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实验方法学重点1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实验方法学

1.白细胞分化抗原群的检测方法P170

答:(1)免疫组化技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的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进行定位或定性研究。

(2)免疫荧光技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现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标记物,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分子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

(3)流式细胞技术使悬浮在液体中分散的经荧光标记的细胞或微利捉个通过样品池,同时由荧光探测器捕获荧光信号并转换成分别代表向前散射角、侧向散射角和不同荧光强度的电脉冲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形成相应的点图,直方图和加三维结构图像进行分析。

2.分析白细胞分化抗原检测的影响因素

流式法检测的影响因素:(1)非特异性结合NSB①Fc受体结合抗体是导致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任何细胞上只要存在未结合的Fc受体,都可能有NSB。采用高浓度的纯化IgG 可用于阻断Fc受体的NSB。②免疫球蛋白聚集可增加NSB。由于冰冻、复溶和冻干处理,抗体均可出现聚集。对于新购买的抗体,可通过高速离心去除聚集。

3.简述实验动物血压测定的方法。P140

一、直接测定法1.麻醉动物直接测定法(1)麻醉动物直接测定法:麻醉、固定动物、手术视野剪毛、气管插管、动脉插管、血压记录;清醒动物直接测定法(2)简易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压测定技术:导管制作、手术操作、连接测压系统、记录血压(生理记录仪记录):(3)计算机化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压测定技术:①采样、记录和储存:压力信号经换能器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放大器输入计算机。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4)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血压遥控测定技术二、间接测定法 1.容积测定法(1)大鼠尾容积测定法大鼠尾根部加压超过收缩压时,血流中断,当压力降低到等于或稍低于收缩压时,血液流入尾部,此时的压力大于静脉压,血液回流受阻,结果尾容积加大,测定该容积突然增加时的瞬间压力,即为收缩压:(2)大鼠足容积测定法同上;2..脉搏测定法(1)大鼠尾动脉脉搏测定法大鼠尾根部加压超过收缩压时,脉搏消失,压力减至收缩压时,脉搏出现,继续减压之舒张压时,脉搏回复加压前水平,检测这种脉搏变化时的瞬间压力,即得血压值。(2)犬颈动脉脉搏测压法同上;(3)犬胫动脉脉搏测压法同上(4)犬尾动脉脉搏测压法同上

4.简述肾外包扎性高血压模型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P144

原理:肾外异物包扎,可致肾周围炎,在肾外形成一层纤维素性鞘膜,压迫肾实质,造成肾组织缺血,使肾素形成增加,进而使血液中血管紧张素含量增加,血压上升。

注意事项:(1)肾外包扎材料除自制双层乳胶薄膜和玻璃纸外,还可用绸布、乳胶、火棉胶等材料。肾外包扎材应足够紧,但不能勒破组织。(2)如果要制造2肾1扎型,则一侧肾包扎后无需切除另一侧肾,术后3~6月10%~20%动物形成高血压。如果要制造2肾2扎型,则一侧肾包扎后同法包扎另一侧肾,术后3~4周70%以上动物形成高血压。

5.试述区分中枢降压与外周降压的试验方法。P145

(1)脊髓猫实验将猫在第二颈椎水平切断脊髓,施行人工呼吸,随后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如果给药后仍有降压作用,提示作用部位不在中枢,而在外周。如果给药后原有的降压作用消失,提示作用部位在中枢。

(2)降压有效量比较实验如果以静脉注射最小有效降压计量的1/10量作椎动脉注射或侧脑室注射,仍可引起降压效应时,则可推测该受试药物降压作用为中枢性,否则尾外周性。(3)交叉灌流实验通过交叉灌流实验记录受血动物的血压及交感神经活动来分析药物的中枢性心血管作用。受血动物的头部血供由另一供血动物提供,在供血动物注射药物后,若

药物通过中枢发挥作用,则受血动物会立即出现类似供血动物的心血管效应和交感神经活动的改变。

6.发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基本原理:发热反应大多是各种致热因子作用于机体,产生和释放内热原,并进一步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调温起步点提高,体温相应升高。因此,实验室常用有关的刺激因子激活产生内热原。操作方法:1测量体温,系将肛表涂上凡士林,使其润滑后插入动物肛门,兔一般插入3-4cm ,大鼠插入2cm ,放置3-5min 后取出读数。

2.引起发热反应包括(1)细菌培养液和内毒素引起的发热。①注射杀死的大肠埃希菌或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培养液②注射伤寒-副伤寒菌苗③注射腐败干草浸剂④注射大肠埃希菌菌液⑤注入伤寒沙门菌内毒素⑥应用啤酒酵母悬液(2)非感染性发热复制法1)化学刺激法:给兔背部注射松节油0.4ml/kg 或2%2,4-二硝基酚乙醇溶液亦用1%角叉菜胶0.1ml ,于大鼠一侧后足趾皮下注射2)注入异性蛋白给兔肌注10%蛋白栋,剂量1.0g/kg ,可在2-3h 内引起体温显著升高3)温刺激法(3)实验性发热反应的影响因素①动物特点的影响:不同种属、年龄和形态特征,对发热有明显影响②实验环境温度的影响:实验环境的温度能明显影响发热的反应速度和强度③实验动物活性的影响:体温实验时,必须考虑到动物的活动情况④致热物质的注入量和注射部位。

7.痛反应标准

1、 刺激强度和部位明确;

2、有痛感觉产生的潜伏期;

3、反应优先发生于伤害性刺激痛觉

感受范围内,可根据刺激强度对反应分级;4、痛反应的量化值必须能反应镇痛药的量效关系。

8.疼痛模型建立方法

1、化学刺激法:小鼠扭体法,钾离子皮下透入法,缓激肽动脉注射法,福尔马林实验

2、热刺激法:辐射热刺激法,小鼠热板法,小鼠热水缩尾法;

3、机械刺激法:大鼠尾尖部压痛法,小鼠尾根部加压法,后肢加压法(大鼠压足法)

4、电刺激法:1.大鼠牙髓刺激法 2.电刺激大鼠甩尾法

9.慢性疼痛模型

慢性疼痛法:1.大鼠关节炎痛 2.神经源性疼痛 3.坐骨神经痛 4.癌痛模型

10.镇痛药物作用部位分析

基本原理:1)微量给药,直接给药部位达有效浓度,而经血流稀释分布至其他部位时则浓度太低而无效;2)阻断或改变血流使药物不能进入某一部位或只能到达某一部位;3)切断部位之间解剖学联系;4)造成对称肢体痛阀差别,根据差别与部位的关系分析药物的作用部位。

1、 外周疼痛模型:大鼠单足致炎法(中枢和外周疼痛模型),大鼠诱发肌电法,痛介质诱

发隐神经传入放电法,兔耳静脉阻断法

2、中枢疼痛模型:清醒小鼠鞘内注射(脊髓),大鼠蛛网膜下腔插管法(脊髓),侧脑室

给药法(中枢),脊髓化鼠模型(中枢),大鼠单足致炎法(中枢和外周)。

11.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1、CCL 4诱发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原理CCL 4−−−→−酶肝450P CCL 3.

+ CL .

启动脂质过氧化作用损伤肝细胞操作:SD 大鼠、CCL 4、花生油(高压灭菌)分组:正常组、模型

组、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组、阳性对照药组 背部皮下注射CCL 42、异种血清诱发

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原理:异种血清进入动物体内引起免疫应答形成抗异种血清的抗体,长期刺激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来不及清除,沉积于肝脏的血管壁内外。操作:wistar 雄大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