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网络侦察技术

合集下载

网络对抗技术_第2章踩点技术

网络对抗技术_第2章踩点技术

第2章 踩点技术
1 确定域名和相关的网络信息。
2.3.1 Whois查询 Whois是一种internet的目录服务,whois 提供
了在Internet上一台主机或某个域的所有者的信息.
搜索引擎站: /whois.shtml
第2章 踩点技术
第2章 踩点技术 有了注册机构信息,我们就可以通过其Whois服务器
踩点(Footprinting):主动或被动的获取信息的情报工作。
网络扫描技术(Scanning) :网络扫描技术指检测目标系统是 否同互联网连接、所提供的网络服务类型等等。 查点技术(Enumeration):提取系统的有效账号或者输出资源 名的过程称为查点。
第2章 踩点技术
第2章 踩点技术
Whois命令通常是安全审计人员了解网络情况的开始。一旦你得到
了Whois记录,从查询的结果还可得知primary和secondary域名服务器
的信息。
第2章 踩点技术 2.3.2 利用ARIN数据库可以查询某个域名所对应的网
络地址分配信息。 除了对域名进行查询,我们还可以对某个IP地址进行 查询以获得拥有该IP地址的机构信息。
网络对抗原理
刘萍萍
西安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xatuhacker80@
第2章 踩点技术 假如我们需要打击一个目标,采取的步骤是什么? 1 网络侦察
2 网络攻击
3 网络防护 我们事先获得的有关目标系统的信息量多少将是攻击 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2章 踩点技术 网络侦察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电话号码
第2章 踩点技术
2.2 攻击目标的确定
2 链接搜索
目标网站所在的服务器可能有其他具有弱点的网站, 获得同目标系统相关的信息,可以进行迂回入侵,而且可 以发现某些隐含的信息。通过各种搜索引擎:GOOGLE,

信息化战争中的网络侦察与反侦察

信息化战争中的网络侦察与反侦察

信息化战争中的网络侦察与反侦察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了各国之间斗争和竞争的重要战场。

信息化战争以其突发性、实时性和隐蔽性成为了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化战争中,网络侦察与反侦察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技术,不仅对双方的战略部署和信息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还对战争的结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就信息化战争中的网络侦察与反侦察展开讨论。

一、网络侦察的定义与特点网络侦察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在网络空间中获取对手信息和情报的行为。

网络侦察具有以下特点:1. 高度隐蔽性:网络侦察可以在不被对方察觉的情况下进行,相较于传统侦察具有更高的隐蔽性。

2. 高效性:网络侦察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对战争行动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3. 广泛性:网络侦察可以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对对手的全面了解能够为战争决策提供重要的情报支持。

二、网络侦察的技术手段在信息化战争中,网络侦察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钓鱼攻击:通过制造虚假的网络页面和信息,诱使目标用户主动向攻击者提供敏感信息。

2. 黑客入侵: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漏洞和弱点,实施非法侵入目标网络,获取目标信息。

3. 恶意软件:通过植入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盗取目标计算机上的信息并远程控制。

4. 数据分析:通过对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目标的行为模式,从而预测对手的决策意图。

三、网络反侦察的重要性和挑战网络反侦察是网络空间中的一种对抗网络侦察的行为,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网络反侦察面临以下挑战:1. 高度隐蔽性:网络攻击者的隐蔽性往往较高,反侦察人员需要具备高度敏感度和技术熟练度,以便及时发现和击败对手的侦察行动。

2. 快速响应能力:网络侦察往往发生在电子速度下,反侦察人员需要迅速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尽量减少对方的侦察收获。

3. 对策更新:网络攻击者的手段和技术时刻在不断演进,反侦察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网络攻击手法,并更新对策。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第3章 网络侦察技术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第3章  网络侦察技术
A、B、C为搜索对象,如网络设备netcam、 网络服务器IIS。Filter为Shodan搜索过滤词 ,常见的有地理位置、时间、网络服务三类 。Value为filter对应的值,若filter是端口, 则value的值对应为Shodan支持搜索的端口 值。需要注意的是filter与value之间的冒号 后面没有空格
Shodan
过滤词:地理位置类过滤词
Shodan
过滤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类过滤词
Shodan
过滤词:网络服务类过滤词,主要包括 hostname、net、os、port
Shodan
过滤词:网络服务类过滤词,主要包括 hostname、net、os、port
Shodan
过滤词:网络服务类过滤词,主要包括 hostname、net、os、port
related:[站点] 用途:显示与特定的检索页面类似的Web页ac前不可用的页面时非常有用;
示例:cache: (查找中 最近被 bot抓取的页面)。 Plusaidu所有的页面都要包 含某个条件);
示例:site: +how +the。
示例:
目标:侦察一个名为Freakishly Big Bank的大型金融机构的 Web站点 的安全相关信息
filetype:[后缀]
用途:检索特定类型的文件; 示例:filetype:ppt site: (查找
中所有的ppt文件) ot(-)
用途:过滤Web页面中所包含的特定条件; 示例:dolphins –football。
三、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中的区
域名系统允许把一个DNS命名空 间分割成多个区,各个区保存一 个或多个DNS域的名字信息

第三章军事信息对抗技术

第三章军事信息对抗技术

第三章军事信息对抗技术第三章军事信息对抗技术第一节通信对抗技术通信对抗技术是指为削弱、破坏敌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使用效能并爱护己方无线电通信系统使用效能的正常发挥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的总称。

通信对抗技术的差不多内容包括:无线电通信对抗侦察技术(简称通信对抗侦察技术)、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简称通信干扰技术)、反通信侦察/抗干扰技术(简称通信防备技术)3部分。

其技术体系如图6-2所示。

一、通信对抗侦察技术(一)概述1、通信对抗侦察通信对抗侦察是指使用通信侦察设备对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进行搜索截获、分析识别、监视跟踪以及测向和定位等,以猎取信息内容、技术参数、工作特点和辐射源位置等情报的活动。

通信侦察是通信对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通信对抗的前提和基础。

2、通信对抗侦察的要紧任务通信对抗侦察的要紧任务包括以下3个方面1)侦听侦收使用无线电侦听侦收设备,猎取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技术参数(如工作频率、调制方式)和工作特点(如联络时刻、联络代号)等。

2)测向定位使用无线电侦听侦收设备测定敌方通信信号的来波方位,确定敌方通信电台的地理位置。

3)分析判定通过对敌方通信信号的技术特点参数、工作特点和电台位置参数的分析,查明敌方通信网的组成、指挥关系和通联规律,查明敌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类型、数量、部署和变化情形。

从而可进一步判定敌指挥所位置、敌军斗争部署和行动妄图等。

3、通信对抗侦察的特点通信侦察的目标是无线电信号。

这些信号是多种多样的,敌人在进行通信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期望能顺利进行通信,通信的内容不被对方截获。

而作为侦察者则反之,总是期望能搜索、截获尽量多的敌方通信信号,以便从中分析出多的情报内容,作为干扰或攻击敌人的作战行动的情报依据。

在这种侦察与反侦察的对立斗争中,使得通信对抗侦察有如下特点:1)信号频段宽、数量多通信侦察需要覆盖无线电通信所使用的全部频率范畴。

从目前的技术进展情形看,那个频率范畴人约从几千赫兹到几十吉赫兹。

反侦察技术及应用

反侦察技术及应用

反侦察技术及应用反侦察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来阻止敌对情报机构和间谍对我国安全的侦察和监听行为,以防止敌人获取敏感信息和数据,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反侦察技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其应用范围涉及国防、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各个领域。

一、电子反侦察技术电子反侦察技术是指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来抵抗和遏制敌对情报机构的监控和监听行为。

电子反侦察技术主要包括电子干扰技术和电子隐身技术。

1. 电子干扰技术电子干扰技术是通过对敌对情报机构的监控设备进行电磁干扰,干扰其监听和侦察设备的正常工作,达到阻止敌方侦察行为的目的。

电子干扰技术可以采用频率跳变、频谱扩展、干扰信号发射等手段,对敌方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干扰和破坏,从而使敌方无法获取我方的敏感信息。

2. 电子隐身技术电子隐身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对通信设备和网络进行加密和伪装,使其不易被敌方侦察设备探测和监听,从而有效地保护我方的敏感信息和数据不被窃取。

电子隐身技术可以采用密码编码、频谱扩展、抗干扰等手段,对通信信号进行加密和隐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通信安全。

二、光学反侦察技术光学反侦察技术是指利用光学信息技术手段抵抗和遏制敌对情报机构的监控和监听行为。

光学反侦察技术主要包括红外反侦察技术和激光反侦察技术。

1. 红外反侦察技术红外反侦察技术是利用红外传感器和探测技术来对抗敌方的红外侦察设备,通过屏蔽、干扰和掩护等手段,使敌方无法对我方的红外信号进行侦察和监听。

红外反侦察技术可以采用高温伪装、红外屏蔽、红外干扰等手段,有效地保护红外信息的安全。

2. 激光反侦察技术激光反侦察技术是利用激光传感器和激光技术手段来对抗敌方的激光侦察设备,通过干扰、对抗和反制等手段,使敌方无法对我方的激光信号进行侦察和监听。

激光反侦察技术可以采用激光干扰、激光干扰、激光对抗等手段,有效地保护激光信息的安全。

三、网络反侦察技术网络反侦察技术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抵抗和遏制敌对情报机构的监控和监听行为。

网络侦察技术分析

网络侦察技术分析

网络侦察技术分析(一)[本文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一名严谨的黑客在入侵之前会先进行网络侦察及分析,以判断可行性及应采取的入侵方法。

我们今天就讲一下一名黑客是如何进行网络侦察的。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安全管理的规范。

一名好的网络安全人员,应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进行安全评估:1、从黑客角度进行思考,寻找现有的网络漏洞,对网络资源加以保护;2、从安全管理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寻找最佳途径既可保障安全又不影响商业运作效率。

从安全管理者角度考虑,安全管理者知道网络是如何配置的,更多从防火墙内部发起探测,关注内部网络的服务器和主机是否有异常情况,但黑客是不知道目标网络的配置情况,他们是从防火墙外部进行攻击/渗透的,所以一名合格的安全管理者还要从防火墙外部进行渗透看是否能穿透防火墙而控制网络主机。

如图:从安全顾问角度考虑,首先要从不知情者的角度加以定位,然后以内部知情人的角度来评估网络安全如图:下面我们看一下不同基点的安全管理结构: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基于网络的安全管理结构。

如图:由图可知,基于网络的管理产品将软件安装在一台服务器上,由它来向网络提出查询,提出查询的要求,其中主机往往是管理者,扫描网络上所有可疑的活动。

在这种结构下每台计算机被动的响应查询,优点是主机并不知道被监视,缺点是监视端口会对交换机的性能产生影响我们再介绍一下基于主机级的安全管理结构。

如图:由图可知,这是一种分层管理体系,一层是图形界面,二层是管理者,通过代理发出查询请求,从代理收集信息进行显示,三层是安装在每台主机上的代理。

可安装SNMP辅助管理。

安全审计的三个阶段:对于安全管理的几个概念我们介绍完了,我们看一下网络攻击的动机。

随着木马/病毒及黑客技术的商业化,网络攻击行为越来越多的是为了名利目的。

现在所存在的主要动机为:偷取国家机密、商业竞争行为、内部员工对单位的不满、对企业核心机密的企望、网络接入帐号/信用卡号等金钱利益的诱惑、利用攻击网络站点而出名、对网络安全技术的挑战、对网络的好奇心。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之侦察与工具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之侦察与工具

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之侦察与工具整理:编程学习网本文已被浏览:8818次如你先前所知,黑客和安全审计人员采取的第一步都是侦查网络。

在本讲中,你将接触一些网络侦查的工具和方法。

安全扫描安全扫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

你将利用Ping和端口扫描程序来侦查网络,你当然也可以使用客户端/程序,如Telnet和SNMP等,来侦查网络泄漏的有用信息。

你应当利用一些工具来了解网络。

有些工具很简单,便于安装和使用。

有时,审计人员和黑客利用程序语言如Perl, C,C++和Java自己编制一些工具,这是因为他们找不到现成的针对某种漏洞的工具。

另外一些工具功能更全面,但是在使用前需要认真地配置。

专门从事网络管理和安全的公司出售这些工具。

你将在本课中学习使用这些工具。

好的网络级和主机级扫描器会试图监听和隔离进出网络和主机的所有会话包。

在学习这些“Hacker-in-a-box”的解决方案前,你应当先接触一些当前黑客常常使用的技巧。

Whois 命令Whois〔类似于finger〕是一种internet的目录服务,whois 提供了在Internet上一台主机或某个域的所有者的信息,如管理员的姓名、通信地址、电话号码和Email地址等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官方网站whois server上注册的,如保存在InterNIC的内。

Whois命令通常是安全审计人员了解网络情况的开始。

一旦你得到了Whois记录,从查询的结果还可得知primary和secondary域名的信息。

nslookup使用DNS的排错工具nslookup,你可以利用从whois查询到的信息侦查更多的网络情况。

例如,使用nslookup命令把你的主机伪装成secondary DNS,如果成功便可以要求从主DNS进行区域传送。

要是传送成功的话,你将获得大量有用信息,包括:·使用此DNS做域名解析到所有主机名和IP地址的映射情况·公司使用的网络和子网情况·主机在网络中的用途。

公安学中的网络犯罪侦查与打击技术

公安学中的网络犯罪侦查与打击技术

公安学中的网络犯罪侦查与打击技术网络犯罪已成为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手法不断翻新,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公安学中,网络犯罪侦查与打击技术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公安学中的网络犯罪侦查与打击技术,并介绍相关的案例和技术手段。

一、网络犯罪侦查技术的意义网络犯罪侦查技术在公安学中的意义重大。

首先,通过网络犯罪的侦查,公安机关可以及时发现和捕获犯罪分子,提高了犯罪打击的效果。

其次,网络犯罪侦查技术可以有效打击网络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秩序。

网络犯罪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更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害。

公安机关通过网络犯罪侦查技术,才能够打破犯罪分子的隐匿性和匿名性,保障了网络空间的正常运行。

二、网络犯罪侦查的常用技术1. 网络监控技术网络监控技术是网络犯罪侦查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公安机关通过在网络中设置监控节点,对网络通信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可以获取到网络犯罪活动的关键信息。

例如,通过监控犯罪分子的上网记录和通信内容,可以追踪到犯罪分子的身份和活动轨迹,为进一步侦破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

2. 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犯罪侦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公安机关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从各种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和规律,为犯罪侦查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通过分析大量的网络数据,可以发现犯罪分子的交流模式、行为特征等,从而对犯罪活动进行更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 数字取证技术数字取证技术是网络犯罪侦查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公安机关通过对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等进行取证,可以获取到犯罪嫌疑人的电子痕迹和证据。

数字取证技术不仅包括传统的取证方式,如数据恢复和数据镜像,还包括对加密数据和隐蔽数据的解密和提取。

这些技术手段为网络犯罪侦查提供了全面和深入的证据来源。

三、网络犯罪打击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网络犯罪打击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未来的网络犯罪打击技术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将对网络犯罪打击产生巨大的影响。

信息化作战网络侦察与反侦察的战略

信息化作战网络侦察与反侦察的战略

信息化作战网络侦察与反侦察的战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互联网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和挑战。

信息化作战网络侦察与反侦察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成为现代军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信息化作战网络侦察与反侦察的战略,以及如何应对这个领域的挑战。

一、信息化作战网络侦察信息化作战网络侦察是利用电子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对敌方信息系统进行监控、搜集和分析的过程。

其目的是获取敌方的军事情报,为我方作战提供决策支持。

在信息化作战中,网络侦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因为大量的军事行动和决策都依赖于对敌方的信息掌握。

在信息化作战网络侦察中,有几个关键的方面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信息侦察需要迅速获取敌方网络的布局、防御系统以及通信架构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我方展开有针对性的攻击和防御非常重要。

其次,信息侦察还需要收集关键的电子情报,包括敌方的通信内容、传输方式以及数据加密等。

这些情报可以帮助我方发现敌方的弱点,并可以在关键时刻进行有效的干扰。

二、信息化作战网络反侦察信息化作战网络反侦察是利用技术手段对我方信息系统进行保护,防止敌方对我方进行侦察和渗透。

网络反侦察的目标是保护我方的信息系统免受敌方的攻击和破坏,同时也要保护我方的军事情报免受敌方获取。

在信息化作战网络反侦察中,有几个关键的措施需要采取。

首先,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军人和军事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与意识,从源头上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其次,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和设备,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用于保护我方信息系统的安全。

此外,还可以采取网络干扰措施,使敌方无法准确获取我方的信息,从而达到反侦察的目的。

三、信息化作战网络侦察与反侦察的战略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首先,战略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敌我双方的技术差距和能力差异。

只有准确了解并分析敌方的信息技术水平,才能针对性地制定合适的侦察和反侦察策略。

信息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
– 第三个模块 Wpcap.dll是不依赖于操作系统的。它提供了更加高 层、抽象的函数。
• packet.dll和Wpcap.dll
– packet.dll直接映射了内核的调用 – Wpcap.dll提供了更加友好、功能更加强大的函数调用
WinPcap和NPF
Windows的网络结构
• NDIS(Network Driv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网络 驱动接口规范)描述了网络驱动与底层网卡之间的接口规 范,以及它与上层协议之间的规范
Windows平台下的抓包技术
• 内核本身没有提供标准的接口 • 通过增加一个驱动程序或者网络组件来访
问内核网卡驱动提供的数据包
– 在Windows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下有所不同
• 不同sniffer采用的技术不同
– WinPcap是一个重要的抓包工具,它是 libpcap的Windows版本
Windows 2000下抓包组件
• 目前有大量商业的、免费的监听工具,俗称嗅探 器(Sniffer)
9.1.1 以太网络的工作原理
• 载波侦听/冲突检测(CSMA/CD,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技术
– 载波侦听:是指在网络中的每个站点都具有同等的权 利,在传输自己的数据时,首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
– 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 – 提供了50多个C API函数,功能涵盖
• 内存管理(分配和释放)函数 • 地址解析函数 • 各种协议类型的数据包构造函数 • 数据包发送函数(IP层和链路层) • 一些辅助函数,如产生随机数、错误报告等
使用Libnet的基本过程
• 数据包内存初始化 • 网络接口初始化 • 构造所需的数据包 • 计算数据包的校验和 • 发送数据包 • 关闭网络接口 • 释放数据包内存

网络犯罪侦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网络犯罪侦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网络犯罪侦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研究概述网络犯罪侦察技术是随着网络犯罪的不断增多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技术。

网络犯罪形式繁多,侵害范围广泛,使得传统的犯罪侦查手段在网络犯罪的侦测和打击上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更好地应对网络犯罪的威胁,研究网络犯罪侦察技术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从技术特点、技术原理、技术应用等方面对网络犯罪侦察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章技术特点网络犯罪侦察技术主要以网络信息采集、数据挖掘、犯罪行为分析、威胁情报监控等方面的技术为主体。

其中,主要特点如下:1. 高效性。

与传统侦查手段相比,网络犯罪侦察技术在信息收集和分析处理上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2. 自动化。

网络犯罪侦察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比传统侦查手段更高,能够做到实时监测、自动分析和自动报警等操作。

3. 多元化。

网络犯罪侦察技术主要通过网络数据挖掘的方式获取信息,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实现更广泛、更全面的信息收集和分析。

第三章技术原理网络犯罪侦察技术主要依托以下原理:1. 数据挖掘。

通过对网络数据进行存储、建模和分析,提取出隐藏的信息和模式,为后续犯罪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2. 可视化技术。

通过图表、地图等直观的形式呈现数据,便于用户观察、分析和理解,更加方便实用。

3. 自然语言处理。

通过对文本、语音等信息内容进行解析和处理,提取关键信息,增强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第四章技术应用网络犯罪侦察技术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犯罪威胁分析。

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犯罪威胁进行准确预测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网络犯罪。

2. 指挥调度。

实时监测、自动预警、自动发送警报等功能,有助于指挥调度部门更好地响应网络犯罪行为。

3. 犯罪行为分析。

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针对网络犯罪活动进行研究和分析,识别犯罪者、监测犯罪活动,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有效支持。

第五章技术未来趋势网络犯罪侦察技术已经成为了网络犯罪打击的重要工具,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将更加多元和先进:1. 强化数据安全。

网络侦听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

网络侦听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

网络侦听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一、绪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犯罪也日益猖獗。

为了打击犯罪,网络侦听技术在犯罪侦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网络侦听技术的概念、技术原理和应用案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探讨未来网络侦听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网络侦听技术的概念网络侦听技术是指一种通过对网络数据包、通信内容以及网络设备状态等多方面信息的监控和分析,从而获取、分析有关网络通信内容和网络活动的信息的技术。

网络侦听技术主要依靠网络侦听设备和软件实现。

网络侦听设备主要包括嗅探器、深度包检测器、入侵检测系统、网络行为分析系统等,这些设备都可以实现对网络数据包、通信内容和网络设备状态等信息的分析和监控。

网络侦听软件主要包括网络嗅探器、网站追踪器、网络数据包分析工具、威胁情报收集工具等,这些软件可以对网络数据包、通信内容和网络设备状态等信息进行分析和监控。

三、网络侦听技术的技术原理网络侦听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存储三个方面。

数据采集是指通过网络侦听设备或软件收集网络通信内容和网络活动的信息。

数据采集主要包括网络数据包捕获和通信内容拦截两种方式。

网络数据包捕获是通过对网络数据包进行抓取和分析,获取目标网络设备的通信内容和网络活动信息。

通信内容拦截是指通过拦截网络通信的内容,获取目标网络设备的通信内容和网络活动信息。

数据分析是指通过对采集到的网络通信内容和网络活动信息进行解码、分析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和情报。

主要包括网络流量分析、行为分析、通信内容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

数据存储是指采集到的网络通信内容和网络活动信息的保存和备份。

数据存储主要包括本地存储和云存储两种方式。

四、网络侦听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案例网络侦听技术在犯罪侦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1.打击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一种常见的犯罪行为,通过网络侦听技术可以对诈骗网络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诈骗团伙的活动轨迹和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从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

《侦察监视技术》课件

《侦察监视技术》课件
侦察监视技术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不侵犯公民的权利和隐私。
2 隐私保护
侦察监视技术使用需要保证被监视者的隐私和人权不受侵犯。
侦察监视技术的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侦察监视技 术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侦察监视技术的模式 和范围。
侦察监视技术
侦察监视技术是一种用于监视和控制人员、信息和物品的技术。本课程将介 绍传统和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的历史、应用和挑战。
简介
1 定义
侦察监视技术是用于获取和监视信息和行动的技术。
2 历史
侦察监视技术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技术的发展使这种技术变得更加普遍和复杂。
3 作用
侦察监视技术可以用于国家安全、犯罪侦查和商业领域的监管和控制。
3
卫星监视技术
通过卫星跟踪目标的位置、移动和活动,利用卫星图像进行监视。
侦察监视技术的应用
国家安全领域
用于监视和控制国内和国际安全问题,包括恐怖主义、间谍行为等。
犯罪侦查领域
用于犯罪侦查和打击,包括毒品、走私、贩卖人口、欺诈等。
商业领域
用于企业竞争、财产保护和员工监管。
侦察监视技术的监管
1 法律法规
总结
1 发展历程
侦察监视技术从古代追 溯到现代,对社会的影 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2 现状和未来
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呈 现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 趋势并拓展了其应用范 围。
3 影响和挑战
侦察监视技术对国家安 全和社会稳定有着积极 的影响,但也面临着隐 私保护和人权问题。
传统技术
人员跟踪
通过人工或GPS设 备跟踪目标的位置、 移动和活动。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试题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试题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完整版)计算机⽹络试题第三章数据链路层第三章数据链路层⼀、选择题1、数据在传输过程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A)A. 突发错B. 计算错C. CRC错D. 随机错2、PPP协议是哪⼀层的协议?(B)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C. ⽹络层D. ⾼层3、控制相邻两个结点间链路上的流量的⼯作在(A)完成。

A. 链路层B. 物理层C. ⽹络层D. 运输层4、在OSI参与模型的各层中,(B)的数据传送单位是帧。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络层D.运输层5、若PPP帧的数据段中出现⽐特串“010********”,则采⽤零⽐特填充后的输出为(B)A. 010*********B. 010*********C. 010*********D. 010*********6、⽹桥是在(A)上实现不同⽹络的互连设备。

A.数据链路层B.⽹络层C.对话层D.物理层7、局域⽹的协议结构(B)。

A.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络层18、10Base-T以太⽹中,以下说法不对的是:(C)A.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10Mbps B.Base指的是基带传输C.T指的是以太⽹D.10Base-T 是以太⽹的⼀种配置9、以太⽹是下⾯哪⼀种协议的实现(C):A. 802.1B. 802.2C. 802.3D. 802.410、Ethernet采⽤的媒体访问控制⽅式为(A)A.CSMA/CDB.令牌环C.令牌总线D.⽆竞争协议11、若⽹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C)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12、对于基带CSMA/CD⽽⾔,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C)A.1倍B. 2倍C.4倍D. 2.5倍13、以太⽹采⽤的发送策略是(C)A.站点可随时发送,仅在发送后检测冲突B.站点在发送前需侦听信道,只在信道空闲时发送C.站点采⽤带冲突检测的CSMA协议进⾏发送D.站点在获得令牌后发送14、在不同⽹络之间实现数据帧的存储转发,并在数据链路层进⾏协议转换的⽹络互连器称为(B)A.转换器B.路由器C.⽹桥B. 光纤C. 双绞线D. 红外线16、IEEE 802 规定了OSI模型的哪⼀层?BA.数据链路和⽹络层B.物理和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数据链路层17、要控制⽹络上的⼴播风暴,可以采⽤哪个⼿段?AA.⽤路由器将⽹络分段B.⽤⽹桥将⽹络分段C.将⽹络转接成10BaseTD.⽤⽹络分析仪跟踪正在发送⼴播信息的计算18、就交换技术⽽⾔,局域⽹中的以太⽹采⽤的是(A)A.分组交换技术B.电路交换技术C.报⽂交换技术D.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技术19、交换机⼯作在哪⼀层(A)A.数据链路层B.物理层C.⽹络层D.传输层20、⼀个快速以太⽹交换机的端⼝速率为100Mbit/s,若该端⼝可以⽀持全双⼯传输数据,那么该端⼝实际的传输带宽为(B)。

网络技术侦察工作管理制度

网络技术侦察工作管理制度

网络技术侦察工作管理制度一、总则网络技术侦察工作是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采用网络技术手段对违法犯罪、恶意攻击、网络安全事件等进行侦察和打击的工作。

为了规范和管理网络技术侦察工作,提高侦察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二、侦察工作指导思想和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服从法律法规,加强专业化、信息化管理和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侦察工作的科学化和精准度。

2.遵循法律程序,依法执行和合理使用侦察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隐私安全。

3.注重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扎实开展侦察工作,提高信息的使用和管理效率。

4.提高专业素质,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和机制,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侦察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三、侦察工作管理体制侦察工作由国家综合治理体系统一统筹和协调,由公安、国家安全部门牵头负责,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侦察工作机构,对重要网络安全事件、涉网犯罪进行专项侦察。

四、侦察工作任务1.侦察重要网络安全事件,系统监测和分析网络安全数据,提供安全预警、及时处理安全事件。

2.开展网络犯罪侦察,打击网络黑产业链和黑客攻击,综合运用网络跟踪、溯源、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侦察打击。

3.参与网络安全演练,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网络安全威胁。

4.参与网络安全威胁情报的收集、分析和发布,为国家网络安全工作提供情报支持。

五、侦察工作保障1.制定侦察工作规范和流程,建立安全保密机制,确保侦察工作的合法性、秘密性和有效性。

2.加强对侦察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侦察工作的程序和技术手段的使用。

3.建设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中心,保障侦察工作的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

4.加强对外交流与协作,开展国际合作交流,提升侦察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六、侦察工作技术手段1.网络监控技术,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发现网络异常情况和安全威胁。

2.网络渗透测试,对系统和网络进行渗透测试,发现和修复系统和网络漏洞。

网络安全3-网络侦察技术

网络安全3-网络侦察技术

第3章 网络侦察技术



3.1网络扫描 3.2网络监听 3.3口令破解
第3章 第1节
扫描

扫描的定义 扫描的类型 扫描的过程 常用的扫描器 讨论:操作系统的“指纹识别” 对抗方法
第3章 第1节
扫描定义

扫描器是一种收集系统信息,自动检测远程 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 扫描器的作用:



网络监听(嗅探)的目的是截获通信的内容 监听的手段是对协议进行分析 当黑客成功地登录进一台网络上的主机,并 取得了root权限之后,而且还想利用这台主 机去攻击同一网段上的其它主机时,这时网 络监听是一种最简单而且最有效的方法,它 常常能轻易地获得用其他方法很难获得的信 息
协议分析的工具

Wireshark ( Ethec,char **argv) { int probeport; struct hostent host; /*这里定义socket主机结构*/ int err,i,net; struct sockaddr_in sa; /*socket地址结构*/ if(argc!=2) { printf("用法:%s hostname\n",argv[0]); exit(1); }
Features •Plug-in architecture •NASL (Nessus Attack Scripting Language) •Can test an unlimited number of hosts at a same time. •Smart service recognition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Smart plug-ins •Up-to-date security vulnerability database

网络侦查实验报告

网络侦查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侦查作为网络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现、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网络侦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二、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侦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网络侦查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3. 熟悉常用的网络侦查工具和技巧。

4.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网络环境:校园局域网3. 实验工具:Wireshark、Nmap、Burp Suite等四、实验内容1. 网络侦查基本原理(1)网络侦查的概念:网络侦查是指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进行监控、分析和调查,以发现网络犯罪、网络攻击和网络异常行为的过程。

(2)网络侦查的目的:发现网络犯罪、保护网络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3)网络侦查的基本步骤:信息收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证据固定、案件报告。

2. 网络侦查工具与技巧(1)Wireshark:一款功能强大的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可以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

(2)Nmap:一款网络扫描工具,可以快速发现网络上的主机和服务。

(3)Burp Suite:一款Web应用安全测试工具,可以检测Web应用中的漏洞。

3.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在虚拟机中安装Windows 10操作系统,并连接校园局域网。

(2)使用Wireshark捕获网络数据包:启动Wireshark,选择合适的接口进行数据包捕获。

(3)使用Nmap扫描网络主机:启动Nmap,扫描校园局域网内的主机和服务。

(4)使用Burp Suite测试Web应用安全:启动Burp Suite,对校园网站进行安全测试。

(5)分析数据包和扫描结果:对捕获的数据包和扫描结果进行分析,查找异常行为和潜在的安全隐患。

(6)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结果和心得体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Wireshark捕获的数据包,发现了一些异常流量,如频繁的DNS查询、大量HTTP请求等。

我为祖国献良策网络战

我为祖国献良策网络战

应对网络战的挑战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是应对网络战的重 要措施。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该加强网络 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提高网络安全防范 意识和能力
应对网络战的挑战
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
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 是应对网络战的关键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 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投 入,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和技术水平,为网 络安全提供有力的技 术支持
网络战的战术和技术
网络攻击
网络攻击是网络战的 核心,它通过破坏敌 方的计算机网络和信 息系统,使其失去战 斗力或造成重大损失 。网络攻击技术包括 拒绝服务攻击、恶意 代码攻击、社交工程 攻击等
网络防御
网络防御是网络战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通 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 保护自己的计算机网 络和信息系统免受攻 击。网络防御技术包 括防火墙、入侵检测 系统、数据加密等
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战对社会也产生 了重大影响。一方面 ,网络战可以导致大 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 混乱;另一方面,网 络战也可以成为政治 和恐怖组织等非国家 行为体进行攻击的手 段
网络战的影响和挑战
第4章节
应对网络战的挑战
应对网络战的挑战
加强国际合作
应对网络战的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各国 应该共同制定和完善网络安全规则和标准, 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威 胁
我为祖国献良策 网络战
-
1
网络战的起源和发展
2 网络战的战术和技术
目录
3 网络战的影响和挑战
4 应对网络战的挑战
网络战
网络战是一种新型的战争形式,
也是一种黑客行为,它通过破坏对方的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刺探机密信息达到自身的政治 目的。它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敌方的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攻击和破坏,以达到战略 和战术目的。网络战具有高度隐蔽性、快速传播性和破坏性等特点,对现代战争和国际安 全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对抗技术综述

计算机网络对抗技术综述

二:垫查堡堡——计算机网络对抗技术综述陈倩(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三十研究所,成都610041)【摘要】本文概述计算机网络对抗的定义、特征及分类,并综述网络攻击及防御的几类主要技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对抗N绍-z&击网络防御1引言计算机网络对抗是当今世界军事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在军事领域,计算机网络已成为各种信息化武器、自动化指挥系统(C4ISR)和军事信息系统的神经中枢。

计算机网络的极端重要性,使其成为未来战争中首要的攻击和保护对象或目标。

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自身存在的安全脆弱性,使其成为易于受到信息攻击的对象。

这样,一种全新的以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为主要攻击对象,以信息武器为主要手段的对抗行动——计算机网络对抗或计算机网络战已随之出现并不断发展。

这种对信息网络的攻击区别于火力摧毁和电子干扰等传统手段,而成为信息战中一种全新的重要作战样式。

2定义、特征J1.分-类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对抗定义。

普遍认为:计算机网络对抗(又称计算机网络战),就是敌对双方在计算机网络空间上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进行的斗争。

即敌对双方为争夺网络制信息权(信息的获取、控制和使用权),通过利用、控制和破坏敌方计算机网络系统,同时保护已方计算机网络系统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行动。

计算机网络对抗属于信息对抗范畴,是信息对抗的形式之一。

其基本特征是:以计算机网络空间为战场,以计算机为主要武器,以信息和软件为作战手段,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主要目标,进行各种信息网络进攻与防御行动,以夺取和保持网络信息优势,进而夺取和保持网络制信息权,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14一、技术综述域的斗争服务。

也就是说,在计算机网络对抗中,敌对双方攻击和防护的对象是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信息、信息过程和信息系统;所采用的作战手段是各种先进的信息武器,如邮件炸弹、计算机病毒、特洛伊木马程序、“黑客”程序或工具、防火墙和各种网络安全产品或工具等:其目的是夺取和保持网络信息优势,进而夺取和保持网络制信息权。

网络安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网络安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军事领域对网络安全的要求更为严格。

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军队保障信息安全和战略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着重探讨网络安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并从实际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理和作用。

一、网络安全技术在军事情报收集中的应用军事情报收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而现代战争已经由实体作战向网络空间扩展。

军方积极采用网络安全技术来获取敌方情报,保障我方情报的安全。

其中,特种网络攻击和网络侦察技术是两个重要方面。

特种网络攻击技术指的是利用网络手段对敌方信息系统进行渗透,获取关键信息或干扰其正常运作。

网络侦察技术则是通过监视敌方网络活动,识别和追踪潜在威胁。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军方能够获取更加准确和实时的情报,为指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二、网络安全技术在军事指挥与控制中的应用军事指挥与控制是决定作战效果的关键环节,而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在这一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交换和通信保障是指挥与控制系统的核心要素,而网络安全则是确保指挥与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

因此,军方通过采用安全协议、数据加密等技术手段,保护指挥与控制信息的传输和存储安全,有效防范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

同时,军方也通过网络战技术,对敌方的指挥与控制系统进行攻击,干扰其战斗指挥能力,并为我方指挥与控制提供更大的主动权。

这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军事指挥与控制提供了更强的保障和支持。

三、网络安全技术在军事通信保障中的应用军事通信保障是军队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

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在军事通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采用加密通信、防火墙和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军方能够保护通信网络的安全,阻止非法访问和攻击,提高通信保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军方还通过网络安全技术来确保军队指挥系统与其他民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

在重要军事行动中,军方需要与其他部门和组织进行联合作战,而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保障信息的安全和互操作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25
• -sT:TCP connect Scan 与目标主机的所有端口建立
完整TCP连接来判断该端口是否打开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26
• -sS:TCP SYN Scan,不与目标主机建立真正完整的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22
• -sL :List Scan仅列出指定网络上的每台主机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23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24
• -sn:PingScan 主机是否在线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40
• 功能:
– Ping扫描 – 主机名解析 – 检验目标计算机提供的服务类别 – 检验一定范围目标计算机是否在线和端口开放情况 – 利用工具自定义列表检验目标计算机是否在线和端口 开放情况 – 自定义扫描端口,并保存为端口列表文件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51
工具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52
Window枚举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53

1. 以SYN扫描某些主机
2. 以connect扫描某些主机
3. 即发送Data数据,又发送ICMP信息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17
常用的网络扫描器
1.Nmap
• 基于命令行 GUI • Linux window
• 扫描大规模网络
存活主机
网络服务
• 上下载最高版本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18
• Nmap电影
• 黑客帝国
• Game of death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3
网络侦察技术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1
内容
1 2 3 网络扫描 网络监听 口令破解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2
2
3.1/网络扫描 +
• 扫描:向目标主机发送数据报文,根据响应获得
目标主机的情况
• 工具:扫描器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扫描目标主机开放的TCP端口
7. Nmap –sU –v –oN TestUDP.txt 192.168.1.100
扫描UDP端口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39
2 .SuperScan • window环境下GUI界面的网络扫描工具 • 特点:快速、高效 • 可以从/get/SuperScan.html获 得最新英文版本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33
• -f:
– 系统或防火墙都会过滤或者丢弃用来探测IP数据包,从
而达到防止扫描的目的 – 该选项可以在SYN(-sS)等扫描下使用,将探测数据包 分割成为许多小片段,通过防火墙后再重组实现顺利 扫描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43
• 扫描选项:对扫描速度、次数及范围、扫 描IP和端口扫描的顺序进行设置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44
• 工具:提供主机名解析、Ping、Tracert Whois等功能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45
• Window枚举:探测Windows下文件共享、空 会话、用户、工作组
29
• -sU:UDP Scan,发送一个0B的UDP包到目标主机的
所有端口
– 如果返回的是端口不可达的ICMP数据包,那么端口是
关闭的
– 否则端口是打开的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30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31
• Options参数介绍
41
• 扫描:添加待扫描主机或者指定扫描主机IP范围进行扫描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42
• 主机和服务扫描设置:对扫描方式进行选择。分 为3个可复选项目:查找主机、UDP端口扫描、TCP 端口扫描、可以在该页面对扫描的目的、方式、 限制、端口进行修改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2. 对本主机所在的“C类”网段的255台主机进行
SYN扫描,并确定每台主机的操作系统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37
1. nmap –v
2. nmap –sS –O /24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 – /24 – 192.168.10.0/24(192.168.10.0~192.168.10.255) – 10.0.0-255.1-254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21
Scan参数介绍 • -h 帮助
– 申请 释放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10
端口扫描的方法
• 全TCP连接扫描(tcp connect)
– 三次握手 易被发现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11
• TCP SYN扫描
• 半打开扫描
不建立连接
不登记
RST/ACK(不建立连接)
TCP连接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27
• -sF:Stealth Fin,秘密FIN扫描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28
-sO:IP协议扫描,用来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机支持哪些协议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 -P0:不向目标主机发送Ping请求,而是假定主机
在线,直接进行扫描 • -PE:发送一个ping(ICMP echo request)包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32
• -p <port ranges>: 指定希望扫描的端口
– -p 22
– -p 1-65535 – -p U:53,111,137,T:21-25,80,139,8080
成-确定-关闭保存相关的设置返回管理控制台。
• 本地安全设置中右击“bye Ping”-指派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9
端口扫描
• 16位 0~65535 • 0~1023 熟知端口 特定服务
– 21 25 80 135
• 1024~65535 临时端口 不固定分配
• 一个IP安全过滤器由两个部分组成:过滤策略和过滤操作
• 新建IP安全过滤器,必须新建自己的过滤策略和过滤操作
• 右击“IP安全策略,在本地机器”-创建IP安全策略-下一步输入策略名称Bye Ping和策略描述-下一步-选中“激活默认 响应规则”-下一步-设置响应规则身份验证方式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RST/ACK(不建立连接)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12
0 源 端 口(16 比特) 序 U R G A C K P S H R S T S Y N
16 目 的 端 口( 16 比特) 号 ( 32 比特) F I N
31
确 认 号 ( 32 比特) HLEN (4 比特) 保留 (6 比特) 窗 口 大 小( 16 比特) 紧急指针(16 比特) 首部
3
扫描类型
• 地址扫描
• 端口扫描
• 漏洞扫描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4
地址扫描
• Ping命令
• 预防
– 防火墙 丢弃ICMP回显请求信息 – 主机 禁止对请求信息的应答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5
主机 禁止应答
•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选择IP安全策略
38
3. Namp –sn 192.168.1.0/24
– – 判断目标网络中在线主机 判断操作系统
例子
4. Namp –O 192.168.1.100
5. Namp –sO 192.168.1.100
– 判断支持协议
6. Namp –sS –v –oN Test.txt 192.168.1.100
6
-选中“此字符串用来保护密钥交换(预共享密钥)”-
然后随便输入一些字符(记住)-下一步-选中“编
辑属性”-完成IP安全策略-打开其属性对话框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7
• 进行此新建安全策略的配置 • “bye Ping 属性”对话窗口的“规则”选项页中-
“添加”按钮-下一步-此规则不指定隧道-下一步所有网络连接-下一步-设置身份验证方式,“此字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46
• 关于:SuperScan基本信息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47
扫描
填写目标IP
目标主机列表
单击箭头
单击开始扫 描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48
简单结果 日志 查看详细结果
符串用来保护密钥交换(预共享密钥)”并填入
与刚才上面相同的内容-下一步
Network Security chhaih@
8
• 打开“IP筛选器列表”窗口-添加新IP筛选器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