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13高考区域地理复习世界地理拉丁美洲概况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合恩角:南部群岛的最南点就是闻名世界的合恩角,其经 过的经线67ºW)是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分界线。
墨西哥高原
科
迪 勒 拉 山 系 南
安 第 斯 山 脉
段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2、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 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 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高大、绵长,全长9 000多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 ①中美地峡(中美洲):
• 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南美大陆)之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 它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洲大陆桥梁”的称号。该 地区又叫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 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7个国家。它们以农 业为主,盛产香蕉和咖啡。巴拿马、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 有“香蕉国”之称。咖啡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 加的经济支柱。
• C.历史:
• 巴拿马运河是 1880年由法国最先动工开凿的。 1901年美国与巴拿马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ຫໍສະໝຸດ Baidu美国 取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永久租让 权”。美国在运河区驻有军队,建立了军事基地。 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根据 1977年美巴 两国签署的新“巴拿马运河条约”,巴拿马运河于 1999年底全部归巴拿马所有。
西印度群岛种植甘蔗条件优越:
• 1、位于低纬,属热带气候。每年6月一10月为湿 季,11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年降水量多在1000 毫米以上。岛上广泛种植甘蔗、咖啡、可可、烟 草、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特别以生产甘蔗著 名。,2、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保水性和通气性 良好,下层是肥沃的火山土。3、②在甘蔗生长后 期和收割期,适逢干季,既便于收割,又能提高 甘蔗的含糖量。4、古巴的蔗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 积的五分之三,蔗糖出口量占世界前列。过去, 古巴有“世界糖缺罐之称”。
• ②巴拿马运河:
• A.位置: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巴拿马境内,大致西北 东南走向。
• B.通航能力:
• 它是凿通河流的分水岭而 建成的。运河全长81.3千 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 河宽150米至304米。可通 航5万一10万(7.6万)吨 级轮船。船只通过运河, 先要经过三道水闸,把船 只升高26米;离开运河时, 再经过三道水闸,把船只 降到与海面相同的高度。 船只航行在运河上,好像 越过一座水桥。这种运河 被称为水闸式运河。船舶 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
巴拿马 运河
苏伊士 运河
太平洋 巴拿马 南、北美
洲交界处 大西洋
埃及 亚、非两 大西洋 州交界处 印度洋
麦哲伦 14500
海峡航线
非洲 好望角
10000
知识点: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位于巴拿马境内。连通 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 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有“世界桥梁”的美誉。
• D.作用(意义):
• 缩短航程14500千米。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 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 有“世界桥梁”的美誉。如使纽约和旧金山之间的 航程缩短了约14500千米。
• 麦哲伦海峡:70°W 53°S
• 在南美大陆和火地岛之间,有一条十分迂回曲折的海 峡。因航海家麦哲伦于1520年首先由此通过进入太平 洋,而得名。是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因 为航道曲折艰险,自从巴拿马运河通航后,来往大西 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船只一般不再经过这里。(它的西 段呈西北—东南走向,中段南北走向,东段又从西南 折向东北,自西至东,拐了一个直角弯。中、西段的 海岸也很曲折。两岸陡壁耸立、海岬、岛屿密布。峡 中风大多雾,潮高流急,多旋涡逆流,海上时有浮冰, 不利于航行。峡湾曲折,长563千米,最窄处宽仅3千 多米。风大流急,航行困难。)
拉丁美洲概况
一、位置与范围
• 1、范围
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属 北美洲) • 南部: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和火地岛、巴拿马运河)
• 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泛称拉 丁美洲(图)。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 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2、位置
• (1)经度看:位于35ºW-115 ºW之间, 纬度看:55 ºS-25 ºN宵之间。
• 大安的列斯群岛多属大陆岛;小安的列斯 群岛多属火山岛;巴哈马群岛由一些小岛 和众多的珊瑚礁组成。西印度群岛上有二 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古巴、海地、多 米尼加、牙买加面积较大。1492年,哥伦 布最初来到西印度群岛,误认为是东方印 度附近的岛屿。不久,葡萄牙人达·伽马发 现了真正的印度。以后,人们便把这些位 于西半球的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
②南部:
• 南美洲南端岛屿也较多,最大的是火地岛。火地岛与南美 大陆之间为麦哲伦海峡,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
•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当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在 海峡航行时,夜晚曾见南边岛屿上升起一个个火柱(这是 印第安人点燃的烽火),因此这个岛屿也就被称为“火地 岛”。
• 乌斯怀亚:位于火地岛南端港口城市,是阿根廷火地岛区 的行政中心,世界最南的城市,该港是阿根廷和其他国家 去南极考察的后方基地,考察船都在这里补充燃料和食品。 乌斯怀亚城(55°S、68°W)。
二、自然区域特征
• (一)地形 • 1、地形:高原山地为主,南北多岛屿 • (1)南北两端岛屿众多:
• 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 部。
• ①北部: • 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
大西洋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岛上 盛产甘蔗。其次为海地岛。
西印度群岛:分为三组
(不同成因)类型:
• 赤道横穿北部,大部分为热带,温带面积 较小,没有寒带。
• (2)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邻大西洋,西 濒太平洋,北部为加勒比海和
• 墨西哥湾,南部以德雷克海峡为界与南极 洲相望,是各大洲中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3)、交通位置
项目
所属 国家
地理 位置
沟通 可不必绕 缩短的航程 海洋 道的航线 (千米)
墨西哥高原
科
迪 勒 拉 山 系 南
安 第 斯 山 脉
段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2、地形: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北部墨西哥高原、西部安第斯山脉; 南美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 尼亚高原)安第斯山脉高大、绵长,全长9 000多千米,为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 ①中美地峡(中美洲):
• 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南美大陆)之间,有狭长的中美地峡。 它连接了北美和南美大陆,有“美洲大陆桥梁”的称号。该 地区又叫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 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7个国家。它们以农 业为主,盛产香蕉和咖啡。巴拿马、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 有“香蕉国”之称。咖啡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哥斯达黎 加的经济支柱。
• C.历史:
• 巴拿马运河是 1880年由法国最先动工开凿的。 1901年美国与巴拿马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ຫໍສະໝຸດ Baidu美国 取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永久租让 权”。美国在运河区驻有军队,建立了军事基地。 巴拿马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根据 1977年美巴 两国签署的新“巴拿马运河条约”,巴拿马运河于 1999年底全部归巴拿马所有。
西印度群岛种植甘蔗条件优越:
• 1、位于低纬,属热带气候。每年6月一10月为湿 季,11月至次年5月为干季。年降水量多在1000 毫米以上。岛上广泛种植甘蔗、咖啡、可可、烟 草、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特别以生产甘蔗著 名。,2、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保水性和通气性 良好,下层是肥沃的火山土。3、②在甘蔗生长后 期和收割期,适逢干季,既便于收割,又能提高 甘蔗的含糖量。4、古巴的蔗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 积的五分之三,蔗糖出口量占世界前列。过去, 古巴有“世界糖缺罐之称”。
• ②巴拿马运河:
• A.位置: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巴拿马境内,大致西北 东南走向。
• B.通航能力:
• 它是凿通河流的分水岭而 建成的。运河全长81.3千 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 河宽150米至304米。可通 航5万一10万(7.6万)吨 级轮船。船只通过运河, 先要经过三道水闸,把船 只升高26米;离开运河时, 再经过三道水闸,把船只 降到与海面相同的高度。 船只航行在运河上,好像 越过一座水桥。这种运河 被称为水闸式运河。船舶 通过运河一般需要9个小时。
巴拿马 运河
苏伊士 运河
太平洋 巴拿马 南、北美
洲交界处 大西洋
埃及 亚、非两 大西洋 州交界处 印度洋
麦哲伦 14500
海峡航线
非洲 好望角
10000
知识点: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作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位于巴拿马境内。连通 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 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有“世界桥梁”的美誉。
• D.作用(意义):
• 缩短航程14500千米。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缩 短了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的航程, 有“世界桥梁”的美誉。如使纽约和旧金山之间的 航程缩短了约14500千米。
• 麦哲伦海峡:70°W 53°S
• 在南美大陆和火地岛之间,有一条十分迂回曲折的海 峡。因航海家麦哲伦于1520年首先由此通过进入太平 洋,而得名。是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因 为航道曲折艰险,自从巴拿马运河通航后,来往大西 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船只一般不再经过这里。(它的西 段呈西北—东南走向,中段南北走向,东段又从西南 折向东北,自西至东,拐了一个直角弯。中、西段的 海岸也很曲折。两岸陡壁耸立、海岬、岛屿密布。峡 中风大多雾,潮高流急,多旋涡逆流,海上时有浮冰, 不利于航行。峡湾曲折,长563千米,最窄处宽仅3千 多米。风大流急,航行困难。)
拉丁美洲概况
一、位置与范围
• 1、范围
北部: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属 北美洲) • 南部:南美洲(西印度群岛和火地岛、巴拿马运河)
• 由于多数国家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所以泛称拉 丁美洲(图)。主要国家有巴西、墨西哥、阿根 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智利等。
2、位置
• (1)经度看:位于35ºW-115 ºW之间, 纬度看:55 ºS-25 ºN宵之间。
• 大安的列斯群岛多属大陆岛;小安的列斯 群岛多属火山岛;巴哈马群岛由一些小岛 和众多的珊瑚礁组成。西印度群岛上有二 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古巴、海地、多 米尼加、牙买加面积较大。1492年,哥伦 布最初来到西印度群岛,误认为是东方印 度附近的岛屿。不久,葡萄牙人达·伽马发 现了真正的印度。以后,人们便把这些位 于西半球的岛屿称为西印度群岛。
②南部:
• 南美洲南端岛屿也较多,最大的是火地岛。火地岛与南美 大陆之间为麦哲伦海峡,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
•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当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在 海峡航行时,夜晚曾见南边岛屿上升起一个个火柱(这是 印第安人点燃的烽火),因此这个岛屿也就被称为“火地 岛”。
• 乌斯怀亚:位于火地岛南端港口城市,是阿根廷火地岛区 的行政中心,世界最南的城市,该港是阿根廷和其他国家 去南极考察的后方基地,考察船都在这里补充燃料和食品。 乌斯怀亚城(55°S、68°W)。
二、自然区域特征
• (一)地形 • 1、地形:高原山地为主,南北多岛屿 • (1)南北两端岛屿众多:
• 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 部。
• ①北部: • 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
大西洋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岛上 盛产甘蔗。其次为海地岛。
西印度群岛:分为三组
(不同成因)类型:
• 赤道横穿北部,大部分为热带,温带面积 较小,没有寒带。
• (2)海陆位置:拉丁美洲东邻大西洋,西 濒太平洋,北部为加勒比海和
• 墨西哥湾,南部以德雷克海峡为界与南极 洲相望,是各大洲中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
(3)、交通位置
项目
所属 国家
地理 位置
沟通 可不必绕 缩短的航程 海洋 道的航线 (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