢ 人体测量法 身高标准体重法 皮褶厚度法 体重指数法、腰/臀围比值
➢ 物理测量法 根据物理学原理测定人体成分构成,推算体脂的
含量,花费昂贵 ➢ 化学测量法 操作复杂,需特殊设备,不作临床应用
欧洲成人根据BMI进行体重分类
分类 体重过低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期 I 度肥胖 II 度肥胖 III 度肥胖
BMI <18.5
18.5-24.9 25 25-29.9 30-34.9 35-39.9 40
相关疾病的危险性 低(但其它疾病危险性 增加) 平均水平
增加 中度增加 严重增加 极为严重增加
亚洲成人根据BMI进行体重分类
分类 体重过低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期 I 度肥胖 II 度肥胖
BMI <18.5
18.5-22.9 23 23-24.9 25-29.9 30
相关疾病的危险性 低(但其它疾病危险性 增加) 平均水平
增加 中度增加 严重增加
相对危险性大幅度 增加
2型糖尿病
中度增加 冠心病
轻度增加 肿瘤
胆囊疾病 血脂异常
高血压
(绝经之后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 癌和结肠癌)
胰岛素抵抗
骨关节炎(膝部)
呼吸困难
高尿酸血症/痛风 月经异常
睡眠呼吸暂停(打鼾)
生殖功能降低 肥胖症引起的背部疼痛
三肥胖的分型
肥胖按发病的原因分为 继发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
肥胖按脂肪分布的主要部位 全身性肥胖 中心性肥胖
肥胖按年龄分 幼儿肥胖 成人肥胖
四 肥胖的原因
• 肥胖的原因非常复杂,大量研究表明,不同 个体对能量摄入、食物的生热作用和体 重调节反应不同,受遗传特点和生活方式 的影响即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因此肥胖是 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
一,内在因素 1,遗传因素 2,瘦素 3,胰岛素抵抗 4,脂肪组织的变化
二,外在因素 1,饮食因素 2精神因素 3,体力活动过少 4,社会因素
与肥胖病发病有关的营养因素
不良的进食习惯 1)不吃早餐。 2)晚餐太丰盛。
偏食 饮食结构不良:高热量(甜食)高脂肪
多食: 速度快而唨嚼少
•国内外调查研究发现,等量的食 物,在一天之中进餐2~6次的人,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进餐次数 较少的人发生肥胖的机会和程度 高于进餐次数稍多的人。
三其它因素
妊娠期营养因素,孕母的营养对胎儿有 影响
人工喂养及辅食添加,过早的添加固体 食物
五肥胖的临床表现
一、一般临床表现 气喘、关节痛、疲劳、抑郁
二、内分泌代谢紊乱 高胰岛素血症、生殖激素的影响
三消化系统的表现 消化不良 、便秘
四、心肺功能的影响
肥胖对儿童的危害
一心血管系统 血粘稠度增高 血总胆固醇增加 低密度脂蛋白增加 血压增高
二、呼吸系统 肺活量减少 每分钟通气量减少
三、内分泌系统 生长激素改变 性激素紊乱
四体力、智力及生长发育改变
肥胖对成年人的危害
一、心肺功能不全综合症 脂肪堆积横膈抬高呼吸受限 气体交换减少血氧浓度降低 CO2储留导致呼吸性酸中毒 心输出量增加加重左心负荷
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1 过度肥胖和腹型脂肪分布导致呼 吸道机械性堵塞
2 特征是睡眠中阵发性呼吸暂停, 提示症状:打鼾、睡眠质量差、醒 后不能恢复精神
3 可导致低氧性心律失常而致死
三、心血管疾病
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等
肥胖患者胆固醇升高、糖耐量降低:心血管 病的危险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