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城市发展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周口市城市发展报告
(2009年12月30日)
一、2009年城镇化发展情况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克难攻坚、奋力前行、战胜严峻挑战、各项工作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年初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进一步显现,市场需求不足矛盾日益凸显,市内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农民工大量返乡,加之近60年来最为严重的冬春连旱和秋季频发的自然灾害,以及长期积累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在外部冲击作用下集中显现,保增长、保稳定的压力空前加大。面对复杂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应对危机一揽子计划和省委、省政府“三保两抓一推动”的科学部署,果断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措施,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城镇化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初步预计,2009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29.45%,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一)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共同营造宜居城市。中心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发展活力日益增强。东新区开工建设了周口大道拓宽改造等8条道路工程,市体育馆、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市科技馆、周口卫校、实验幼儿园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备受市民关注的建设路贾鲁河桥顺利建成通车,关系民生的小街小巷硬化、垃圾中转站和公厕建设等中心城区十件实事全部完成,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开展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完成了港口物流园区控制性规划、沙南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76%的乡镇规划编制和40%的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全部到位。
(二)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取得新成效。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总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县城和小城镇的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努力形成与中心城区规划上衔接、功能上互补、产业上联接的中小城市群。各县(市)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县城供水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重点镇供水管网等项目进展顺利,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淮阳县入选中国首批18个“魅力小城”和“中国最美50佳小城”。
(三)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填补了我市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的空白,标志着我市医疗废弃物将进入环保型集中处理阶段。全市污水处理厂均已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商水县污水管网已全线贯通,污水已进入周口沙南污水净化中心。按照市政府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年活动方案要求,各县市污水处理厂视频设备及中控系统已全部安装完毕投入使用。项城市、西华县、鹿邑县、郸城县、沈丘县、太康县、扶沟县等七个垃圾处理场已全部建成并通过省厅无害化等级评定,全部达到国家无害化处理Ⅱ级及以上标
准。2008年建设的淮阳县、商水县两个县的垃圾处理场省厅无害化等级评定完毕。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项目进展顺利。
(四)产业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全市11个产业集聚区被省政府定为重点产业集聚区,完成了总体发展规划编制,累计完成投资79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2.1亿元,建成区面积37.7平方公里。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1亿元,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五)积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加。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组织实施“万人创业计划”,落实创业引导资金1724万元。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万人。预计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3元,比上年增长9.2%。
二、2010年城镇化工作基本思路
2010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将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由“重建设、轻管理”向“建管并重”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由“外延、粗放式发展”向“内涵、集约式发展”转变,由“注重经济增长”向“统筹协调发展”转变。强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新区建设步伐,加大中心城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力度,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力
争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1.3%。
三、2010年城镇化工作的重点工作
继续实施中心城市和城镇带动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促进产城互动、“三化”协调发展,力争今年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
一是强化中心城市带动。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规划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指导意见》和“现代城镇体系建设工程”,加快东新区建设步伐,努力把东新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年内东三路、东四路建成通车,开工建设东二路、滨河路等7条道路。抓好安居小区、申凤梅艺术中心、人防指挥中心等项目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高东新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市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加快项目入驻,促进产业集聚。抓住漯阜铁路电气化改造、新火车站广场搬迁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吸引更多客商投资兴业。老城区改造要着眼于改善环境、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开工建设健康街、富民路等道路改造工程,继续实施低压区供水改造和供水工艺、管网改造提升。实施亮化美化绿化工程,亮化5条次干道,新建5个垃圾中转站,新建改造10座公厕,新增公共绿地100万平方米。
二是强化城市管理。结合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加大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中心城区环卫管理体制。加大脏乱差整治力度,推进市容市貌、公共交通、建筑工地、住宅小区等方面的精细化管理,着力解决城市违章搭建、占道经营、乱倒垃圾等难点问题,逐步改善城市人居环
境。加快城市供排水系统改造,加大在供电、供热、公共交通、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投入,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建立和完善供水、供气、防汛抗灾应急预案,提升公用事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强化中小城镇建设。抓好县城和39个国家、省、市重点小城镇的扩容提质,逐步把县城发展成为20万以上人口的中等城市。进一步完善中小城镇的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增强城镇对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支撑能力。把城市发展和产业培育结合起来,推动产城互动,以建设产业集聚区为平台,以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有支撑带动能力的城区工业企业,逐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四是强化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国家公路枢纽城市建设,完善城乡路网结构,加快构建公路、铁路、水运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城市现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与产业集聚区的共享和衔接,逐步由城区向周边延伸、向农村覆盖,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生活、居住等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结合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土地“三项整治”等工作,对具备条件的城乡结合部,可率先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
五是完善提升四大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拉动增长、优化结构、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平台。着力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支撑和集聚发展四大保障能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进度,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