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_I_分散蓝284对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46卷第 3期 2009年 6月 印染与着色
C.
染料与染色 D YESTU FFS AND COLORA TION
Vo l146 No13 June 2009
I. 分散蓝 284对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张伟 3 赵祥风 (利兹大学设计学院 ,利兹 , LS2 9JT,英国 )
摘要 :使用 C. I. 分散蓝 284对聚乳酸纤维进行了染色实验 ,研究了不同乳酸光学异构体单体含量的聚乳酸纤维的染 色性能 ,结果表明纤维中右旋乳酸单体含量的提高有利于纤维对染料吸附量的提高 。同时发现染料在纤维上的吸 附等温线不属于 Nernst型吸附 ,这可能与染料分子产生聚集有关 。染色纤维的颜色产量随着染色温度的提高而提 高。 关键词 : C. I. 分散蓝 284;吸附曲线 ;染料聚集 ;染色 中图分类号 : TS1901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 1179 (2009) 03 - 036 - 3
导致纤维表面颜色变淡 。另一方面 ,染色纤维表现出
的颜色强度除了与纤维的折射率和染料的光学性质有
关外 ,还与染料在纤维上的分布状态有关 ,在纤维上单
个均匀分布的染料将表现出较高的颜色强度 。当染料
图 1 染料在纤维上的上染率
染料分子将向纤维内部扩散并被纤维吸附 , 当染色
用量较高时 ,由于纤维上染料分子聚集态的形成 ,导致 其表现出的颜色强度值下降 。
来明亮而色深 ,而 6%染料用量的染色纤维看起来象
洗过似的 。染色纤维的颜色产量 (见图 3)表现出相同
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方面 ,随
着染料浓度的增加 ,其形成较大的聚集态的可能性增
加 ,纤维表面可能吸附这样大的染料颗粒 ,在冲洗过程
中 ,吸附在纤维表面的部分的大的染料颗粒将被洗脱 ,
图 2 染色聚乳酸纤维的横截面图 ( 630 ×, 1% o. m. f)
[D ]f = KN [D ]s
(3)
图 4表明在不同的染料用量下 ,染料在纤维上的
·37·
Vo l146 No13
染料与染色 D YESTU FFS AND COLORA TION
第 46卷第 3期
浓度 [D ]f 与染料在染浴中的浓度 [D ]s 之间不存在线 3 结论
在可 见光 区使 用 Perk in - E lm er, L am bda9, UV / V IS /N IR S pectrophotom eter( S pectron ic, U. K. )对染浴进 行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通过测定染浴在最大吸收波 长下的吸光度 ,并根据染料在最大吸收波长下吸光
型的‘绿色纤维 π,具有吸湿性好 、手感好 、下垂性好 、 分析 。通过测定染样在特定波长下的反射率值 ( R ) ,
抗皱性好 、及阻燃性好等优点 [ 2 - 4 ] 。随着人类环保意 根据 Kubelka - M unk方程来计算颜色强度值 ( K / S) 。
识的不断增强 ,聚乳酸纤维必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 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对其染色性能的研究具 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此 ,本文研究了 C. I. 分散蓝 284对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 。
λ = 700
fk
=∑ λ = 400
(
K
/S
)λ
x10,λ + y10,λ + z10,λ
(2)
115 染色纤维的横截面图
染色纤维横截面图通过 O lympus(BH - 2, Japan)
显微镜进行观测 ,并使用 Pentax LA 相机获得图片 。
染色前 ,使用 2 g /L Na2 CO3 和 1 g /L 非离子洗涤 剂 ,在 60 ℃对纤维煮炼 15分钟 。采用 1∶20浴比 ,使 用柠檬酸调节到 pH 值到 415。在 115 ℃,用 Infra -
C. I. 分散蓝 284是一只重要的分散染料 ,具有优 114 颜色测量
良的水洗牢度性能 ,不仅用于单色还可以拼海军蓝 、
将染色纤维晾干后 ,使用 D a tacolor S F600 S pec2
黑色等色 ,发展前景良好 [ 1 ] 。聚乳酸纤维是一种新 traflash以及 DC I Colou r Tools软件进行颜色强度测试
碳 ,因而具有光学活性 ; 根据其旋光特性 ,乳酸分子 单体可以分为右旋乳酸 (D - 乳酸 )和左旋乳酸 (L 乳酸 ) [ 5, 6 ] 。实验中研究了两种不同右旋乳酸含量纤 维的染色性能 ,其中高 D 纤维含 2%的 D 旋光异构 体 ,低 D 纤维含 114%的 D 旋光异构体 。C. I. 分散蓝 284在纤维上的上染率见图 1。
的非结晶区 。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 ,纤维中的非结 晶区的膨胀将加剧 ,有利于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渗 透 ,增加染料在纤维的吸附量 。另一方面 ,随着温度 的升高 ,染料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泳动性 π增强 ,有利 于将较大的染料分子的聚集分散为较小的染料分子
1 实验
111 原料 C. I. 分散蓝 284,由德司达公司提供 ;聚乳酸纤
维 ,由 Naturalwork 公司提供 。染色助剂由 BASF 提 供 ;其它的试剂由 A ldrich提供 。 112 染色工艺
( 1 - Rλ ) 2 K/S =
(1)
2Rλ
颜色强度函数 , fk , 是在可见光区测得的 K /S 值 的加和 。 fk 值可以通过方程 ( 2 ) 来计算 , 其中 x10,λ, y10,λ和 z10,λ是 10°标准观测角时 , 在每一观测波长下 颜色匹配值 (Colour M atching Functions) 。
差别表现的不明显 。
图 4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曲线 (115 ℃)
通常说来 ,分散染料在疏水性纤维上的吸附等 温线属于 Nernst型分配 。即当染浴达到平衡时 ,染 料在纤 维 上 的 浓 度 [ D ]f 与 染 料 在 染 浴 中 的 浓 度 [D ]s 之比为一常数 KN (Nernst等温吸附系数 ) ,如方 程 ( 3)所示 [ 10, 11 ] 。
亲水性性质是一致的 。同时 ,由于极性基团的存在
使染料分子产生较强的分子偶极矩 ,这同样促进了
染料分子的缔和 。在染色过程中 ,随着染浴中染料
浓度的增加 ,染料分子的聚集将加剧 ,颗粒变大 ,当
颗粒尺寸大到一定程度时 ,染料颗粒再难于向纤维
的非结晶区扩散 ,因而当染料浓度达到一定的值后 ,
继续增加染料的用量 ,染料在两种纤维上的上染率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来描述染料
存在着较多的极性基团 ,这些基团之间存在着较强 与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此 ,实验中测定了在不同
的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 , 所以容易形成染料聚集 。 染料用量下 ,染料在纤维上浓度 [D ]f 与染料在染浴 这与染料生产商说明的该分散染料具有相对较强的 中浓度 [D ]s 之间的关系 ,结果见图 4。
中含有离子键的成分 。而离子型染料以氢键和范德华 键的成分增加 ,在纤维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弗莱因
力被纤维吸附固着时 ,多属于弗莱因德利胥型 ( Freun2 德利胥型 ( Freundlich)吸附 。提高染色温度有利于染
dlich)型吸附 , (即染料在纤维上的浓度 [D ]f 随染料在 染浴中的浓度 [D ]s 增加而不断增加 ,但增加速度越来 越慢 ) ,这同样会导致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偏离分配型 (Nernst型 )吸附 。
图 2可见 ,染料在纤维上形成了聚集态 ,这说明染料的 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 ,不属于 Nernst型吸附 ,这可能
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较多的极性基团 ,这些基团之间存 与染料分子中存在较多的极性基团有关 。一方面 ,
在着较强的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 ,所以形成染料聚集。 染料分子中这种极性基团的存在 ,有利于染料分子
染料浓度较高时 ( > 4% o. m. f) ,这种差别表现的不
明显 。这可能与染浴中染料分子产生聚集有关 ,图 2
是染色纤维的横截面图 。由图 2可见 ,染料在纤维上
图 3 染料在纤维上的颜色产量
不是均匀分布的 ,相反形成了很多的染料聚集 (图中 212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等温曲线
单纤维横截面中的小点 ) ,这说明染料的分子结构中
性关系。也就是说 ,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在 115 ℃时
相对于低 D 含量聚乳酸纤维而言 ,高 D 含量聚
的吸附曲线与 Nernst等温吸附方程有较大的偏离 ,不 乳酸纤维中含有较少的结晶区 ,较多的不定型区 ,在
能用 Nernst方程来描述。这可能与染料易于形成聚集 高温的染色条件下 ,分子链运动较剧烈 ,因而将有更
有关 ;染料聚集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染料对 多的染料分子渗透到纤维中 ,染色结束降温后 ,更多
纤维的亲和力 ,影响了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 解附平 的染料将‘镶嵌 π于纤维间 ,导致染料对纤维上染率
衡 ,改变了染料在纤维与染浴中的分配性能 。此外 ,由 的提高 ,染色纤维的颜色强度增加 。染料在聚乳酸
结束降温后 ,染料分子将嵌于纤维间 , 实现对纤维的
染色 [ 9 ] 。显然 ,由于高 D 纤维具有更多的不定型区 ,
将在染色过程中吸附更多的染料 ,引起上染率的提
高 。图 1还表明当染料浓度较低时 ( < 3% o. m. f, on
mass of fabric) ,这种上染率的差别表现的更明显 ;当
3 Email: zhangweileeds@ hotmail. com
疏水性纤维进行染色是因为 :在高温条件下 ,纤维的 非结晶区将发生膨胀 ,在分散剂的作用下 ,疏水性的
·36·
染料与染色 Vol146 No13
张伟 C. I. 分散蓝 284对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2009年 6月
实验中还观察到 215%染料用量的染色纤维看起
同时 ,由于极性基团的存在 ,使染料分子产生了较强的 之间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 ,促进了染料聚集的
分子偶极矩 ,致使部分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变大 ,也 生成 ,这将改变染料在纤维与染浴中的分配性能 。
就是说这些共价键中产生了离子键的成分 ,染料分子 另一方面 ,由于极性基团的存在 ,使染料分子中离子
色效果的提高 ,因为温度的升高促进了纤维的分子 链运动及非结晶区的膨胀 ,同时促进了染料聚集态 的解聚 ,这都将促进染料吸附量的提高 ,导致颜色强 度的提高 。
213 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实验中还考察了染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见图 5。图 5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 ,染料在纤维上吸 附量增加 ,染色纤维表现出更深的颜色 。这可能是 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一方面 ,分散染料对疏水性 纤维的染色属固体溶解机理 ,并主要发生在聚合物
2 结果与讨论
211 单体的旋光特性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聚乳酸 纤 维 的 共 聚 单 体 乳 酸 分 子 中 存 在 手 性
Red Pyrotec 2000 Series ( Roaches International L td, England)染色仪对聚乳酸纤维染色 30 分钟 ,然后降 温到 50 ℃,再对染色纤维进行冲洗 ,晾干 。 113 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测定
图 1说明当染料浓度一定时 ,染料在高 D 纤维 上的上染率要比在低 D 纤维上的上染率要高 。这是
Baidu Nhomakorabea
度与染料浓度的校正曲线 ,计算出染浴中染料的浓 因为 :相对于低 D 纤维而言 ,高 D 纤维中含有较少的
度 ;并进一步计算出染料在纤维上的浓度 。
结晶区 、而含有更多的不定型区 [ 7 - 8 ] 。分散染料能对
参考文献
[ 1 ] Epochem , http: / / epochem. com /p roducts/ dyes/D isperse% 20B lue% 20284. htm
[ 2 ] H Tsuji, Y Ikada, B lends of A liphatic Polyesters. Ⅱ. Hydrolysis of So2 lution2cast B lends from Poly(L2lactide) and Poly ( E2cap rolactone) in Phosphate2Buffered Solution[ J ]. J App l Polym Sci. , 1998, 67 ( 3 ) :
C.
染料与染色 D YESTU FFS AND COLORA TION
Vo l146 No13 June 2009
I. 分散蓝 284对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张伟 3 赵祥风 (利兹大学设计学院 ,利兹 , LS2 9JT,英国 )
摘要 :使用 C. I. 分散蓝 284对聚乳酸纤维进行了染色实验 ,研究了不同乳酸光学异构体单体含量的聚乳酸纤维的染 色性能 ,结果表明纤维中右旋乳酸单体含量的提高有利于纤维对染料吸附量的提高 。同时发现染料在纤维上的吸 附等温线不属于 Nernst型吸附 ,这可能与染料分子产生聚集有关 。染色纤维的颜色产量随着染色温度的提高而提 高。 关键词 : C. I. 分散蓝 284;吸附曲线 ;染料聚集 ;染色 中图分类号 : TS1901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 - 1179 (2009) 03 - 036 - 3
导致纤维表面颜色变淡 。另一方面 ,染色纤维表现出
的颜色强度除了与纤维的折射率和染料的光学性质有
关外 ,还与染料在纤维上的分布状态有关 ,在纤维上单
个均匀分布的染料将表现出较高的颜色强度 。当染料
图 1 染料在纤维上的上染率
染料分子将向纤维内部扩散并被纤维吸附 , 当染色
用量较高时 ,由于纤维上染料分子聚集态的形成 ,导致 其表现出的颜色强度值下降 。
来明亮而色深 ,而 6%染料用量的染色纤维看起来象
洗过似的 。染色纤维的颜色产量 (见图 3)表现出相同
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方面 ,随
着染料浓度的增加 ,其形成较大的聚集态的可能性增
加 ,纤维表面可能吸附这样大的染料颗粒 ,在冲洗过程
中 ,吸附在纤维表面的部分的大的染料颗粒将被洗脱 ,
图 2 染色聚乳酸纤维的横截面图 ( 630 ×, 1% o. m. f)
[D ]f = KN [D ]s
(3)
图 4表明在不同的染料用量下 ,染料在纤维上的
·37·
Vo l146 No13
染料与染色 D YESTU FFS AND COLORA TION
第 46卷第 3期
浓度 [D ]f 与染料在染浴中的浓度 [D ]s 之间不存在线 3 结论
在可 见光 区使 用 Perk in - E lm er, L am bda9, UV / V IS /N IR S pectrophotom eter( S pectron ic, U. K. )对染浴进 行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通过测定染浴在最大吸收波 长下的吸光度 ,并根据染料在最大吸收波长下吸光
型的‘绿色纤维 π,具有吸湿性好 、手感好 、下垂性好 、 分析 。通过测定染样在特定波长下的反射率值 ( R ) ,
抗皱性好 、及阻燃性好等优点 [ 2 - 4 ] 。随着人类环保意 根据 Kubelka - M unk方程来计算颜色强度值 ( K / S) 。
识的不断增强 ,聚乳酸纤维必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 具有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对其染色性能的研究具 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为此 ,本文研究了 C. I. 分散蓝 284对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 。
λ = 700
fk
=∑ λ = 400
(
K
/S
)λ
x10,λ + y10,λ + z10,λ
(2)
115 染色纤维的横截面图
染色纤维横截面图通过 O lympus(BH - 2, Japan)
显微镜进行观测 ,并使用 Pentax LA 相机获得图片 。
染色前 ,使用 2 g /L Na2 CO3 和 1 g /L 非离子洗涤 剂 ,在 60 ℃对纤维煮炼 15分钟 。采用 1∶20浴比 ,使 用柠檬酸调节到 pH 值到 415。在 115 ℃,用 Infra -
C. I. 分散蓝 284是一只重要的分散染料 ,具有优 114 颜色测量
良的水洗牢度性能 ,不仅用于单色还可以拼海军蓝 、
将染色纤维晾干后 ,使用 D a tacolor S F600 S pec2
黑色等色 ,发展前景良好 [ 1 ] 。聚乳酸纤维是一种新 traflash以及 DC I Colou r Tools软件进行颜色强度测试
碳 ,因而具有光学活性 ; 根据其旋光特性 ,乳酸分子 单体可以分为右旋乳酸 (D - 乳酸 )和左旋乳酸 (L 乳酸 ) [ 5, 6 ] 。实验中研究了两种不同右旋乳酸含量纤 维的染色性能 ,其中高 D 纤维含 2%的 D 旋光异构 体 ,低 D 纤维含 114%的 D 旋光异构体 。C. I. 分散蓝 284在纤维上的上染率见图 1。
的非结晶区 。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 ,纤维中的非结 晶区的膨胀将加剧 ,有利于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渗 透 ,增加染料在纤维的吸附量 。另一方面 ,随着温度 的升高 ,染料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泳动性 π增强 ,有利 于将较大的染料分子的聚集分散为较小的染料分子
1 实验
111 原料 C. I. 分散蓝 284,由德司达公司提供 ;聚乳酸纤
维 ,由 Naturalwork 公司提供 。染色助剂由 BASF 提 供 ;其它的试剂由 A ldrich提供 。 112 染色工艺
( 1 - Rλ ) 2 K/S =
(1)
2Rλ
颜色强度函数 , fk , 是在可见光区测得的 K /S 值 的加和 。 fk 值可以通过方程 ( 2 ) 来计算 , 其中 x10,λ, y10,λ和 z10,λ是 10°标准观测角时 , 在每一观测波长下 颜色匹配值 (Colour M atching Functions) 。
差别表现的不明显 。
图 4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曲线 (115 ℃)
通常说来 ,分散染料在疏水性纤维上的吸附等 温线属于 Nernst型分配 。即当染浴达到平衡时 ,染 料在纤 维 上 的 浓 度 [ D ]f 与 染 料 在 染 浴 中 的 浓 度 [D ]s 之比为一常数 KN (Nernst等温吸附系数 ) ,如方 程 ( 3)所示 [ 10, 11 ] 。
亲水性性质是一致的 。同时 ,由于极性基团的存在
使染料分子产生较强的分子偶极矩 ,这同样促进了
染料分子的缔和 。在染色过程中 ,随着染浴中染料
浓度的增加 ,染料分子的聚集将加剧 ,颗粒变大 ,当
颗粒尺寸大到一定程度时 ,染料颗粒再难于向纤维
的非结晶区扩散 ,因而当染料浓度达到一定的值后 ,
继续增加染料的用量 ,染料在两种纤维上的上染率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可以用来描述染料
存在着较多的极性基团 ,这些基团之间存在着较强 与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此 ,实验中测定了在不同
的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 , 所以容易形成染料聚集 。 染料用量下 ,染料在纤维上浓度 [D ]f 与染料在染浴 这与染料生产商说明的该分散染料具有相对较强的 中浓度 [D ]s 之间的关系 ,结果见图 4。
中含有离子键的成分 。而离子型染料以氢键和范德华 键的成分增加 ,在纤维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弗莱因
力被纤维吸附固着时 ,多属于弗莱因德利胥型 ( Freun2 德利胥型 ( Freundlich)吸附 。提高染色温度有利于染
dlich)型吸附 , (即染料在纤维上的浓度 [D ]f 随染料在 染浴中的浓度 [D ]s 增加而不断增加 ,但增加速度越来 越慢 ) ,这同样会导致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偏离分配型 (Nernst型 )吸附 。
图 2可见 ,染料在纤维上形成了聚集态 ,这说明染料的 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 ,不属于 Nernst型吸附 ,这可能
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较多的极性基团 ,这些基团之间存 与染料分子中存在较多的极性基团有关 。一方面 ,
在着较强的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 ,所以形成染料聚集。 染料分子中这种极性基团的存在 ,有利于染料分子
染料浓度较高时 ( > 4% o. m. f) ,这种差别表现的不
明显 。这可能与染浴中染料分子产生聚集有关 ,图 2
是染色纤维的横截面图 。由图 2可见 ,染料在纤维上
图 3 染料在纤维上的颜色产量
不是均匀分布的 ,相反形成了很多的染料聚集 (图中 212 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等温曲线
单纤维横截面中的小点 ) ,这说明染料的分子结构中
性关系。也就是说 ,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在 115 ℃时
相对于低 D 含量聚乳酸纤维而言 ,高 D 含量聚
的吸附曲线与 Nernst等温吸附方程有较大的偏离 ,不 乳酸纤维中含有较少的结晶区 ,较多的不定型区 ,在
能用 Nernst方程来描述。这可能与染料易于形成聚集 高温的染色条件下 ,分子链运动较剧烈 ,因而将有更
有关 ;染料聚集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染料对 多的染料分子渗透到纤维中 ,染色结束降温后 ,更多
纤维的亲和力 ,影响了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 - 解附平 的染料将‘镶嵌 π于纤维间 ,导致染料对纤维上染率
衡 ,改变了染料在纤维与染浴中的分配性能 。此外 ,由 的提高 ,染色纤维的颜色强度增加 。染料在聚乳酸
结束降温后 ,染料分子将嵌于纤维间 , 实现对纤维的
染色 [ 9 ] 。显然 ,由于高 D 纤维具有更多的不定型区 ,
将在染色过程中吸附更多的染料 ,引起上染率的提
高 。图 1还表明当染料浓度较低时 ( < 3% o. m. f, on
mass of fabric) ,这种上染率的差别表现的更明显 ;当
3 Email: zhangweileeds@ hotmail. com
疏水性纤维进行染色是因为 :在高温条件下 ,纤维的 非结晶区将发生膨胀 ,在分散剂的作用下 ,疏水性的
·36·
染料与染色 Vol146 No13
张伟 C. I. 分散蓝 284对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2009年 6月
实验中还观察到 215%染料用量的染色纤维看起
同时 ,由于极性基团的存在 ,使染料分子产生了较强的 之间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 ,促进了染料聚集的
分子偶极矩 ,致使部分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变大 ,也 生成 ,这将改变染料在纤维与染浴中的分配性能 。
就是说这些共价键中产生了离子键的成分 ,染料分子 另一方面 ,由于极性基团的存在 ,使染料分子中离子
色效果的提高 ,因为温度的升高促进了纤维的分子 链运动及非结晶区的膨胀 ,同时促进了染料聚集态 的解聚 ,这都将促进染料吸附量的提高 ,导致颜色强 度的提高 。
213 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实验中还考察了染色温度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
见图 5。图 5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 ,染料在纤维上吸 附量增加 ,染色纤维表现出更深的颜色 。这可能是 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 。一方面 ,分散染料对疏水性 纤维的染色属固体溶解机理 ,并主要发生在聚合物
2 结果与讨论
211 单体的旋光特性对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 聚乳酸 纤 维 的 共 聚 单 体 乳 酸 分 子 中 存 在 手 性
Red Pyrotec 2000 Series ( Roaches International L td, England)染色仪对聚乳酸纤维染色 30 分钟 ,然后降 温到 50 ℃,再对染色纤维进行冲洗 ,晾干 。 113 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测定
图 1说明当染料浓度一定时 ,染料在高 D 纤维 上的上染率要比在低 D 纤维上的上染率要高 。这是
Baidu Nhomakorabea
度与染料浓度的校正曲线 ,计算出染浴中染料的浓 因为 :相对于低 D 纤维而言 ,高 D 纤维中含有较少的
度 ;并进一步计算出染料在纤维上的浓度 。
结晶区 、而含有更多的不定型区 [ 7 - 8 ] 。分散染料能对
参考文献
[ 1 ] Epochem , http: / / epochem. com /p roducts/ dyes/D isperse% 20B lue% 20284. htm
[ 2 ] H Tsuji, Y Ikada, B lends of A liphatic Polyesters. Ⅱ. Hydrolysis of So2 lution2cast B lends from Poly(L2lactide) and Poly ( E2cap rolactone) in Phosphate2Buffered Solution[ J ]. J App l Polym Sci. , 1998, 6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