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特选借鉴)

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特选借鉴)
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特选借鉴)

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

㈠镇级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

1、BWQ-LM-A肋木

2、BWS-JT肩梯

3、BWB-ZXQ双轮助行器

4、BWB-SJG四角拐

5、BWB-SZ手杖

6、BWX-GJY股四头肌训练椅

7、BWS-SXS-A上肢协调练习器

8、BWS-ZXZ重锤式手指肌力训练桌

9、BWQ-FSQ放松按摩器

10、BWQ-PQ偏瘫康复器

11、BWO-OT可调式OT桌

12、BWQ-SD-B系列沙袋

13、BWO-REC认知图形插板

以上各4套

㈡社区级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

1、BWQ-LM-A肋木

2、BWB-ZXQ双轮助行器

3、BWB-SJG四角拐

4、BWB-SZ手杖

5、BWQ-FSQ放松按摩器

6、BWQ-PQ偏瘫康复器

7、BWO-OT可调式OT桌

8、BWQ-SD-B系列沙袋

9、BWS-HD-A滑轮吊环训练器

10、BWS-SXS-A上肢协调练习器

11、BWO-REC认知图形插板

以上各38套

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康复服务内容

残疾人康复指导站(服务站) 康复工作内容 一、全面掌握了解辖区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每位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情况。规范完整建立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和康复服务记录档案。做到一年一次,实行动态记载和管理(并输入电脑)。对康复效果明显的残疾人要单独登记造册,包括年度内实施重点康复项目的残疾人(如白内障复明、假肢安装、助听器安装、用品用具配置等)。 二、为各类残疾人提供以下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 1、为偏瘫、截瘫、脑瘫、截肢、小儿麻痹后遗症、麻风畸残、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和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定期进行康复效果评估。 2、提供精神卫生和心里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疑似患精神病者,及时转送当地有精神疾病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鉴别诊断;对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采取定期门诊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督促病人预防服药,监护随访病人,对复发病及时转诊。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争取社会的关心理解和帮助支持。

3、为视力障碍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对需复明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及时转介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实施复明手术;对低视力患者,及时转介到医院眼科或开展此项服务的残疾人康复机构,并接受助视器使用训练。 4、结合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发现的疑似聋儿,应及时转介到有关医疗康复机构进行诊断治疗。对治疗后听力无法恢复的聋儿,应及时转介到相关机构进行助听器验配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5、开展社区儿童生长发育检测。对发现的脑瘫儿、弱智儿及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和康复机构进行智力生长发育测评、治疗和训练。对三残儿童(脑瘫儿、聋儿、弱智儿)要实施抢救性康复,及早动员家长及亲属转介到有条件的康复机构和医院进行专门训练和治疗。 三、将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纳入健康教育范围。为辖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康复知识讲座、发放科普资料和康复知识读物(资料)、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四、根据残疾人对辅助用品的康复需求,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家庭租赁、使用指导等服务。 五、帮助指导残疾人对康复健身器材和其它辅助用品的使用和训练,尽快使残疾人掌握训练要领,并能持之以恒,使功能训练早出成效。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主要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多种残疾时,影响生活、工作最明显,等级最重的那一类残疾;如为单种残疾者,该类残疾即为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残疾。如果只有一种残疾者在此项选择“否”,如为两种以上残疾者,则除主要残疾外,还选择合并其它类别的残疾,合并残疾可以多选。例如:脑瘫儿童除有肢体残疾这主要残疾外,还常合并言语残疾、智力残疾。 残疾程度:按残疾人证上的等级填写,如未办证者选〝未评定〞。 康复服务情况:按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情况,将所选的服务项目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转介服务:指在本社区解决有困难,需转到其它地方康复。举例:精神残疾者在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转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原因:患者症状加重,有明显伤人和自伤倾向。转介去向:到XXX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功能训练情况〔在社区开展功能训练者需填写此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残人、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相应建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4岁以下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8岁以下填),并作以下随访。 1.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次数与每次的时间。 2.训练场地:〝社区〞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康复站进行训练;〝家庭〞指指导残疾人在家中进行训练,一般单选。 3.训练评估分数:指康复训练档案中训练评估的分数。 4.康复目标:指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 ④语言交往能力提高⑤生活自理能力提高⑥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将所选的康复目标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5.训练效果:按照康复训练档案中效果判定的标准进行评定。只可单选。 6. 遵医行为:按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判定。只可单选。 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随访医生在3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医生可根据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效果和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综合评估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随访服务:一年不少于2次。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填表说明: 主要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多种残疾时,影响生活、工作最明显,等级最重的那一类残疾;如为单种残疾者,该类残疾即为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残疾。如果只有一种残疾者在此项选择“否”,如为两种以上残疾者,则除主要残疾外,还选择合并其它类别的残疾,合并残疾可以多选。例如:脑瘫儿童除有肢体残疾这主要残疾外,还常合并言语残疾、智力残疾。 残疾程度:按残疾人证上的等级填写,如未办证者选〝未评定〞。 康复服务情况:按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情况,将所选的服务项目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转介服务:指在本社区解决有困难,需转到其它地方康复。举例:精神残疾者在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转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原因:患者症状加重,有明显伤人和自伤倾向。转介去向:到XXX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功能训练情况〔在社区开展功能训练者需填写此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残人、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相应建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4岁以下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8岁以下填),并作以下随访。 1.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次数与每次的时间。 2.训练场地:〝社区〞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康复站进行训练;〝家庭〞指指导残疾人在家中进行训练,一般单选。 3.训练评估分数:指康复训练档案中训练评估的分数。 4.康复目标:指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语言交往能力提高⑤生活自理能力提高⑥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将所选的康复目标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5.训练效果:按照康复训练档案中效果判定的标准进行评定。只可单选。 6. 遵医行为:按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判定。只可单选。 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随访医生在3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医生可根据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效果和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综合评估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随访服务:一年不少于2次。

康复器材使用说明(精选干货)

康复器材使用说明 墙壁拉力器 一、主要功能:用于肌力和耐力的训练及上肢各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二、应用范围:上肢关节活动受限或肌力下降的疾病,如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上肢关节、软组织、骨骼损伤(扭伤、挫伤、脱位)后;上肢骨折术后长期制动;各种疾病所致的肌力、肌张力异常(如颈髓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周围神经病损、帕金森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等);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软组织瘢痕、粘连、水肿。...感谢聆听... 三、使用方法:1、肌力训练:利用重锤的阻力,进行抗阻力主动运动,训练相应运动部位的肌力。如肩关节:反向拉力器,可增进肩屈、伸肌肌力和

增进肩屈、伸范围训练;侧向拉力器,可增进肩外展、内收肌肌力训练和增进肩外展范围;背向拉力器,可做肩部伸展肌力和肩伸展范围练习;2、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可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拉动墙壁拉力器的过程就是相应关节活动的过程。利用重锤的重力,进行关节周围的挛缩肌肉的被动伸展,可防止、矫正畸形。...感谢聆听... 肩梯 一、主要功能: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牵伸挛缩和粘连的软组织,维持和扩大肩关节的活动度,恢复软组合的柔韧性. 二、应用范围: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疾病,如肩周炎;肩关节软组织、骨骼损伤(扭伤、挫伤、脱位)后;上肢骨折术后长期制动;关节周围软组织瘢痕、粘连、水肿;各种疾病所致的肌力、肌张力异常(如颈髓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周围神经病损、帕金森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炎;乳房切除术后....感谢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大全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 1.上肢训练辅助器具 上肢训练辅助器具用于肩、上臂、前臂和手部的康复训练。(1)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进行肩关节旋转运动,扩大活动度,增强肩部肌肉力量。 (2)肩抬举训练器:通过将棍棒放置于不同高度,训练上肢抬举功能。可在棍棒两端悬挂沙袋,以增加抗阻力。 (3)肩梯:通过手指沿着阶梯不断上移,逐渐提高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疼痛。 (4)滑轮吊环训练器: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也可进行关节牵引及肌力训练。 (5)上肢推举训练器:提高上肢伸肌肌力、上肢关节活动度及协调活动能力。 (6)肘关节牵引椅:对肘关节持续牵引,用于肘关节屈伸活动障碍者。牵引的重量和方向,座椅高度、固定部位可随需要调整。(7)前臂旋转训练器: 训练关节活动度,预防和改善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同时通过 患者在不同阻力下的抗阻运动进行肌力及耐力训练。 (8)腕关节屈伸训练器:训练腕部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 (9)腕关节旋转器:训练腕关节旋转,改善关节活动度及增加肌力、耐力。 (10)复式墙拉力器:通过抗阻主动运动,提高肌力。关节活动度

训练,预防畸形全身肌肉、关节训练。 (11)系列哑铃:用于增强肌力和耐力。 (12)体操棒与抛接球:提高上肢活动范围,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分立式和卧式2种。 (13)手支撑器:训练上肢支撑能力及从床到轮椅的移乘(身体转移)训练。 (14)手指肌力训练桌:用于手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2.下肢训练辅助器具 下肢训练辅助器具是用于训练下肢的辅助器具。(1)下肢康复训练器:用于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和协调功能 (2)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用于训练髋关节外展、内收的肌力。 (3)髋关节旋转训练器:通过足的画圈运动,改善髋关节的旋转功能。 (4)股四头肌训练椅:增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适用于膝关节受限。 (5)踝关节屈伸训练器:训练踝关节的活动度,矫正足下垂,足内外翻等,对站立功能障碍者的站立功能训练。 (6)踝关节训练器:矫正下肢姿势,防止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等畸形。也可以进行站立训练。· (7)踝关节矫正板:用于矫正防止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等畸形。 (8)踏步器:用于训练下肢活动范围和协调功能,有立式和坐式2

残疾人服务随访记录表

1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 编号□□-□□□□□ 主要残疾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 否□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残疾程度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未评定□ 随访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随访方式 1门诊 2家庭 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1门诊2家庭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 体 检 血压(mmHg ) / / / / 体重(kg) 心 率 / / / / 其 他 康 复 服 务 情 况 ①医疗康复 ②功能训练 ③辅助器具 ④心理服务 ⑤知识普及 ⑥转介服务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转介服务 原 因 转介去向 功能训练情况〔肢体残 疾及智障儿童功能训练者填〕 功能训练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训练场地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训练评估分数 分 分 分 分 康复目标 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交往能力提高⑤自理能力提高⑥适应能力提高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训练效果 1显效 2有效3无效 □ 1显效2有3无效 □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 遵医行为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此次随访分类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下次随访日期 服务对象或家属签名 随访医生签名

多功能康复训练器械运动治疗室

多功能康复训练器械(运动治疗室) 康复保健顾问培训大纲

第一章康复保健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本章从中医和现代医学的角度,介绍康复保健的基础知识,包括中医经络学、解剖学常识和中医基本理论。 学习要求: 康复保健师要求熟悉经络和经络学的概念,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经络的组成、经络的临床应用等知识;掌握人体解剖的基本知识,熟悉人体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构造和功能;熟悉中医基本理论,深刻理解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和气血津液等中医基本范畴以及辩证施治的观点。 康复保健师要求理解经络和经络学的概念,理解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经络的组成、经络的临床应用等知识;基本掌握人体解剖的基本知识,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构造和功能;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理解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和气血津液等中医基本范畴以及辩证施治的观点。 康复保健师要求了解经络和经络学的概念,了解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经络的组成、经络的临床应用等知识:了解人体解剖的基本知识,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构造和功能;了解中医基本理论,了解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和气血津液等中医基本范畴以及辩证施治观点。 第二章康复保健的基础技能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康复保健的基础技能,包括刮痧、拔罐、药浴、敷贴的原理、特点、方法、功效及注意事项。 学习要求: 康复保健师要求熟悉刮痧、拔罐、药浴、敷贴的原理、特点和功效,熟练掌握针灸、刮痧、拔罐、药浴、敷贴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康复保健师要求理解刮痧、拔罐、药浴、敷贴的原理、特点和功效,刮痧、拔罐、药浴、敷贴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康复保健师要求了解刮痧、拔罐、药浴、敷贴的原理、特点和功效,理解刮痧、拔罐、药浴、敷贴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康复保健诊断技能 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中医的诊断技能,包括望、闻、问、切的原理、特点和方法,以及中医的综合诊断、定位诊断、观眼诊病、舌下脉络望诊、人中沟色泽形态望诊、特殊穴位触诊、中医诊脉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学习要求: 康复保健师要求熟悉望、闻、问、切的原理、特点和方法,熟练掌握中医的综合诊断、定位诊断、观眼诊病、舌下脉络望诊、人中沟色泽形态望诊、特殊穴位触诊、中医诊脉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康复保健师要求理解望、闻、问、切的原理、特点和方法,掌握中医的综合诊断、定位诊断、观眼诊病、舌下脉络望诊、人中沟色泽形态望诊、特殊穴位触诊、中医诊脉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康复保健师要求了解望、闻、问、切的一般方法,基本掌握中医的综合诊断、定位诊断、观眼诊病、舌下脉络望诊、人中沟色泽形态望诊等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营养保健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 编号□□-□□□□□ 主要残疾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 否□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残疾程度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未评定□ 随访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随访方式 1门诊 2家庭 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1门诊2家庭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 体 检 血压(mmHg ) / / / / 体重(kg) 心 率 / / / / 其 他 康 复 服 务 情 况 ①医疗康复 ②功能训练 ③辅助器具 ④心理服务 ⑤知识普及 ⑥转介服务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转介服务 原 因 转介去向 功能训练情况〔肢体残 疾及智障儿童功能训练者填〕 功能训练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训练场地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训练评估分数 分 分 分 分 康复目标 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交往能力提高⑤自理能力提高⑥适应能力提高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训练效果 1显效 2有效3无效 □ 1显效2有3无效 □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 遵医行为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此次随访分类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下次随访日期 服务对象或家属签名 随访医生签名

康复训练器械的一般知识

康复训练器械的一般知识 1.什么是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康复医疗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它针对各种原因(如偏瘫、截瘫、脑瘫、截肢等)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运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并以最佳状态回归社会。 2.什么是康复训练器械 开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对患者作手法训练,或是治疗师指导、帮助患者利用器械进行训练。这些器械就叫康复训练器械,多数由钢材、木材、塑料等制作而成。它们的结构、形状、尺寸、重量、用途各不相同,有的由几十个、上百个零件组成,有的则非常简单。 3.康复训练器械有哪些品种,怎样分组 第一组(综合、高使用率):平行杠(!)肋木(!)阶梯(!)姿势镜(!)训练台(!)PT凳(!)运动垫(!)倾斜台(!)砂磨台(!)木钉盘(!)滚桶(!)平衡板(!) 第二组(综合、较高使用率):套圈(!)粘木铁棍插盘(!)手指阶梯(!)分指板(!)踝关节矫正板踝关节矫正站立板(!)楔形垫(!)训练球(!)体操棒(!)肩梯(!)多用组合箱(!)实用步行练习装置(!) 第三组(综合、次高使用率):治疗台固定带式训练台训

练枕站立架(!)滑轮训练器肩吊带握木握球内旋矫正板内收矫正板内翻矫正板外翻矫正板 第四组(侧重于肌力、耐力训练):支撑器(!)砂袋(!)挂式砂袋哑铃(!)悬吊架(!)墙壁拉力器(!)股四头肌训练器(!)手指肌训练台(!)划船器功率自行车,跑步机第五组(侧重于关节活动度训练):肩关节旋转运动器(!)前臂内外旋运动器(!)腕关节掌屈运动器腕关节旋转运动器(!)膝关节旋转运动器踝关节历屈背伸运动器多功能组合运动器第六组(侧重于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其他):手功能综合训练板(!)生活自助具取物器穿衣板防洒碗轮椅轮椅桌轮椅垫助行架腋杖肘杖手杖四脚手杖角度尺偏瘫综合康复器 第七组(儿童专用):姿势矫正椅(!)梯椅(!)爬行架钻滚桶(!)钻笼蹦床球浴玩教具矫形背带保护头盔"!"表示该品种属康复训练器械基本品种。 4.什么是康复训练器械的基本品种 本书前文列举的康复训练器械共80种,这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大致器械品种数。对于训练机构来说,即使规模较大,所需器械也一般在40种以内,不少机构的器械是10-20多种。本书后文选择了38种器械进行介绍,它们是康复训练器械的基本品种,相关领域一般工作人员了解、掌握这些基本品种大体就够了。残疾人个人所用康复训练器械一般也在此范

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1

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 ㈠镇级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 1、BWQ-LM-A肋木 2、BWS-JT肩梯 3、BWB-ZXQ双轮助行器 4、BWB-SJG四角拐 5、BWB-SZ手杖 6、BWX-GJY股四头肌训练椅 7、BWS-SXS-A上肢协调练习器 8、BWS-ZXZ重锤式手指肌力训练桌 9、BWQ-FSQ放松按摩器 10、BWQ-PQ偏瘫康复器 11、BWO-OT可调式OT桌 12、BWQ-SD-B系列沙袋 13、BWO-REC认知图形插板 以上各4套 ㈡社区级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 1、BWQ-LM-A肋木 2、BWB-ZXQ双轮助行器 3、BWB-SJG四角拐 4、BWB-SZ手杖 5、BWQ-FSQ放松按摩器 6、BWQ-PQ偏瘫康复器 7、BWO-OT可调式OT桌 8、BWQ-SD-B系列沙袋 9、BWS-HD-A滑轮吊环训练器

10、BWS-SXS-A上肢协调练习器 11、BWO-REC认知图形插板 以上各38套 ㈢残疾人家庭用康复训练器材及辅助器具配备清单 1、BWS-HD-B滑轮吊环训练器(120套) 2、BWS-ZTK-B简易肢体康复器(100套) 3、BWB-SJG四角拐(100支) 4、BWB-SZ手杖(100支) 5、BWB-YZ腋杖(100支) 6、天乐牌9812型助听器(300只) 7、闪光门铃(200只) ㈣0—6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钱丽芳中医诊所)训练器材配备清单 1、ZDZ-5台式经络导频治疗仪 2、PJ/1-9S小儿脑瘫专业设备基础训练器材(小#) 3、示范光盘 4、BWR-ZJ-A儿童站立架 5、BWR-ZJY坐姿矫正椅 6、BWR-YYT儿童液压踏步器 7、BWR-ZXQ-A儿童双轮助行器 8、PJ/11足部内翻矫正器 9、BWR-ZK肢体康复器 10、BWR-KD010羊角球 11、BWR-CXB磁性板 12、BWR-BSQ-B巴氏球 13、BWR-LEL641创意接龙 以上各1套

康复器械使用说明

康复器械使用说明 滚桶: 适用范围:适用于偏瘫、脑瘫等运动失调患者进行平衡协调训练,可降低患肢肌张力,缓解痉挛。 使用方法:1.将滚桶放在OT训练桌上,用于往复滚动滚桶。 2.训练者骑坐在滚桶上,手扶滚桶,双脚着地,作小幅度摆动训练。注意事项:1.应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 2.可直立放置,但不宜在此状态下进行作业训练。 OT桌(可调式): 适用范围:为作业训练用平台,桌面高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使用方法:1.用手柄顺时针方向摇动桌面上升,反向摇动则桌面下降。 2.可在桌面上做各种OT训练。 注意事项:1.手柄摇动缓慢,用力均匀。 2.禁止用物体敲打桌面。 肩关节回旋训练器前臂旋转练习器 适用范围:适用于改善肩、肘关节活动范围的回旋功能训练。 使用方法:1.根据训练需要,可适当调节平台高度,向上扳动平台升降手柄,用手托起平台使其上升或下降到合适位置时,放下平台升降手柄。 2.根据需要适当调整手柄或转动轴距离,放松回旋臂上的可调螺丝,拉长或缩短回旋臂至适宜锁车螺拴。 3.扳动阻尼调节手柄,适当调节阻尼值。 4.手握手柄,做肩、肘关节旋转训练。 注意事项:1.训练前应确认拉力器安装牢固方可进行训练。 2.应在康复师的帮助下进行有序练习,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可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及时间。 3.摇手柄时,不可用力过猛,或将人体重力压在手柄上,防止器材脱离定体。 体操棒与抛接球 用途:适用于改善上肢活动范围的训练,和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及平衡能力。使用方法:一.带棒做操训练 1.患者两手臂前伸握棒,肘伸直,上举至头上。 2.两手在身后握棒,肘后伸向后上方举。 3.棒贴近背部,双肘尽量弯曲,做护胸运动。 4.棒放在背后,双肘弯曲夹住,挺胸,高抬腿做姿势训练。 5.患者双手分别握两根帮一端,康复师握住另一端,与患者步调一致, 前后摆动木棒,使上肢正确摆动,摆动时可双臂采用外展,下垂、 弯曲、上举等姿势。 二.抛接球练习,可一人手捧球,上下抛接,也可多人互相抛接。 注意事项:1.训练场应保持清洁无尘,有较宽敞活动空间,避免伤及 他人。 2.在康复师的帮助下有序练习。 3.不可用体操棒做打闹等游戏,防止伤及损坏产品。 哑铃

最新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精品收藏)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康复指导记录 年 月 日 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 □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 □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年 月 家庭住址 户主姓名 与残疾人关系 联系电话 残疾类别 □肢体 □视力 □智力 □听力 □言语 □精神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 □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主要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多种残疾时,影响生活、工作最明显,等级最重的那一类残疾;如为单种残疾者,该类残疾即为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残疾。如果只有一种残疾者在此项选择“否”,如为两种以上残疾者,则除主要残疾外,还选择合并其它类别的残疾,合并残疾可以多选。例如:脑瘫儿童除有肢体残疾这主要残疾外,还常合并言语残疾、智力残疾。 残疾程度:按残疾人证上的等级填写,如未办证者选〝未评定〞。 康复服务情况:按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情况,将所选的服务项目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转介服务:指在本社区解决有困难,需转到其它地方康复。举例:精神残疾者在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转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原因:患者症状加重,有明显伤人和自伤倾向。转介去向:到XXX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功能训练情况〔在社区开展功能训练者需填写此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残人、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相应建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4岁以下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8岁以下填),并作以下随访。 1.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次数与每次的时间。 2.训练场地:〝社区〞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康复站进行训练;〝家庭〞指指导残疾人在家中进行训练,一般单选。 3.训练评估分数:指康复训练档案中训练评估的分数。 4.康复目标:指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语言交往能力提高⑤生活自理能力提高⑥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将所选的康复目标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5.训练效果:按照康复训练档案中效果判定的标准进行评定。只可单选。 6. 遵医行为:按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判定。只可单选。

实用康复训练器械

1.什么是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康复医疗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它针对各种原因(如偏瘫、截瘫、脑瘫、截肢等)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运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并以最佳状态回归社会。 2.什么是康复训练器械? 开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对患者作手法训练,或是治疗师指导、帮助患者利用器械进行训练。这些器械就叫康复训练器械,多数由钢材、木材、塑料等制作而成。它们的结构、形状、尺寸、重量、用途各不相同,有的由几十个、上百个零件组成,有的则非常简单。 3.康复训练器械有哪些品种,怎样分组? 第一组(综合、高使用率):平行杠(!)肋木(!)阶梯(!)姿势镜(!)训练台(!)PT凳(!)运动垫(!)倾斜台(!)砂磨台(!)木钉盘(!)滚桶(!)平衡板(!) 第二组(综合、较高使用率):套圈(!)粘木铁棍插盘(!)手指阶梯(!)分指板(!)踝关节矫正板踝关节矫正站立板(!)楔形垫(!)训练球(!)体操棒(!)肩梯(!)多用组合箱(!)实用步行练习装置(!) 第三组(综合、次高使用率):治疗台固定带式训练台训练枕站立架(!) 滑轮训练器肩吊带握木握球内旋矫正板内收矫正板内翻矫正

板外翻矫正板 第四组(侧重于肌力、耐力训练):支撑器(!) 砂袋(!) 挂式砂袋哑铃(!) 悬吊架(!) 墙壁拉力器(!) 股四头肌训练器(!) 手指肌训练台(!) 划船器功率自行车跑步机 第五组(侧重于关节活动度训练):肩关节旋转运动器(!) 前臂内外旋运动器(!) 腕关节掌屈运动器腕关节旋转运动器(!) 髋关节旋转运动器 踝关节跖屈背伸运动器多功能组合运动器 第六组(侧重于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其他):手功能综合训练板(!) 生活自助具取物器穿衣板防洒碗轮椅轮椅桌轮椅垫助行架腋杖肘杖手杖四脚手杖角度尺偏瘫综合康复器 第七组(儿童专用):姿势矫正椅(!) 梯椅(!) 爬行架钻滚桶(!) 钻笼蹦床球浴玩教具矫形背带保护头盔 “!”表示该品种属康复训练器械基本品种。 4.什么是康复训练器械的基本品种? 本书前文列举的康复训练器械共80种,这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大致器械品种数。对于训练机构来说,即使规模较大,所需器械也一般在40种以内,不少机构的器械是10~20多种。本书后文选择了38种器械进行介绍,它们是康复训练器械的基本品种,相关领域一般工作人员了解、掌握这些基本品种大体就够了。残疾人个人所用康复训练器械一般也在此范围之内。前文80种器械品种清单中,基本品种后注有符号“!”。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大全

精心整理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 1.上肢训练辅助器具 上肢训练辅助器具用于肩、上臂、前臂和手部的康复训练。 (1)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进行肩关节旋转运动,扩大活动度,增强肩部肌肉力量。 (10)复式墙拉力器:通过抗阻主动运动,提高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预防畸形全身肌肉、关节训练。 (11)系列哑铃:用于增强肌力和耐力。 (12)体操棒与抛接球:提高上肢活动范围,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分立式和卧式2种。

(13)手支撑器:训练上肢支撑能力及从床到轮椅的移乘(身体转移)训练。 (14)手指肌力训练桌:用于手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2.下肢训练辅助器具 下肢训练辅助器具是用于训练下肢的辅助器具。(1)下肢康复训练器:用于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和协调功能 3 训练,也可与肩梯同用。 (2)站立架:用于站立功能的训练。有脑瘫儿童站立训练架、单人截瘫站立架、双人截瘫站立架、四人截瘫站立架等。同时预防改善骨质疏松、压疮、心肺功能降低。

(3)组合运动训练器:由肩关节旋转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腕关节屈伸训练器、复式墙拉力器4件组合而成。 (4)偏瘫康复器:用于偏瘫者的训练,利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肢体进行被动训练,增加关节的活动度。 (5)功能牵引网架:用于肌力、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有牵引及放松调整作用。 (6)胸背部矫正运动器:用于对胸背部畸形患者的训练,防止、矫正胸背部畸形。 (7)划船运动器:用于腰背部、上肢屈肌群、下肢伸肌群的肌力和耐力训练。 (8)系列沙袋:用于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和关节屈伸的训练。 步行系列 1、训练用阶梯 用途:用于提高患者步行能力训练,扶手高度可随患者需要调整。 2、抽屉式阶梯 用途:简易的训练阶梯,还可作为不同高度的坐具。 3、平衡杠 用途:借助上肢进行步态训练,锻炼行走的平衡性和稳 4、辅助步行训练器

残疾人康复器械的使用

常用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使用 一、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本概念:1、康复的概念:康复是指采用医学的、工程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教育的手段,使残疾人的功能恢复到尽可能好的水平,以便在身体、精神、社会活动、教育就业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实现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的目的。 2、康复的内容: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 3、社区康复:是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工作形式和途径。 4、康复训练:是指针对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采取现代康复技术和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康复机构为指导、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康复训练,以恢复或补偿功能,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5、康复训练档案由六部分组成:⑴训练登记⑵训练评估⑶训练计划⑷训练记录⑸评估与总结⑹评估标准。 二、残疾人常用康复器械 1、肋木及肩梯 肋木用于上下肢体关节活动和肌力训练;坐、站、立姿式训练;平衡及躯干牵伸训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肩梯等组合使用。 用途:⑴矫正姿势,防止畸形:适用于迟缓性驼背,脊柱侧弯,帕金森氏综合征(前屈姿势),腰痛(骨盆倾斜)。如与胸背部矫正运动器联合使用可以预防和矫正驼背。

⑵肌力、耐力训练:利用体重或部分体重,让肌肉作等长性或者等张性收缩,使患者进行保持和增强肌力、耐力的运动。 ⑶、关节活动度训练:肩周炎、关节炎、关节外伤(扭伤、挫伤、脱位、骨折)等导致关节挛缩或者关节活动度受限的患者,可利用肋木进行有节律的摆动运动,既可以主动运动,也可以借助于整个体重或部分体重做被动运动,还可以二人相互配合作被动运动。 ⑷、肢体辅助训练 2、训练台(训练床) 用于患者坐、卧其上,进行综合基本动作训练,也适合患者坐位、手膝位作平衡训练。 用途:⑴用于翻身、起坐、长坐位平衡及卧位移动,用于截瘫、偏瘫、四肢瘫、脑瘫、类风湿症等四肢活动不便的患者。他们可以在训练台上进行仰卧位前后左右移动、翻身、起坐、俯卧位移动。 ⑵用截瘫患者使用支撑器做引体向上,增加上肢力量,或利用上肢支撑器进行移动训练,平衡训练。可以进行坐位、手膝位的平衡训练。 ⑶与轮椅配合进行上下床训练。 ⑷穿衣服训练。 ⑸利用砂袋、哑铃在各种体位下进行肌力增强训练。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教学提纲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资料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 编号□□-□□□□□ 主要残疾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 否□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残疾程度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未评定□ 随访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随访方式 1门诊 2家庭 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1门诊2家庭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 体 检 血压(mmHg ) / / / / 体重(kg) 心 率 / / / / 其 他 康 复 服 务 情 况 ①医疗康复 ②功能训练 ③辅助器具 ④心理服务 ⑤知识普及 ⑥转介服务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转介服务 原 因 转介去向 功能训练情况︹肢体残 疾及智障儿童功能训练者填︺ 功能训练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训练场地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训练评估分数 分 分 分 分 康复目标 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交往能力提高⑤自理能力提高⑥适应能力提高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训练效果 1显效 2有效3无效 □ 1显效2有3无效 □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 遵医行为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 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此次随访分类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下次随访日期 服务对象或家属签名 随访医生签名

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

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㈠镇级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 1、BWQ-LM—A肋木 2、BWS—JT肩梯 3、BWB-ZXQ双轮助行器 4、BWB—SJG四角拐 5、BWB-SZ手杖 6、BWX-GJY股四头肌训练椅 7、BWS—SXS-A上肢协调练习器 8、BWS—ZXZ重锤式手指肌力训练桌 9、BWQ-FSQ放松按摩器 10、BWQ—PQ偏瘫康复器 11、BWO—OT可调式OT桌 12、BWQ-SD—B系列沙袋 13、BWO-REC认知图形插板 以上各4套 ㈡社区级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材配备清单 1、BWQ-LM—A肋木 2、BWB—ZXQ双轮助行器 3、BWB-SJG四角拐 4、BWB-SZ手杖 5、BWQ—FSQ放松按摩器 6、BWQ-PQ偏瘫康复器 7、BWO—OT可调式OT桌 8、BWQ-SD-B系列沙袋 9、BWS—HD—A滑轮吊环训练器 10、BWS-SXS-A上肢协调练习器

11、BWO-REC认知图形插板 以上各38套 ㈢残疾人家庭用康复训练器材及辅助器具配备清单 1、BWS-HD—B滑轮吊环训练器(120套) 2、BWS-ZTK—B简易肢体康复器(100套) 3、BWB-SJG四角拐(100支) 4、BWB—SZ手杖(100支) 5、BWB—YZ腋杖(100支) 6、天乐牌9812型助听器(300只) 7、闪光门铃(200只) ㈣0—6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训练器材配备清单 1、ZDZ-5台式经络导频治疗仪 2、PJ/1-9S小儿脑瘫专业设备基础训练器材(小#) 3、示范光盘 4、BWR—ZJ-A儿童站立架 5、BWR—ZJY坐姿矫正椅 6、BWR—YYT儿童液压踏步器 7、BWR—ZXQ-A儿童双轮助行器 8、PJ/11足部内翻矫正器 9、BWR-ZK肢体康复器 10、BWR-KD010羊角球 11、BWR—CXB磁性板 12、BWR-BSQ-B巴氏球 13、BWR—LEL641创意接龙 以上各1套 ㈤0-6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训练器材配备清单 1、BWR-PXG儿童平行杠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格模板.doc

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 残疾程度 随访日期 随访方式 血压( mmHg ) 体 体重( kg) 检 心 率 其他 康 ①医疗康复 复 ②功能训练 服 ③辅助器具 务 ④心理服务 情 ⑤知识普及 况 ⑥转介服务 转 原因 介 服 务 转介去向 功能训练 疾 训练场地 及 功 智 能 训练评估分数 障 训 儿 练 康复目标 童 情 ①运动能力改善 功 况 ②感知能力提高 能 〔 ③认知能力提高 训 肢 ④交往能力提高 练 体 ⑤自理能力提高 者 残 ⑥适应能力提高 填 〕 训练效果 遵医行为 此次随访分类 精心整理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编号□□ -□□□□□ 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否□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未评定□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1 门诊 2 家庭 3 电话□ 1 门诊 2 家庭 3 电话□ 1 门诊 2 家庭 3 电话□ 1 门诊 2 家庭 3 电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次 /月分钟 /次 次 / 月分钟 /次 次/月分钟 / 次 次 /月分钟 / 次 次 /月分钟 /次 次 / 月分钟 /次 次/月分钟 / 次 次 /月分钟 / 次 1 社区 2 家庭□ 1 社区 2 家庭□ 1 社区 2 家庭□ 1 社区 2 家庭□ 分 分 分 分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1 显效 2 有效 3 无效 □ 1 显效 2 有 3 无效 □ 1 显效 2 有效 3 无效□ 1 显效 2 有效 3 无效□ 1 良好 2 一般 3 差 □ 1 良好 2 一般 3 差 □ 1 良好 2 一般 3 差□ 1 良好 2 一般 3 差□ 1 满意 2 一般 3 不满意□ 1 满意 2 一般 3 不满意 1 满意 2 一般 3 不满意 1 满意 2 一般 3 不满意 □ □ □ 下次随访日期 服务对象或家属签

康复器材使用说明

康复器材使用说明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墙壁拉力器 一、主要功能:用于肌力和耐力的训练及上肢各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二、应用范围:上肢关节活动受限或肌力下降的疾病,如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上肢关节、软组织、骨骼损伤(扭伤、挫伤、脱位)后;上肢骨折术后长期制动;各种疾病所致的肌力、肌张力异常(如颈髓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周围神经病损、帕金森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等);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周围软组织瘢痕、粘连、水肿。三、使用方法:1、肌力训练:利用重锤的阻力,进行抗阻力主动运动,训练相应运动部位的肌力。如肩关节:反向拉力器,可增进肩屈、伸肌肌力和增进肩屈、伸范围训练;侧向拉力器,可增进肩外展、内收肌肌力训练和增进肩外展范围;背向拉力器,可做肩部伸展肌力和肩伸展范围练习;2、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可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关节活动受限的患者,拉动墙壁拉力器的过程就是相应关节活动的过程。利用重锤的重力,进行关节周围的挛缩肌肉的被动伸展,可防止、矫正畸形。 肩梯 一、主要功能: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牵伸挛缩和粘连的软组织,维持和扩大肩关节的活动度,恢复软组合的柔韧性。 二、应用范围: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疾病,如肩周炎;肩关节软组织、骨骼损伤(扭伤、挫伤、脱位)后;上肢骨折术后长期制动;关节周围软组织瘢痕、粘连、水肿;各种疾病所致的肌力、肌张力异常(如颈髓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脑卒中、脑外伤、周围神经病

损、帕金森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炎;乳房切除术后。 三、应用方法:通过手沿着阶梯不断向上攀爬,逐渐增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疼痛。防止肩关节挛缩。患者可面对(改善肩前屈活动范围)或侧对(改善肩外展活动范围)肩梯,手指由下而上进行攀爬,到最大限度时可稍停,进行牵伸。 步态减重训练仪 减重步行训练系统由减重悬吊系统和活动步行系统两部分组成。通过减重悬吊系统,根据需要减轻患者步行中自身重量。活动步行系统能够供水平方向的移动,其速度和倾斜度可调节,但调节的范围很大,可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其运动速度。活动平板能帮助患者的下肢后退,促进伸髋,这对摆动初期起重要作用,并为迈步提供动力。适用于有行走障碍的患者均适用。如骨科:脊髓损伤(截瘫),肌肉萎缩,下肢骨折或关节疾患,截肢后假肢训练等;神经科:脑卒中,脑外伤,Parkinson病,多发性硬化,,肌萎缩等。其它:没有行走障碍的患者,如体弱者需要步行训练、耐力训练,或需要坐位、站立位的平衡、协调、姿势训练,或需要前庭功能训练。 股四头肌训练椅(坐卧两用) 一、主要功能: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抗阻训练,下肢肌力训练,也可进行膝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牵引。 二、应用范围: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膝关节屈、伸肌力下降的患者,也常用于膝关节屈伸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患者。 三、应用方法:1、坐位训练:患者坐在训练椅上,腘窝贴椅子的边缘,将下肢远端固定,将内侧阻力杆的加压垫置于小腿中下1/3处(高度可调),在外侧阻力杆上加适应的重量;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相应阻力,运动的阻力可由增加或减少阻力重锤及改变内侧阻力杆与外侧阻力杆之间的角度来调节。通过调节内侧阻力杆与外侧阻力杆之间的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