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人防顶板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2
3.施工准备------------------------------------------------------------------------------------------------- 3
4.施工工艺------------------------------------------------------------------------------------------------- 3
5.质量要求------------------------------------------------------------------------------------------------- 3
6.模板拆除和安全注意事项 -------------------------------------------------------------------- 4附件1: 人防顶板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 6
1.工程概况
亚包大厦位于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地块,作为亚包中心的重要建设项目与标志性建筑,其整体设计为一座高度达179.8米的西塔42层国际甲级智能化写字楼,概念设计方案以“折纸+丝带”的朴素传统概念来表达“包装”的行业特征与杭州“丝绸之乡”的地域特色,并在建筑色彩上作了大胆的创意,塑造出符合国际性组织总部办公大楼的性格、具有个性鲜明的现代感与时代感的建筑形象,展现了包装行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是今后世界包装组织、国际包装机构等进行国际性交流的重要办公地。

工程建设单位为世界包装组织亚洲包装中心、设计单位为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浙江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总承包单位为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工程C区地下三层为人防区域,层高为3.7米,人防区域顶板为无梁楼板,厚度为500mm。

本方案仅针对人防区域顶板结构模板和支撑,其余按照已经审批过的地下室模板方案施工。

2.编制依据
2.1 亚包大厦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
2.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年版)
2.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6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2.7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002年
2.8 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第二版)
2.9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2.10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
2.11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手册(GBJ17-88)
2.12 建筑工程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2.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施工准备
3.1 材料及主要机具:
3.1.1 面板:采用15㎜厚胶合板,质量符合要求。

3.1.2 方木50×80㎜,计算中采用50×70㎜。

3.1.3 Φ48×3.5钢管质量符合《低压流体输送焊接钢管》(GB∕T3092)要求,扣件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进场要有复试报告,计算时采用Φ48×3。

3.1.4 海绵条、水性脱模剂、钢丝网、铁丝、铁钉等辅助材料。

3.1.5 主要机具:电锯、电刨、电钻、台剧、手电锯等。

3. 2 作业条件:
3.2.1 操作工人必须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3.2.2 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工作。

3.2.2 轴线、标高及门窗洞口等复核无误。

4.施工工艺
4.1人防区域地下室顶板梁(全部为暗梁)和外墙一次浇筑,墙体模板和支撑按照经过审批的地下室模板方案进行施工。

4.2地下三层人防顶板采用15厚胶合板为面板,次龙骨采用50*70木方
@200,主龙骨采用48*3钢管间距0.9m。

顶板模板支撑立杆为48*3钢管,立杆间距为900×900㎜,水平杆步距为1500㎜,扫地杆离地200㎜,钢管顶端采用可调顶托; (详见人防顶板荷载计算式)
4.3人防顶板后浇带模板
人防顶板后浇带模板按照经过审批的地下室模板方案中的顶板后浇带模板施工,后浇带侧面骨架采用钢筋棍焊接骨架,上绑快易收口网,并将骨架与同向水平钢筋帮扎牢固,后浇带处钢筋保护层沿长度方向固定30㎜宽板条控制。

5.质量要求
5.1人防区顶板模板与支架的质量标准同已经审批过的地下室模板中的各项质量标准,施工中按照地下室模板中的各项质量标准进行控制和验收。

5.2各种构件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要正确,并应考虑构造简单折卸方便及钢筋绑扎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工艺要求。

5.3模板接缝要密实不漏浆,混凝土梁跨度4米或4米以上,应起拱,起拱高度4~8米为2/1000,8米以上为2.5/1000。

5.4预埋铁件、预留孔洞的位置要准确,安装要牢固,浇筑前要经过各专业施工单位的会签,人防区域严禁私自剔凿、修补。

5.4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符合下表的要求,并经相关负责人签字审批后方可拆除。

顶板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5.5 所有模板材料必须使用符合有关材料规定的合格材料,尤其是与支撑相关材料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场检验。

施工过程中所有扣件必须拧紧,要求逐个检查。

5.6本方案未说明之处按建筑施工验收规范相关要求执行。

6.模板拆除和安全注意事项
6.1模板的拆除和安全事项按照地下室模板方案执行,此外还要符合本章节要求。

模板拆除必须等强度满足规范要求,且经过审批后才能拆除。

拆除施工前应有安全交底,并且有安全员旁站。

6.2拆除模板,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看管,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拆除应按顺序以先装后拆,后装先拆原则,从一端向另一端,逐层向下拆除,
禁止上下同时作业。

6.3水平杆、剪刀撑,应与钢管立杆同步拆除,不得提前拆除。

6.4拆下的模板、枋木、钢管、扣件、等材料,应向下传递或用绳吊下,禁止往下投扔。

6.5拆除工作当日完工后,应仔细检查岗位周围情况,如发现留有隐患的部位,应及时进行修复或继续完成至一个程序,一个部位的结束,方可撤离岗位。

6.6使用各种电器必须要有防漏电开关和防护装置,安装拆除模板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配戴安全带。

6.7现场四周"六口"要封闭,安拆多层建筑外围模板先搭设排栅且张挂安全网,防止事故发生。

6.8下班前要把一切未钉装好和未清理的模板堆放好,免留陷阱。

6.9本方案无规定者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执行。

附件1: 人防顶板模板(扣件钢管架)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m):0.90;步距(m):1.2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3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20;
采用的钢管(mm):Φ48×3.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0.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3.楼板参数
钢筋级别:二级钢HRB 335(20MnS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楼板的计算长度(m):4.50;
楼板的计算宽度(m):4.00;
楼板的计算厚度(mm):500.00;
4.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1;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70.00;
二、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00×1.52/6 = 37.5 cm3;
I = 100×1.53/12 = 28.125 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 = 20×0.5×1+0.3×1 = 10.3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 = 1×1= 1 kN/m;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1.2×10.3+1.4×1= 13.76kN/m
最大弯矩M=0.1×13.76×0.22= 0.055 kN·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55040/37500 = 1.468 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1 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1.468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1
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q = 10.3kN/m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10.3×2004/(100×9500×28.125×104)=0.042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 [V]=200/ 250=0.8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42 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0.8 mm,满足要求!
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两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7×7/6 = 40.83 cm3;
I=5×7×7×7/12 = 142.92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mm)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20×0.2×0.5 = 2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0.3×0.2 = 0.06 kN/m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p1 = 1×0.2 = 0.2 kN/m;
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
下:
均布荷载q = 1.2 × (q1 + q2)+ 1.4 ×p1 = 1.2×(2 + 0.06)+1.4×0.2 = 2.752 kN/m;
最大弯距M = 0.125ql2 = 0.125×2.752×0.92 = 0.279 kN·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 /W = 0.279×106/40833.33 = 6.824 N/mm2;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13.000 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6.824 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
N/mm2,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 = 3V/2bhn < [τ]
其中最大剪力: V= 0.625×2.752×0.9 = 1.548 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 = 3 ×1.548×103/(2 ×50×70) = 0.663 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τ] = 1.4 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663 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4
N/mm2,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q1 + q2 = 2.06 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521×2.06×9004 /(100×9500×1429166.667)= 0.519 mm;
最大允许挠度 [V]=900/ 250=3.6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519 mm 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 3.6 mm,满
足要求!
四、主龙骨材料计算:
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采用:钢管(单钢管) :Φ48 × 3.5;
W=4.49 cm3;
I=12.19 cm4;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3.096 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Mmax = 1.264 kN·m ;
最大变形 Vmax = 2.816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15.395 kN ;
最大应力σ= 1263922.768/6190 = 204.19 N/mm2;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
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204.19N/mm2小于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 N/mm2,满足要求!
托梁的最大挠度为 1.414mm 小于9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49×3.2 = 0.476 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0.9×0.9 = 0.243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0×0.5×0.9×0.9 = 8.1 kN;
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8.819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活荷载标准值NQ = (1+2 ) ×0.9×0.9 = 2.43 kN;
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13.985 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13.985 kN;
υ----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σ--------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下式计算:
l0 = h+2a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3 m;
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0 = h + 2a = 1.2+2×0.3 = 1.8 m ;
L0 / i = 1800 / 15.9=113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υ= 0.496 ;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13985.376/(0.496×424) = 66.501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 66.501 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 N/mm2,满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