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省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 “尚贤”“节俭
著作 《墨子》
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 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2、各家代表
(2)儒家学派代表人
孟 子
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生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 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思想主张
1、“仁政”;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

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主张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 人生: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
著作 《庄子》
2、各家代表
(5)法家学派代表人
法令、权术、威势
生平
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 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思想主张
《诗经》书影
孔子曾整理《诗》 《书》《礼》《易》 《乐》《春秋》六 种被后世称为“六 经”的典籍。
《春秋》书影
5、孔子思想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 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 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目录
一、老子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三、百家争鸣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易中天
这段话讲了哪些人, 他们是些什么人?这些人生活在 什么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我国涌 现出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易中天先生所讲的就是其中的 重要的代表人物。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 子的智慧”。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
“苛政猛于虎”的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政治上 : 主张以德治国, 反对苛政,实行仁政。
孔 子和儒 家学说
政治主张 :
• 以德治国
(含义)统治者爱惜民 力,体察民情
• 实行德政
(作用)人民才会心悦 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4、教育贡献
①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 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从 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铁器和Leabharlann Baidu 耕的推广
水利工程 的修筑
春秋战国时期
生 产 技 术 的 改 进
新 兴 地 主 阶 级 出 现
各国变法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各家代表
(1)墨家学派代表人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生平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 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 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 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主要思想:P38
(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 法则,应该顺应自然。 (2)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 治”。
孔子问礼图
目录
一、老子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三、百家争鸣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生平
姓名: 孔子(孔丘),名丘,字仲尼
时代:春秋晚期
籍贯: 鲁国
“百家”泛指数量多;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 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 等十家。
“争鸣”指争论和辩论;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 学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 不同的见解,呈现出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1、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 逐步确立。
4、教育贡献 ② 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 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 原则和方法。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教育贡献
③ 精心整理古籍,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巨大贡献。(文化成就)
“对西方文明提出的诸多课题,孔子思想是应该有回应的。从 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已经不仅是中国的了,他是世界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 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
目录
一、老子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三、百家争鸣
一、老子
姓名: 老子(李耳) 时代: 春秋后期 籍贯: 楚国 著作: 《道德经》 身份: 道家学派创始人
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生平 荀子,名况,号卿。战国时赵国人。
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战国时期 的思想家、教育家。 思想主张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
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著作 《荀子》
2、各家代表 (4)道家学派代表人
生平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的
1.知道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和 基本主张。 2.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 的形成。 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4.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古代哲人的智慧。。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 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 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 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爱心和 同情心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已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
爱人并推己及人
人际关系的准则 和道德规范
3、政治主张
孔子路过泰山,见到一第8妇课女百在家坟争前鸣哭泣,就让弟子前去询问。 妇女说:“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 ,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问:“那你们一家为什么不搬 离这里呢?” 妇女说:“因为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说:“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著作:《春秋》
孔子
身份: 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
2、核心思想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 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马棚失火”的故事体现了孔子 的什么思想?
“仁”,提出“仁者爱人”,
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 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 准则和道德规范。
核心思想:“仁”
• 仁者爱人
著作 《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夫。”
意思是: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 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大丈夫。
你怎么理解孟子从这段话中表达的思想?
强调做人不卑不亢,应具有坚定的立 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2、各家代表
(3)儒家学派代表人
荀 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