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成语中看中国人的数字文化心1[2][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数字成语看中国人的数字文化心理
摘要成语作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一个大类,就像语言中的活化石,历史悠久而又具有价值,其自身蕴涵的深刻内涵为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研究中国人的心理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材料。

成语中的数字成语是成语中的特殊一族。

它所折射出的中国文化不仅仅有生活、学习观念,制度方面的,还有中国特殊的数文化。

数文化与其它文化有机结合,特有的中国文化体现出特有的中国人的心理。

如“一穷二白”反映人们的生活水平;“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尘不染,五体投地”则是佛教思想的反映;“三从四德,三妻四妾”是古代婚姻制度的反映等。

关键词成语数字成语数字文化心理
语言承载着文化的信息,任何民族语言多是该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形态。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汉语也是世界上古老而又发达的语言之一,它不仅有丰富的词汇和各种形式的固定短语,而且这些词汇和固定短语同样有着丰富的意义。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大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它们都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将这些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凝固在四字格中,同时赋予了它们特定的含义,发展为成语,大大的丰富了汉语的语言宝座。

因而成语的来源大多是历史故事,古代寓言,或者书面语言中现成的语句,其固定结构形式和组合成分,具有特定的语义内涵,这就使得一个成语比一个普通的词语具有更大的信息量。

因此,整个成语系统也比一般的词汇更能完整的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锻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的意义通过成语整体来表示,而不是其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使得成语意义定型,具有定型化的特点。

如“怒发冲冠”不是说一生气头发都能把帽子顶起来,而是形容异常愤怒。

成语的结构也是定型的,包括结构成分的定型和结构关系的定型。

成语成分不能随意改动,如“说三道四”不能换成“说五道六”,“说一不二”不能变成“说七不八”等等,这是因为成语结构的成分都是经过历史的进化慢慢定型的,一经定型就不能随意改变。

结构关系也是同样得道理,因而不能随意改变。

如“一刀两断”不能是“两断一刀”,“毁于一旦”不能改成“一旦毁于”等。

也有一些可以变动的,如“千金一掷”改成“一掷千金”,但是这类成语只占一小部分,而且其换位都是有严格的条件,所以总的来说成语结构关系也是定型的;成语由于长时期在书面语或口语各范围内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因而具有习用性的特点;任何一个成语,不管是旧有的还是新形成的,都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而成语大部分都有较悠久的历史,如来源于《左传》的“再衰三竭”“城下之盟”,《老子》的“自知之明”,见于《史记》的“一意孤行”,“先发制人”等,还有很多成语来源于《汉书》《后汉书》《唐书》《三国志》等的,所以不可避免的,它本身或多或少的带有时代的烙印和历史的痕迹。

数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一大特色,即含有数字的成语,是成语里的特殊的一族,而且数量不在少数。

看似简单的数字运用在成语中组成数字成语时,意义就不像表层意那么简单、易懂,而是具有了更深一层的抽象意。

吴慧颖在《中国数字化》一书中曾说过“数是国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语言,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思维和交际工具。

”数字是中国的一种文化,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

数字是汉语的基本词,在中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已随处可见。

古人最早结绳以记事,可见“数”在古人的世界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哲人的很多认识、想法、理论都有数字的参与。

如《孙子兵法》有三十六计,杜甫的“三吏三别”,《吕氏春秋·察传》“三豕涉河”。

孔子的“三思后行”等等很多。

数字与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是悉悉
相关的,如“五谷,五味”可体现出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五行,七曜”可看出中国的天文知识,“九州”是地理知识。

数字成语及与中国文化.数字成语中所含数字的数量不一,有只含一个数字语素的,如“一鸣惊人,入木三分,三顾茅庐”等;有含有两个数字的,如“一日三秋,朝三暮四,五颜六色”等;也有含有三个数字语素的,如“七老八十,十有八九”等;还有一些数字成语全部由数字组成,也即严格意义上的数字成语,如“一五一十,三三五五”等。

有些数字成语中的数字与数字本身的涵义密切相关,而有些则没多大关联,就如“说一不二”就仅仅是说话算数的意思,与一和二的单独意象没多大关联,却不能换成其它数字。

之所以只能用“一”和“二”而不用“三”和“四”或其它数字,估计除了约定俗成的原因外还由于“一、二”在数字中的领头作用吧。

中国人喜欢把几个数字放在一个成语里用,如“二三其德”,二、三连用说明改变,说明不忠;“不三不四”,把三和四用不来一起形容用来表明不正经;“二八佳人”中二和八连用则是用来表年龄。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一、二、三、四、五、七、九这几个数字所组成的成语所反映出的中国数文化。

一、“一”与“二”。

《礼记·礼运》中说“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
阳。

”可看出,“一”在中国文化中是包含着混沌状态的时空意象的,而这个“混沌状态”则可追溯到女娲造人时环境的模糊性、盘古开天时的一片“混沌”,加之夸父追日时的位移时移,都明确的告诉我们:中国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就蕴涵在这“混沌”、模糊而又阔大的时空观念里。

先哲们把这种最初的生命意识归之于“太一”,并由此化生出阴阳宇宙观。

老子就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的“道”是指无形无象无体的宇宙之源,由“道”而生的“一”是指天地万物形成之前的一种混沌未分的状态。

老子将一与道与世界万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出一为万物形成之源,即“一”是世界万物的起源,是独一无二的“道”。

至此“一”的时空内涵与“道”的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

“一”的数字神秘崇拜还是对太阳神及其后的“天”的崇拜而形成的观念。

对于“天”,又称“太一、天一”即上所说生命意识的归属。

后来又有“太极、天极”等等称谓。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对于太阳神,对于上天的崇拜十分盛行。

而太一、天一这些数字,也便成为带有宗教特殊象征意义的神秘数字了。

由此可知“数始于一”,那么由“一”组成的很多数字成语也就很好理解了。

1>“数始于一”----“一”是开始,是最好,是全部。

“一”是开始最好理解,成语也很多,如“一见钟情、一触即发、一拍即合”等的“一”都是表示一开始的意思;“一”是最好,一作为顶头数字很自然的被中国人理解为最好的最棒的,科举要争第一,武艺也要争第一,因为“一”就是最好,所以都争第一,成语中的应用如“独一无二、九九归一、天下第一”等;“一”也可以代表全部,因为“一”是混沌状态的时空意象包含很广所以又引申出全部的意象,成语如“一心一意、一如既往、一腔热血”等。

2>“一”作为奇数,有又“单”和“独”的意思,如“一木难支、一手包办”等,这里的“一”既是“单”和“独”的意思,同时也正因为它的“单”“独”而显的重要。

3>“一”既是仅有又是全部,如“一寸丹心、一天星斗、一力承当”等很多,全部就是“一”,所以用仅有的“一”表达全部的寓意,用仅有代表全部更能突出所表达内容的重要,如“一天星斗”用“一天”即含盖了所有的星斗,把天用“一”归划起来,如果说用“满天星斗”则只感觉多,而且只是目之所及的这片地方的星斗多,并不能达到“一天”的效果。

4>“一”既是所有数的开始,所以又是最小的数,代表的数量也最少,但是正因此它和别的数字同时用在一个成语里则更能体现差距,对比作用之强烈是任何数字都不能代替的。

如“一日三秋、一日万机、一日千里、一无可取”等,用“一日”喻“三秋”更突显时间之漫长,一日行千里更能突显其速度之快,所以用最小的“一”做对比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这就是中国人由“数始于一”而活用成的不同意义的“一”的成语,由
“一”的万物之始作用而看出“一”的最初、最好以及“一”的“全部”,又由“一”的奇数性以及“一”在众数字中的作用和地位而得出“一”的“单”“独”的意义和“最小、最少”意义,又把一的“单”和“全部”相融合,既简单又复杂,既是中国古人对“一”的神秘崇拜,又是中国古人强烈的生命意识的体现。

许慎《说文解字》:“二,地之数也。

从偶二,凡二之属,皆从二。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双”(数字二)具有完满、和谐的寓意,同时也暗含对称、对比的构成模式,其思想始源可上溯至《易经》中的阴阳学说。

而阴阳观念起源更早,甲古文中以有“阳”字,而“阴”字未见,或许尚有而未及译识,金文中“阴、阳”便均有了。

古人以日月为象构成易,并以之去认识宇宙认识规律,从而体现出人们对代表阴阳的“二”所包含的时间观念的认知。

“二”自然也就具备阴地阳天的空间内涵。

“二”所具备的时间内涵指循环不已的日月(阴阳)运转,其空间内涵则指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无限广袤的存在。

因此“二”囊括阴阳包含天地。

《河南程氏遗书》十一卷中有载:“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认为“天地万物之至理,无独必有对。

”《朱子语类》第九十八卷也有“凡天下事,一不能化,唯两而后能化。

”的论述。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阴阳思维模式具有对应、互补的形式特点。

天地万物无不囊括于这种“对立共生、此削彼长”的运行模式中,囊括阴阳两极而又具备了形式上的“完满性”,进而推导出圆满安乐等的吉祥寓意。

因此中国人喜欢双数,做事喜欢成双成对。

所以“二”在“二”的数字成语中就有如下寓意:1)双。

如“一石二鸟、二龙戏珠”等,还由“双”引申出“完满”的意思,如“二姓之好”就有这个意思。

2)偶数意象,一方面与涵盖阴阳、囊括天地有关,如“二分明月”,另一方面,由它的偶数性引申出另一个的意思,如“一心二用、心无二用”等。

3)还有就是同“一”一起用,由于紧跟与“一”的起始作用,与阴阳的化声万物的作用,所以“二”也就有了起始作用,作为与“一”一起的数的开头,如一穷二白、一差二误“等。

二、“三”和“四”。

“三”是数字中最常用也是意义较为丰富的古老数字之一。

从时
空的意义上讲,“三”是古老数字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没有了“三”,便没有了古代哲学意义上的“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已经为阴阳了,为何是“三”生万物呢?因为“二”的天地阴阳相交才有了“人”,有了人才能化生万物。

也因此“三”在古代可以说是宇宙的三个主宰----天、地、人的代名词。

班固在《白虎通译》中说:“天道莫不成于三。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而一成,天之大经也。

”古人习惯于把事物进行三分,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也无论是典章制度、历史名人、文学、军事等。

“三”的时空意义与社会人文的联系也就特别突出。

司马迁《史记·律书》“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

”事实上,影响中国古代思想最大的儒、道两家都不敢忽视这个代表着天、地、人三才的数字“三”,原因就在于儒、道两家宇宙观的核心都源于“道”而又最终归于“天人合一”的。

“三”所具有的时空意义也在三位一体中得到哲理的体现。

古代的“三”经常表示多数,汪中的《述学·释三九上》“因而生人着急措辞,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

”“数成于三、三生万物”的基本观念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所以,首先由于“三生万物”,很多成语中都可以体现出三的重要,“三足鼎立”,鼎是象征神圣、权威的,却用三足来支撑,可见三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三熏三沐”一般指要见很重要的人,也要三遍,而不是两遍或四遍,足见三之崇高;其次,由于天、地、人三位一体的观念,很多事物都由三归结为一,“三生有幸”的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

“三旬九食”,三旬为一月的划分。

“三”是第一个奇数“一”和第一个偶数“二”的和,因而“三”包孕奇偶,代表了数之繁多。

如“三复斯言、三人成虎、三缄其口”等,都是用三来概指多数。

“四”关于数字“四”的神秘观念,大约与中国古代四方观念有关。

“四”是最早表达具体时空的数。

《周易》中的“四象”即包含东西南北四方空间又涵盖春夏秋冬的四时意义。

“四象”先有天地之空间后有四时之时间的内涵发展顺序,由空间而时间,最后形成涵盖时空的哲理内涵。

其实,“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易学之道,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或单纯的空间思索,而是对人生、社会、自然的一种综合性的哲理思索。

“四”是抽象与具体并存的文化时空。

因此,“四”在古代并不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相反是招人喜爱的,老舍的名著《四世同堂》,康熙时修的《四库全书》。

人们送礼讲究送四样,图的是个“四平八稳”。

只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发音的问题才与死有了联系,进而被人们渐渐避讳。

所以“四”的寓意大多是四方、四平八稳,以及由此引申出的深层意。

由于“四象”也是个概指意,所以可以概指一切,指东南西北的,用在成语里有“四方八面、四方之志、四面受敌、四面楚歌”等。

还可指日月星辰、阴阳刚柔、吉凶悔吝、金木水火等很多,只要是把某一方面全部概括,成语如“四海什平、四清六活、四停八当、四大皆空”等由此可知“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虽简单却稳妥全面的数字。

三、“五”。

五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其神秘性更是不言而喻。

中国很早就
有有关“五”的概念,像“五行、五记、五音、五味、五官”等一批词。

到春秋以后,“五”这个数字就成了普遍接受的神秘数字了,天象星历被说成是“五位”,祭祀仪式被区分为“五祀”无行之行被命名为“五正”,就连兵器都可以概略为“五兵”。

正如曹兆光所指出的:古人按照自己的体验、想象与观察,相当多的复杂现象都归结成“五”和“类”,并且想象他们都有一定的相应性和相似类。

如成语中的表现,“五谷丰登、五花八门、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五世其昌、五风十雨”等。

这样,“五”这个数字就似乎有了不言而喻的意义。

而“五行”思想也就在这里渐次萌生。

四、“七”。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七”是最神秘的一个数字,具有丰富的意蕴。

1)
如女娲七天开辟鸿蒙并创造万物,太上老君炼丹要七七四十九天,佛塔有七层,人有七情六欲等,诸葛亮收服猛获用了“七擒七纵”,因此“七”意味着长久、庄严和神圣。

表现在成语里有“七贞九裂、三征七辟、七相五公、七韬三略”等;2)月相存在着四七二十八天的变化,因此“七”又被赋予了神秘的死而复生的意义,它表示生命周期的变化,有物极必反、周而复始的意味。

《周易·复卦》中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之说,意思是说“七日”是天道循环往复运行的周期数。

如成语“七颠八倒、七反还丹”;3)同时在中国文化中“七”又常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如《皇帝内经》中说女子发育七年为一个周期,七七四十九年就会经血衰竭。

孔子做了一个噩梦七天后就一命归西了,中国民间丧葬祭祀七天为一个忌日等。

在生活中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出现一些让人头痛的问题,婚姻方面有“七年之痒”“七出”等。

还有成语“七年之病、七死八活、七损八益”等都反映了七的此影响;4)在女性的很多活动中也可窥见“七”的身影,猛姜女七日哭倒长城,七仙女,七夕节等;“七”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个神秘的模式数字,人有“七情”、“七窍”等,身长“七尺”文人集群喜七,“竹林七贤”。

“七疮八孔、七步之才”等都是模式数字的代表;5)“七”的出现应与北斗七星密切相关。

由于北斗七星有观测便利、使用准确的特点,于是古人根据北斗七星的运转而观测阴阳。

此外,除北斗七星外,对“七”的崇拜还可能与七曜有关,七曜即“日、月、金、木、水、火、土”,用来表示一个周期,日本现在仍用来表示一个星期。

“七通八达”其实就与七的天文神秘性有关。

“九”,是序数中最大的数,《皇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就野。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九则为九,就分为九野,九野为就葬。

”“九”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文化心理,古代常把“九”和广阔的宇宙联系起来,1)因为“九”是至数,所以可以用来表示“多、极”的意思,如“九牛一毛、九死一生、
九死不悔”等;2)“九”作为最高数又与“久”谐音,因此与帝王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如“天子九庙、九重天子、九鼎大吕、龙生九子”等很多;3)再者“九”在成语中常常用来形容比较重大而崇高的又神秘的事物,如“九天九地、九霄云外、九鼎大吕”等,天、云霄和鼎在古人的世界观中都是比较重大而神秘的事物,用九才能显出神圣、庄严崇高的感觉。

在人类历史上,数字早于语言文字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初表征,对数的崇拜也是个民族共通的地方。

由以上的叙述可粗略的知道一些与数字有关的中国文化,以及这些数字文化中所折射出的中国人的特有的文化心理。

参考资料⑴李文《皇帝内经》1999年6月56页
⑵宋〃朱熹注《周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⑶汉〃懂仲舒《春秋繁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
⑷马国凡著《成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
⑸宋〃黎清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⑹宋〃陈皓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⑺《汉语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8年10月第八次印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